江蘇45家民營「冠軍企業」「產銷兩旺」 深度創新掌控「紅海搏殺...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外部環境也發生著深刻變化,對供給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製造企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而受訪的江蘇45家民營「冠軍企業」,普遍反映今年依然「產銷兩旺」。

    本報調研組特聘專家,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石奇教授認為,「冠軍企業」之所以「不論環境如何,我自笑傲江湖」,主要得益於其通過深度創新掌控了「紅海搏殺」制高點。

    失去創新,只能「等死」

    如何在競爭已趨白熱化的市場「紅海」中殺出一條生路?「創新,不一定能活;但失去創新,只能『等死』!」這是多家受訪企業負責人的共同回答。

    ——不創新,只能「低價血拼」。

    「今年公司銷售收入有望突破19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0%,實現外資出口40億元,上繳國家稅收超10億元,納稅額居常熟本土企業第一。」2018年度收官之際,常熟市龍騰特種鋼有限公司發布喜訊。

    總結過去,部署未來,創新是「龍騰特鋼」不變的主題。董事長季丙元自信地告訴記者,在25年的發展中,「龍騰特鋼」始終圍繞五個「最」——「產品質量做到最好、市場份額做到最高、成本控制做到最優、營銷服務做到最佳、合作關係做到最順」,以超前意識求新求變。早在10年前,「龍騰特鋼」就堅持調整結構、優化產品,每年研發3到5個新產品。今年,公司還特別成立「創新提升辦」,設立每年超1000萬元的獎勵基金,發動全員參與品質品牌提升、行業技術提升及科技創新提升三大項目。

    目前,「龍騰特鋼」生產的造船用鋼、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用鋼棒、熱軋熱鍛鋼球三大系列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都在60%以上,高端耐磨球銷量居全球第二位。「如果生產『大路貨』,只能靠低價血拼,我們這樣的企業可能早就死了。」季丙元說。

    ——不創新,企業的發展就「受制於人」。

    生產工裝夾具起家的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轉向智能化裝備研發和集成應用後,迅速成長為江蘇智能製造領域的「領頭雁」。公司副總裁楊愉強介紹,過去,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來自國外,對方交貨常常不及時,企業發展「受制於人」。2015年,他們下決心成立了子公司「靈猴」,自主研發出關鍵零部件,企業發展隨之駛入快車道。

    ——不創新,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無從談起。

    位於徐州的江蘇中能矽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圍繞太陽能電池板的核心材料「矽」,獨創出具有「中能特色」的「GCL多晶矽生產法」,產品能耗、生產成本及產品質量均達到國際最精尖水平。企業由此成長為全球單體最大的太陽能級多晶矽製造商,這一創新也促進了整個光伏行業的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

    因佔據產業鏈主導地位,「中能矽業」廠區周邊迅速集聚上下遊多家企業,帶動當地產業集群的形成。「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下定決心、找準重心、保持恆心,在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上有所作為。」公司總經理李力坦言,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創新突破,這一切將無從談起。

    「紅海搏殺」,各顯神通

    怎樣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紅海搏殺」中勝出?記者發現,「冠軍企業」的創新方式各具特色,各顯神通。

    ——跟「巨無霸」比拼研發速度。

    一種用於彩色光刻膠上的光引發劑,生產技術曾經長期被一家「國際巨頭」壟斷。而沒有該產品,將影響新一代平板顯示器的生產。10年前,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常州強力電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舉打破了國際專利封鎖。

    「想實現從『跟跑』到『領跑』,就不要懼怕『巨無霸』。」公司創始人錢曉春說,「我們曾和『國際巨頭』同時研發一種新型光引發劑,結果,我們贏了。大公司一個項目的研發審批往往要耗費數月,而我們當時還是小企業,今天與客戶談了項目,明天就可以開始幹!」掌握了核心技術之後,「強力新材」迅速將新型光引發劑產品打向國際市場。目前,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已近50%,居世界第一。

    ——自主研發與生產線收購相結合。

    一片看似普通的光學玻璃,貼上一張膜後,瞬間變身為平板顯示器。這張神奇的膜,就是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創新產品。這家2013年才投產的企業,2017年銷售額已接近70億元,2018年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公司總裁邵振江介紹,企業在自主創新的同時,堅持全球整合資源,通過收購一條臺灣企業的生產線,獲得進入光學膜行業的較高起點。此後,企業又從標準化產品研發生產向基礎性研發和向客戶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兩端延伸。目前公司在全球有9大研發中心,組建了遍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營銷網絡,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唯一全產業鏈的光學膜領軍企業。

    ——「產學研一體化」聯合攻關。

    位於揚中市新壩鎮的民營企業大全集團,連續兩年登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領獎臺——2017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18年,大全集團又「捧」回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集團執行總裁葛飛告訴記者,早在2011年,大全集團就與海軍工程大學馬偉明院士團隊等緊密合作,瞄準產業急需的前沿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把用戶的需求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結合到一起,最終轉化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本報調研組特聘專家、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宏表示,「產學研一體化」說了很多年, 但真正做好並不容易。企業應勇當「一體化」中的主角,拿出誠意,並以極強的執行力,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市場暢銷品。

    「第一資源」,最大短板

    人才是「第一資源」。調研中,「冠軍企業」負責人普遍反映,由於企業發展較好,他們是政府眼中的「香餑餑」,幾乎沒有遇到「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困擾,最大的煩惱是「如何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

    人才之於創新的意義,毋庸置疑。

    今年5月8日,南京越博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領域首家A股上市公司。

    從白手起家到企業上市,僅僅經歷6年時光。公司董事長李佔江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創立「越博動力」時,國內專注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的規模企業幾乎沒有。「是人才集聚的力量,讓我們的創新之路最終『柳暗花明』!」李佔江說。

    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是中國生物製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營運長周勤偉介紹,企業擁有900多名員工,其中博士、碩士人數佔總人數的1/3以上,海外歸國專家達80多位。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供應商。「我們賣的是『科學家的大腦』。公司員工中,海外歸國人才佔比8%,在南京同等規模企業中比例最高。」「金斯瑞」生命科學事業群總裁柳振宇驕傲地說。

    但對大部分企業而言,要吸引一流的人才,並不容易。

    法爾勝泓昇集團副總裁劉禮華坦言,儘管「法爾勝」在鋼絲繩領域已掌握全球產業話語權,但因地處江陰,很多頂尖人才不想來「縣城」。

    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地鐵最大的中央空調供應商,其中央空調行業末端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建有國內等級最高的環境控制研發基地,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企業院士工作站,還在日本大阪設立了研究所。「目前對企業來說,最大的壓力是人才問題!」公司董事長蔣立表示,招聘高端人才困難不少。「這不僅僅是待遇問題,還需解決子女上學等難題,而這些是企業無力承諾的。」

    多位「冠軍企業」負責人表示,上升到城市乃至區域層面的人才爭奪,光靠企業內部激勵機制是無法解決的,建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臺更加人性化、柔性化的人才政策。(杭春燕 梅劍飛 許海燕 付 奇) 

 


來源: 新華日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來自江蘇45家民營「冠軍企業」的調查
    5月-12月,本報調研組耗時半年多,逐一走訪調查了我省45家民營「冠軍企業」。本報今起推出相關系列報導,解析其成功之道,旨在為廣大製造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當下,民營企業在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普遍面臨困惑:有的企業費盡心思開發產品,卻遲遲形不成市場優勢;有的企業今天幹這個明天換那個,卻總是找不到市場「藍海」……  解析45家江蘇民營「冠軍企業」的成功之道,記者發現,在產品、技術、客戶需求等層面,專注於較「窄」的領域,精耕細作,持之以恆,從而形成自己獨特優勢,是這些「冠軍企業」鍛造強大「製造力」的利器。
  • 宜興:江蘇嘉耐實現產銷兩旺
    原標題:江蘇嘉耐實現產銷兩旺 連日來,位於宜興市新莊街道的江蘇嘉耐高溫材料有限公司一手緊抓疫情防控,一手搶抓項目建設和生產,為實現全年預定發展目標打好基礎。看著一筆筆來自國內特鋼企業的產品訂單,該公司總經理楊政宏欣喜地說:「今年來,在國內不少耐材企業縮減產能的大環境下,公司圍繞自動智能、環保節能製造,持續打好『技術創新+項目建設+人才培養』組合拳,夯實發展基礎,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
  • 遵化這家企業產銷兩旺!
    遵化這家企業產銷兩旺!香美客食品有限公司不斷創新產品種類,拓寬銷售渠道,保障訂單量充足,打造食品加工龍頭企業。香美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餅乾、薯片、糕點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綜合型現代化民營企業。現有研發、生產、檢驗設備180餘臺(套),產品範圍已覆蓋傳統餅乾系列、歐式曲奇系列、小米薯片系列共計八十餘種,可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 貿易摩擦下,遠信定形機憑什麼產銷兩旺?
    貿易摩擦下,遠信定形機憑什麼產銷兩旺?2019-08-21 13:34:27 來源:中國紡織報 2019年已過大半,對於上半年紡機行業的運行發展情況,國內紡機企業最有發言權。紡機企業運行情況如何?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國際市場布局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
  • 全消光滌塔夫面料產銷兩旺
    全消光滌塔夫面料產銷兩旺 2011-09-13 11:22:43 來源:網上輕紡城 作者:阿觀         從目前面料市場交易來看,盛澤市場全消光滌塔夫系列銷量有所上升
  • 國際家紡產業園產銷兩旺勢頭強
    記者在園區了解到,內貿企業美羅家紡自7月以來訂單呈現井噴式增長,產品返單率增長20%,預計全年應稅銷售增長25%,全年銷售突破3億元。外貿企業盛源公司及時調整銷售策略,目前應稅銷售同比持平,從在手的訂單來看,預計年銷售同比增長10%。電子商務企業羅迪家紡,主要從京東平臺進行網絡銷售,疫情期間銷售同比增長120%,秋冬產品也同比增長30%,全年預計銷售超3億元。
  • 探尋索密克產銷兩旺的奧秘
    一問得知,來自四面八方整車企業的客人一直一撥接著一撥,甚至一天就有來自10多家汽車企業的客人。  在索密克廠區自動化流水生產線上,從原材料到毛坯到半成品到成品,川流不息。  此情此景,令人著實感受到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產銷兩旺的可喜局面。
  • 美國皮馬棉產銷兩旺
    美國皮馬棉產銷兩旺 2016-09-21 11:28:01 來源:中國棉花網   據美國Supima公司負責人介紹,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皮馬棉銷售頗為活躍,
  • 中國輕紡城近期幾天塗層布產銷兩旺
    中國輕紡城近期幾天塗層布產銷兩旺 2007-09-2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中國輕紡城近期幾天,服裝用及產業工程用塗層布營銷未受雨天影響,
  • 胡潤發布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江蘇32家入榜!
    江蘇32家民企上榜,價值共計2.2萬億元  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這份榜單,江蘇省共有32家企業上榜(總部位於江蘇),比去年減少1家。其中,蘇州12家,南京、無錫各5家,常州、南通各3家,連雲港2家,泰州、鎮江各1家。
  • 江蘇民營企業200強、製造業100強、創新100強榜單出爐——實體根基...
    昨日,江蘇省工商聯聯合省有關單位發布2020江蘇民營企業200強、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和創新100強。相比以往,今年民營企業百強榜單擴容到200家、增設創新100強榜單,這傳遞出了哪些重要信號?這意味著江蘇千億級民營企業比上年增加1家,龍頭引領效應進一步彰顯。
  • 在江蘇做紡織生意,你得認識這9家民營化纖巨頭!
    數據顯示,民營企業200強中企業入圍門檻達42.79億元;在地區分布上,江蘇化纖企業上榜3個市。蘇州市5家、無錫市3家,南通市1家。 想要知道你的客戶都有哪些企業上榜?一起來看榜單: 2020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名單(化纖企業部分)
  • 2020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出爐!數數你的家鄉有幾席上榜?
    在繼續發布江蘇民營企業製造業100強的同時,還首次公布了民營企業創新100強榜單。百強榜單一出,「武林」風雲變幻。這一屆有哪些新面孔,有什麼新特點?哪些企業、行業持續「霸榜」?哪些企業是創新領域的佼佼者?快跟著小編來一探究竟。
  • 漣源橋頭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產銷兩旺
    「把進度和發展追上來」漣源橋頭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產銷兩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記者 周俊 通訊員 肖星群 王萍萍 廖思思)3月23日清晨,橋頭河現代農業綜合產業園是婁底的主要農業產業基地之一,擁有博盛生態農業科技、肖老爺食品、鄔辣媽食品、忠食農業等27家規模企業,其中有5家省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擁有蔬菜專業合作社34個,聯合蔬菜種植基地3.5萬畝。2019年,園區實現總產值達到60餘億元。園區現已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20多個,擁有湖南省著名商標、著名品牌11個。
  • 成長型企業助推張郭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得益於全鎮11家成長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全鎮成長型企業1-2月完成銷售10.11億元,同比增長9.32%,佔全鎮銷售的50.89%,成長型企業助推了我鎮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4月2日,張郭鎮黨委書記張冬根接受採訪時介紹道。  當天,記者一走進張郭鎮,立馬感受到火熱的建設氛圍。江蘇京生管業公司的研發大樓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
  • 6家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營業收入超千億元
    12月11日在京召開的2020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2020石油和化工民營企業銷售收入百強榜單。恆力集團、浙江恆逸集團、浙江榮盛控股集團分別以5567億元、2151億元、2056億元的營業收入上榜前三位。
  • 紅海市場是什麼意思
    「紅海」是競爭極端激烈的市場,但「藍海」也不是一個沒有競爭的領域,而是一個通過差異化手段得到的嶄新的市場領域,在這裡,企業憑藉其創新能力獲得更快的增長和更高的利潤。
  • 海南澄邁:疫後復工不誤農時 特色鳳梨產銷兩旺
    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 駱雲飛 攝(抗擊新冠肺炎)海南澄邁:疫後復工不誤農時 特色鳳梨產銷兩旺中新網海南澄邁3月26日電 (記者 尹海明)「每天接幾十個電話,都是求購高品質鳳梨的客商。」3月25日,海南省澄邁縣鳳梨產業協會會長黃華茂與記者交流時,手機一直響個不停。
  • 石家莊市三家藥企躋身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行列
    3月18日,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20胡潤中國百強大健康民營企業》。總部位於石家莊市的三家大型藥企石藥集團、以嶺藥業、石四藥集團上榜,分別以價值1000億元人民幣、190億元人民幣和180億元人民幣位列榜單第10位、77位和83位。
  • 江蘇這家銀行收到一封來自民營企業的感謝信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作為眾多江蘇省民營企業的一員,對貴行在抗擊疫情期間支持江蘇省民營經濟發展、幫助民營企業渡過疫情難關所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近日,江蘇銀行收到一封來自江蘇民營企業的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