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隨著節日臨近,走親訪友聚會聚餐活動增多,司機酒駕行為有所抬頭。酒過三巡,有些司機便把安全拋諸腦後,甚至做出張嘴咬交警、當眾脫衣服等「離奇」行為。
2月1日凌晨,深圳交警查酒駕時,一名坐在駕駛位的年輕女子滿身酒氣,拒不配合酒精檢測,民警只好將其帶回調查。怎料女子卻以當眾小便、脫光衣服的方式進行「對抗」。
待其清醒後,她終道出真相:原來真正的司機另有其人,是當時坐在副駕駛位的車主男子梁某。梁某自稱是一名老師,該女子是其同行,兩人當晚於某電音節喝酒時初次相識,遇查酒駕時,梁某因害怕遭拘留被學校開除,便請該女子為自己「頂包」...目前,兩人均被刑拘。
這酒後撒潑的奇葩事兒還真不少呢。去年,金華義烏的交警在夜晚查酒駕時,發現有輛黑色奔馳很可疑,該車在離設卡點不遠處就停下了,駕駛員一下車就往山上爬,爬到一半時滑了下來。
見此情形,交警隊員們立即趕了過去,發現駕駛員身上有很濃的酒味,就叫其吹酒精呼氣測試儀。該駕駛員坐在路邊,嘴裡一直說「我沒喝酒」,拒絕吹氣。當隊員再次讓他測試酒精含量時,駕駛員突然拔起身邊的草,一把塞進嘴裡開始吃,把溝裡的一片草都吃光。交警見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便將其攙扶起來送往醫院檢驗血液,最終測出來血液內酒精含量高達156mg/100ml,屬醉酒駕車。
這則新聞看了可真叫人哭笑不得,司機不會以為吃草能中和掉體內的酒精濃度吧?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這酒後撒酒瘋的行為真是五花八門,咱們來看看下面這個。
近日,在廣西桂林,交警例行設卡查酒駕,在攔停一輛麵包車後,上面的年輕駕駛員經測試酒精含量超標,但他不但不接受處罰,還跟民警撒潑打滾。
男子見撒潑打滾對民警無效後,又裝起了股神大款,號稱每秒鐘兩百萬上下,警察聽了都哭笑不得。
你說你開個2萬塊的麵包車,然後一秒鐘兩百萬,你這不是侮辱別人的智商嗎?
裝大款不成,又開始裝病,稱自己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只不過這個司機的演技實在太拙劣了。最終該男子被強行制服,在抽血化驗後顯示該男子為酒後駕駛。民警對其做出了罰款1000元扣12分,暫扣駕駛證6個月的處罰。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但是,有很多人就是不聽勸,喝了酒之後照樣把自己當車神,把自己的生命當兒戲,其實這樣不僅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對他人的安全也不放在眼裡,這樣的人最自私的。這喝完酒不止有吹牛自己是炒股大神的,還有說自己是網紅的。
在安徽淮南,一名開著奔馳的女司機因疑酒駕被交警攔截了下來,一開始的時候這名女司機死活不承認自己喝了酒,一直跟交警糾纏,讓交警十分的無奈。
交警鏡頭執法,女子趕緊說:別照我呀。 「明天你要給我發網上,怎麼辦?」 「我本來就是網紅呢 我掉粉了怎麼辦。」 交警聽了很感動,並扣除12分。
以上這些案例不知大家看了有什麼想法,小編是覺得,這些當事人全部都存在著僥倖心理,認為憑藉撒潑耍賴就能矇混過關。還有就是,不懂法!臨近春節,小編給大家總結出酒駕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希望大家高度重視,走出誤區, 對自己、對他人生命負責,切莫讓團聚變成分離、溫情變為慘劇。
1
隔夜還算酒駕嗎?
判定酒駕的標準是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只要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或超過核定標準,就構成「酒駕」或「醉駕」條件。酒精濃度數值的高低除了酒後時間長短有關,也因個體在年齡、體質、解酒能力等存在差異,酒後多久才能開車,因人而異。
據相關數據顯示,喝酒後8-12小時,酒精在體內含量將大大降低,24-48小時會完全揮發,達到正常。因此,如果第二天要開車,前一天晚上喝酒要適度,保證睡眠時間。如果喝酒後第二天還是覺得昏昏沉沉,就不要開車。
2
沒有飲酒卻「被酒駕」是為什麼?
「雖然駕駛員確實不曾喝酒,但食用豆腐乳、啤酒鴨、荔枝等含酒精的食物也可能導致酒駕……」各種開車絕對不能吃的食物被朋友圈瘋傳,這種「被酒駕」其實是一種認識誤區。上述引發被酒駕的食物一般揮發較快,如果食用適量,只要再次測試,數值就會明顯下降或恢復正常,就不會進行處罰。
除此之外,很多人誤認為服用藥品、保健液等引起的酒精超標不構成酒駕。實際上,不論是否以飲酒形式,只要人體攝入酒精達到一定的量,終歸會影響到駕駛安全,產生危險駕駛犯罪的法益侵害。 因而,建議大家開車前吃東西一定要看食品、藥品的成分,當然最好是儘量避免含有會造成「被酒駕」的食用酒精的東西,以免「禍從口入」。
當然如果對呼氣酒精測試結果確實存在異議,根據《公安機關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規定應當及時提取血樣,檢驗體內酒精含量從而得到更加精確的判斷。
3
酒後開車100米也算酒駕嗎?
一些因酒駕被查處的司機常覺得很冤,只不過將車有所移動便迅速停下或者是主動將車開到一旁熄火休息不應算是酒駕。上述的認識都存在誤區,酒後駕駛的判定是只要飲酒後駕車,不論車輛行駛距離長短,哪怕是開車移動100米都已構成犯罪既遂。
4
不上主幹道開車算酒駕嗎?
一般人都認為只要不上主幹道,在小區內開車或者是移車不能算是酒駕。實際上,區分這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關鍵在於判斷單位、小區內部是否構成危險駕駛犯罪中的「道路」。如果單位、小區屬於非封閉式管理,可以對非小區住戶的車輛開放,則具有公共道路屬性,仍然構成犯罪。
5
只有酒後開車才算酒駕嗎?
談起「酒駕」,一般人都認為是指機動車尤指汽車的危險駕駛行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電力驅動也屬動力驅動的一種,根據《電動車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主要技術性能要符合最高車速應不大於20km/h,整車質量不大於40KG的要求。
現實生活中,很多的電動車的速度遠遠的超過了20km/h的標準,因而酒後駕駛這種「超標」電動車仍會被視為酒駕,同樣會受到法律的處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條規定:「醉酒駕駛或者駕馭非機動車的處五十元罰款。」千萬不要認為酒駕只是為汽車「量身打造」,要不然悔之晚矣!
6
同車人需要承擔責任嗎?
目前,很多人還存在理解誤區,認為應當由酒駕司機負全部責任,同乘人可以免責。其實,搭乘酒駕的乘客也要負責任。因而,在自己遠離「酒駕」的同時因為要規勸酒後駕車的同伴,當然對於酒桌上的駕駛員要免於「敬酒」與「勸酒」。歲末年初,結伴出遊、親朋聚會本是值得高興的事,切莫因貪杯中酒讓歡聚的喜悅蒙上忐忑的暗紗,別忘了你終歸要回家--杯中酒回家路,咫尺天涯!
7
酒駕是如何判定的?
酒駕的判定:對於酒後駕駛、醉酒駕駛的認定,是根據根據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來確定而非行為人的意識狀態。《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指出酒後駕駛分兩種:酒精含量達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屬於飲酒駕駛;酒精含量達到或者超過80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目前飲酒駕駛屬於違法行為,醉酒駕駛屬於犯罪行為。
處罰標準:飲酒駕駛機動車輛,罰款1000元-2000元、記12分並暫扣駕照6個月;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罰款5000元,記12分,處以15日以下拘留, 並且5年內不得重新獲得駕照。
醉酒駕駛機動車輛,吊銷駕照,5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輛,吊銷駕照,10年內不得重新獲取駕照,終生不得駕駛營運車輛,經過判決後處以拘役,並處罰金。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不要春節期間認為警察叔叔也都回家過年,沒人管了喲,他們都等著夜裡出來抓「鬼」呢!這個「鬼」,可是喝多了的「酒鬼」啊!
來源:微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