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夜宵成為都市人群的主流風景。夜幕夕沉,約上三五親友,找一處口味館子,品嘗鮮美的龍蝦盛宴,再擼上幾串滋滋作響的香辣燒烤,配著解膩爽口的啤酒入口,實乃人間一大樂事。在美食繽紛的上虞,一家「院裡海鮮燒烤餐廳」憑著招牌龍蝦出道,每日高朋滿座,在短短的開業2個月內,成為本地網紅店。
鬧中取靜,院子裡剝龍蝦別有一番風味
熙熙攘攘的江揚路,高樓林立,霓虹萬千。在昌裕曹娥江大酒店的副樓停車場內,「院裡海鮮燒烤餐廳」隱於其中,自成一處僻靜的小天地,瀰漫著食物的芳香。紅黃主色的醒目標誌,像極了麻辣鮮香的龍蝦色調。清新簡約的原木風和燈光搭配,將夏日燥熱一掃而空。精緻的綠色植物或吊在天花板,或擺設在陳列柜上,增添幾分生氣。滿牆的時尚彩繪,打開了高溫下缺失的胃口,每處細節都令人心生喜悅。
「院裡海鮮燒烤餐廳」總面積達300平米,共有20個卡座和2個包廂。雖然沒有繁華地段的優質門面,但這鬧中取靜的庭院氛圍,意趣盎然。露天卡座給人滿滿的悠閒度假感,繁花而立,卻不顯庸俗,小資而溫情。店內放映大屏、音樂播放系統、隨桌點餐系統等設備一應俱全,一些時下風靡網絡的擺設物件也在角落點綴得恰到好處,滿足曬朋友圈的欲望。
不同於普通夜宵店,這裡的店家重視的是食物與景物相互交融的滿足感。周圍綠意茵茵,眼前佳餚鮮美,伴著撒下的月光,微醺時刻景色若隱若現,味不醉人人早已自醉。食客們可以卸下一身疲憊,聽著音樂、暢談人生、開工剝殼剃蝦線,感受「慢節奏」帶來的愜意體驗。從選址到開業,它都為生活革新而來。
跨界轉行,從營銷廣告人蛻變成餐飲人
「院裡海鮮燒烤餐廳」由三個志趣相投的合伙人一同創辦,其中負責經營的主理人朱魯江是一位90後。這位地道的上虞男孩卻有著同齡人少有的工作經歷。上學時期選擇的「汽車應用營銷」專業激發了他的營銷天賦,使他更了解市場行情的需求,懂得順勢而為。踏入社會後,正值網際網路鼎盛發展的時期,朱魯江一頭扎進網際網路浪潮之中,先後涉足軟體開發、網絡團購等領域。
憑藉著良好的社會資源和一腔敢闖敢拼的熱血,朱魯江開始自主創業之路,開辦了廣告公司,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店面廣告牌、訂製禮品、策劃宣傳活動等。同時,他還先後投資了咖啡館、炸雞店、小吃店等項目。「幾年的網際網路營銷工作,讓我積累了豐富的人脈關係,開餐飲店的初衷也是想以蝦會友。」朱魯江坦言,龍蝦社交是他涉足餐飲的初衷,之前的投資試水只是小打小鬧,為現在真正跨界做餐飲打了鋪墊。
但隔行如隔山,朱魯江的開店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好的食材是成就美食的基礎,真功夫的製作是衡量美味的標準。在籌備初期,朱魯江和他的團隊先後走訪了杭州、台州、餘姚等地,尋找最優質的小龍蝦生產基地,特請名廚大師精心配方,每日試菜要吃幾十種口味的龍蝦。他還親力親為參與餐廳設計,從碗筷包裝到員工服裝,從標誌標牌到宣傳推廣,旨在創造高品質的夜宵勝地。
打造網紅,追求「工匠精神」提升服務品質
自4月17日開業以來,「院裡海鮮燒烤餐廳」每日門庭若市,積累了不少回頭客。從傍晚四點半至凌晨,時常可以看到朱魯江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大廳、後廚和包間。據悉,店裡龍蝦的銷量日均達200餘斤,每月營業額都在30萬左右,消費最高的一桌曾達4000多元。目前,店內龍蝦共有13個口味,十三香、蒜泥、蛋黃、清蒸這些傳統口味是主打。
清蒸小龍蝦色澤誘人,鮮甜嫩彈的蝦肉,蘸上調好的料汁兒,讓人吃一次就上癮。蛋黃小龍蝦的表面裹滿了蛋黃碎,黃澄澄的泛著油香。蝦殼被炸得酥脆,輕輕一咬,Q彈的蝦肉就露了出來,配著沙沙的蛋黃碎嚼,口感特別,餘味厚重。十三香和蒜泥龍蝦講究配料,鮮活的龍蝦爆炒下鍋,一翻一炒之間,香味蔓延。隨手拿起一隻龍蝦,好吃到忍不住要唆一下手指上的殘留。
除了到店必點的經典龍蝦外,擼幾串燒烤也是顧客們必不可少的美食之選。店裡的食材進貨都很講究,龍蝦來自湖北潛江,山東生蠔、內蒙牛肉均為當天新鮮供貨。在朱魯江看來,追求「工匠精神」就是要從食材開始把控。為了更好地打造一家口碑店,朱魯江還在研究網紅飲品調製、引進炒冰機、安排駐唱歌手獻唱等,用心提升品質服務。
「我們現在正在推廣店鋪微博、開通直播平臺,讓我們的龍蝦更負盛名。」朱魯江說,「院裡海鮮燒烤餐廳」是一家「網際網路+」思維下的餐飲店,但這並不會改變餐飲和服務業的本質,立足根本打磨好品質和服務,提升自身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將是他們不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