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公安局實施「一村一警務助理」警務模式

2020-12-22 黑龍江政府網

  為進一步加強社會防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佳木斯公安局著重在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上下功夫,創新思路,深化警務改革,延伸治安觸角,紮實推進「一村一警務助理」警務模式,健全完善農村技防建設,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水平,全市農村地區公安基礎工作不斷加強、刑事案件發案持續下降,實現了「工作重心下移、惠民質效提升」的工作目標。

  一、開拓進取,啟動「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廳關於創新社會治理機制的改革要求,市公安局結合本地實際,將實施「一村一輔警」作為重點工作狠抓落實。一是突破慣性思維,外學經驗換思路。在認真學習借鑑外地先進經驗基礎上,佳木斯公安局經過充分思考、廣泛交流和認真研究,形成推行「一村一輔警務助理」警務模式決議。二是精築示範樣板,試點先行探新路。佳木斯公安局黨委主動向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主要領導專題匯報,爭取政策、人員、經費、裝備全面支持;制定出臺《佳木斯市公安局關於開展「一村一警務助理」警務模式工作實施方案》,採取「先試點運行後全面鋪開」工作方式,確定樺南、樺川、郊區為試點先行單位,2017年底前,在全市全面運行「一村一警務助理」警務模式。三是注重實際實效,持續督導走實路。為確保試點工作高效運行,不走偏路、少走彎路,市公安局主要領導三次深入試點單位,走遍樺南、樺川、郊區「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站,與當地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交流研討,爭取政策支持;實地查看人員配備、軟硬體建設、檔卡簿冊,確保工作落地;現場指出存在問題、限期整改、跟蹤問效,確保「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二、整體統籌,規範「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在工作中,各單位按照「五化」的標準,推進了「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正規化建設。一是堅持人員本土化。本著「人熟、事熟、地熟、情況熟」原則,招聘本鄉本土退伍軍人、返鄉農民工、未就業大學生、治安積極分子、非村組幹部等人員,經個人推薦、組織推薦,公安機關面試篩選、體檢、審核後招聘錄用為「一村一警務助理」。二是做到隊伍專職化。在村委員設立專門「警務助理」工作站,落實「警務助理」駐村機制,在轄區派出所民警指導下專職開展治安防範、交通協管、矛盾糾紛調解、情報信息收集、法律政策宣傳、警務下沉聯繫、便民利民服務等八項工作。三是實現管理規範化。「警務助理」由各地公安機關統一管理、統一著裝、統一配發裝備;由「輔警辦公室」按照工作職責、工作規範、行為規範管理規定,對「警務助理」實施動態性管理和考核。四是突出職能多元化。「警務助理」是農村村級警務工作主體,主要從事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化解、服務群眾、黨的政策法規宣傳、組織開展群防群治等基層基礎工作。同時按照「8+2」或「8+N」模式,依託村「兩委」開展工作,協助「兩委」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開展群眾工作。五是落實保障標準化。明確「警務助理」管理體制為黨委政府領導、政法綜治協調、公安機關主導、相關部門共建,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重點落實人、財、物保障,公安機關全權負責使用、管理、獎懲、辭退等事宜,解決「警務助理」保障難題,為「一村一警務助理」模式運行奠定政策基礎。

  三、規範流程,健全「一村一警務助理」機制。市公安局將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建設作為「警務助理」工作模式常態運行的保證,全面規範了工作制度。一是統一軟硬體建設。按照「一村六個一」標準統一配備硬體建設,即一個工作站、一個警務標牌、一套工作制度、一圖工作流程、一輛交通工具、一款信息軟體,切實達到辦公有地點、採集有工具、工作有臺帳、管理有制度,為「警務助理」開展工作提供基礎物質和科技支撐保障。二是統一業務培訓。「警務助理」上崗前,公安機關利用一周時間集中培訓,重點加強法律基本常識、科技系統應用和群眾工作技能培訓,做到職責、任務、責任、獎懲「四明確」,確保「警務助理」能夠配合民警紮實做好農村警務工作。三是統一管理制度。市公安局制定出臺《「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手冊》,詳細規範管理規定、職責任務、樣表圖冊以及如何做群眾工作等內容,統一規範「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職責和任務、工作紀律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檯帳、工作日誌等,使之達到工作有方向、有目標、有要求、有紀律。四是統一考核獎懲。由派出所組織實施考核,以群眾滿意和履職情況為重點,實行「周匯報、月考核、半年一評議、年度測評」工作機制,建立績效考核與工作補貼掛鈎機制,建立「警務助理」優勝劣汰工作機制,確保「警務助理」認真履職盡責,保證「警務助理」隊伍戰鬥力。

  四、基層首創,打造「一村一警務助理」品牌。針對各地經濟發展、人員結構、治安狀況不同,市公安局在統一建設標準、工作機制基礎上,不搞同一化、一刀切,倡導基層首創精神,做到一縣一亮點、一村一特色,打造「一村一警務助理」獨有品牌。一是研發「警務助理」一網通。為實現基層警務與公安系統有效連結,樺南縣公安局在全省率先研發「警務助理」一網通APP工作軟體,為「警務助理」工作插上科技翅膀。二是完善農村視頻監控網。市公安局抓住黨委政府有利契機,將農村技防建設納入「一村一警務助理」工作必建項目,科學規劃視頻點位,籌措資金加密視頻探頭數量,做到出入村口、交通要道、重點部位全覆蓋。同時在「警務助理」工作站建設小型視頻監控終端,實時視頻巡查,有效震懾各類違法犯罪發生。三是打造民族特色工作站。樺川縣星火鄉是朝鮮族鄉,縣公安局考慮其特殊性,聘請當地朝鮮族居民為「警務助理」,建設「警務助理」工作站時,一切文字均使用朝鮮文字、漢文「雙語」通譯,方便辦理業務、警情通報、安全宣傳等工作需要,搭建兩族群眾情感,得到當地居民肯定和歡迎。四是建設安全防範體驗館。郊區分局在紅升村「警務助理」工作站內,建立「警務助理安防體驗館」。針對當前易發多發盜竊案件、街頭詐騙案件、火災隱患等進行演示,村民通過「警務助理」講解和實物演示,有效提升防盜、防騙和安全防範技能;在平安村「警務助理」工作站,製作以「警助在你身邊」和「警助來支招」為主題的宣傳展板,警示教育群眾識詐防假,提升群眾自防意識。五是共建護航民生扶貧點。民興村是佳木斯市公安局精準技貧對接村,為紮實開展扶貧工作,郊區分局在「警務助理」工作站基礎上,建立警助愛心超市,號召社會力量免費提供大米、麵粉等生活必需品並捐助贈衣物;建立警助影院,定期播放農業種植、畜牧養殖教育片,回應民意播放村民喜聞樂見的警示教育片,既拓展警務助理服務範圍,更提升惠民利民工作實效。

  目前,「一村一警務助理」警務模式已經在全市農村地區全面鋪開,各地「警務助理」充分「四熟」優勢,嚴格履行職責,在維穩創安工作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警務助理」工作站成為黨和政府政策宣傳的先鋒號、信息採集的新觸角、警民魚水關係的協調站、治安防範的最前哨。(採編:張文妍)

相關焦點

  • 溫州巖頭鎮讓村民當警務助理
    據悉,自「一村一警務助理」機制實施以來,轄區因土地糾紛引發的刑事治安類案件從176件下降到59件,初信初訪38件下降到11件。小變革有大「治理」警務助理激活農村社會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經」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而基層治理的「短板」,往往在農村。
  • 對標「楓橋經驗」,打造警務助理「北郊樣板」
    這是淄博市公安局周村分局北郊派出所所長王波,總結的警務助理工作「三字歌」。既形象生動、朗朗上口,又通俗易懂、重點突出。從2017年3月警務助理工作甫一啟動,北郊派出所就把警務助理的管理使用和政法戰線著名的「楓橋經驗」結合在一起,對標先進,務實推進,用「靠群眾、齊動員」這個法寶,在農村綜治工作中牽住了矛盾化解、治安防範的「牛鼻子」。
  • 守好治安防線 共建平安家園——東阿公安局加快創建立體化、信息化...
    11月19日,東阿縣公安局魚山派出所民警對轄區內兩村民因賣樹發生的糾紛進行了積極調解,在民警的見證下,雙方最終達成一致並握手言和。  改革進程中,新城派出所創新實行「一室兩隊」警務機制,設立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明確崗位職責、業務規範,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勤務機制。深化「1+ 2+N」、「一村一警務助理」社區警務機制,80%城區警務區配備了專職社區民警。  東阿縣公安局牢固樹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理念,充分發揮社區群眾巡邏力量,協助開展基礎防範工作,打造社區治理警務共同體。
  • 竹谿縣公安局「一村一輔警」織牢基層治理網絡
    16日,《人民公安報》治安管理周刊頭條圖文刊發《竹谿縣300多名村治調主任擔任輔警,著力夯實農村民生警務——「一村一輔警」織牢基層治理網絡》,報導竹谿縣公安局努力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遵循「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 團風:推行「一村一輔警」 打造民生警務新格局
    為全面貫徹全市公安機關「一居一警、一村一輔」現場推進會精神,落實「一村一輔警」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打造平安鄉鎮,構建和諧良好的警民關係。團風縣公安局積極探索民生警務新模式,在總路咀派出所開展試點工作,為總路咀鎮轄區內20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配齊21名駐村輔警。12月11日,團風縣公安局在總路咀鎮召開「一村一輔警」工作推進會,進一步落實該局在總路咀鎮率先推行的「一村一輔警」試點工作,通過創新警務機制,為鄉村平安建設保駕護航。
  • 寨沙派出所警務助理紮實開展日常工作顯成效
    6年10日,龍江村警務助理到該村竹盛屯走訪時,與村民們在交談中得知,倫某與李某等人在2001年因村屯集資修路存在矛盾,多年來未得到化解。警務助理立即走訪當事人,了解到雙方都有調解意向,於是聯繫村委、駐村法律顧問與雙方座談。經調解,倫某自願支付2000元作為養路護路費用,雙方當場握手言和。
  • 【向人民報告】「一村一警」見成效 警民和諧一家親
    2019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加強農村警務工作,大力推行「一村一(輔)警」機制,「一村一(輔)警」迅速在錫盟落地生根,錫盟公安局按照公安部、公安廳的部署要求,切實發揮嘎查村警務助理隊伍輔助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作用,全盟結合實際,以黨委政府名義出臺了《錫林郭勒盟嘎查(村)警務助理管理辦法(試行)》(錫黨政發〔2020〕32號)文件
  • 從一粒種子到一片「楓林」,警務共同體在這裡方興未艾
    打防結合、整體防控,專群結合、群防群治……近年來,萊陽市公安局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充分發揮警務共同體紮根群眾、來自群眾、服務群眾的優勢,明確以「三四五六」模式為核心的建設思路,建立社區警務共議、基礎信息共採、工作對象共管、治安問題共治、矛盾糾紛共調、便民服務共享、安全宣傳共抓的「七共機制」,打造警務共同體萊陽模式,全面激活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神經末梢」。
  • 湖南邵東市公安局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十二個「關鍵詞」
    湖南長安網12月21日訊(通訊員 蔡越姝)全省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會議召開後,邵東市公安局迅速傳達貫徹落實省廳、邵陽市局工作要求,積極部署,狠抓落實,推動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向縱深發展。   關鍵詞二:做好頂層設計   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了《邵東市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實施方案》,從組織領導、機制建設、工作內容、完成時限、工作保障、工作考核等方面做了全面部署,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職責清晰、條塊結合的工作體系,實現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政法委牽頭組織、公安機關主力主為、部門行業齊抓共管、鎮村兩級落實落地、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風險防範化解新格局。
  • 市民身邊看變化|淄博市公安局「小案偵防」護民安暖人心
    為了加強小案的偵破工作,淄博市公安局先後5次下發工作方案和實施意見等文件,專門召開動員會、調度會、培訓會,部署開展加強小案偵防服務保障民生專項行動;建立多個層級的「破小案護民安」工作微信群,加強考核引導、實戰指導、檢查督導;積極推動轉理念、立機制、增力量、強技術,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一把手」掛帥、全警盡銳出戰、合力推進「小案偵防」工作的良好氛圍,讓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平安建設的豐碩成果
  • 四川省廣安市公安局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工作紀實
    據了解,2018年以來,廣安市公安局再造警務流程,在全市公安機關推行派出所「一室兩隊」勤務運行模式改革,以勤務指揮室為龍頭,整合轄區刑偵中隊、交警中隊,在城區派出所設社區警務隊、案件辦理隊,在農村派出所設農村警務隊、農村交管隊,按「532」標準配置警力,搭建起派出所「小腦+手腳」的「一體兩翼」工作體系。
  • 社區警務室成家門口「派出所」!順德杏壇探索「一村一警」新機制
    把社區警務室打造成市民家門口的「派出所」,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記者今日從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杏壇派出所獲悉,杏壇積極探索「一村一警」智慧新警務新機制,以逢簡警務室為試點,打造服務型社區警務室,目前已取得突出成效,將在全鎮範圍內全面鋪開。
  • 海寧公安創新推出「全息社區警務」模式
    這一切,得益於海寧公安創新推出的「全息社區警務」模式,社區警務機制的改革帶來了新變化,讓社區警務變得「精耕細作」。    實施半年多來,海寧市社區民警先期處置各類警情21000餘起,佔警情總數的25%,平均速度提升了52.3%,全市刑事警情環比下降10.5%,打架鬥毆類警情同比下降14%。
  • 雙肩挑雙責,雙倍護平安——披荊斬棘的警務助理
    在薌城區「2+N」隊伍中,有這樣一支的隊伍,他們披荊斬棘,雙肩挑雙責,雙倍護平安,他們就是各個鄉鎮街道的警務助理們。為增強與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社區警務建設工作,促進警務工作在群眾中延伸開展,加強城鄉治理「2+N」隊伍的全面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村幹部、社區工作者、企業人員加入到警務助理隊伍中。
  • 貫通「經緯」,疏絡「東西」,新安派出所「一格一警」警務模式
    貫通「經緯」,疏絡「東西」,新安派出所「一格一警」警務模式 2020-09-29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竹溪:「一村一警」織牢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
    希臘最大難民營遭大火燒毀 萬人連夜逃離川普回應「淡化疫情」質疑:為了減少恐慌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0日電 (潘成濤 唐銳)今年4月以來,湖北省竹谿縣公安局積極踐行和發揚新時期「楓橋經驗」,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理念,統籌推進「一村一警」警務工作模式,織牢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
  • 莒縣公安局打掉田家店子村以楊某革為首的惡勢力團夥
    齊魯網日照5月23日訊5月23日,莒縣公安局發布「關於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開展情況的通報」,截至目前,共抓獲涉惡犯罪嫌疑人30名,抓獲逃犯2名,破獲案件20起,成功打掉浮來山街道田家店子村以楊某革為首的惡勢力團夥。
  • 夫婦散步不慎丟失錢包,巨野警務助理拾金不昧速歸還
    3月28日,巨野縣萬豐鎮中長裡店村警務助理王紅雲在警務助理工作微信群向社區民警求助,稱自己在本村撿到一個錢包,內有現金、銀行卡和身份證,請民警協助聯繫失主。原來,萬豐鎮西黃堂村的黃玉軒夫婦昨晚騎電車到中長裡店村找朋友閒玩,在散步時不慎把錢包丟失。早晨醒來發現錢包不見了,因為裡面有身份證和銀行卡,急需使用,夫婦倆急的早飯也沒有吃,正在一籌莫展之際,警務助理李香雲上門通知:「錢包找到了,讓前去認領!」
  • 崇信縣公安局木林派出所「三項措施」加強社區警務工作
    崇信縣公安局木林派出所「三項措施」加強社區警務工作 2020-03-31 18: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