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自己得了腸癌,不願做腸鏡?一項檢測,或能從糞便中揪出腸癌

2020-12-20 腫瘤科張正榮

每年腸癌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這意味著更多的人會被查出腸癌,預防腸癌成為人們關心的話題。還有不少人會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身體異常,當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時,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腸癌。

這時,去醫院檢查則是最好的選擇。在篩查癌症時,腸鏡的作用是最好的。但是鏡篩查比較隱私,而且有一些患者會感覺到疼痛感,這也讓人很難接受腸鏡。那還有什麼別的方法能夠篩查腸癌?一項檢測,或能從糞便中揪出腸癌。

糞便DNA檢測就是一種新型的檢查方式。在腸癌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癌細胞不斷繁殖,擴散等原因影響一些癌細胞組織脫落腸道內,隨著食物殘渣一同排出體外。而且腫瘤外面沒有包膜,糞便經常摩擦到腫瘤,也可能攜帶出一部分的癌細胞

而癌細胞中含有比較獨特的基因,通過收集糞便,並且提取當中的DNA成分,就能夠知道人體內是否出現了腸癌或者腸癌的癌前病變。這也是目前比較新的一種方式,能夠作為人們代替腸鏡的選擇。

糞便DNA檢測的出現是由中國的研發團隊發現的,而這項研究的結果發現,通過檢測糞便中的基因變化,對1、2期腸癌檢測敏感度能夠達到91%,並且腸癌的癌前病變也能夠及時地被發現,達到64%。這也意味著我國檢查診斷腸癌能夠通過糞便DNA輔助判斷

當然篩查腸癌並不能完全依靠糞便DNA檢測的結果,也有一些腸癌的隱蔽性比較高,很難被這種檢查結果所表現出來。最好的檢查辦法應該是以下3,建議腸癌的高危人群定期接受檢查。

首先接受超過50歲的人群都屬於腸癌危險人群。此外如果還出現了排便習慣改變慢性腹瀉慢性便秘血便等情況,或者有結腸癌家族史或者腸道腫瘤息肉病史的患者都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這些人群應該定期的接受大便隱血檢查

通過這項檢查能夠了解腸道內是否有慢性出血,只要有任何一次檢查是陽性,那麼就應該立刻進行下一個檢查方法,腸鏡

確實腸鏡可能讓人覺得尷尬和不適。但是在必要時腸鏡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到腸道內的病變和出血情況,也能夠更準確的篩查腸癌。實在難以接受腸鏡,也可以選擇無痛腸鏡。如果確實發現到了異常的組織,就需要進行到下一個階段,病理活檢

在腸鏡篩查中可能發現腸道內異常的組織,必要時可以取出一部分的組織,繼而進行病理學檢測,判斷組織的性質,更好地接受腸道內的治療。在不少早期腸癌的患者都離不開這一步的診斷。

只有接受了這些檢查方法,才能夠徹底診斷出腸道內是否出現癌變,更早的發現病情。如果你懷疑自己得了腸癌,但不願做腸鏡,也可以先進行糞便DNA的檢查揪出腸癌。

相關焦點

  • 怕做腸鏡,得了腸癌都不知道?做這個檢查,從「粑粑」中揪出腸癌
    且有部分做過腸鏡檢查的朋友,會在網絡上渲染檢查時的疼痛感,因此疼痛也成了檢查者畏懼的最大原因。而部分腸癌患者,也正因為內心的恐慌,錯過了最佳診斷試劑!不過,近些年臨床研發和應用的一些黑科技,或許能幫助你躲過腸鏡篩查,又能初步判斷腸道有無疾病。而這項黑科技就是:糞便DNA檢測!
  • 篩查腸癌,除了做腸鏡,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許多人並沒有及時行腸鏡檢查。據一份權威調查數據:在2299名已經確診的 Ⅲ 、 Ⅳ 期腸癌患者中,只有3%的人做過腸鏡;另外的97%的人,唯一的一次腸鏡,是被確診的一次;無一例外是出現了典型症狀「迫不得已」才做的腸鏡。為什麼這麼多人會漠視這個救命檢查呢?
  • 不做腸鏡也能居家早篩腸癌
    一提起腸癌篩查,很多人立馬想起了痛苦的腸鏡,禁不住開始打退堂鼓,但如果告訴你,初篩時不用做腸鏡,無痛無創,你的篩查欲望是不是馬上提高了?是的,廣州已有多家醫院提供這種檢測。只有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才需去醫院進一步做腸鏡來確診。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眾所周知,腸鏡檢查可以篩查腸癌,但是很多人都止步於腸鏡檢查。雖然現在也有無痛檢查,但是檢查的前幾天只能吃流失或者半流食,前一天只能吃一些豆腐、豆之類的無渣食品,正常人餓個三五天下來都有些難受了。而且在腸鏡檢查中,需要先排空腸胃,然後打氣把腸道撐起來,再放入儀器檢查。
  • 年年體檢,為何還沒能揪出腸癌?肛腸科醫生透露4個原因
    然而,腸道也有很多「軟肋」,比如腸癌。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有的人年年體檢,還是沒能揪出大腸癌,這是為什麼? 《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告訴你其中的真相,並送你一套國際公認的腸癌預防法。 年年體檢,為何沒能揪出腸癌?
  • 不喝瀉藥,不做腸鏡也可以篩查大腸癌,很多人都不知道
    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糞便隱血試驗不能發現早期病變,例如,免疫化學法糞便隱血試驗,檢出進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只有20%至30%。也就是說,大便隱血試驗發現腸息肉的能力較差,如果化驗大便來篩查大腸癌,推薦檢測頻率為一年一次。2、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息肉和癌症最好的手段,而且,發現病變可以立刻活檢,或者在腸鏡下切除息肉病變。
  • 一天內放屁不斷,是腸癌嗎?提醒:出現3個特徵,最好做個腸鏡
    放屁次數增多跟腸癌沒有直接聯繫,多種因素可導致放屁次數增多。吃太多產氣食物如白蘿蔔、豆製品或根莖類蔬菜和高蛋白質食物;刺激性和高脂肪食物會改變放屁氣味。患有普通的腸道疾病,如便秘受到細菌或病毒感染,腸易激綜合症也會增加放屁次數。不過最近短時間內放屁次數增加且伴有以下三個症狀時,需去醫院做腸鏡檢查,排除腸癌的可能性。
  • 25歲姑娘被診腸癌:我只是偶爾便血,應該是痔瘡,咋就成了腸癌呢
    「我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心想可能是長期坐辦公室得了痔瘡,就沒太當回事。」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腸癌的信號。 「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症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熱等全身表現。」
  • 揭秘防腸癌「黑科技」:吞「膠囊」病變一目了然
    你可能無法想像:吞一顆「膠囊」,從食管到腸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拉一坨「粑粑」,就能揪出隱藏在體內的腸癌基因。  6月7日上午,廣州日報「名醫大講堂」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舉行「拯救腸道健康,防範癌前病變」專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獲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廣州醫院正在研發和應用堪稱「黑科技」的最新技術,可助人們一臂之力。
  • 大腸癌早期檢測除了做腸鏡還有哪些方法
    早期檢測大腸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結腸鏡檢查,它可完整、清晰地將整個腸道內部觀察清楚,並對可疑病變取組織做病理檢查,那麼除了腸鏡檢查,還有沒有其他檢測方法呢? 先說說什麼是大腸癌的早期檢測或者稱早期篩查 大腸癌早期篩查就是在還沒有出現腸癌症狀的人群中,或者有腸癌高風險的人群中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發現早期腸癌的方法。
  • 經常拉肚子,結果查出腸癌!小夥慘痛經歷提醒你,腸癌喜歡這樣吃
    然而就在上周末,一張腸鏡報告單打破了他原本平靜幸福的生活。 幾個月前,小胡就開始每天拉肚子,雖然感到奇怪,但沒什麼其他的不適症狀,小胡也就一直沒放在心上。最近一個月,小胡發現自己不僅拉肚子,大便還變黏了,甚至有時出現黑便。一開始小胡仍然沒有重視,但這種症狀持續了一個月,上周更是幾乎無法排便,這才讓他害怕起來,周末到醫院做了個腸鏡,醫生告知他已經是腸癌晚期!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威爾介紹, 自己能鼓起勇氣做腸鏡, 多虧斯坦福博士「再三督促」。 其實, 腸癌篩查除了用腸鏡, 還可以查大便。 在《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 推薦的三種腸癌篩查技術中, 有兩種都是依靠大便的檢測技術。
  • 做一次腸鏡能保10年平安?他在3年後複查已是腸癌,腸鏡能信嗎?
    年輕氣盛的兒子直接找到了醫生,質問道:父親明明在3年前才剛剛查了腸鏡,在查出息肉後,為保萬無一失,還特意做了切除手術,怎麼這一次又查出了腸癌?到底是檢查出了問題?還是之前的手術出了問題?不是說做一次腸鏡能保10年平安的嗎?做一次腸鏡到底能保多長時間的平安?
  • 出現無痛性腹瀉提防腸癌 腸癌的早期症狀
    孫彩珍說,痔瘡出血往往顏色鮮紅,會一滴滴地滴下來,但是腸癌的出血與大便黏在一起,顏色是暗紅色。  大腸癌容易被忽視  孫彩珍講了一個例子:這個病人的妻子自己就是肛腸科醫生,每年給很多病人指檢,但從來沒給丈夫檢查過。丈夫每年體檢都是做腸鏡,一直很正常。
  • 腸癌有什麼表現?普通人應該如何預防腸癌
    便血多是因為糞塊摩擦癌組織引起出血,且常與糞便混雜在一起;排便習慣的改變是由於病灶刺激腸黏膜引起排便反射,引起腹瀉、排便不盡等症狀;而大便性狀改變則是因為腫瘤生長導致腸腔狹窄,表現為糞柱變細、變形,甚至可能會出現腫瘤過大導致整個腸腔堵塞,造成患者無法排便的情況。了解完腸癌的症狀後,還應該懂得如何預防腸癌。
  • 勿把「早期腸癌」當「腸炎」!
    腸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腸道疾病,常表現為大便帶血、腹痛,與腸癌的症狀非常相似,但是得了腸炎不可怕,大多通過吃藥就可以緩解了。腸癌就沒那麼幸運了,談「癌」色變!
  • 40~74歲的人群中,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我平時身體一直不錯,心想可能是長期坐辦公室得了痔瘡,就沒太當回事。」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腸癌的信號。 「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症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熱等全身表現。
  • 腸癌一查出就是中晚期?只因你忽視了這些「求救信號」
    而且檢測的方式讓很多人們不能接受,一提起腸鏡,就直搖頭,覺得做腸鏡要經歷抽血化驗,預約等上十天半個月,檢查前一晚還要清腸、禁食,擔心腸鏡檢查過程太痛苦、會創傷甚至穿孔腸道……本該做篩查的人,往往就因為各種疑慮這麼一拖,問題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今年剛滿50歲的陳先生,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腹瀉伴隨輕微腹痛,一天要跑好幾次廁所,有時候大便中還帶有暗紅色的血,還比較黏,不容易衝走。起初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太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日漸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做了腸鏡,結果讓陳先生和家人如五雷轟頂——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晚期腸癌導致的!
  • 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
    大家對腸癌這種話疾病都是非常害怕的,都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一直健康。但是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關於腸癌的檢查當中,有一項就是指檢。都說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那麼,腸癌除了指檢,還有哪些檢查方法呢?應該怎麼治療呢?如何預防腸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