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

2020-12-14 健康界

大家對腸癌這種話疾病都是非常害怕的,都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夠一直健康。但是身體不舒服還是要及時去醫院檢查。關於腸癌的檢查當中,有一項就是指檢。都說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那麼,腸癌除了指檢,還有哪些檢查方法呢?應該怎麼治療呢?如何預防腸癌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不要隨便懷疑腸癌,有無腸癌指檢一摸便知

一般來說,直腸指檢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很多的直腸癌患者通過直腸指檢,都可以發現有直腸腫塊,比如說直腸指檢能夠摸到直腸有腫塊,然後又有指套有染血,然後再結合其他的臨床表現,還有ct等影像學檢查,對直腸癌它的診斷是會達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

但是直腸指檢摸到腫塊,並也不一定就代表說就一定有直腸癌這個情況,還要結合其他的檢查,比如說還要結合腸鏡檢查,比如說還要結合ct等等檢查,這些手段的話是綜合手段,對於直腸癌診斷是必不可少的。

一、腸癌的檢查方法

(1) 糞便檢查:  糞便潛血試驗對本病的診斷雖無特異性,但方法簡便易行,可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

(2) 直腸指診:  絕大部分可在直腸指診時觸及直腸包塊。

(3) 結腸鏡檢查:  可清晰地觀察全部結腸,並可在直視下鉗取可疑病變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及微小結腸癌的發現與確診,是腸癌最重要的檢查手段。

(4) 鋇灌腸:  病變在乙狀結腸上段或更高位置者,須進行X線鋇劑灌腸檢查。

(5) 癌胚抗原(CEA)測定:  在腸癌患者血清中,可以檢測到癌胚抗原(CEA),這種糖蛋白並非腸癌的特異相關抗原,故血清CEA測定對腸癌的診斷不具有特異性。

(6) 其他檢查:  直腸內超聲掃描可清晰顯示直腸腫塊範圍、大小、深度及周圍組織情況,並可分辨直腸壁各層的微細結構。檢查方法簡單,可迅速提供圖像,對選擇手術方式、術後隨訪有一定幫助。

二、腸癌治療方法

腸癌的治療武器很多,包括手術、放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等等等,這些武器合理科學的序貫應用、以及持續跟蹤、動態病灶評估、療效評價、毒副作用評價和防治,以及臨床策略的及時調整,對大腸癌的健康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手術治療:首選的治療方式,需要評估患者的手術指徵。術前可新輔助化療/放化療,以增加手術切除成功率;術後輔助化療/放化療、靶向藥等其他治療。

化學治療:通常作為不能手術治療的病例的主要治療方式。嚴格按照化療周期進行用藥,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以判斷腫瘤治療情況。

放射治療:可作為手術治療及化療的輔助治療,也可作為部分類型腫瘤的首選治療方式,放療期間需注意近期及遠期毒性反應。

靶向治療: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的腫瘤患者,通過藥物精確的針對癌細胞進行殺滅,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免疫治療:通過應用各種生物製劑和手段,調節和增加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達到抑制和殺滅癌細胞的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80%以上的腫瘤。值得一提的是,目前FDA批准應用於腫瘤臨床治療的免疫藥物,全部尚未在國內上市。

三、身體出現哪些異常有可能是腸癌的信號?

1、腹脹                                                                    

該疾病是會給病人造成腹脹,痛的情況的,這是因為腸道功能錯亂或者是梗阻產生的。而發病的位置通常是在下腹位置,一般痛的情況是隱痛,脹痛的痛感。而這類現象病人總是認為是由於胃病產生的,從而錯過了治療。

2、貧血

發生該疾病病人會因為慢性的失血情況,而當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時候,那麼病人就會有貧血的情況。而這類情況病人總是會覺得就是單一的貧血現象。所以不會去治療大腸方面的疾病。而當腫瘤長大一定的體積的時候,那麼就會讓腸管,腸腔變得比較狹小,所以會造成腸內通過受到阻礙。

3、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

病人在平時排便的次數比正常人要多,但排便量並不是很多,而且也不一定每次都有糞便排出,有時候會只排出一些粘液,血液等。而這種情況病人總認為是痔瘡造成的,從而沒有去診治。大是當腫瘤變得比較大,而且會有糜爛,感染的情況噶生時,大便習慣,次數也會發生改變,而且還會有腹瀉,便血的情況。

4、腹部包塊

通常有一半的患者能夠發現腹部會出現包塊,其形狀不是很規則的,而且質硬,切包塊還會隨著腸管有相對的活動,而到了末期之後腫塊可能會比較固定一些。而當腹部出現腫塊,沒有人會發覺到它,這樣就延誤了治療最好時機。

5、消化道症狀

當右半部出現疾病時,一般腹部會有隱痛的感覺,剛開始是間歇性的,而後會是持續性的,這種情況十分像闌尾炎。而發生左邊時會有腹部絞痛,便秘,排氣受到阻礙,便秘,便血等情況。因此發生這類情況病人務必要馬上去就診。

上述這些表現很容易被病人忽視或者是當成別的疾病進行治療,但殊不知這會錯過疾病最佳治療時間,也會讓遭受更長時間的痛苦。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發現腸癌不要忽視「肛門指檢」
    核心提示:專家表示,除了因為現在人群飲食結構變化的因素外,許多民眾忽略如「大便常規」、「肛門指檢」等簡單的檢查項目,認為不好意思,其實這兩項檢查是非常有效的大腸癌篩查手段。   受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平均新髮結、直腸癌病例達13萬,並以平均每年4%的增幅不斷上升。
  • 70%直腸癌指檢能查出 糞檢能降低32%腸癌死亡率
    今年體檢,你做肛門指檢(簡稱「肛檢」)、糞便檢查(簡稱「糞檢」)了嗎?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肛腸外科葉鋒副主任醫師說,近10年,我國腸癌的發病率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以浙大一院為例,專家門診中腸癌患者佔60%,病房中腸癌患者則佔到80%以上。
  • 醫生妻子為丈夫「指檢」 結果發現情況不對
    病人說他最近經常拉肚子,有時一天拉十多次,總感覺拉不乾淨,肚子雖然不痛,但有時拉出來的大便黏著黏液。孫彩珍一聽,心裡「咯噔」一下,又搭了搭病人的脈,勸病人趕緊先去醫院肛腸科做個檢查。前天,忐忑不安的孫彩珍,還是接到了這個病人家屬的電話,說確診是腸癌。
  • 出現無痛性腹瀉提防腸癌 腸癌的早期症狀
    有種腹瀉要特別當心:無痛性腹瀉  腸鏡+指檢查得更徹底  受涼或吃不潔食物容易出現腹瀉,肚子隱隱作痛,甚至絞痛,肛門火辣辣的。  但有一種腹瀉,肚子不痛,大便不規則,便中夾雜黏液或血液,有時腹部還可摸到腫塊。
  • 最尷尬的體檢---肛門指檢
    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肛門指檢,其次就是糞便。事實上,這兩項也是體檢中最容易被棄檢的兩項。很多人不知道,肛門指檢,小小的「長驅直入」,是直腸癌的初篩。由於害羞和怕麻煩很多人放棄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肛門指檢和糞便檢查,有多不受待見?「像肛門指檢,我們一般以為女孩子比較抗拒,沒想到棄檢的人中有六七成是年輕男子。」
  • 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易被發現,請不要拒絕指檢
    對有血便或持續大便潛血陽性病人,應首先考慮到有直腸腫瘤的可能,並應做進一步的相關檢查;2、黏液便和膿血便:隨著癌腫繼續長大,出現腫瘤破裂時,腫瘤表面黏膜破損處容易因腸道內的大量細菌而發生繼發性感染,同時因為感染組織壞死、脫落,腫瘤大量滲液,大便中常帶有鮮紅或暗紅的血液和黏液,且會出現糞血相混;3、排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一次變成兩三次或更多
  • ...大腸癌|糞便檢查|前列腺癌|張健|巍子|直腸癌|肛門指檢|胃癌
    很多人覺得那麼私密的地方,實在不好意思讓一個陌生人看到,更何況還要伸手指進去摸。但實際上,肛門指檢非常重要,這是篩查肛腸疾病最基本、有效的手段。因為健康的直腸表現為光滑而柔軟,不健康的直腸則會出現腫塊、僵硬、充血,甚至出現炎症。通過肛腸指檢,可以發現肛門及肛周相關疾病,如痔瘡、肛瘻、肛裂疾病、直腸癌以及其他肛腸良惡性疾病。
  • 肛門指檢不得不說的那些細節
    但直腸癌往往可以通過一種簡單的檢查方式發現,這就是直腸指檢,又叫肛門指檢。中國的腸癌發病情況與西方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75%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可經指檢觸及。腸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惡變發展來的,腺瘤惡變大概需要3~8年的時間。直腸指檢是一種篩查手段。操作簡單,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10cm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直腸指檢可以發現腫瘤、炎症以及各種損傷。
  • 又有一年輕男子把腸癌當痔瘡,究竟該如何分辨?
    類似的例子太多了,天天寫、天天說,總有一些人以為我們在嚇唬他,是為了為醫院創收。去年就遇到這麼一個患者,說是痔瘡出血來的,在當地肛腸醫院治療好長一段時間效果不佳。然而入院常規做了直腸指檢,我卻摸到了不同尋常的東西,估計是直腸癌。
  • 肛門指檢有什麼用?醫生:能讓直腸癌「現形」,一次只要幾十塊
    實際上,除了腸鏡,發現病變,包括腸癌,不止腸鏡檢查一種手段。都有什麼呢?它們又有哪些優劣?不如一起聽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鄭朝旭的專業解讀。肛門指檢,又稱腸道指檢,醫生不需要藉助其他醫療工具,戴上一次性手套就可以為患者實施檢查,這是比腸鏡更簡單的檢查方法,日常體檢也往往包括這個項目,費用也比較低,一般不會超過一百元。
  • 直腸指檢,到底有必要做嗎?它能在2分鐘內查出80%的直腸癌
    不過在臨床上,直腸檢查尤其是直腸指檢,是最簡單也是最直觀且非常有效的檢查方法。具體來說,在檢查的時候,醫生用手指伸進患者肛門5到10釐米,然後進行簡單的觸摸,絕大多數的肛腸病變,比如息肉、痔瘡、腫瘤都能夠摸到。 尤其是早期的直腸癌患者,通過這種簡單的檢測方式,能夠查出80%以上的病變。
  • 三塊錢的肛門指檢八成人不願做可能因此漏過癌
    張磊主任說,「有時候『痔』與『癌』,只在於患者做不做指檢那一念之間的差別。」在許多體檢中都有肛門指檢一項,這項檢查可以排查肛裂、內痔、直腸脫垂、肛門失禁、肛管直腸瘻、直腸癌、前列腺問題等。「距肛8釐米內的直腸癌,都可以通過它檢查出來。」張磊主任說,中國的腸癌發病情況與西方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75%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而其中又有2/3可通過醫生指檢觸及。
  • 身體出現這4個症狀,再尷尬也要做肛門指檢,別覺得不好意思
    對於肛門指檢,有人戲稱為「一指彈,菊花殘」。肛門指檢在臨床上非常常用,也有很好的診斷價值。但是由於這個檢查方式需要脫下褲子,醫生的手指緩慢伸進患者的肛門內,根據手指觸感進行甄別,很多人在體檢時都會選擇放棄這項檢查,殊不知,這是放棄了一項非常重要的體檢項目。做肛門指檢,有什麼意義?
  • 出現無痛性腹瀉要提防腸癌
    醫生妻子史無前例地為丈夫「指檢」結果發現情況不對……上月,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常務委員、杭州艾克(種福堂)中醫腫瘤門診部主任孫彩珍接診了一個病人。病人說他今年腸胃特別不好,想用中藥調理一下。怎麼個不好呢?病人說他最近經常拉肚子,有時一天拉十多次,總感覺拉不乾淨,肚子雖然不痛,但有時拉出來的大便黏著黏液。
  • 4個檢查助你發現「腸癌君」!在家就可以做
    腸癌是一種發病率非常高的惡性腫瘤,2015年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已達13%,到如今,這個數據還在上升中。預防大腸癌,除了保持好的飲食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外,選對篩查方法也是重中之重。很多人一聽到腸癌,就會想到腸鏡。腸鏡確實是非常有效的篩查方法,但它並不是唯一的方法。專家提醒,篩查大腸癌有四個武器。
  • 繪本裡的性教育——《不要隨便摸我》
    養大一個女兒究竟有多難?一樁樁女性受害事件不斷提醒我們: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性教育! 通過繪本給3—6歲孩子做性教育,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海豚出版社出版的雙語兒童自我保護繪本系列的第二本——《不要隨便摸我》(第一本 在這裡) 讀繪本
  • 肛門指檢,如此令人尷尬的檢查,哪些人要做?醫生說了4種情況
    李先生今年35歲,前一段時間因排便不暢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他做個直腸指檢了解情況,但是李先生見診治醫生是女醫生,且想著要被人「爆菊」,心裡有點尷尬,面子放不下,便拒絕了醫生的建議。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建議及時做肛門指檢,別太害羞了!
    肛門指檢怎麼做?據數據統計,80%的腸癌多發於直腸,而直腸若出現問題,手指就能夠觸及得到,醫學上稱之為肛門指檢。直腸指檢時,手指可以深入距肛緣7~10釐米的肛門、直腸。有人質疑,手指入體,豈不要「火暴菊」,我可受不來這份疼痛。但其實只要動作輕柔,最多只會有一點不適,再加上潤滑劑的作用下,手並不會對約括肌造成很大刺激。
  • 因害羞拒絕直腸指檢,可能會錯過抓癌時機!4類人群最好別逃避
    李先生今年35歲,前一段時間因排便不暢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他做個直腸指檢了解情況,但是李先生見診治醫生是女醫生,且想著要被人「爆菊」,心裡有點尷尬,面子放不下,便拒絕了醫生的建議。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排便時發現以下3種異常,就要儘快做肛門指檢01大便形狀改變健康的大便表面光滑不黏膩02大便規律改變大便形成規律後,身體會適應習慣,每天一到那個點就想大便,基本上正常人都是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也有的人兩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