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看到大便帶血就認為是患有痔瘡了,或者痔瘡犯了,從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然而大便帶血並不是痔瘡獨有的表現,直腸癌的表現之一就有大便帶血。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隨著直腸癌治療手段的不斷完善,直腸癌的治療效果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夠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直腸癌的預後還是比較為滿意的。
直腸癌早期的患者會出現無痛間歇性少量便血,還會出現便秘、排便困難、腹瀉等症狀。
而內痔最常見的早期症狀也是無痛間歇性便血,也會引起上述的排便習慣。
如何區分直腸癌和痔瘡呢?
直腸癌排出的血便帶有黏液,而內痔是便後滴血。直腸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想要確定是直腸癌還是痔瘡,直腸指診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然而很多人去醫院進行體檢時都放棄了這項令人害羞的檢查,殊不知在肛腸科小到息肉、痔瘡,大到癌症等疾病,都可以通過直腸指檢來發現,80%的直腸癌都可以通過直腸指檢摸到。
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可以確定距肛緣7-10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通過直腸指檢可以初步判斷到底是痔瘡還是直腸癌。
這些人千萬不要漏掉直腸指檢!
40歲以上,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變細、大便帶血或黏液、大便次數增多、腹瀉與便秘交替等症狀;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大腸腺瘤治療後的人群;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大腸癌手術後的人群;50歲以上無症狀的人群。
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還要定期做腸鏡檢查,如果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以提前到30歲。
平時要規律生活,健康飲食,定期體檢,經常運動,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避免抽菸、喝酒。
所以如果出現排便帶血千萬別大意,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