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月,亂穿衣」,昨天推送的文章裡,(點這裡~)黃可飛醫生和大家糾正了「春捂秋凍」的穿衣原則,可是,除了要穿得暖,寶寶們還要穿得安全,穿得美呀!
那麼,如何為寶寶挑選質量合格的衣服呢?哪些衣服再漂亮也不能買?今年315消費者權益日的主題是「網絡誠信消費無憂」,您從網店為寶寶購買的衣服通過相關安全檢測了嗎?
此外,如何穿搭保暖又時尚呢?畢竟,穿搭不好,霸道總裁秒變快遞小哥!
(圖片來自育學園APP《媽媽帶娃VS老人帶娃造型大PK》)
衣服怎麼挑?
不要迷信標準尺碼!
一般情況下,寶寶2歲以內衣服尺碼分為52cm、59cm、66cm、73cm、80cm、85cm,90cm,或者是直接根據月份分為0-3M、3-6M、6-9M、9-12M、12-18M、18-24M、2歲等。cm表示身高的釐米數,M是month(月份)的縮寫。
不過,不同品牌對尺碼的規範並不完全相同,有的品牌沒有52cm尺碼,有的品牌沒有85cm尺碼。
(圖中的cm及所對應的月份,只能作為參考)
由於每個寶寶個體差異比較大,這些通用的標準尺碼可能不適用你家寶寶哦!因此,家長們在為寶寶選購衣服時,不能只看標準尺碼,而是要結合自家寶寶的身高體重,再比對各自品牌標準尺碼所對應的身高、胸圍等具體的釐米數,從而做出購買選擇。
(一般在商品詳情頁有詳細的衣服尺寸)
買符合安全標準的衣服!
根據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按安全要求的不同,將童裝安全技術類別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衣物可供嬰幼兒穿,B類衣物可貼身穿,C類衣物僅為可穿著。
A類衣物適用於年齡在36個月及以下,身高在100釐米及以下的嬰幼兒穿著,3周歲以上兒童服裝才能使用B類標準。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家長們在為小寶寶選擇衣物時,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選擇A類服裝,具體的信息在衣服的吊牌標籤上有哦!
(學會看吊牌標籤,買正規產品)
如果在網店購買,請一定擦亮眼睛,看看商家有沒有通過權威檢測認證。畢竟衣服是直接接觸寶寶皮膚的,還是慎重些好。
哪些衣服不能買?
裝飾物多的衣服。儘管鑲嵌的水鑽、小蝴蝶結、亮片、珠子、鉚釘會讓衣服看起來很漂亮,但是,這些小物件不僅存在刮擦寶寶嬌嫩皮膚的風險,還可能會被寶寶拽下來,搞不好就讓口欲期的寶寶給誤食了。
顏色鮮豔的衣服。顏色較深和鮮豔的衣服會用到更多的染料,貼身衣服可能引起寶寶的皮膚過敏。此外,這類衣服比較容易掉色,寶寶啃咬衣服的話,會把染料吃進肚子,對健康不利。
背部有拉鏈的衣服。對於還不會坐的小寶寶來說,堅硬的拉鏈會讓寶寶不舒服,而且,還可能會夾住寶寶的頭髮。
有拉繩的連帽衫。孩子衣服上的拉繩被器械(如自動扶梯、滑滑梯)卡住後,存在致命風險。2015年的國標對此做了硬性規定,不過,如果是親戚朋友的舊衣服,或者海淘的某些品牌,家長們還是要稍微篩選一下。
衣服買回來該做什麼?
洗!
新買回來的衣物,建議媽媽們清洗、晾曬之後,再給寶寶穿。因為衣服染色過程中,需要用到甲醛,甲醛溶於水,清洗過程可以去除70%的甲醛。此外,衣物在包裝、運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沾有灰塵和細菌。
剪!
剪去商標、標籤、線頭等,剪下的碎片部分要收集好扔掉,不要被寶寶誤吞。
此外,衣服、襪子、手套應該翻過來,仔細修剪裡面的線頭。多地曾經發生過寶寶的小手指被手套裡面的線頭纏繞,阻斷了血液循環,造成壞死的悲劇。
吹!
衣服洗淨之後,最好在陽光下晾曬,或在通風下環境下吹幾天,最大程度去除衣服製作過程中殘留的異味等。
分體衣還是連體衣?
分體衣對小寶寶來說主要指和尚服,一般月子裡的新生兒穿得比較多。因為他們還不太會控制自己的身體,而且大小便頻繁,上半身穿和尚服,下半身蓋薄被,換紙尿褲比較方便。
對於已經能夠自如控制身體的寶寶,小編推薦包屁衣或者連體衣。
連體衣最大的好處是腹部不容易著涼,寶寶爬行的時候,膝蓋也能得到保護。此外,連體衣腰部寬鬆,不會像分體衣的褲腰一樣勒著寶寶。不過,天氣寒冷或者夜涼如水的時候,穿連體衣換紙尿褲會有一點不方便,建議穿脫時,用小薄被適當遮蓋寶寶肚皮,以防受涼。
開襠褲還是不開檔?
這本來不是個問題,鑑於現在還是有不少長輩習慣給寶寶穿開襠褲,小編覺得還是有必要再重申一下:為了寶寶的健康,請不要穿開襠褲。
以前的寶寶之所以穿開襠褲,是因為紙尿褲還不普及,尿布一溼,褲襠就跟著溼透了。
現在的紙尿褲都有很可靠的吸收性,因此,不開襠的連體衣或者褲子更好,不僅可以保護寶寶的隱私部位,髒東西和冷空氣也不會從襠部跑進去。
乍暖還寒,寶寶如何穿搭?
寶寶冷不冷?該穿多少?
春季寶寶狀況多發,不僅因為流行疾病肆虐,更因為春天忽冷忽熱,家長護理不當。所以,家長們首先要掌握的,便是按時段為寶寶增減衣物!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穿得合適不合適呢?
嬰兒年齡越小,越表現出頭部熱、手腳涼的現象。除了頭部散熱多這一因素,還因為頭面部血管豐富,離心臟近,致使局部溫度高於全身平均體表溫度。嬰幼兒心臟搏動力量較弱,達到手腳末端的血流較少,所以導致其手腳溫度低於全身平均體表溫度。
所以,給嬰幼兒穿衣時,首先要注意頭部保溫。其次,要能接受嬰兒的手腳偏涼,只要嬰幼兒頸後部溫熱,就說明室溫和穿蓋合適。
寶寶穿戴太多,不僅會導致捂熱症候群,還會引發寶寶溼疹、夜間睡眠質量低下。一般來說,寶寶的運動量比成人大,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所以增添的衣服要比成人偏少,而不是偏多。尤其不能根據老人對冷熱的感受為寶寶增減衣物!
洋蔥式穿衣是什麼?
「洋蔥式穿衣」類似成人時尚界流行的「混搭」,也就是說像洋蔥一樣層層穿搭,層層疊加。
小編坐標北京,近日平均溫度5-17℃,2歲的女兒外出內層穿排汗功能良好的貼身純棉衣物(T恤、連體衣等),中層衣物是馬甲、開衫或衛衣,最外層是防水防風的外套。褲子是薄絨運動褲。到了商場可以把外套脫了,早教中心溫度較高,寶寶可以直接穿T恤玩耍。
一般來說,衣服搭配的原則是:全身衣服顏色種類不超過3種,花哨請配純色!小編舉個例子,就很直觀啦!
(圖片來自育學園APP《媽媽帶娃VS老人帶娃造型大PK》)
春季早晚溫差大,加之孩子稍微運動一下,容易出汗,洋蔥式穿衣的好處在於靈活性,方便隨時增減衣物。
此外,根據小編的經驗,開衫要比套頭衫更方便,頻繁穿脫也不會讓寶寶過於抗拒。最後,送上ins上潮童Rosnezklasa的一組圖片,大家一起找點搭配靈感吧!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編曾經一看到漂亮的寶寶衣服就不能自持,總是忍不住「剁手」買買買!明明是不合適的尺碼,也會想著「要不買大一碼吧?說不定夏天就能穿了呢。」
可是,小編要以錢包的教訓告訴大家:寶寶長得很快,如果寶寶現在穿73cm的長袖包屁衣,不要以為夏天時80cm的短袖就一定能穿得下哦!
所以,千萬!不!要!囤!貨!
崔玉濤,中國著名的兒科專家。現任育學園董事長及首席健康官,崔玉濤育學園兒科診所院長,擁有30年兒科臨床及科普經歷。
我們一起長大——2017崔玉濤育學園全國巡講(北京站)即將開講!
3月25日,聽崔醫生面對面指導你《如何帶孩子看病》!
點我查看詳細信息~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