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選!這是一個讀到博士都很難「找工作」的專業

2020-12-14 學習高手

在醫學大類內,有一個細分的基礎醫學。

所謂基礎醫學,就是以現代自然科學為基礎,應用生物學及其他自然科學方法去解決醫學問題的一系列醫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專業介紹

顧名思義,就是現有醫學的基礎,以科學研究為主。學習基礎醫學的學生並不會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而是會成為探索人體奧秘的科學家。臨床醫學是如何讓人從病態恢復到常態,而基礎醫學是探究人為什麼發病。

主要課程

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刨學、組織胚胎學、外科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內科學等

院校排名

最新基礎醫學專業大學排名

名次 學校名稱 專業星級 所在地區1 四川大學 6星級 四川1 復旦大學 6星級 上海3 北京大學 5星級 北京3 中山大學 5星級 廣東5 南方醫科大學 4星級 廣東5 浙江大學 4星級 浙江5 南昌大學 4星級 江西5 西安交通大 4星級 陝西5 中南大學 4星級 湖南10 上海中醫藥大學 3星級 上海10 中國醫科大學 3星級 遼寧10 天津醫科大學 3星級 天津10 鄭州大學 3星級 河南10 南京大學 3星級 江蘇10 首都醫科大學 3星級 北京

學習經歷

基礎醫學的課程安排與臨床醫學的區別不大,課程安排十分緊湊,學起來並不輕鬆。大二大三還需要在上課的同時接受實驗技能和臨床培訓。第四年還要進入醫院實習,實習期半年,之後進入實驗室進行基礎研究。

就業去向

1. 出國留學,選擇國外科研水平較高的實驗室繼續深造,以博士後為主,工資待遇好,增長見識。博士後工作2-5年後,回國進入高校組建自己的實驗室。

2. 就業,①醫療檢驗公司或生物科技公司的技術員;②醫藥代表;③中專或大專老師;④基層醫院工作;⑤考公務員;⑥待業。

3. 讀研、讀博期間發表高水平論文,進入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

專業缺點

基礎醫學的本科想找到一個很高技術含量的工作是不太現實的。身為醫學生,大學期間所學的東西太過專業,並不能接觸到太多其他行業的東西,畢業時可供選擇的就業崗位中相關的又少之又少,這就導致了大多數人就業得很尷尬,薪資不高,晉升空間也很窄。而且公司做技術只要博士背景。科研的話,時間成本太高,需要博士,畢業時30歲,30歲之前無收入。如果是名校的背景,跟著大牛那也還好,普通學校的出來沒什麼太多名堂。

前輩經驗

要麼狠下心去名校讀博,出個國,回國進好的高校,在大學教學和做課題,或者去醫藥企業做研發。要麼告別這個專業。

薪資待遇

通過179份基礎醫學專業就業狀況分析,基礎醫學專業平均薪酬水平為 7280 元。若按照工作經驗和工齡來統計,基礎醫學專業應屆畢業生工資5250元,3-5年工資8860元。

優複數學整理髮布!

相關焦點

  • 不想考研慎選!這9個專業本科畢業很難找工作,高考生注意!
    報考建議:想要報考醫學類專業,一定要想好兩個問題,第一是你能否吃得了學習的苦,因為5+3本碩連讀是標配;第二是你的家庭條件是否能夠支撐你學醫,供你讀碩士、博士。這兩個問題想好了,那就沒什麼可糾結的了。報考建議:如果對生物類很感興趣,以後想走科研的道路,可以選擇生物工程類專業,做好讀研、讀博的準備否則很難有大的發展。如果不幸被調劑到這個專業,可以申請轉專業,或者跨考其他專業的研究生。
  • 這個大學專業有點坑,本科畢業只是起點,不讀到博士找不到好工作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坑的專業,這個專業學習時間過長,性價比比較低,本科畢業只是起點,不讀到博士找不到好工作。臨床醫學專業,聽到這個專業,想必很多人很困惑,不敢想像這個專業竟然是一個坑專業。學了臨床醫學專業,基本上大學就過著和高三一樣的生活,每天的課基本上都是滿的,學習強度和壓力非常大,而且這個專業的考試也多,還比較難,學生間也流傳著生理生化必有一掛的說法。其次說到學制長。現在年齡就是優勢,但是學了臨床醫學專業,基本上年齡會被拖到很大。這個專業本科就要讀五年,比其他絕大部分專業都要多一年,別人都畢業了,你還在讀大學。
  • 不想考研的高考生慎選!這8大專業不考研很難就業
    如今,隨著本科畢業生越來越多,市場供大於求,企業對招聘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甚至有的公司在招聘時就要求研究生學歷,那是不是所有的專業都適合考研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不考研」很難就業的8個專業,快來看看有你的專業嗎?
  • 不想考研的高考生慎選!這8大專業不考研很難就業!
    01 金融學專業金融學專業一直都是文科生報考的大熱門,在大家印象中,金融行業薪資高,工作體面,很多成功人士,都從事金融行業。如果真的喜歡哲學,未來想要繼續從事哲學方面的工作或者做學術研究,就一定要讀碩士、博士,因為如果想要進高校教書,沒有博士文憑是很難進去的,只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學歷和專業素養,未來才能擁有一個跟哲學有關的體面工作。
  • 冷門專業,工作怎麼找?
    選了啥專業?畢業兩大問:工作找好了嗎?有對象了嗎?,讀很冷門的專業是何體驗吧。作為一個讀寶石及材料工藝學的女生,每次親戚問我啥專業後他們都會說能看看我的項鍊值不值錢,能不能幫我做寶石,頓時覺得很心塞,總之寶石及材料工藝學是一門又貴又難學的專業,女生慎選,文科女更要慎選!!!
  • 大學這4個專業開銷大,回報周期長,家境不好的同學慎選!
    每年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都要做一番糾結,因為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很重要,專業的選擇很有可能決定未來的發展道路。往往熱門專業是大家最願意報考的,大家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還會考慮興趣、未來的就業等因素,當然專業的開銷也是一部分。
  • 大學想要輕鬆度過,這四大專業就要慎選,掛科率高,畢業難
    大學想要輕鬆度過,這四大專業就要慎選,掛科率高,畢業難高中三年可以說是學生最難熬的時候,整天除了學習,很難有時間用來享受生活,壓力很大,老師總是用上了大學就好了這樣的話語來激勵學生,學生也是把上大學當成了高中三年學習的動力。
  • 這4個專業慎選:多高校擬撤銷,逐步面臨淘汰,畢業毫無競爭力
    在此我要告訴大家,這4個專業慎選:多高校擬撤銷,逐步面臨淘汰,畢業毫無競爭力。在我國,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英語就成了必修課程,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到高三畢業至少有十個年頭。但是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一直不是很突出。而英語專業,開設英語專業的高校可很多,雖然大部分院校的英語專業都規定高考英語110分以上才能報考(按全國卷150分滿分計算)。
  • 考研後「含金量」大漲的6個專業,本科找工作難,不想考研的慎選
    我們從報考研究生考試的人群來分析,發現並不是所有參加考試的人,都是出於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而是一種被逼無奈,如果僅憑藉本科學歷找工作,即使你出自國家985工程、211工程等這類名校,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何況自己所學的專業實在沒什麼競爭力。
  • 32歲中科院博士找不到工作:讀博,真的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
    ,我稱她為敏吧,本科是一個很普通的學校,學的是化學專業,本科畢業後要找個好的對口工作比較難,就想著繼續考研深造,等拿到碩士學位,再找個好工作就比較容易了。考研躲避就業壓力結果考研還算比較順利,考到了一個985的學校,但是導師研究的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方向,轉眼3年過去,碩士畢業又面臨找工作的問題。
  • 博士畢業能找什麼樣的工作?同樣是博士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當今社會,博士學歷已經不再那麼稀缺。985高校普遍設立有研究生院,博士授權點一眼數不過來,211高校一般都會許多的博士授權專業。甚至一些雙非高校,也會有少量幾個好專業有博士學位授權點。如果就業目標是高校,那麼,普通博士的去向更多的是普通本科院校和競爭非常激烈的211院校。普通博士想進985高校當老師,非常難。以小編的母校吉林大學為例,我的幾個讀博士的同學,都選擇進入高校就業,除了一個到國外讀博士後回來留校之外,其他幾個普通博士全部去了普本院校,甚至有一個同學還在糾結要不要去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是一所各方麵條件都較好的三本院校。
  • 讀到博士的人,全都後悔了?
    我是服飾史論專業博士一年級的學生,研究方向是時裝史和男裝。很多人聽到我的專業第一反應都是大吃一驚:什麼?研究服裝也要讀博士的嗎?坦白說,文科讀到博士的話,很多系都是需要跨學科知識支撐的,需要研讀非常多的文獻,甚至要掌握多門語種,因為如果無法閱讀一手資料的話,很多有趣的角度就難以發現。當然,如果有人只為拿到一個畢業文憑,是可以去說些很大路、很俗套的東西,就像拍電影一樣,你可以不斷炒冷飯然後賣錢。
  • 2020高考,被調劑到這四個專業,即使就讀211,就業也很難
    在高考志願填報中,尤其是一本批次填報中,很多學生信奉學校優先的策略,對專業沒那麼看重,但是專業真的不重要嗎?非也!2020年高考志願,被調劑到這四個冷門專業,即使就讀於211高校,就業也很困難。仔細想想,歷史學專業的學生,企業需要的很少,這些學生的對口工作基本上就是博物院、學校、政府機構。但是這些對口工作單位,基本上都是行政機關和一些事業單位,在如今逢進必考的大背景下,想要進入這些單位,即使你是名校畢業,也是和普通高校的學生同等條件下通過考試一較高下,讀個211作用沒那麼大。而且,這些單位的數量也少,每年招收的工作人員數量也少,競爭特別激烈。歷史學專業的學生可以說非常尷尬。
  • 博士延期畢業率高達60%多,但這卻不影響碩士研究生讀博的決心
    記得當初自己考研的時候,一起複習的同學在休息時總是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你研究生畢業要不要讀博呢?沒錯,現在很多的人都在說博士研究生很難畢業,博士研究生壓力很大,博士研究生很難很難,而且很多的博士研究生都是畢業,據說60%多的博士研究生都被延期畢業,並且還有一些博士研究生最終的結果是被退學了,這每一條信息似乎都決定了我們不能讀博士,簡直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碩士研究生畢業找一份工作就足夠了,何必再去攻讀博士呢?
  • 本科最難就業的5個專業,最好的出路就是把博士讀下來,一路辛酸
    2020年全國各所高校響應國家碩士、博士擴招的號召,在招生人數上都有所增加,其中博士方面一級學科招生超過2000名的學科依次為臨床醫學、生物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和機械工程。為什麼這5個學科讀博士的人數這批多?
  • 報導 | 博士期間沒有做出很好的工作,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也很難做出好的工作了?
    ,是不是意味著以後也很難做出好的工作了?當今的學術界,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內卷到不行。博士期間沒有出色的工作,會直接引發之後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博士期間沒有出色的工作;導致進不去牛逼的課題組做博後;再導致找不到好的教職;再導致申請不到好的項目;再導致招不到好的博士;最後平庸一生。走academia這條路,必須要帶團隊的,團隊的產出基本就是靠博士生,你自己博士期間都沒有壓箱底的成績,怎麼當課題組話事人?
  • 中國對博士後誤解:在美博士找不到工作才去當
    新博士「畢業即失業」,若不願淪落到吃救濟的地步,就得降低標準找份工作。但因求職者的博士頭銜,用人單位通常都不願僱傭,因為一是得付高薪,二是知道留不住。找不到正式工作,唯一最好的出路,就是當博士後。
  • 在德國學BWL/VWL專業究竟要不要讀博?
    有時候睡覺都是奢侈。更不要說要趕報告趕會議了。因為讀書學習是一個人的事情,到了工作中就變成了幾方協調,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按你的時間來開展工作,一句話就時刻準備著。(當然,每個老闆的工作方式不同,在此只分享我自己的讀博經歷,畢竟,bwl應該也沒多少人選擇讀博)。
  • 這4個專業博士也很難就業
    這就意味著在考研報考學生中,每4個人就有三個學生會淪為炮灰,可以看到考研競爭有多麼的激烈。雖然考研競爭日趨激烈,但是考研報考也不可盲目。從當前研究生畢業就業情況來看,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一些專業的就業情況很難讓人滿意。尤其是在博士階段,仍然有一些專業的博士,就業比較困難,找工作壓力很大。其中就有4個專業的博士,就業非常困難,希望對考研學生報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讀碩士的人很多,但讀博士的人少,原因有點現實
    而且,也有相關數據表明了這一情況的真實性,如很多高校都在網上公布了考研報名人數,西南石油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西南醫科大學等高校的考研報名人數均有上升。然而,想讀碩士的人多,但想讀博士的人卻很少,其實原因有些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