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墓中為何只有一個頭蓋骨和50多件金銀珠寶?

2020-12-22 騰訊網

太監的最初設立是為了保證皇室血脈的純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妃子多了很難管理,宮中妃子和男人私通的事情不在少數,一到晚上,宮門緊閉,雖是能保證外面男子的進入,但是住在宮中的男性侍從就不能保證了,可各種重活雜活又不能讓只讓宮女做,所以便有了淨身的太監,如此才能夠讓皇帝放心。

隨著幾千年的發展,太監的勢力發展壯大,歷朝歷代都會留下他們的身影,尤其是得勢後,做出「大事」的太監,無論是好是壞,不過大多數還是太監幹預朝政,權傾朝野,腐敗殘暴,甚至是讓國家走向衰亡之路,總之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不過有一位太監不一樣,他雖掌握著很大的權力,但他並沒有以下犯上,做出什麼出格的事,而是安分守己,本分低調,這就使得他的主子很是信任他,此人就是大太監,李蓮英,他的主子也不是一般人,就是統治了中國大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在這樣厲害的人手下做事,可想而知李蓮英確實沒有什麼其他心思,否則早就被殺了

他是老佛爺身邊最寵信的太監,陪了老佛爺多年,一直認真用心侍奉主子,這也是他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他是唯一一個有二品頂戴花翎的太監。其實李蓮英不止是侍奉老佛爺,他經歷了四位皇帝,在這幾位皇帝手下做事,也沒有犯過什麼錯,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如此李蓮英不是個簡單人,心思玲瓏,做事圓滑,當朝的統治者都被他侍奉得妥妥貼貼。

剛進宮的太監沒有什麼地位,只是被驅使的小雜役,但是李蓮英能夠成為統治者跟前的紅人,尤其是後來得到了太后的寵信,地位更是一飛沖天,享受到了榮華富貴和權勢,可就是這麼一個大人物,後世關於他的死因卻是至今沒有定論,雖然有著多種說法,但多是夾雜著民間的傳說。

1966年初夏,在北京海澱區發現了一處墳墓,幾個考古人員挖了一個多禮拜才挖開了堅硬的土堆,過程並不容易,考古人員用了各種工具,挖鑿了好幾天,這才打開了一個小缺口。老天爺給了他們一個驚喜,他們發現這並不是普通的墳墓,而是一個巨型墳墓,可緊接著而來的就是一個難關。

他們面對的是花崗巖,雖然只有一層,可還是很難鑿開的,於是考古人員繼續拿著工具,敲打挖掘了好幾天,甚至還砸壞了三把大錘,花崗巖還是無動於衷,這下他們沒有了辦法。幸好有一位老人指點了他們,告訴他們不用再挖鑿花崗巖了,可以繞過墓道去找新的入口,這麼一找,竟然被他們直接找到了墳墓的墓前室,又是一番分析,這才打開了墓門。

進入墓穴後,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紫紅色的棺材上還雕刻著金花,雕刻技藝很是精湛,栩栩如生,而且這棺材竟然是在漢白玉棺床上安置著,處處彰顯著墓主人的富貴雅致。棺床上還掛著一個沒有打穿的圓孔,裡面有掛著玉墜和荷包,還有一些散落的銅錢,如此考古人員明白了這是一種下葬方式,而且規格極高。

墓室的牆壁上有著許多淺淺的黃色印記,考古人員們很快分析出來這是由於地下水溢上來後回落的痕跡,在這過程中,棺材的位置也發生了移動,在水中上下漂移,發生了撞擊,所以棺材的頂部和側部也都遭到了變形和開裂。

棺材被撬開後,大家看到了棺材中平躺著一個人形,是被一床被子壓住形成的,輪廓完整,可當考古人員想要搬移屍骨的時候,卻發現只有一個頭蓋骨而已。被子揭開後,他們打算用手搬屍骨,可一摸到被子後,感覺到是一團黑色的泥,原來是被子爛成了粉末狀,冷靜過後,於是繼續搬屍骨,摸到衣服的時候,衣服還是保存完整的,可他們發現衣服中沒有屍骨,只有頭蓋骨。

但是在衣服的腰部,他們發現了一串佛珠,又發現了五十多件的金銀珠寶,這些陪葬品還是很奢華的,彰顯著墓主人的尊貴。同時大家也都疑惑,為什麼沒有完整屍骨,若是屍骨腐爛的話,為何頭蓋骨保留了下來,若是盜墓賊的話,那為何沒有盜走這些金銀珠寶。考古人員們經過分析調查,發現李蓮英的墓室被封后並沒有被人進來過,那麼就不是被偷走了,而且他也不是病死的,這麼一來他就是被人殺了。

按照民間的傳聞和李家後人的言語,李蓮英的死沒有那麼簡單,還隱藏著真相,如今發現他的墓室,棺中只有頭蓋骨,更是說明他死於非命,而且死得比較慘。根據民間的說法,有說是他被革命黨殺了,因為他死的時候恰巧是辛亥革命時期,也有的說是他被宮中的仇敵殺害,還有說他是在去山東討債的路上被殺。雖說他沒有血親後人,但有一個過繼孫女李樂正說他是得了痢疾死的,僅僅病了三四天就突然死了。

雖然眾說紛紜,但是並無確鑿正確,如此李蓮英的死因還是撲朔迷離,或許會在以後發現真相。

參考資料:

【《清史稿》、《晚清宮廷生活見聞錄》】

相關焦點

  • 報廢三把鐵錘才打開李蓮英的墓,專家看完為何倒吸一口涼氣?
    李蓮英乖巧,會說話,情商高,深得慈禧喜愛。根據晚清時期其他太監回憶說,當時李蓮英和慈禧二人感情甚好,眾多太監中能化解慈禧憂慮與煩惱的也就只有李蓮英。 而慈禧雖然在執政上是個女強人,但是她骨子裡還是一個女人,她害怕孤獨,也喜歡有人陪著她,她有時候會找李蓮英和她一起逛花園,晚上也會找李蓮英暢談心事,還常常聊到半夜都不肯睡去。
  • 為何專家看了李蓮英的墓後,後背直冒冷汗,原因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清朝時期有一名非常出名的太監叫做李蓮英,其實我們所聽到的李蓮英並不是他的真實姓名,他的本名其實叫做李進喜,而李蓮英這個名字是慈禧老佛爺賞賜給他的,因為他是慈禧身邊最為衷心的一名奴才,伺候了慈禧五十多年的時間,從慈禧年輕的時候一直伺候到慈禧去世為止。
  • 報廢三把鐵錘才打開李蓮英的墓,究竟是什麼專家看後也感到害怕?
    人人都說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且不說貴人和貴妃,就連皇妃皇后都難以全部看管,自古也有不少妃子與太監有染。其中就有孝文帝的第二位皇后馮妙蓮,她在孝文帝出徵期間與宮中的太監發生關係。所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防止這種不齒的事情發生,所有進宮的男人都要被閹,所有宮中也就有了太監這種職業的存在。
  • 李蓮英墓被發掘,報廢3個鐵錘才砸開,棺中景象讓專家倒吸口冷氣
    李蓮英,也是如此,他的父親是個無業游民,只能在叔叔的幫助下維持生計。後來,李蓮英的弟弟妹妹們越來越不知所措,於是他被送到宮裡做太監。 都說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必須掌握一門優於常人的技能。李蓮英的技能是鋤頭。李蓮英梳頭非常輕柔,而且可以梳得很好,不會掉頭髮。因此,慈禧非常喜歡李蓮英。此外,李蓮英非常健談,愛吹牛。自然,她逐漸成為慈禧的最愛。
  • 李蓮英的墓中只有一具頭骨,沒有軀幹,李蓮英究竟是怎麼死的
    1966年的夏天,北京六一學校的一個僻靜的角落裡,幾個人正在揮汗如雨地掄起手中的鋤頭和鐵鍬,對著一個土堆拼命地挖掘著,現場氣氛十分的壓抑,幾個人都在埋頭苦幹,沒有一個人說話。這幾個人正是這所學校的老師,他們被勒令參與「除四舊」的工作,限期挖開面前這個巨大墳冢,據說裡面埋藏著清末大太監李蓮英。
  • 湖北發現明朝王爺墓,出土3400件名貴珠寶,專家:簡直富可敵國
    今天我們來介紹湖北發現的一個明朝王爺墓,這個墓中出土的名貴珠寶達到了3400多件,可以說這個王爺的陪葬品富可敵國,接下來我們來看下具體的詳情。由於梁莊王朱瞻垍死時無子,封國依例被除後,其寶貴家產自然將隨之入墓,所以梁莊王之墓必然是一座寶庫。在這個明梁莊王墓中我們發掘出了5340多件的陪葬器物。
  • 古人為何相信金銀珠寶可以闢邪防身?現代的為何不行了?真相在這
    古人為何相信金銀珠寶可以闢邪防身?現代的為何不行了?真相在這 金銀珠寶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難以拒絕的誘惑。因為自從交易行為出現特別是貨幣誕生之後不論任何種族、國別和文化,都會把這些可以歸類為貴重金屬、珍稀礦石等的物品視為非常重要的物質財富。
  •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為何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李蓮英很用心
    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伴隨著一個個城市的淪陷中而到來,到了11月7日,即陰曆十月初十,慈禧太后在頤和園受賀,大宴群臣。雖然外面戰火連天,但頤和園內一派祥和。臣子們將早早就為慈禧太后準備的壽辰禮物獻了出來。畢竟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禮物馬虎不得,臣子們很早就開始為此做準備,而身為最懂慈禧太后的李蓮英,自然更是早早為慈禧太后準備了稱心的禮物。
  • 慈禧慶祝60大壽準備放生,為何鳥不飛、魚不遊?只因李蓮英這樣做
    在封建社會中,有「六十甲子」之說,即代表一輪迴,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慈禧為了此次壽宴,那可是大費周章,同時全國的官員也為送禮一事發愁,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討老佛爺歡心。說到這,熟悉歷史的看官應該知道,誰最會討慈禧開心了,他就是清末總管太監李蓮英。
  • 周佛海:被審時查抄金銀珠寶180斤,他卻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周佛海:被審判時查抄金銀珠寶180多斤,自言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周佛海被抓進監獄時,查抄的金銀珠寶合成黃金,一個壯漢都扛不動?】下面,單說一下,周佛海被審判時,國民政府查抄周佛海家中金銀珠寶的問題。在那份財產登記冊中,詳細地記載了周佛海持有的金銀珠寶的品種和數目,從中可以看出,這批金銀珠寶不僅品種多,而且數量很大。
  • 考古時為何最怕墓中出現雞蛋,真的那麼詭異?專家:碰都不敢碰
    在大多數的觀念裡,古人的陪葬品肯定都是一些貴重的金銀珠寶,但事實上,在眾多的陪葬品還有樣東西,非常地不起眼,那就是我們常見的雞蛋,有經驗的考古專家,看見它,都會退避三舍,這是為何呢?在考古界有很多迷信的說法,雖然真假難辨,但還是很多對此深信不已,特別在古墓中發現雞蛋,有著不吉利的說法,有的人會覺得可怕,為什麼古人會將雞蛋放入自己的墓中呢,這其實也是一咱喪葬禮儀,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著一定的關聯。那為何考古專家們會對一個小小雞蛋,如此謹慎,堅決不讓身邊的人員觸碰呢?
  • 千年陵墓至今完好無損,1000噸金銀逃過兩劫
    乾陵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合葬墓。那麼,武則天為何要立一塊『無字碑』?乾陵博物館館長表示:一、武則天認為自己功高無比,無法用文字表述;二、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過應讓後人評說;三、中宗李顯難定母親稱謂(皇后還是皇帝)故立碑不刻字。乾陵地下埋藏的珍貴文物有500噸?北大考古學院教授認為,藏寶500噸的說法不對。文物跟白菜不一樣,不能論斤論兩。
  • 慈禧去世後,李蓮英獨自生活了三年,沒有主子庇護,他過得怎樣?
    之後,專家們把泥土拿去做專業檢測,發現製作古墓的泥土竟然是用糯米湯和雞蛋清等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混合起來比水泥加上石灰的粘度更強,所以專家才費那麼大勁。專家把古墓打開後,發現裡面有一塊牌匾,從牌匾上的內容得知,墓主正是清朝太監的李蓮英。李蓮英的墓穴總共才三平方米左右,裡面有很多珍貴的陪葬品。
  • 李蓮英和慈禧之間的神秘關係,李蓮英是不是假太監?答案毋庸置疑
    李蓮英本名李進喜,生於1848年,本來也是個家裡疼的孩子,無奈家中貧寒,姊妹又多,不想讓父母過這種苦日子,於是淨了身,入了宮,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走鋼絲」生活。儘管他是宮裡的太監總管,也是慈禧最得寵的太監,但他與慈禧的關係,總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 中山王墓出土珍寶19000多件!為何中山王墓中會有鮮虞族的珍寶?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中山國的小國家,這個國家在我國歷史的史冊中沒有多少記載,甚至是一度的銷聲匿跡。1974年時,我國的考古隊在河北省平山縣對戰國時期存留下來的遺址進行發掘和研究,卻一個不小心發現了中山國的國都靈壽,而且還同時在旁邊發現了中山國國王璺的陵墓。
  • 北京猿人頭蓋骨如何「失而復得」?
    1966年5月4日,遺址中發現了兩塊頭骨化石斷片,來自一位50多歲的男性北京猿人,經過與此前出土斷片拼合,成為目前僅存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標本。是北京猿人還是北平猿人北京猿人的頭蓋骨最早發現於1929年底,此時北京已改名北平,為何仍稱為北京猿人,而非北平猿人?
  • 金玉玲瓏 雍容華貴——明代金銀飾品的風格與工藝
    沉銀遺址出水的鑲寶石金戒指明代金銀首飾在名稱上有了細緻的分別,大大小小的簪釵各有其名。比如,明代文獻中提到的若干名目:狄髻、金絲髻、挑心、掩鬢、壓發、圍發、耳墜、墜領、紐扣等。「狄髻」是明代才出現的。金絲編就的狄髻,也稱「金絲髻」或「金絲梁冠」,即女子戴在髮髻上面的發罩。
  • 慈禧紅人李蓮英真實相貌:滿臉膿包,面露陰險,最終落個身首異處
    提到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太監,很多人會聯想到明末的魏忠賢和清末的李蓮英。進宮前,李蓮英叫李進喜,1848年生於河北。父母親都是剃頭匠,家裡雖然貧窮,卻勉強能維持,但天有不測風雲,1857年河北發生大旱災,家家戶戶都餓死了許多人,李進喜被賣到宮中當太監,1864年李進西被派去侍奉當時還是皇后的慈禧太后。自幼看著父母為賓客剃髮梳妝長大的李進西,入宮前父親也曾一度傳給李進西家教。
  • 即使再貪,墓中的這件文物也絕對不能拿
    盜墓賊在盜掘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規則,舍大取小、舍賤取貴,這樣的規則對古墓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在我們的認知中,盜墓賊無墓不盜,只要之前的東西,都會拿走,但我們不知道的是,他們對墓中一件文物極為忌憚,就算是再貪婪的人,也不敢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