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039健康網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支持治療科主任GARY RODIN教授應邀參加了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業委員會2016年CPOS學術年會,在大會上,RODIN教授介紹心理痛苦的綜合篩查DART項目,以及階梯式的心理痛苦管理模式,並介紹了腫瘤臨床常見心理幹預方法及常用抗抑鬱藥物的管理與應用經驗,在他看來通過整合方式處理腫瘤患者的痛苦問題有許多技巧,如何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還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在會後接受39健康網的專訪時,RODIN教授還分享了他對於與腫瘤患者交流死亡話題的處理藝術以及對於抑鬱導致自殺問題的看法。
瑪嘉烈公主癌症中心支持治療科主任 GARY RODIN教授
從焦慮、恐懼到應激障礙
RODIN教授認為心理痛苦是一個很複合的概念,會場時間有限他並沒有展開討論關於心理痛苦的基本意義,在他展示的一張相關研究數據示意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焦慮和抑鬱的情緒貫穿腫瘤病發全程,但他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疾病階段的不同,這些情緒會有一些波動。
在腫瘤診斷初期的首要問題是焦慮,尤其在剛開始診斷或者是病情出現波動時,又或者是當併發症出現時,患者的焦慮感都會上升,患者診斷時會感到很難過,甚至感到痛苦。因為這個階段的患者相對招募難度大,目前相關的研究還不多。在全球腫瘤發生率最高的丹麥有一項涉及600萬人口的相關研究,這項基於丹麥全人口的研究數據表明,在癌症診斷的第一周自殺率上升了12%,心肌梗死病發則上升了4倍……而且這種風險在緊接著的一年當中都將存在。
我們都清楚的知道,需要做一些工作來幫助患者減低這種應激反應,包括我們經常見到的一些應激障礙,比如因為針頭、幽閉空間、CT掃描、抽血等帶來的恐懼症/恐慌症,廣泛性焦慮障礙,以及急性應激障礙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在多倫多的王子醫院關於應激障礙的研究發現,臨床病例或者亞臨床病例中,出現這種情況多數與患者身體症狀關係密切,並且與醫患之間的交流有很重要的關係。在他們與醫生的交流中發現,患者與醫生交流的關係好不好,能夠一定程度預測他們是否會出現這種應激障礙。
腫瘤患者的抑鬱問題比常人來的要嚴重
適應障礙是很多因素影響最終造成的結果,RODIN教授認為抑鬱障礙是許多心理障礙症狀的共同通路。如果普通人患有適應障礙,通常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控制抑鬱本身,但對於腫瘤患者而言必須控制所有其他相關因素後,才能夠通過藥物控制住抑鬱。患者從普通的難過到適應障礙,出現亞臨床反應是具有一定連續性的,現下有幾分抑鬱情況就給予藥物治療,但實際情況是藥物應該用在更為嚴重的抑鬱狀態時進行治療。
RODIN教授做了一項長期研究,早期這項研究有近700人腫瘤患者參與,在他們當中有25%的患者符合抑鬱症的情況,有許多人產生無望感,灰心喪氣而且沒有鬥志,他們的配偶也是如此,甚至在研究數據中顯示,部分配偶的抑鬱情況比患者還要高出一倍。可見抑鬱治療的處理不僅應針對於患者,也要延伸到家庭中,對配偶、家人進行相關治療。
單純的心理痛苦篩查對於患者來說並沒有幫助,需要將篩查將後續幹預動作連接起來,才會對患者有所益處。通過各種量表的使用,可以判斷患者的痛苦狀態,通過進一步的評估判斷,對患者進行分類,一部分通過臨床幹預改善,而另外一部分迫切需要調整抑鬱、焦慮狀況的患者,尤其是那些有自殺意圖,或者出現無法控制的症狀的病患,需要轉診至心理治療、精神疾病治療。在癌症病房裡可能很多人有過自殺意圖,但實際上僅有0.6%的病人有出現過強烈的意圖,尤其是老年男性由於社交局限,這種傾向更明顯,這部分人群就是迫切需要關注的人群。這些測評的結果都會記錄到電子病歷中,方便相關治療團隊了解這些情況,希望護理人員和醫生能了解這些情況後,先與患者溝通交流再展開後續的治療。
抑鬱嚴重程度:指導治療的關鍵度量值
抑鬱狀態也分多種因素,有時與藥物相關,有時則與病人身體情況有關,癌症患者抑鬱症狀需要進一步鑑別診斷。抑鬱嚴重程度是指導治療的關鍵,對於輕度和中度抑鬱而言,心理治療仍然是主要治療方式,抗抑鬱藥也會有一定的效果。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一樣是處理抑鬱有效果,但是分階段、分情形、分步驟的階梯型治療,給予綜合性的心理治療方案配合藥物治療能夠更有效的緩解腫瘤患者的痛苦。
當我們在會後問到RODIN教授,在緩解痛苦感的手段中的藥物的給予方式和標準時,他對疼痛篩選的必須性給予了肯定的答案。他認為我們需要對疼痛進行篩查,需要尋找帶來疼痛的原因,針對不同病症都要先解決痛苦產生的原因,首先解決生理病症上的疼痛(比如儘快治療病症),其次再通過心理和藥物幫助緩解疼痛。因為藥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所以需要去平衡其中的利弊,但是對於晚期患者,我們不希望患者感到疼痛,通常我們會給到足夠量的藥物,因為如果身體上感到疼痛的話,心理也不會感到很舒服。雖然很多人不想吃這些藥物,但實際對患者來說是很重要的,能夠有效幫助他們有效改善痛苦狀況。
抑鬱是許多心理痛苦的普遍表現,RODIN教授認為如果能夠有效控制住抑鬱的話,就能有效控制住自殺的傾向,首先我們還是應該先解決患者身體症狀,有時候患者的焦慮感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病症的信息,可以試圖給予患者更多的幫助,讓他們能夠了解疾病,了解癌症,了解治療的方式,這樣的做會讓病人了解到家庭和專業人士都會給予他支持,也會讓他們有機會,也有空間去談他的這些感受,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幫助患者解決無助感,讓他感受到來自各界的支持。腫瘤患者面臨的抑鬱、焦慮等心理痛苦問題,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十分有必要訓練醫生、護士、心理治療師以及患者家屬,讓他們了解患者的抑鬱程度表現和處理方案。
關於死亡的話題 並非只能沉重
在癌症的不同階段,死亡的話題隨時都有可能被提及,尤其是對於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在姑息治療階段,如何去談論死亡的話題才能讓患者坦然處之是需要一些技巧的。RODIN教授在會後接受39健康網專訪時表示,我們不應該逼迫患者去討論死亡相關的話題,事實上他們經常會考慮這些問題。RODIN教授的經驗是,如果他們願意聊的話,在與病人交談時,通常話題會圍繞「你對將來有什麼想法?你對將來打算如何安排?……」等一些比較開放性的話題去了解患者對於死亡和未來的看法,他們更能接受並且願意在一個合適的環境和時間和我們一起來正視這些問題。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患有肺癌,你會很擔心嗎?你會願意跟他人聊這樣的話題嗎?……我們會更希望患者面對這樣的話題時,能在一個更舒適的環境下去談論這些話題。」,RODIN教授說到。
正如在演講結束時,RODIN教授提到的那樣,與病人交流這些話題後,通常會發現患者對死亡的焦慮感會減輕不少。我們會發現在中國現在有一些狀況正在變更,可能老一輩的人很忌諱去討論死亡的話題,但是現在更年輕一些人群,他們並不避諱去談論這些。但是我們需要去訓練醫生、護士和心理工作者,如何去討論這些話題?如何減輕患者對死亡的焦慮,管理癌症生活秩序,讓他們感覺到生活更有意義十分有必要。與醫生交流時,他們之間聊的更多是關於症狀的話題,而心靈關懷的醫生交流的更多內容是患者對於生命的意義,如何讓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存質量。Rodin 教授開展的CALM (Managing Cancer AndLiving Meaningful)心理治療研究發展項目正是著力於研究這方面的工作,CALM 代表著「癌症疾病管理與有意義地生活」,是專門設計給癌症患者,特別是晚期癌症患者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他聚集了各國在腫瘤患者心理治療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共同設計了CALM 心理治療模型。到目前為止,CALM 治療的研究成果已經在很多國際期刊發表和會議上報導,得到腫瘤治療行業同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CALM 這個詞翻譯成中文有鎮定、安寧、從容自若的意思,這也是希望患者在面對癌症甚至是死亡時能夠達到的一種心理狀態,讓死亡不再那麼沉重。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