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麥稻穀怎麼收?國家糧食局解讀最低收購價

2020-12-19 央廣網

製圖:張芳曼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6部門正式印發《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今年小麥和稻穀怎麼收?糧農該怎麼賣?和往年相比,今年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有哪些特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完善預案啟動條件和程序,政策執行起始時間適當延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預案修訂,主要是根據關於推進稻穀和小麥收儲制度改革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相關機制,通過提高收購糧食質量等級、調整預案啟動條件和程序、支持地方和企業擴大市場化購銷、細化明確各方責任,加快推動由政策性收儲為主向政府引導下市場化收購為主轉變。

《預案》對政策啟動條件和程序進行了細化。一是將政策執行起始時間適當延後。其中小麥從5月21日推遲到6月1日,早秈稻從7月16日推遲到8月1日,中晚稻南方省份從9月16日推遲到10月10日,東北三省從10月10日推遲到11月1日。二是將啟動條件由「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下跌到低於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格時」,調整為「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於最低收購價水平時」。三是明確「當市場收購價格回升到最低收購價水平以上時,要及時停止收購最低收購價糧」。

作為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主體,中儲糧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糧上市初期,市場較為活躍,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積極,《預案》適當延後啟動時間,可以為市場化收購騰出空間,有利於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形成價格。雖然收購啟動時間有所延後,但在政策執行期內,農民可以自主選擇售糧時機,不必急於集中售糧。

提高收購糧食質量等級,確保糧食食品安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案》將最低收購價糧食的質量標準從國標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國標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糧食由各地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這樣調整,是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通過釋放積極的政策信號,引導地方政府和農戶重視糧食質量,促進糧食提升等級。

為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職責,確保糧食食品安全,《預案》明確,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麥和稻穀,由各地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組織收購處置,不得流入口糧市場;驗收中發現食品安全指標超標的,劃轉給地方政府處置,收購和處置費用可在本省糧食風險基金中列支,風險基金不足部分由省級財政負擔並列入省級預算解決。

最近,小麥和稻穀主產區受前期低溫、後期陰雨天氣影響,部分糧食不完善粒超標,質量標準可能達不到國標三等及以上。中儲糧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在售糧前儘可能對糧食進行清理整曬,以免因質量不合格退車造成不必要的奔波。

收儲定點更嚴格, 收購資金必須直接支付給售糧者

為保證嚴格規範執行政策,《預案》進一步提高了參與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的庫點資質。委託收儲庫點必須在經營資格、信用記錄、安全生產、技術設備等方面具備必要的條件。同時,無不良信用記錄,無重大債權債務糾紛。去年,收購資金可以預付給委託收儲庫點兌付售糧者,今年《預案》明確要求,不再由收儲庫點代為支付糧款,而是由中儲糧直屬企業直接支付給售糧者。

《預案》細化了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責任分解、落實和追究機制。對不嚴格執行最低收購質價標準、壓級壓價、抬級抬價、拒收農民交售符合標準的糧食、拖欠農民售糧款、「剋扣斤兩」等各類坑農害農、損害國家利益和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要依法嚴厲查處。中儲糧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提醒廣大糧農,在所有收購庫點,都張貼有監督舉報電話。農民朋友也可撥打「12325」熱線電話或進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網站「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進行舉報和投訴。

本報記者 杜海濤

相關焦點

  • 北安市擬納入2020年最低收購價 稻穀委託收儲庫點公示名單!
    北安市擬納入2020年最低收購價 稻穀委託收儲庫點公示名單!北安市擬納入2020年最低收購價稻穀委託收儲庫點公示名單按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北安市正在進行2020年最低收購價稻穀委託收儲庫點認定工作。
  • 稻穀最低收購價或將提高,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也有了新消息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提升收儲調控能力,堅持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範圍。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此後,據12月31日新華社電,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談學習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時透露,糧食生產方面,確保每個省份播種面積只增不減。
  • 2019年託市小麥稻穀6月首度投放,稻穀加量!
    2019年最低收購價小麥和稻穀開始投放國儲拍賣投放6月開始加量,其中6月2日,最低收購價稻穀(14-16年)投放180萬噸,較本周增加60萬噸;6月3日,最低收購價小麥投放新增19年產小麥8萬噸(河北2
  • 2019年小麥稻穀託市收購不得拒收農民交售的達標糧食
    根據本次下發的通知要求,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要求對小麥、稻穀託市收購「一拒收一必收」。要嚴格執行最低收購價糧食質價標準,嚴把政策性收購質量關,既不得隨意放寬標準,收購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糧食根據我國主管部門公布的小麥稻穀託市預案顯示,2019年小麥託市收購價格為1.12元/斤,2019年生產的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50公斤120元、126元和130元。
  • 市糧食局局長沈立志就2019年秋糧購銷政策答記者問
    2019年秋糧購銷已經全面開始,國家糧食流通政策與上年相同。玉米、大豆繼續實行「市場定價加補貼」的市場價格政策;水稻大力推進市場化銷售,通過市場實現優質優價。同時,國家繼續實行最低價收購價稻穀收購政策。在糧食種植者補貼政策拉動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玉米、水稻及雜糧面積略有下降,預計糧食總產與去年持平。
  • 2019年安徽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公布!
    從今天開始,安徽省正式啟動2019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10月22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秋糧收購政策及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邀請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安徽省糧食和儲備局局長萬士其、農發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花雲和中儲糧安徽分公司副總經理楊波到會,介紹我省今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及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定調:小麥稻穀託市不變 稻穀玉米大豆種植補貼繼續發放
    日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式公布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意見指出,未來我國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同時,完善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繼續實施稻穀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
  • 我省新增一批稻穀託市收購庫點
    在今年全省小麥託市收購1042萬噸的基礎上,9月29日起我省啟動稻穀託市收購。但隨著收購工作進展,固始縣、羅山縣部分地區出現倉容不足問題。對此,省政府多次組織協調,省糧食局、中儲糧河南分公司、農發行河南省分行三方共同落實,一方面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跨縣集並計劃14萬噸,一方面繼續增加3批55個收購庫點,倉容57萬噸,並增設12個延伸集並收購點,以滿足農民賣糧需要。
  • 黑龍江省關於公布2020年最低收購價稻穀委託收儲資格庫點的通知
    各中儲糧直屬企業,各市、縣糧食局和農發行分支機構: 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於印發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國糧發〔2018〕99號)、《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國糧糧〔2020〕243號)和《關於開展2020年最低收購價稻穀收儲庫點資格認定工作的通知》(中儲糧黑〔2020〕229號)要求,經企業申請
  • 2019年稻穀託市收購政策即將發布
    2018年稻穀最低收購價大幅下調(粳稻下調0.2元至1.30元/斤),而且新產稻穀上市以來,經歷低開、高走到現在的有價無市,很多人唏噓不已,在原本種糧收益都降低的基礎上,很多人的銷售也沒有踩到「點」上。稻穀作為口糧品種,本身產業鏈條短,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政策市,價格走勢受政策的影響比較大。
  • 我省延長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執行期限
    黑龍江日報2月4日訊 當前,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一些農民擔心錯過粳稻國家最低價收購政策執行期限,針對這些問題,4日召開的發布會上,省發改委明確表示,將延長我省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執行期限。省發改委副主任白祥和說,為了把國家惠農政策落到實處,確保不因疫情影響農民售糧,經請示國家發改委、糧食局,省發改委、糧食局已聯合下發通知,明確中儲糧各有關直屬企業、農業發展銀行各有關分支機構、各政策性糧食收儲庫點延長我省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政策執行期限,具體延長時間視疫情防控情況和農民賣糧進展來確定,請廣大農民朋友放心。
  • 看看2019年小麥託市收購質價標準 為多賣兩分錢糧庫門前徹夜排隊
    據每日糧油小麥群中有群友反映,由於收購庫點數量有限,目前當地的小麥託市收購庫點是排起了賣糧的長隊。據悉,今年國家小麥託市收購價格為1.12元/斤,較去年下調了3分錢,但由於今年小麥形勢良好,單產和小麥質量都比去年要好,反而對市場造成了較大的供應壓力,小麥價格整體比去年落了不少。因此,目前展開託市收購的安徽地區,賣糧農戶和貿易商送糧積極性極大,徹夜排隊賣糧。
  • 水稻託市效應顯現糧食 四等及以下稻穀危險了
    根據託市收購預案,今年,國標三等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分別為1.20元/斤、1.26元/斤,1.30元/斤。為了保證口糧絕對安全,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2019年不再繼續下調稻穀最低收購價比較合乎市場實際,雖然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今年2月25日才發出《關於公布2019年稻穀最低收購價格的通知》,與去年相比今年稻穀的最低收購價格政策晚發了16天,是有記錄以來發布最晚的一次。但是還是讓廣大稻友們看到了希望。
  • 夏收農民傾訴:種一季麥子 只等於幹兩天泥瓦工
    加起來,每畝小麥的投入成本在560元左右。」一口氣報出成本後,貢傑接著說,「小麥畝產900斤,按今年國家最低收購價每斤0.86元算,一畝地收入774元,刨去成本,那純收入也就是200元出點頭。當然,國家會發給農資綜合補貼每畝69元,良種補貼每畝10元。由於這110畝地中僅有10畝是自家的,其他是租種的,所以只能拿到10畝地的國家補貼,合起來也就是790元。攤到110畝麥子上,每畝只多了7元。
  • 玉米、稻穀、小麥行情走勢偏弱,12月份糧價會如何運行?答案來了
    入秋以來,以稻穀、大豆、玉米為主的三大糧食作物,均有不俗的表現,也著實讓農民朋友高興了一把。然而,進入11月下旬以來,糧食市場發生了分化,玉米、大豆繼續「震蕩上漲」,小麥價格「不死不活」,稻穀市場也「滯漲歇菜」。
  • 玉米現貨價格一路下滑 小麥也自食「苦果」
    約一個月時間以前,受小麥替代玉米用作飼料原料數量將大幅增長預期提振,很多市場主體紛紛進入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市場搶購,原本指望小麥價格像玉米價格那樣的走勢一樣「芝麻開花節節高」,沒有想到的是玉米現貨價格在上漲到接近2700元/噸後一路下滑,這讓小麥替代玉米價格、內在品質等優勢通通「灰飛煙滅」。
  • 市場化加快、收購總體平穩——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談...
    答:今年國家在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個主產省繼續對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最低收購價格為每斤1.15元,比2017年下調0.03元。  糧食和儲備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進行了重新修訂,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小麥政策執行時間為6月1日至9月30日,政策執行起始時間適當延後;二是質量標準從國標五等及以上提高到國標三等及以上,四等及以下的糧食由各地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三是明確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小麥,由各地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組織收購處置;四是進一步明確了各方面職能職責
  • 「穀賤傷農、米貴傷民」的怪圈,該怎麼破?
    今年小麥和早秈稻市場化收購超過90%。在黑龍江,象嶼農產早在9月15日就開始入市收購,目前已收購玉米170多萬噸;在湖北,武漢興正實業有限公司已經收購中晚秈稻600多萬斤。在稻穀供大於需形勢下,11月12日黑龍江啟動粳稻最低收購價收購,是目前全國唯一啟動水稻最低收購價收購的省份。
  • 今年還有水稻種植補貼嗎?補多少錢?2020稻穀生產者補貼最新政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的總產量為2729萬噸(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了102.8萬噸(20.6億斤),增長了3.9%。我們都知道,我國自實行水稻生產者補貼制度後,以三年為一個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