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爆料加微信:Jason020110821
廣州石化中學於2004年9月31日,由中國石化集團廣州石油化工總廠移交給廣州黃埔區人民政府黃埔區教育局管理。2005年11月,港灣中學高中部併入石化中學,2006年7月,文衝中學併入石化中學。
移交後,原石化中學的教職工待遇比移交前有所提高,特別是退休教職工,退休工資同比增長40%以上,原石化中學的教職工能安心工作,敬業愛崗,人心穩定。
移交後,黃埔區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石化中學的建設,對廣州石化中學寄予厚望,省市相關領導、區委書記陳小鋼同志、區長楊雁文同志、區委宣傳部部長陳家飛同志等領導都多次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區委書記陳小鋼同志要求把廣州石化中學辦成一所能與廣州市86中學相媲美的省一級重點中學,辦成廣州東部的一所教育教學質量較高的名牌學校,政府也同時加大對廣州石化中學的改造和資源整合的力度,加大了對學校的投入。對石化中學的整體規劃即將完成,對的教學樓改造已納入的預算,一幢新的教學綜合大樓也正在設計及施工論證。三校合併後優勢互補日益明顯。石化中學正進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2010年4月28日至30日,以廣東省督學黃家祥為組長的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專家組一行12人,對廣州石化中學的高中教學水平進行評估。專家們3天中通過深入教學一線聽課,對師生進行問卷調查,召開師生座談會,查閱學校檔案資料,觀摩學生社團、興趣小組活動及研究性學習活動,對部分學科學生的學業狀況進行抽查測試等方式,從教學管理、教學保障、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4個方面對石化中學進行了認真評估,最後一致同意石化中學以高分通過評估。
讀過廣州石化幼兒園、石化小學、石化中學初中、石化中學高中的任何一個校友或在這裡任教過的老師,應該都記得這個校門,沒錯,這就是以前的石化小學校門,現在的石化中學校門。
校門裡面,讀了五年的小學教學樓已經被無情地拆掉了。。。
那個300米跑道的足球場,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玩的十張桌球桌,圍滿校園的芒果樹,以後都只能在記憶中尋找。
而伴我度過了7年美好歲月的中學足球場先是改為了籃球場,現在又改為了教學樓。。。
所以,現在的校運會,也只能在這裡進行。。。
但是,那些年,我們讀過的(廣州)石化,是怎樣的呢?
=====華麗的分割線,正文開始=====
廣州石化幼兒園、小學、中學,都坐落在廣州黃埔的廣石化大院裡面。住在這裡的人,每晚7:45打開電視機,都能聽到本廠新聞之前播放的廣州石化總廠廠歌:「。。。這是我們的石油化工總廠,文明守紀求實上進,改革的號召已經吹響。。。」
我的石化生涯,是從3歲入讀背後這棟建築所在的石化幼兒園開始的。
這是一所在廣州市來說面積超級大的幼兒園,所以幼兒園裡面能有幾個這麼長的滑滑梯~~~(現在好像也拆掉了)
能有N多個現在只有公園才有的遊樂設施,那時可是我每天下午放學後的樂土~~(能認出哪個是我嗎?)
我們可以在室外玩丟沙包
也可以在教室內唱小燕子
在教室內跳舞
或者在幼兒園門外耍酷(不好意思,因為本文主要來源於本人的照片庫,主角又是我。也歡迎各位校友發照片給我繼續不斷完善本文~~)
也可以去生活區裡的公園玩耍(這個公園在幾年前也已被夷為平地)
在一起慶祝生日。
春遊一起跑去剛剛建好的天河體育中心
秋遊結伴奔向至今不變的廣州動物園
我也終於有了第一段來自老師的評語,所謂三歲定八十,裡面提到的缺點也伴隨了我的一生。注意,「小九班」,可見石化幼兒園的龐大!
6歲時,父母嘗試性地帶我去參加石化小學的入學考試,考官只問了我一個問題:一個正方形切掉一個三角形後,還剩下幾隻角?我想都沒想就立刻回答:「四減三等於一,只剩下一隻角!」考官聽了我的答案後一定是覺得我非常機智,所以後來錄取了我。。。我也成了廣州歷史上第一批五四制(小學讀五年,初中讀四年)試點的白老鼠學生之一
於是,本來就長得不高的我,也開始了和一幫比自己大一歲的同學的12年同窗生涯。。。
雖然直至三年級我的語數英成績都還行,但體育成績從一開始就讓我經常遠離三好學生。。。
品德的分數來源於一個石化小學一個很有意思的評分規則,有自評(我的自評也太客觀了。。。),有老師評分,也有小組評分,所以作為組長團結組員成了我那時的重要任務
那時候的我們,都看過變形金剛的動畫片,買過變形金剛的玩具。
那時的我們,都在走鬼或小賣部或服務街的新華書店那裡買過卜卜星、沙爹魚串、牛肉乾。
那時的我們,沒有喜羊羊和光頭強,但會千方百計集齊各種龍珠閃卡,追著去看龍珠的漫畫和和動畫片
那時的我們,越早加入少先隊的會越感到光榮。
那時的我們,有1號2號3號4號5號的作文本、1號2號3號4號5號聽寫本。。。
那時的我們,不管體育成績好與壞的,都在校運會的賽場上揮灑過汗水。
那時的我們,很多人中午都會拿著飯票和菜票在生活區的各個飯堂中吃飯
那時的我們,學習奧數是要通過考試考進去的,而不是現在的學生那樣家長花錢逼著去讀的。
那時的我們,能弄到幾條橫槓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那時的我們,每年都會有幾次外出遊玩活動。
那時的我們,通過某項表現成為學校的升旗手,是一件足以覺得光宗耀祖的大事。
那些年的我們,每人都有一個類似這樣的鉛筆盒,裡面必備2B鉛筆、自動鉛筆、鋼筆、尺子、擦鉛筆字的橡皮、擦鋼筆字的橡皮,甚至還有圓規和塗改液
那些年的我們,每人都有一條這樣的綬帶,需要升級打怪集齊N個勳章才能召喚神龍
那些年的我們,遊泳課可以走路去生活區裡面的遊泳池上
那些年的我們,逢年過節會被學校拉大隊組織去石化影劇院看地雷戰、地道戰
那些年的我們,有圍棋師傅梁爵林那樣,每周堅持在文化樓甚至是自己家裡給一代又一代的徒弟上課,幾十年來一分錢學費都沒收過的真正的師傅。
那些年的我們,有我的班主任梁玉儀那樣,腳趾粉碎性骨折也帶病堅持上課,每天放學後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義務給大家補習的老師。
五年的時光一晃就過,除了部分同學去了86中和華附的開發區中學,其餘的都直接進入了廣州石化中學的初中部
那時我們的短袖校服是清一色的綠色。
受到《男兒當入樽》的影響,放學後,以前踢足球的男生開始跑去打籃球。
運動完後我們會去小賣部買飲料。
作為廣州市西洋棋的傳統學校,我們也會在王韜老師的指導下切磋棋藝。
作為認真學習的好學生,我們也會積極參加數學老師組織的興(Pao)趣(Niu)小組
植樹節,我們在教學樓旁種下一棵棵小樹苗。
放暑假,不少同學會參加學校組織的旅遊團一起去玩。
不知不覺到了畢業的季節,我們這幫五四制的同學各奔前程,有的去了重點中學,有的去了省重點技校石化技校,也有的去了其他學校或者開始工作。那時的我沒什麼抱負,第一志願填回了石化中學,結果毫無鴨梨之下考了一個意外的高分,然而卻並沒有什麼卵用。
過了一個開心的暑假,我的高中生涯又繼續在石化前行。
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人生的第一次軍訓,忘不了靜立靜坐做伏地挺身的情景,忘不了半夜整個宿舍的男生被教官發現聊天懲罰衝刺跑圈的情景,忘不了和教官依依惜別時全班灑淚當場的情景
回到校園,我們穿著的仍然是初中這套熟悉的綠色校服。
那時的我年少氣盛自以為是,什麼都想去嘗試,於是加入了文學社。
加入了《廣州青年報.新綠校園》當學生小記。那時候的新綠全校人手一份免費派發,在沒有網際網路沒有手機的年代是大家的精神糧食。
後來進入了團委,組織了全校性的男女子三人籃球賽、男子七人足球賽甚至女子七人足球賽,還當起了黑哨。
我們級的當年的足球隊,現在還在堅持踢球的已經不多了,不知何時還能一起再踢場球。
全校的學生都很怕學生處的譚景才老師和彭柏洪老師,但之前一直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一樣的我,人生也從這段時間開始在他們的指導下培養了自己的各種能力
當然,不務正業的後果是導致我的成績一落千丈,家長和老師找我進行了無數次的談心。
但也有老師和家長都贊同的活動,例如暑假的集體旅遊。
當然也有老師和家長不一定贊同的活動。
所幸的是,千禧年倒數那晚,也就是1999年12月31日,我們一起渡過,大家互相扶著肩膀艱難的前行在人山人海的天河城附近,那也是我人生最美好的記憶之一。
時光匆匆,很快就臨近高考。1999年正值中國網際網路的萌芽期,當我們還在傻傻的準備高考連網都沒上過的時候,已經有同學在籌劃網際網路事業。
高考前,學校會例行組織我們去一趟西潮山遊玩放鬆放鬆,於是車上一路歡聲笑語載歌載舞。
畢業離別前,每人都會讓同學逐個寫下對自己的看法作為留念。
高考後離別前,我們在酒樓不醉無歸。
所幸的是,2015年回校一看,2000年的高考我們沒給之前幾屆連續出了廣東省高考單科狀元的母校拖後腿。
二十年前你在,二十年了我們都在,二十年後我們還在。這是大我們兩屆的師兄師姐的心聲,也是我們的心聲。
20多年了,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漂泊白雲外。
20多年了,又回到最初的起點,記憶中你青澀的臉,我們終於來到了這一天,桌墊下的老照片,無數回憶連結
20多年了,正如葉冠傑所言,門口還是那塊牌匾,地板還是那塊瓷磚。原來的操場和體育館已經變為新教學樓,一磚一瓦,一花一草,熟悉而又陌生。再見回這幫一起度過小學初中高中的可愛的人,再見到依舊健康精神的老師,再聊起當年課堂上的趣事,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還記得我們在那個教學樓天台看過多少次沒有流星的流星雨嗎?
20多年了,那時風華正茂的體育老師
現在也已早生華髮
20多年了,服務街的最牛釘子戶都已經被拆掉。
20多年了,有的同學成為了著名的藍天救援隊的志願者,自己掏錢包自己擠時間冒著生命危險參加了魯甸地震等重大災害的救災工作。
20多年了,有的同學成為了男主角。
20多年了,有的同學的第二胎都已經可以打醬油了
20多年了,哪怕遠隔重洋,也不能阻隔我們的來往
20多年了,我們還能經常一起宵宵夜,喝喝酒,吹吹水。希望我們還能一直這樣聚下去。
20多年了,當年教師節賀卡名單中的老師,不知還有多少能在我們相聚時一起合影。
20多年了,大合照背面名單上有些同學的名字已經不在人世,祝他們在天國安好。下輩子,我們再當同學!
我們這代石化學生,幼兒園時9個班,小學時4個班,初中時3個班,高中時2個班,不知20年後再相聚,還能湊到幾個班
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遠一起那樣美麗的謠言。如果過去還值得眷戀,別太快冰釋前嫌,誰甘心就這樣彼此無掛也無牽。我們要互相虧欠,我們要藕斷絲連。
1986年:
1988年:
1992年:
1993年:
1997年:
2000年: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只有在石化讀書,才能體驗到和同一幫人一起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感覺。感謝牛小澍、陳哲然、阮潔梅、鄧婥媛、馮偉勳等同學提供的圖片素材,謹以此文獻給讀過廣州石化幼兒園、石化小學、石化中學初中、石化中學高中的其中一個或幾個的同學,以及曾經在這裡任教的所有老師!
來源於一名畢業於石化中學的同學提供資料
編輯:蘿崗在線
(科中的有位師姐師妹親筆喲,所以科中的遲點發,其他學校的也可以投稿)
免費關注蘿崗最有影響力公眾號—蘿崗在線,黃埔、蘿崗實用信息發布平臺,每天都可以接收更多資訊\招聘\新聞\搞笑等信息,歡迎商家交流合作!(廣告信息、報料請聯繫聯繫微信號Jason020110821。回復「土豪村」或添加公眾號查看菜單點擊「精彩內容」查看蘿崗最有錢的村。而且在菜單裡還有住房公積金、違章查詢及繳款、廣州內公交地鐵等信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