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大運營商,網友們應該都不陌生了。如今充話費也是成為和交電費、交水費一樣的操作了。不過如今因為開通了各種增值業務,再加上流量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的話費也是水漲船高,讓人無奈。
對於消費者的怨言,工信部是看在眼裡,於是便要求三大運營商開始全面降費。對於工信部的「聖旨」,三大運營商自然是不敢不從,於是推出了更多優惠的套餐。
流量方面,以聯通公司為代表,三大運營商先後推出了流量日租套餐和流量不限量套餐。所謂的流量日租套餐,顧名思義,就是「流量按天算」,用多少就收多少。聯通公司和電信公司的套餐都是1GB/元,移動公司則「吝嗇」了一些,設置單價為800MB/元。而通話方面,三大運營商都統一取消了「漫遊費」,全國各地語音通話資費都統一了。聯通公司和電信公司分別為0.1元/分鐘,而移動公司則依舊保持著0.19元/分鐘的行業最高標準。
不過說到流量不限量套餐,就顯得有些讓人難過了。雖說流量用的確實是爽了,但是那價格也不是普通學生和工薪階級所能接受的,就以移動公司為例子吧,想要流量無限量,那一個月的套餐至少要98元(語音28+流量不限量套餐70元),這還不包括任何附加業務。
再者就是,流量不限量套餐好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量隨便用」。因為三大運營商的每一個流量不限量套餐都有一個限速閾值,一旦達到閾值,你的網絡速度就會被下降至3G網絡甚至還有可能會被下降至2G網絡。雖然你還可以繼續用,但是顯然被限速就違反了套餐的初衷——流量用得爽。
不過不管怎麼說,至少三大運營商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套餐選擇。但是在寬帶上,三大運營商只有一些特殊的活動,並沒有長期、統一地降費。而這一次,工信部就針對寬帶這一塊,又一次約談了三大運營商,要求對寬帶資費進行全面降費,並且還重點提到了「中小企業」,因為對比個人,企業用網的費用好像要更高一些。因為個人用戶通常情況下都是有「滿最低消費」送寬帶的政策,而企業則沒有這種福利。所以這一次三大運營商也表示,會積極壓縮企業用網資費。
但是對於這種消息,網友們的反應好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熱烈。有網友說:自己是中國移動公司的十幾年老用戶了,但是自己的月租費卻越來越貴,從原先的8元/月硬生生漲到了接近200。並且還有很多網友表示,物價貴、成本高,運營商想賺錢也可以理解,但是請讓帳單更透明一些,如今的帳單沒有點專業知識,一般人是看不懂的。
至於這一次三大運營商是否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大家的月消費都在多少,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