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啟動以來,共青團煙臺市委積極貫徹落實「希望小屋」項目區域協作結對計劃,聯合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向德州捐贈資金60萬元,援建「希望小屋」58處。德州團市委堅持深化摸排、用好款項、合理分配,其中:武城縣11處、平原縣8處、樂陵市9處、寧津縣15處、臨邑縣5處、慶雲縣5處、禹城市5處。
為持續推進「希望小屋」建設,加強煙臺、德州兩市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社會組織加入「希望小屋」公益隊伍,推進兩市「希望小屋」公益項目落地和推廣,12月17日,共青團煙臺市委帶領全流程參與「希望小屋」建設的青年社會組織代表,赴德州參加青年社會組織助力「希望小屋」建設區域(煙臺—德州)合作交流會,觀摩調研武城縣「希望小屋」建設情況。團省委社會聯絡部部長高慶軍,德州團市委書記張方瑞,煙臺團市委權益部副部長姜安平,濟南勵行公益理事長慄娜娜,武城縣委常委、縣總工會主席李兆臣及來自煙臺、德州兩地的17家青年社會組織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兩地青年社會組織就前期經驗、資金、項目、培訓、扶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和活躍的「思想」碰撞,現場籤訂青年社會組織助力「希望小屋」建設承諾書。兩地青年社會組織做出鄭重承諾,煙臺、德州兩地的青年社會組織將當好「希望小屋」的調研員,通過實地走訪,讓每一處小屋更貼近孩子的需求;當好「希望小屋」建設的監督員,確保小屋建設指標全部合格,確保孩子住得健康、舒心;當好「希望小屋」項目的服務員,為孩子提供思想幫扶、學業幫扶、多元能力提升等服務;當好「希望工程」的宣傳員,不斷擴大項目的品牌影響力。煙臺、德州兩地的17個青年社會組織代表紛紛表示主動加入山東省青年社會組織公益聯盟,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深入挖掘有利資源,不斷探索青年社會組織助力「希望小屋」項目新途徑,為助力「希望小屋」項目建設注入青春力量。
會議指出,青年社會組織參與「希望小屋」工作的各項探索成效顯著。煙臺、德州要在前期工作成效基礎上,聯合研究制定「希望小屋」服務規範與標準,並引領號召更多的公益社會組織加入山東省公益聯盟,高質量做好「希望小屋」關愛服務。
下一步,煙臺、德州將在繼續做好共青團重點工作對接協作的基礎上,促進兩地縣市區團委、青年社會組織精準對接,發動青聯、青企協、青年文明號集體等積極開展交流互訪活動,相互借鑑吸收,共同推動煙德兩地共青團事業跨越發展。
【來源:煙臺共青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