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一次世界盃和海報。這裡的設計有一個藝術抽象的感覺卻很容易理解——它是一個守門員,穿著烏拉圭國旗的顏色,只有13個團隊參加首屆世界盃。當時的足球海報現在看來也是非常簡陋,用裝飾性繪畫圖形繪畫出一個撲球的守門員,具象的反映海報的含義,可以看出競技體育初露端倪。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這張海報清楚地描述了義大利作為東道主。這位足球運動員中有義大利國旗的一部分。甚至把襪子塗上白色和綠色國旗顏色的一部分。表明它是一個全球性的競爭,參與國的旗幟被放置在背景,簡單的圖形、平圖的色彩、鮮明的文字,以此來達到商業海報宣傳的目的。
1938年法國世界盃
海報上面的足球立於地球之上,鮮明的表達了讓足球將整個世界聯繫起來的觀點。只是當時的足球似乎看起來更像今天的排球。那屆世界盃,最終義大利成功衛冕。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由於二戰後錯過了兩次世界盃,1950年世界盃重出江湖,這屆世界盃的舉辦地來到了南美洲,足球王國巴西。海報具象寫實的表現風格,主題突出,視覺感染力強。很多國家的國旗印在了球員的球襪上,球員腳踩足球,戰爭過後還是表達了和平、友好的美好願景。
1954年瑞士世界盃
瑞士世界盃海報在設計上兼收並蓄了歐洲文化,海報中守門員目送皮球飛入網窩,極具抽象,具有多元化的色彩。那屆世界盃各個代表隊都大打攻勢足球,匈牙利傳奇射手柯奇士更是以11粒進球榮膺最佳射手,開創了進攻的一個新時代。
1958年瑞典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與第四屆世界盃的海報有異曲同工之妙。各個國家的國旗纏繞在一個足球上,而最開頭的旗幟,便是FIFA會旗,這也是FIFA會旗第一次登上世界盃的海報。那屆世界盃法國傳奇射手方丹攻入13粒進球,至今無人可破。除此之外,球王貝利橫空出世,那個挑球過人的進球流傳後世。
1962年智利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海報色彩運用比較安靜,給人以和諧的感覺,運用兩個簡練的球體和顏色來表現主題。整體風格也比較簡單,創意上也有所欠缺,但是能凸顯出足球和世界的聯繫。那屆世界盃,由於層出不窮的粗野犯規和消極的防守戰術讓比賽觀賞性大大降低,也為以後的世界盃留下了後遺症。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英格蘭世界盃足球海報形式是對稱的均衡,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一隻小獅子將球踢上天,給人以生動、情趣的意味,雖然簡單,但為緊張的競技體育增添了一份輕鬆之感。那屆世界盃,代表亞洲出戰的朝鮮隊讓人眼前一亮,居然在八分之一決賽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義大利隊,只是被「黑豹」尤西比奧的葡萄牙隊淘汰出四強。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墨西哥世界盃足球海報利用視覺原理,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以及結合了動感、美感、黑色、紫色的配色勾勒出一個抽象的足球,給人以三維的足球立體感,這運用了構成主義的設計原理。足球王國巴西如願捧得三冠王,並永久保留了冠軍獎盃,「大力神杯」由此誕生。
1974年聯邦德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海報的設計風格包含著與謝列特、穆卡相似的藝術表現手法,畫面人物形象動感十足,筆觸流暢生動,線條簡練,色彩單純,體現出運動過程中所特有的的速度感,乍眼一看讓我們感覺海報是出自某位熱血漫畫家之手。那屆世界盃德國隊在家門口戰勝了由克魯伊夫領軍的奪冠熱門荷蘭隊,如願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