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有力的政府保障並強化與產業發展結合
韓國在數字政府建設上取得的成效,得益於政府清晰的發展規劃,而更重要的是對發展規劃釆取的有效實施,包括配有詳細的實施方案、管理結構和預期結果。韓國數字政府建設屬於「政府主導」模式,對數字政府能夠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有著深刻的認識。儘管韓國總統快速更迭,但從1996年的金泳三總統成立韓國政府「信息化推進委員會」,2001年的金大中設立了直接對總統負責的「電子政務特別委員會」,此後韓國歷任總統都高度重視數字政府建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資金。韓國把數字政府建設和扶持信息通信產業這一經濟目標捆綁在一起推進。數字政府建設需要長期持續不斷的投入,韓國政府把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帶來的實際效益為此提供重要的支撐。
以高效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為願景
韓國通過數字政府建設,重新設計行政業務流程,革新和簡化辦事流程,實行行政事務的重組,大力開發行政信息資源,推行大辦公室制和窗口服務制,使政府服務更加貼近群眾生活。政府還倡導「親切」服務,將「親切」服務作為評判公務人員工作的標準之一。「民願24小時系統」、「行政信息共享中心」、行動電話電子政務、政務公開系統、電子政務宣傳手冊等各項措施都保障了相關政策的高效實施。公民通過與全體政府部門相連接的「泛政府在線溝通門戶」,可直接向政府反映意見和建議,使公民能夠更為便捷地參與到政府決策過程之中。公民可利用「行政信息公開系統」,在線申請並查閱各種政務信息及國家檔案。配合實施政府3.0,韓國政府提出了智慧電子政務2015計劃,願景是創建一個高效政府,積極鼓勵民眾隨時隨地通過智能設備參與政府服務。具體包括打造全球最佳移動電子政務,建設一個安全穩定的社會,推動工作生活平衡的智能工作方式,加強與民眾溝通,提供個性化服務等內容。
以信息共享數據公開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核心
韓國政府3.0區別於2.0的主要特點是從供給驅動型的透明度(響應性的公開信息公開)向需求驅動型的透明度(主動分享)轉變,通過數據開放和信息共享,驅動以數據為導向的決策方法,為民眾提供個性化服務。一是主動向公眾發布大量行政管理數據與公共服務信息,允許公眾方便獲取政府數據。二是通過信息公開促進透明政府建設,主動公開大量不涉及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的政府管理數據,為公眾監督政府運作提供便捷的數據支撐,公眾能夠廣泛參與政策制定。三是提供針對性、定製化的公共信息,方便公眾生活,提高公共服務多樣化與精細化水平。四是鼓勵公開信息數據的商用,大力鼓勵企業運用政府公開的數據以創造就業崗位,以降低韓國的失業率。
積極應用新興信息技術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韓國政府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加強統一平臺與資料庫建設,打造移動電子政務(m-Government)。通過建設公共數據門戶網、信息公開門戶網、24小時公共服務在線網,方便公眾「一站式」獲取信息與辦理事項,充分實現公民與政府間隨時隨地的交流互動。利用大數據,增強公開數據的兼容性和可獲得性,統一數據開放接口,方便公眾和企業獲取開放數據進行二次開發利用,創造社會經濟價值。韓國在數字政府建設中,突出移動電子政務的作用,設計政務移動客戶端方便公眾利用智慧型手機等隨時獲取公共信息,表達公共服務需求。通過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應用提高在線服務效率,提高國家管理的效率和服務的傳輸速度,使用公共資料庫最大限度地精簡投資過程,發展政府生產力。韓國行政自治部和信息化振興院共同發布了《2017年電子政府10大技術趨勢》報告,宣布將電子政府逐漸發展成為結合數據分析、機器人技術,提供更周到服務的「以數據為中心的政府」。
構建涉及面廣的系統平臺強化跨政府部門互動
韓國的數字政府建設強調跨政府部門互動,為民眾提供無縫在線服務,並配備了後臺基礎設施。韓國通過構建政府總體架構(Government Enterprise Architecture,GEA),把面向民眾、企業和政府機構的跨政府服務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有效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務的精細化水平。GEA的特點是標準化的電子目錄系統,它的電子授權和電子籤名系統解決了供應商身份確認和信息審核的問題。GEA將商業流程從75步簡化為15步,將處理時間從4周縮短到1周。又如韓國在線電子採購系統(KONEPS),是一個一體化的電子採購門戶,集合了120個政府採購系統,通過多部門的協同,為用戶提供從採購管理、註冊、競標、籤署合同到付款的一站式採購流程。所有關於公共採購通知的信息,包括投標、合同以及採購流程的實時跟蹤等,都發布在該門戶上。通過將投標過程從30多個小時減少到不到2小時,既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公共招標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