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現異常,要當心!可能是腸道息肉正在癌變,抓緊做腸鏡檢查

2020-12-20 騰訊網

大腸癌是發生在腸道的惡性腫瘤,大腸癌還可以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隨著我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大腸癌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惡性腫瘤之一了。

而我國有將近80%的腸癌患者,在發現時都已經處於中晚期。而中晚期癌症,不僅會給治療帶來很大的難度,還會導致術後預後效果很差,所以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非常低,這也就是為什麼腸癌患者死亡率高的原因!

難道腸癌早期真的沒有症狀嗎?

大腸癌早期的症狀其實還是很明顯的!只不過很多人都沒在意,或者將這種症狀,誤以為是別的小病,因此一拖再拖,等發現時,已經到了腸癌中晚期。

腸道是我們的消化器官,所以症狀往往和我們的排洩物有關,也就是大便!

一、大便帶血

便血是腸癌最典型,也是最容易發現的症狀。主要表現就是血跡和大便混合,且顏色呈現暗紅色。常常被誤認為是痔瘡,因為痔瘡的症狀也是便血,而痔瘡的發病率又非常頻繁,所以很多人都分不清。要知道痔瘡便血的血跡大多覆蓋在大便的表面且顏色為鮮紅色,只要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的。

二、大便形狀改變

大便變細,是因為腸道的息肉或者腫瘤變大,堵塞了腸道,導致腸道內的空間狹小,導致大便就會變細。

三、排便習慣改變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排便習慣,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當腸道息肉惡變成癌症時,隨之帶來的就是排便不規律,時而腹瀉,時而便秘。

四、大便帶有粘液

也叫粘液血便,是因為腸道腫瘤分泌了太多粘液,沾到大便的表面,常常是由於結腸癌導致的。

對於以上的症狀,最好分辨的還是便血!因為大便形狀不一、時而腹瀉、時而便秘,這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而大便表面帶有粘液,我想大家也不會排完便後,低著頭仔細的觀察自己的糞便。

所以還要從血便上入手,分清腸癌便血和痔瘡便血的根本區別,如果發現異常,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通常會採取腸鏡探查,檢查一次的費用在900元左右,做一次可以頂4-5年!

相關焦點

  • 體內有腸息肉,開始癌變時,大便或會出現這3個表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大便出現異常也是非常危險的,有一部分人群在出現腸息肉時,可能身體不會出現症狀,腸息肉能和腸道和平共處,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在身體裡有一種腸息肉也被稱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的風險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腸息肉一旦出現癌變,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感。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另外大便形狀異常,正常情況下大便呈現圓形。當患有結腸息肉時,因為糞便受到息肉擠壓大便變細或呈現扁形或大便中帶有血液。
  • 腸道有息肉,大便可能會出現4種異象,提醒:不要拖到癌變才發現
    很多人卻因為腸道疾病的影響導致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如果局部已經有息肉產生,潛伏在體內,要通過及時的治療進行控制。另外,可以通過排便的特殊改變來判斷是否存在腸道息肉,如果相關的症狀和疾病符合,要通過及時治療進行控制,否則息肉持續發展還可能會有癌變的情況出現。
  • 早上排便出現3種異常,最好做一下腸鏡,大腸癌可能已經找上你
    對於腸梗阻急性期的患者是不適宜進行腸鏡檢查,該類患者在口服瀉藥以後會出現梗阻的急性加重。但如果是慢性腸梗阻,並懷疑是由於結腸癌導致,那麼可以進行腸鏡檢查。  便黑或是便血  便黑或便血有可能是痔瘡造成的,因此也容易與直腸癌混淆。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大多數息肉都是無害的,但是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要重點關注,它是癌變的一種反應,大部分大腸癌的發生都與之有關。即使是良性息肉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息肉在發展過程中會越長越大,如有不良刺激很可能會出現癌變,導致嚴重的腸癌。
  • 腸鏡檢查別誤解,這些人需要定期進行腸鏡體檢
    腸鏡端的燈光和攝像頭將在腸道內的影像傳到電腦上,操作醫生可觀察到腸道內的情況,如果發現腸道內長了異常的東西或是腸道本身出現異常,還可利用鉗子鉗取異常部分,送病理檢查。 醫生在鉗取腸道裡的異物(如息肉)時,鉗取過程中患者也不會感到疼痛,因為息肉上沒有神經分布。大部分人都可在不用鎮痛藥的情況下耐受腸鏡操作。
  • 腸道息肉明明切除了,為什麼還是患了腸癌?可能是這3點沒做到位
    王先生五年前就一直拉肚子,每天睡到半夜總要因為拉肚子去上幾次廁所,在家人的催促下做了一次腸鏡檢查,發現有腸道息肉,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息肉切除手術。但是最近王先生發現每天大便都有出血的現象,而且還伴隨腹痛,因為之前做過息肉切除的手術,這次他立即就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又發現了腸道裡有幾個息肉,因為有大便出血的現象,醫生建議再進行 一次病理切片檢查,結果活檢結果確診為腸癌。
  • 大便若出現3種跡象,暗示腸癌或已在發展中,及時做腸鏡排查
    大腸癌在之前是容易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但近些年大腸癌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青中年患癌的病例在臨床上屢見不鮮。特別是對於有腸癌家族史、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來說,出現大腸癌的機率也相對較高一些。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三個改變,當心就是腸癌來報導的信號:1、便便怎麼「減肥」了?腸道負責的工作就是吸收營養、排出殘渣和廢物。由於腸腔就是一個圓柱體管腔,所以排出大便的形狀也以圓柱形、垂直下降為主。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今年剛滿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衝走。起初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腸癌導致的!
  • 31歲女模特突然患腸癌,大便出現這些異常要當心
    其實,大便的異常是在預警身體發生了變化,可惜患者一直忽視了身體這一「求救信號」,險些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那麼,如何判斷大便異常?大便異常一般是由哪些疾病導致?
  • 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大便出血不當回事,腸鏡檢查竟是息肉,還有癌變的...
    近期,因為便血來我院檢查的患者有很多,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吳紅春主任在這裡提醒大家,出現便血,千萬不要不當回事,很有可能是息肉、甚至是腸道腫瘤在作怪。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近期的豐益案例,希望能夠敲響警鐘,給大家一些啟發。
  • 大便有這4種「異常」,當心息肉已發生病變
    若是發現自己平時排便正常,飲食習慣也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是近期經常出現便秘或者腹瀉的情況就要考慮是腸道出現了異常。因為腸道裡面長出了息肉之後就會對其造成刺激,使人的腸道排便習慣發生變化。如果發生這種情況之後通過藥物或者調整飲食結構沒有使病情改善,患者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忠告:這4類人,要定期做腸鏡檢查,否則得了腸癌都不知道
    腸癌不同於其他內臟器官癌變,由於癌變部位大多都是出現在黏膜上,最早期可能僅僅就是黏膜處有異常顏色變化。通過普通的ct、B超等,都無法發現腸道潛藏的問題; 只有進行專業的腸鏡檢查後才可確診,而當聽到腸鏡檢查時,大部分人下意識反應就是拒絕。第一是害怕腸鏡檢查會有痛苦感,第二則是覺得需要脫褲子露出隱私部位,感覺非常尷尬。
  • 便血≠痔瘡 還需警惕腸癌腸道息肉需及時隨訪檢查
    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馮珍表示,不少患者出現便血的現象就認為是痔瘡,這往往會讓部分腸癌患者錯過治療時機。便血不僅僅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癌的表現。此外,隨著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腸息肉的檢出率大大提升。專家指出,腸息肉並不代表腸癌,但大多數腸癌是由腸息肉轉化而來。因此,腸息肉患者應及時處理,並定期隨訪。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通過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方面,能初步判斷腸道疾病,甚至是發現腸道內的癌變,在醫療界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如果近期大便突然出現以下幾種改變,當心就是癌來報導的信號:1、大便形狀有異常可能你從未仔細觀察過大便的形狀,但是你的腸道就已經決定了健康大便的狀態!腸道在人腹腔內百轉千回,不同節段的腸道負責不同的功能,人的結腸、直腸主要就負責儲存食物殘渣、生成糞便。
  • 腸鏡怎麼做?哪些情況需要做?有什麼注意事項?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曾哥每日科普曾醫生,我肚子不舒服,需不需要做腸鏡?我經常拉肚子,要不要做腸鏡?我的大便有血,需不需要做腸鏡?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到底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
  • 腸息肉會癌變嗎 腸息肉竟是這樣形成的
    腸息肉,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腸息肉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那麼好好的腸道為什麼就長了肉疙瘩呢?腸息肉會癌變麼?長了腸道息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腸道息肉腸道息肉通俗上說,就是腸道黏膜所隆起性的病變,簡單的說就是腸道上長了肉疙瘩。這其中包括腫瘤性的和非腫瘤性的病變。
  • 10年前腸道長息肉沒在意,8旬老人患上結腸癌
    讓老人沒想到的是,患癌的原因很可能與10年前發現的腸道息肉有關。今日,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三科主任廖江濤表示,超過半數的大腸癌是腸息肉癌變所致,建議腸息肉患者要儘早在腸鏡下做息肉切除,避免息肉進展為癌;建議長期抽菸、喝酒等7類高危人群進行腸鏡檢查。曹奶奶這兩年體重逐漸下降了10公斤左右,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消化道不適感及排便異常。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大腸檢查還會刺激到腸黏膜,在檢查過程中還可能會造成一些出血性的創傷。腸鏡檢查這麼辛苦,還是會有很多人不得不去做腸鏡檢查,因為大腸癌的患病率已經排名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是高居第二位。而大腸癌又是癌症中最笨的一種癌症,比較容易預防,因為大腸癌大部分都是由腸息肉惡化轉變而成的,只要我們可以發現腸息肉,做手術進行切除,就能起到預防和組織癌變的效果。
  • 2413人腸鏡檢查 三成多有結腸息肉 男性多於女性
    醫生提醒,體檢查出結腸息肉千萬別不當回事,特別是有大腸腺瘤等六類高危人群要當心結腸癌。2413人檢查腸鏡三成多發現結腸息肉如今,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很多市民在體檢項目中都會增加胃腸鏡的檢查,記者從哈醫大四院內鏡微創診療中心了解到,今年1-8月,共為2413人進行了腸鏡檢查,其中34%的人被查出結腸息肉,而且男性多於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