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若出現3種跡象,暗示腸癌或已在發展中,及時做腸鏡排查

2020-12-15 醫說健康

隨著電子產品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在出現疾病症狀後,都習慣上網查詢,看自己可能是出現了哪些問題。而當看到與「癌」有關的疾病時,更是會發自內心地產生恐懼。

沒錯,癌症就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疾病,不僅因為癌症的治療需要巨額花費,同時還因為癌症治癒率並不高。

很多癌症患者在發現病情時,就到了中晚期階段,甚至是連手術機會都已經失去,只能通過保守的放化療控制病情,而即便是經過了治療,晚期癌症的生存率也相當低!

目前我國高發的癌症種類主要是以內臟器官癌變為主,比如肺癌、肝癌以及消化道癌症等。而在消化道癌症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就是大腸癌,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大腸癌病發率都佔據了前五位

而且由於其早期症狀和普通的肛腸疾病相似,所以容易被患者忽視!

大腸癌在之前是容易出現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但近些年大腸癌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青中年患癌的病例在臨床上屢見不鮮。

特別是對於有腸癌家族史、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來說,出現大腸癌的機率也相對較高一些。

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三個改變,當心就是腸癌來報導的信號:

1、便便怎麼「減肥」了?

腸道負責的工作就是吸收營養、排出殘渣和廢物。由於腸腔就是一個圓柱體管腔,所以排出大便的形狀也以圓柱形、垂直下降為主。

如果出現了急性腸道疾病、飲食紊亂等問題,大便形狀也會短暫發生變化,比如稀水樣大便就是常見情況;

但是,若近期大便形狀發生變化,不似之前一般「粗壯」,反而是出現了細條、扁條樣的糞便,又或者是大便的一側出現凹痕、血液等,這都可能是腸道內異常佔位的表現。

當癌細胞形成癌腫之後,在大便通過時就可對其產生擠壓,從而造成形狀的異常變化。

2、便便為何變「紅」了?

很多腸癌患者在出現便血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普通肛周疾病,比如肛裂、痔瘡一類。

但事實上,腸癌便血和痔瘡有明顯區別,患者在便血的過程中不僅沒有特殊疼痛感,同時大便也多與血液混合在一起,早期由於出血量較少,所以很難肉眼發現,在進行糞便常規檢查時,可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

而隨著病情不斷發展,患者還會出現黏液樣、膿液樣的血便,並伴隨異常的腥臭味。有部分發展到晚期後的腸癌,沒有大便排出,反而是直接出現了便血表現。隨著血液流失的加重,後期患者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症狀。

3、便便怎麼越來越難排出了?

如果患者出現的是直腸癌,特別是低位直腸癌,在癌腫發展的早期,就可對排便感受器、肛門括約肌產生刺激,患者可出現裡急後重症狀,明明每次都感覺要憋不住了,但偏偏大便排出就是不順利,有時僅僅是出現了便意,卻沒有大便排出

而發展到晚期後的結腸癌、高位直腸癌,患者還可出現腸梗阻症狀,這是一種類似便秘的症狀反應,大便排出十分困難,同時還會伴隨劇烈腹痛、腹脹等症狀。有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腸梗阻症狀後,才被診斷為了直腸癌。

以上三個症狀出現,都可能是腸癌發出的信號。目前對於腸癌的篩查主要有三個方式:肛門指檢、糞便檢查、腸鏡,這其中對腸癌敏感性最高的檢查就是:腸鏡!在發現異常腫物後,應積極進行病理檢查,確診腫瘤的性質,然後再配合醫生進行科學治療。

相關焦點

  • 排便時出現這3種異常,建議去做個腸鏡,及時排查一下腸癌
    因為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身體消化正常糞便才不會有特殊的表現,但是,部分人有腸癌在發展,局部惡性腫瘤的形成會讓身體的消化出現改變,大便也會有異樣,因此要多掌握健康常識,了解腸癌出現糞便的變化,有疾病符合的特徵及時排查。1、出現黑色糞便在排便的過程中出現了血便,應該高度警惕。
  • 大便總不成形暗示得腸癌?醫生:大便出現1種現象,或是腸癌徵兆
    其實大家不要過於的驚慌,這樣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普遍的,而且造成這樣的原因也有很多種,並不一定就是腸癌,同樣還與其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大便不成形與哪些因素有關係?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大便出現不成形,因此,平時大家對於大便的變化要有所關注,出現問題時,就要及時進行調理,以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不過,醫生提醒,體內是否有腸癌,可能大便會出現1種異常現象,如果發現,還需及時就醫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 便血三個月 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圖)
    便血三個月,誤以為痔瘡 腸鏡一查已是腸癌中晚期    張女士,四十出頭,中等身材,從事辦公室文員工作,愛吃肉,很少吃蔬菜水果;不大運動,常常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三個多月前,張女士出現便血。「不是一大攤一大攤的那種,每次就是廁紙上擦擦有血。」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近日,65歲的章先生(化名)到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消化科複查,所有指標正常,去年手術切除的病灶沒有再出現。  回想起一年前發生的事,他心裡還有點後悔。去年上半年,他在體檢中發現大便隱血陽性+沒當回事,結果半年後腸鏡檢查卻發現,已經是腸癌中期。  我們需不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息肉到腸癌是怎麼個變化過程?
  • 一天內放屁不斷,是腸癌嗎?提醒:出現3個特徵,最好做個腸鏡
    出現哪3個特徵時需警惕腸癌? 1、排便裡急後重 排便裡急後重感是直腸癌的典型症狀,癌病灶越是低位,其症狀就越顯著。患者有急切的便意感,總覺得大便將要噴出,然而整個排便過程並不是很順利,甚至根本沒有糞便排出,所以患者會出現一天排多次大便的情況。
  • 19歲少年腸癌晚期,此前身體早有跡象,卻被誤認為痔瘡,誤了時機
    但便血持續了很長時間,他開始出現了貧血的情況,整個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虛弱了,於是就準備把痔瘡治一下。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經過檢查後發現,原來他之所以便血,並不是因為痔瘡,而是腸癌。腸鏡結果發現,一個巨大的腫塊,幾乎已經把腸腔完全堵塞了,並且距離肛門很近,只有不到10釐米的距離。在花樣的年紀遭遇此般不幸,不禁讓大夫扼腕。
  • 醫生忠告:符合這6種情況,及時做腸鏡
    一、大便異常的人大便的性質和人的飲食、健康有極大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平時大便正常,排便時間比較固定,突然出現大便的時間不穩定,經常出現交替性的便秘以及腹瀉情況就有可能是因為腸道裡面出現了癌細胞,這些癌細胞正在迅速繁殖導致腸道受損引起排便習慣變化
  • 懷疑自己得了腸癌,不願做腸鏡?一項檢測,或能從糞便中揪出腸癌
    在篩查癌症時,腸鏡的作用是最好的。但是腸鏡篩查比較隱私,而且有一些患者會感覺到疼痛感,這也讓人很難接受腸鏡。那還有什麼別的方法能夠篩查腸癌?一項檢測,或能從糞便中揪出腸癌。在腸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癌細胞不斷繁殖,擴散等原因影響一些癌細胞組織脫落到腸道內,隨著食物殘渣一同排出體外。而且腫瘤外面沒有包膜,糞便經常摩擦到腫瘤,也可能攜帶出一部分的癌細胞。
  • 腸癌來襲時,大便早已發出3個明顯信號,若發現,及時做腸道篩查
    特別是在腸道內出現惡性腫瘤後,糞便也會有一系列異常症狀。因為大腸就是糞便儲存、等待排出的場所。當以下幾個症狀到來時,警惕就是腸癌發出的信號:1、便便「減肥」了!人的腸腔是一個空心圓柱體,而在食物殘渣不斷堆積的過程中,受腸腔形狀的局限影響,糞便也自然會成一個圓柱狀。
  • 大便出血,是腸癌嗎?提醒:這五種症狀若出現,警惕腸癌找上門
    這其中最為高發的癌症種類就包括了肺癌、胃癌以及腸癌等。且近些年癌症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在青中年就被確診為了腸癌。也正因如此,大家對腸癌的症狀越來越關注,在出現「便血」後,都會懷疑是腸癌來敲門了!
  • 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哪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食物在腸道內也能夠被消化吸收,隨著腸道蠕動,進入排洩,最終形成大便,排出體外。排便是否正常也能夠反映一定的腸道問題。大便的次數,顏色,氣味和形狀都可能是腸道健康的表現。有人說如果三天才大便1次,很可能就是腸癌。還有人說,一天大便3次才是有問題,肯定是腸癌。那麼一天3次大便與三天1次大便,到底哪一個會是腸癌來臨的徵兆?
  • 出現無痛性腹瀉提防腸癌 腸癌的早期症狀
    有種腹瀉要特別當心:無痛性腹瀉  腸鏡+指檢查得更徹底  受涼或吃不潔食物容易出現腹瀉,肚子隱隱作痛,甚至絞痛,肛門火辣辣的。  但有一種腹瀉,肚子不痛,大便不規則,便中夾雜黏液或血液,有時腹部還可摸到腫塊。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事實也的確如此,大便是食物在體內的最後形態,所剩的食物殘渣會被大腸黏膜榨乾最後一點水分和營養,最終生成大便並排出體外。但是,大便也並非對人體沒有用處,它來自於你的腸道,而在排出之後,也為你做了最後一次貢獻!通過觀察大便的形態、顏色等方面,能初步判斷腸道疾病,甚至是發現腸道內的癌變,在醫療界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今年剛滿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衝走。起初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腸癌導致的!
  • 早上排便出現3種異常,最好做一下腸鏡,大腸癌可能已經找上你
    一、晨便出現3種異常,最好做腸鏡  或許有些人即使知道它的好處,但始終是過不去自己的「心理關」,有人覺得在私密處插入異物太羞恥,也有人覺得做腸鏡會很痛苦…此時,要高度警惕是腸癌,及時檢查確診,切莫忽視拖延。
  • 不做腸鏡也能居家早篩腸癌
    一提起腸癌篩查,很多人立馬想起了痛苦的腸鏡,禁不住開始打退堂鼓,但如果告訴你,初篩時不用做腸鏡,無痛無創,你的篩查欲望是不是馬上提高了?是的,廣州已有多家醫院提供這種檢測。只有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才需去醫院進一步做腸鏡來確診。
  • 怕做腸鏡,得了腸癌都不知道?做這個檢查,從「粑粑」中揪出腸癌
    腸癌是近些年高發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它的病發率僅次於胃癌。且近些年隨著我國逐漸向著老齡化發展、國民平均壽命增長、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影響,腸癌病發率仍在不斷增長,甚至呈現了逐漸年輕化趨勢,青中年人群患腸癌也並不罕見!
  • 腸癌到訪,早期會有4個症狀,若你身上有,及時給腸道做檢查
    正常我們的排洩物中有少量的鼻涕一樣的黏液,因為跟變便便混在一起,是不容易被察覺的,如果已經到了肉眼可見的黏液,說明含有更多的便便黏液。所以他也是醫生診斷是否有腸癌的參考依據。如果大便形狀發生改變,這時候要敲警鐘了,可能是腸癌的早期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排查是否是特定性疾病。
  • 這樣的大便居然會是腸癌(圖)
    哪些人須做腸鏡檢查    近年來,飲食結構的變化、工作壓力的大增等因素導致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但是,腸癌往往會拿痔瘡做偽裝,人們常認為便血只是痔瘡引起的,容易忽視而延誤治療。  別以為便血只是痔瘡作祟   李老師是某中學老師,今年39歲,不久前剛剛被確診為大腸癌晚期。
  • 大便出血,是腸癌嗎?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了
    她說,自己一個月來總感覺左下腹隱隱作痛,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有時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 陳濤介紹,大部分早期結直腸癌患者沒有特別的症狀,但有蛛絲馬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