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第四屆長徵疑難腫瘤論壇暨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年會於12月12日如約而至。此次會議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疑難腫瘤專業委員會、上海市突出貢獻專家協會、上海申康醫學與健康促進中心和北京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主辦,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腫瘤科承辦,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腫瘤科協辦。在前期論壇成功舉辦並日益發揮越來越大影響的背景下,本次論壇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26000多名線上、線下觀眾的目光,是一場精彩的學術盛宴。
在腫瘤學蓬勃發展的今天,新理念、新技術、新藥物和新策略的噴湧呈現為臨床問題的求解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為疑難腫瘤診治新突破提供了新時代的大舞臺。長徵醫院腫瘤科在臧遠勝主任的帶領下,錨定疑難腫瘤這塊「硬骨頭」,2017年便召開了國內首個以疑難腫瘤為主題的論壇「長徵疑難腫瘤論壇」。抗癌管家-康愛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首屆論壇提出了「診斷疑、治療難」的疑難腫瘤理念,在後續的第二屆和第三屆長徵疑難腫瘤論壇中,匯集國內外專家的智慧,圍繞疑難腫瘤概念的明晰、臨床研究的開展、臨床難題的破解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為疑難腫瘤的研究和診治碰撞出了一系列的火花,並將這些火花轉化成了一團團熊熊燃起的火焰,為疑難腫瘤的診斷、治療和研究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會議伊始,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臧遠勝教授進行開場致辭,之後大會名譽主席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王傑軍教授、大會主辦單位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黃正明會長以及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張殿勇院長分别致辭。
在前期論壇成功舉辦並日益發揮越來越大影響的背景下,第四屆長徵疑難腫瘤論壇如約而至。本次論壇結合目前疫情防控的需求,首次以線上主、線下為輔的方式展開。會議的學術部分首先是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籃子理論給疑難腫瘤患者帶來的新希望「環節。分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王理偉教授、浙江省人民醫院彭玲教授和中山大學附屬醫院蔡修宇教授擔任主持。首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臧遠勝教授介紹了「籃子理論」指導的疑難腫瘤創新治療——Long March Pathway研究。本環節還邀請到了兩位在國際疑難腫瘤診治領域頂尖的學者,分別是美國加州大學Irvine Healthcare(UCI)的Sai-Hong lgnatius Ou教授和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CC)的Bob T Li教授在美國在線授課,介紹了全新的靶點NRG1/NRG2和全新的藥物Sotorasib在疑難腫瘤治療中的應用。
在「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二代基因測序(NGS)指導的泛癌種傘式治療新時代」環節,匯聚了國內的大咖專家於一堂,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梁曉華教授、上海市胸科醫院陸舜教授、上海交大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沈贊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志敏教授、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鄭磊貞教授、江蘇省人民醫院束永前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袁振綱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儉教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邵成浩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虞先濬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第十人民醫院許青教授、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張俊教授先後以NGS指導下的各瘤種治療為題,探討了常見腫瘤的治療新方式。
「前沿競技,集思廣益:分子腫瘤專家委員會(MTB)指導的疑難腫瘤精準治療「環節是本次大會的亮點。首先,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焦曉棟教授介紹了長徵疑難腫瘤MTB開展和組織的情況。之後,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臧遠勝教授和祝峙教授、燃石醫學李海燕博士和張周博士、思路迪醫學張丁博士和馬靜博士共同上臺,作為MTB的臨床專家、病理專家、分子生物專家、生物信息專家和遺傳專家代表,通過六個疑難腫瘤病例討論,展示了長徵疑難腫瘤MTB的討論過程。MTB討論病例分別由上海長徵醫院腫瘤科王湛教授、秦文星教授和焦曉棟教授介紹臨床信息,燃石醫學陳焱博士和思路迪醫學張丁博士介紹分子生物信息、生信信息和遺傳信息。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湛先保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高勇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李琦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馬俐君教授、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姜虹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閔大六教授對病例進行了精彩點評。討論再現了MTB實戰應用的環節,諸位專家教授對多個癌種的臨床MTB實戰進行了細緻講解,為疑難腫瘤未來的臨床實踐展示了更具前景的模式。
本文轉自腫瘤資訊(由「抗癌管家網站-康愛管家」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