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關於蕭庭生,想必已經是眾人都熟悉的人物了,不像在第一部裡面,那裡的蕭庭生大概就是一個打醬油的,以祁王遺腹子的身份出現在劇中,但是風起長林裡,老王爺可是整部劇的靈魂與脊梁,堪稱大梁的國之脊柱。
蕭庭生的稱號沒有梅長蘇那麼多,但也不少了。
第四個就是祁王舊人,這個稱號在琅琊榜裡也算是耳熟能詳的名稱,祁王一直都是梁帝最忌諱的名字,在赤焰冤案之後,幾乎沒人敢提祁王的名字,與之有關的宸妃,赤焰都無人敢提,梁帝聽到這個詞就會瞬間爆炸,人頭落地的事,誰敢輕易碰?
不過在梅長蘇等人眼裡,這就是親人了,靖王對蕭庭生無比重視,估計對他跟自己的兒子就是一樣的,他一向以皇長兄為楷模,對祁王的兒子,自然重視;
第三個,老王爺,王爺,自然就是指皇帝的弟弟,就像當年的紀王一樣,身份也是相當尊貴的,紀王雖然不理朝政,但是譽王和太子都不敢得罪他,甚至是不敢冒犯他,足以見其地位了。
老王爺是蕭庭生最常見的稱號,因為朝中大臣都這麼稱呼他,誰見到了蕭庭生都要行李,稱一聲「老王爺」。
第二個,長林王,長林軍的主帥,在二十萬長林軍心中,這個名字等同於信仰,就像神一樣,蕭庭生的名聲與威望都是靠血戰沙場,赫赫軍功積累起來的,他和蕭平旌都說過,長林王的襲爵,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血脈傳承,蕭庭生是對蕭平章說的,因為他們沒有血脈關係,蕭平旌是對荀飛盞說的,因為他退隱江湖,對於日後長林軍的主帥是誰,他的評價也很重要,蕭元時也想知道。
第一個,梅長蘇傳人,其實對長林軍最重要的人,並不是蕭庭生,而是梅長蘇,還有他的另一重身份,林殊,長林長林,本來就是因為梅長蘇和林殊,才有長林之名。
所謂的長林風骨,其實就是那個為天下,為赤焰窮盡一生的男人的風骨,梅長蘇的傳人,實際上是比長林王更尊貴的稱號。
但是長林的士兵基本都忘記了,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梅長蘇這個人,就連蕭平旌看到梅長蘇的手環都是一愣,不知道藺九說的是誰,蕭平章也是聽蕭庭生說了才知道,但蕭庭生也沒有告訴平章,他的老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