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爸訓娃記(19) 你知道怎樣讓孩子玩兒的同時學知識嗎?

2020-09-05 海遙之家

第十九篇:訓練準備(四)玩兒出高度1

我認為孩子在上學前,主要的任務就是玩兒,過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玩兒就是他喜歡什麼就給他什麼,喜歡怎麼玩兒就怎麼玩兒。按照孩子的天性不加幹涉雖然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孩子畢竟對這個世界知之甚少,他們總是很隨意和隨性地選擇玩具和玩兒的方式,大部分時候基本上就是在消磨時間。我認為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作為孩子第一階段的引領者,幫孩子選擇玩兒什麼,什麼東西更好玩兒。雖然同樣是玩兒,如果一個東西又好玩兒,又能提高孩子的某項技能,讓孩子擁有某項能力或意志品質,或者能夠培養孩子在某方面的興趣,那麼這樣玩兒就很「高效」,能夠達到「雙贏」的目的了。當然這是在孩子喜歡和自己選擇的前提下。作為家長,只是給孩子提供選項。所以我要研究一下什麼東西最好玩兒,怎樣玩兒既能讓孩子玩兒的開心,又能讓孩子學到有用的東西。


我把孩子的玩兒分為以下幾類:

一. 個人類

個人類玩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信息類(視頻,音頻和書籍)

孩子看動畫片,聽兒歌,看圖書是孩子接收信息的非常重要的途徑。兒子的許多話都是從動畫片中學來的。但是對於視頻,一定要嚴格控制,尤其孩子小的時候,不但會使孩子的眼睛近視,還對孩子的大腦發育產生不良的影響。在這方面我是失職的,由於兒子三歲前在姥姥姥爺那裡,而老人對孩子嬌慣放任,從來不限制兒子看電視和手機的時間,有時每天能看3-4小時。

但由於兒子不在身邊,我也是有心無力。在反覆糾正又反覆發作的過程中,我想清楚了,如果孩子不在自己身邊,怎麼說,怎麼提醒都是徒勞的,只能盡力把損失減到最小。

而且老人上了年紀,孩子在看電視和手機的時候,老人才能得到休息的時間。他們帶孩子的確也非常辛苦。


最後的結果是,對兒子看手機嚴格控制(傷害最大),看電視基本上不怎麼管了。等兒子回到我們身邊,我就要嚴格管控,算是亡羊補牢了。

話雖如此,適當地給孩子看些動畫片,知識性的視頻是必要的,但是要嚴格控制時間,而且通過控制時間可以鍛鍊孩子的自律和忍耐力。

我這個階段給兒子準備的動畫片是《小豬佩奇》和《豬豬俠》,兒子非常愛看,還喜歡唱裡面的歌曲。偶爾也看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最近我開始給他看《小豬佩奇》的英文版。當然是他看完中文版之後,再給他看英文版。這個階段給他聽英文短期效果不大,但是卻能培養他的語感,需要堅持。許多家長覺得短期內沒有效果,就覺得沒用就放棄了,其實這是有問題的。語言是一個長期培養的過程,不可能短期內有很大的效果。就算是逼著孩子學出一定的效果,遺忘率也會非常高。給孩子聽的英文最好是孩子能理解的東西。比如當他看過中文版的《小豬佩奇》之後我才給他看英文版的,這樣許多詞孩子能「猜」出來。關於語言學習,我後面會有專門的章節描述。


為兒子準備的音頻主要是故事類的,準備等他回來後每天睡覺前給他聽,當然我也會給他講一下圖書。我現在準備的故事類音頻有:

《0-5歲睡前故事》,《凱叔系列》,《晚安媽媽睡前故事》等。

知識類和詩詞類的音頻我不準備在兒子四歲前給他播放了,我覺得他對這些缺乏形象性的東西還很難接受。等他四,五歲或更大一點兒以後或者能接受的時候再說。

書籍在上一篇已經闡述過了,此處不再重複。(待續)

相關焦點

  • J爸訓娃記(22) 孩子應該玩兒遊戲,知道為什麼嗎?
    我以前經常幻想有一天能把所有的知識用遊戲的方式呈現出來,讓所有人(包括孩子和成人)在娛樂中不知不覺地就能學到知識,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部分孩子的學習都是被動的,應付考試,應付家長,應付理想。如果馬雲當初的夢想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麼我當時的夢想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
  • J爸訓娃記(2) 訓娃的起點
    能走路後就一直不願意呆在家裡,在外邊能玩兒整整一天也不閒著。一般中午不睡覺,晚上睡得早,每天10-12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是時間不規律。喜歡跟小朋友玩兒,非常大方,自己的東西總是共享給別的小朋友,但是也總是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姥姥很寵他,他只要一哭,姥姥就手足無措,什麼需求都滿足他。所以兩年多下來,沾染了許多不好的習慣,每天都看幾個小時的手機和電視,不吃青菜,喜歡吃薯片等等。
  • J爸訓娃記(6) 教育孩子,這些觀念都很有效,你知道幾個?
    第六篇:我的訓娃觀(二)(接上篇)所以我的訓娃觀是:1.訓娃訓什麼我認為訓娃就是幫他(她)掌握生存能力。所謂生存能力,在遠古時代就是怎樣能活下去。在現在我認為本質沒有變,只不過加上幾個定語而已。我給兒子加的定語是更好的,有意義的。也就是我訓娃的目的是讓兒子更好地,有意義地活著。怎樣做的呢?就是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和人生價值。
  • J爸訓娃記(16) 家庭分工對教育孩子很重要,你是怎麼做的?
    首先我召開了家庭會議,跟孩子媽媽,姥姥姥爺把自己這一年的目標和計劃跟他們講清楚,讓我們一家人目標和意識都要統一。這一點必須要做到,意識不統一,訓娃的效果會不會太好。因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如果家裡人各說自話,各有主張,孩子就會比較混亂,分不清誰對誰錯。這樣的話,孩子就會聽從跟自己比較親近的人的話。在我們家就是他姥姥,因為是姥姥把他一手帶大的。
  • J爸訓娃記(15) 你為訓練孩子準備了什麼神器?進來交流一下
    第十五篇:訓娃準備(一) 訓娃神器前面一直在談理論和想法,從本周開始,我就要為訓娃做實際的準備了。首先我要準備一些訓娃的神器。前一段時間適逢618,我就開啟了買買買等模式,淘了幾件我認為現階段比較適合的訓娃神器。
  • J爸訓娃記(21) 我是這樣引導孩子玩兒的,你是怎麼做的?
    不過在這一篇裡我準備讓他出場預熱一下,結合我這幾次的訓練準備,聊聊我是怎樣用這些玩具給他玩兒的。兒子性格比較執拗,但是只要有好玩兒的,就會變得非常聽話。他最喜歡看《小豬佩奇》了,所以我給他準備的偶像類玩具就是從《小豬佩奇》系列玩具開始。
  • J爸訓娃記(13) 孩子的目標怎樣制定?看看這篇文章就知道了
    第十三篇:3歲前目標前面的篇幅算是把我訓娃的想法和理論部分都闡述完了,下面開始進入實操階段。在實際操作中,首先還是要制定目標。現在制定的目標是大目標的階段目標,不過這次制定的要比較具體了。我現在不可能把這十二年每年的目標都制定出來,沒有必要,我也定不出來。我是按照兒子的年齡,制定1年的目標。兒子馬上3歲了,這篇是總結了我在兒子3歲前為他定的目標和操作方式。
  • J爸訓娃記(9)要培養優秀的孩子,就要設定清晰的目標。你有幾個?
    第九篇:訓娃大目標(一) 按我的習慣,做事要先設定目標,然後再把目標量化。所以本篇開始要闡述一下我訓娃十二年的目標。這些目標是現在這個時間點我的想法,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化,到時候再進行調整。1. 百善孝為先 在我的價值觀裡,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應該以孝為先。現代社會,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大多取得不了什麼太大成就。
  • J爸訓娃記(5) 要培養孩子,這些觀念很重要
    第五篇:我的訓娃觀(一)前幾篇囉嗦很多其實只是告訴大家我想把訓娃經歷寫出來的原因。言歸正傳,從今天開始我就要開始記錄我訓娃的理論部分了。(有些朋友是不是要嘔了?)我說過我不是專業人士,也沒有任何實踐經驗,怎麼還會有理論?原因有二:1.
  • J爸訓娃記(12) 你知道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中,核心層是什麼嗎?
    第十二篇:思維方式(二)(接上篇)這是我訓娃思維方式的體系圖。我畫圖不專業,見諒。先教會孩子怎樣溝通吧。溝通是一直需要學習的,許多成年人都有溝通障礙,所以不是等孩子溝通能力很強時才開始教育。我這裡說的溝通就是孩子能聽懂,理解,表達和執行。2. 核心層:品德,意志品質,習慣1)品德我教育孩子的最低的標準就是即使兒子什麼都不行,至少他還是個好人。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力再強,再有成就,如果品德有問題,我個人也不認為他是個成功的人。
  • J爸訓娃記(17) 養成好習慣比讓孩子多學知識更重要
    家是孩子每天生活的環境,如果非常凌亂的話,孩子會認為這是應該的,自然也就沒有整潔的意識。2)隨時提醒,告訴他什麼樣的是整潔,什麼樣的是不整潔的。不整潔的地方,就要告訴他要定時清理(請注意不一定隨時清理)3)如果孩子在家裡玩兒玩具,玩兒完之後一定要收拾,恢復到原狀4)孩子如果拿了什麼東西,用完了一定提醒他放回原處5)定期進行家庭掃除,讓孩子參加,並給他分配一定的任務
  • J爸訓娃記(24) 兒童遊戲是可以這樣分類的,你認同嗎?
    娛樂類這類遊戲是純娛樂類的,就是讓孩子覺得有趣,感到高興。比如在兒子一,兩歲的時候,我會經常跟兒子玩兒一種躲貓貓的遊戲,就是讓孩子媽媽抱著他在屋子裡窗簾後面,或者門後面躲起來,我來找他。這種遊戲當然很簡單,開始我裝作找不到他,然後就突然大叫「找到了」,然後把他高高舉起。每當這時候,他都會大笑不止。而且只要他一哭,我們就玩兒這個遊戲,他就會破涕為笑,屢試不爽。
  • J爸訓娃記(33) 你知道全腦教育對兒童智力發展的作用嗎?
    大家知道,孩子是否聰明,記憶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有許多孩子天生記憶力驚人,雖然不一定過目不忘,但卻能很容易就記住一樣東西或一種知識。可有些孩子則不然,許多知識重複很多遍卻仍然記不住。與生俱來的能力很難被模仿,但是通過科學地訓練能夠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人的大腦就是一個存儲器,能夠存儲的空間十分巨大。
  • J爸訓娃記 你為訓練孩子準備了什麼神器?進來交流一下
    第十五篇:訓娃準備(一) 訓娃神器 前面一直在談理論和想法,從本周開始,我就要為訓娃做實際的準備了。 首先我要準備一些訓娃的神器。前一段時間適逢618,我就開啟了買買買等模式,淘了幾件我認為現階段比較適合的訓娃神器。
  • J爸訓娃記(20) 你知道孩子的玩具可以這樣分類嗎?
    第二十篇:訓練準備(四)玩兒出高度2(接上篇)2.玩具類玩具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玩伴,兒子在兩歲半以前,我幾乎沒有給他買過什麼玩具,都是他媽媽買。因為我覺得在0-3歲這段時間,孩子是無意識地玩兒,所以什麼玩具都可以。孩子在3歲以後,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思維和動手能力,我覺得這個時候選玩具就比較重要了。
  • J爸訓娃記(8) 寶寶如果不吃蔬菜,可以嘗試這樣做
    把兒子接回來後,在培養他好習慣的同時,還要改掉他不好的習慣。所以任務比較艱巨。他的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不吃蔬菜。 他不吃蔬菜的習慣非常徹底和到位,一點點都不吃,哪怕是一片蔥絲。他吃飯前會非常小心地把飯菜中的帶顏色(特別是綠色)的東西一點點挑出來,然後才能開始吃飯。我已經記不得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一開始我並沒有注意,這是我的失職。
  • J爸訓娃記(14) 怎樣為孩子設定3-4歲的目標
    兒子非常喜歡跟別的小朋友玩兒,每天早上都趴在陽臺的落地窗上向下張望,只要有小朋友在下面玩耍,他就一定要出去玩兒。這樣也好,要不然他總是在家裡看電視,姥姥姥爺也管不了他。只是只要他一下去,就辛苦二老了,特別是姥姥怕他磕著碰著,一直跟著他。。。如果他能上幼兒園就好了,有許多小朋友一起玩兒,二老也不用這麼累了。有些小朋友對上幼兒園是比較排斥的,但兒子應該沒問題。
  • J爸訓娃記(23) 玩具和遊戲,你分得清楚嗎?
    兒童每天都在玩兒著各種各樣的遊戲。我認為,兒童上學之前的主要任務就是玩兒,而遊戲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玩兒的內容。從廣義上講,其實無論玩兒什麼,都可以稱之為遊戲。比如很多玩具,其實都是遊戲的道具。在這裡,我還是想闡述一下遊戲和玩具的關係,以免有些朋友把他們混淆了。遊戲是一種方式,玩具是一種工具。
  • J爸訓娃記(25) 性格,社交能力,品質都可以通過遊戲訓練
    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跟其他小朋友玩兒,這在本質上就是社交。其實使用「互動」這個詞可能會更貼切,但是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社交意識和群體意識,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再刻意培養就來不及了,因為他們的觀念和習慣就基本形成了。兒童的社交與成人一樣重要,自己玩兒的時候許多事情看不出來,一旦跟別的小朋友玩兒,就能看出孩子的許多特性了。
  • J爸訓娃記(30) 一生的運動規劃,你贊同嗎?
    所以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遊泳館遊泳,而不要去江河湖海。所以遊泳最大的問題就是比較花時間。但是對於兒童來講,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就是需要家長陪伴了。各位家長也最好趁此機會鍛鍊一下,否則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瑣事會讓自己沒有時間鍛鍊。但是有些孩子天生恐水,不知道兒子會是什麼樣。我想等兒子4歲以後就帶他去遊泳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