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來襲時,大便早已發出3個明顯信號,若發現,及時做腸道篩查

2021-01-21 醫說健康

隨著肚子一陣波濤洶湧的活動,你感覺有什麼東西要從身體某一處噴湧而出,於是你匆匆奔向洗手間,脫下褲子迅速釋放了自己,隨手按下衝水鍵的同時,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水流聲帶走了泛著惡臭的汙穢,而你一身輕鬆,哼著歌兒離開了洗手間!

殊不知,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其實,「以屎為鏡」,也可以了解一些身體健康狀況,甚至是能揪出癌變。特別是在腸道內出現惡性腫瘤後,糞便也會有一系列異常症狀。

因為大腸就是糞便儲存、等待排出的場所。當以下幾個症狀到來時,警惕就是腸癌發出的信號:

1、便便「減肥」了!

人的腸腔是一個空心圓柱體,而在食物殘渣不斷堆積的過程中,受腸腔形狀的局限影響,糞便也自然會成一個圓柱狀。

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出現了大便形狀改變,比如稀水樣糞便、糞便溏稀等,大部分情況下都與飲食習慣紊亂、急性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有關;

但是,若近期大便突然發生了異常的形狀變化,從原本「粗壯」的圓柱體變成了小細條、小扁條,甚至是粗細如同鉛筆一般。

又或者是大便依舊粗壯,但在大便的另一側卻出現了一條凹痕、血痕,這就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異常佔位,特別需要警惕直腸癌!

因為在癌腫形成之後,腫瘤會不斷增長,而糞便通過的過程中,癌腫就會對糞便造成擠壓,如同擠牙膏一般,改變了大便形狀。

當大便過於乾結時,又會與癌腫發生摩擦,造成癌腫表面潰破、出血,進而出現血痕、凹陷痕跡。

2、便便「紅了」

正常人排出的大便,顏色應該是黃褐色,在進食含色素的食物後,大便顏色可能會隨之發生改變。除此外,吃下動物血液後,大便也會受鐵、血紅蛋白等影響,呈現出黑色柏油樣!

但是,如果近期排便的過程中,發現大便中夾雜著暗紅、深紅色血液,又或者是與黏液混合在一起,這就可能是癌變的信號。

在腸癌發展過程中,腸道表面本身就容易潰破出血,且癌細胞又會侵犯黏膜肌層、血管,繼而造成出血。隨著患者病情不斷發展、出現感染後,甚至可以直接排出膿液樣混合型血便。

3、便意越來越隨意

通常情況下,成年人多會養成自己的排便習慣,這種習慣甚至能精確到某一時間段,比如晨起大便、飯後大便等。

但是,如果近期大便習慣突然出現了改變,比如一天內反覆大便,總是有裡急後重感、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都可能與癌腫刺激腸道黏膜、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這裡需要重點提及裡急後重感,也就是明明自己有較為急切的便意,但是排便過程卻相當不順利,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又或者是在大便過後總有排不淨的感覺。這多與直腸癌壓迫排便感受器、刺激神經、括約肌等因素有關。

當然,排便只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並不是腸癌的絕對表現,畢竟其他腸道疾病也可能會影響到排便,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等。只有通過精確的檢查後,才能知道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而目前臨床上常用到篩查腸癌的手段,主要就是肛門指檢、腸鏡一類。

相關焦點

  • 排便時有三個表現,提醒你腸道或受損,及時就醫,進行腸癌篩查
    而很多人又對腸鏡、肛門指檢等篩查方式存在牴觸、尷尬的心理,以至於腸癌早期發現率相當低迷!大部分腸癌患者在確診時,都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症狀,比如貧血消瘦、腹痛、腸梗阻等。而此時,腸癌也早已經進入了中晚期,患者預後大打折扣。
  • 得了腸癌,身體這3個症狀「藏不住」,若發現,及時進行腸癌篩查
    由於腸道在人體腹腔,而大腸的功能又是儲存食物殘渣、將殘渣變成糞便、儲存和排出糞便,所以在腸道發生癌變之後,人體也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比如當以下三個症狀來敲門時,當心就是癌變發出的信號!腸癌造成的疼痛,多和腫瘤刺激管壁神經系統、侵犯腸道黏膜的下層或肌肉層、侵犯周圍組織造成黏連、腸梗阻、腸穿孔等因素有關!患者對大腸癌的臨床疼痛性質描述,多是以持續或間歇性的隱痛、鈍痛、刀絞樣疼痛等為主。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若排便時出現這5個異常,及時檢查
    近年來,我國腸癌的患病人數和因腸癌而死亡的人數呈明顯上升的趨勢。主要還是由於發現腸癌時已經屬於晚期,導致死亡率的升高。一般來說,腸癌早期發現,積極治療,治癒率可以高達90%以上,但如果到了晚期,治癒率就非常低,甚至不到5%。
  • 大便若出現3種跡象,暗示腸癌或已在發展中,及時做腸鏡排查
    特別是對於有腸癌家族史、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來說,出現大腸癌的機率也相對較高一些。如果近期大便突然有以下三個改變,當心就是腸癌來報導的信號:1、便便怎麼「減肥」了?如果出現了急性腸道疾病、飲食紊亂等問題,大便形狀也會短暫發生變化,比如稀水樣大便就是常見情況;但是,若近期大便形狀發生變化,不似之前一般「粗壯」,反而是出現了細條、扁條樣的糞便,又或者是大便的一側出現凹痕、血液等,這都可能是腸道內異常佔位的表現
  • 腸癌到訪,早期會有4個症狀,若你身上有,及時給腸道做檢查
    其實這是由於腸道有溼氣造成的,腸道內有大量黏液,也是腸胃有問題向我們發出的信號。正常我們的排洩物中有少量的鼻涕一樣的黏液,因為跟變便便混在一起,是不容易被察覺的,如果已經到了肉眼可見的黏液,說明含有更多的便便黏液。所以他也是醫生診斷是否有腸癌的參考依據。
  • 大便若有這3個異常,也許是腸癌來了,可別後知後覺
    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很有必要,建議在45歲之後,通過腸癌的篩選來了解身體是否健康。很多人上了年紀腸道功能降低,但是在身體檢查這方面沒有多下工夫,可能會因為忽略檢查而無法及時察覺疾病的信號。在疾病不斷發展,身體出現明顯症狀時才去就診,可能為時已晚,疾病已經惡化而威脅健康。因此,要通過合理的檢查來掌握疾病的發展情況,有排便異常的表現很可能是腸癌來襲。
  • 大便出血,是腸癌嗎?提醒:這五種症狀若出現,警惕腸癌找上門
    一般情況下,由普通的肛門疾病誘發的出血,血液顏色多是鮮紅種類、可多可少,患者在大便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就那痔瘡來說,有的是先出血再大便,而有的是先大便再出血,總之大便和血液是分開的狀態,且非常清晰。如果是出現在低位的直腸癌,出血也可能是鮮紅的顏色。
  • 54歲大叔暴瘦20斤,查出腸癌,醫生提醒:腸癌常有4個信號
    有位54歲大叔暴瘦20斤,自己沒當回事,但他的妻子覺得這是不好的預感,拉著他去檢查,結果查出腸癌。醫生告訴大叔,其實除了暴瘦,身體還給出過其他信號,但都被他忽視了,腸癌有4個信號,下面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哪怕只佔了一個,也要警惕,早點篩查。腸癌有哪4個信號?
  •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患者通常會有明顯貧血特徵,查癌的患者通常還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大腸癌的患者平時很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也會伴有腹部不適的症狀,腸癌雖然不痛不癢,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腸癌通常會有哪些信號?
  • 大便不成形是腸癌?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大部分癌症早期症狀都不夠典型,特別是內臟器官癌變後,早中期的症狀表現,就可能與普通疾病症狀相似,所以在網絡查詢時,某些普通疾病的症狀很容易與癌重疊在一起。比如大腸癌造成的大便不成形,就與普通腸胃疾病相似!所以,這裡也需強調一點:並不是所有的大便不成形,都是腸癌的信號!
  • 別嫌噁心,大便時低頭看一眼,3種異樣或是腸道在求救:癌來了
    部分人在腸癌發病過程中身體就會發出信號,在排便過程中糞便特殊改變應該警惕起來,判斷是否為疾病引起,才能夠對症治療,將疾病帶來的傷害減輕。那麼,大便有哪些特殊表現,跟腸道惡性腫瘤有密切的關係呢?1、出現便血表現大便顏色出現了改變,原本黃褐色的糞便變成了黑色糞便,需要高度警惕,這種情況的發生和腸道惡性腫瘤是有關係的。在腫瘤體積增大,破裂出血之後,糞便含有的血量增多,在混合時就會出現顏色的特殊改變。
  • 腸癌早期不痛不癢,發現就是晚期?大便出現這些異常,就該去醫院了
    發現這些情況要及時就醫 1、黑便 如果發現大便發黑,首先要明確是否有出血,先做一個檢查,比如糞便化驗和ob試驗,如果裡面確實有很多紅細胞加號,就可以判定糞便有出血情況。
  • 屁多、大便不成形就是腸癌?想多了,腸癌的真正信號,別忽視了
    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發生在結直腸的惡性腫瘤,高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我們知道,大便和屁,都是經由腸道排出的代謝物,因此就有人在擔心,屁多、大便不成形,是不是腸癌的症狀。其實這是多慮了,腸癌的真正信號,要及時的察覺。
  • 得了腸癌,患者的大便和正常人的大便,有什麼區別?醫生回答
    醫生建議大家每次排便之後,看一眼自己的大便,雖然說這個舉動有點「重口味」,但大便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癌細胞到來時,會使大便發生變化。腸癌患者大便更細患有腸癌的人,大便會比正常情況下細一點,因為腸道出現癌細胞時,腸道會變得狹窄,大便排出的「通道」空間太小,所以排出的大便就會比較細一些。如果是突然之間發現自己的大便很細,需警惕是否是腸道疾病的表現。
  • 從大便看腸道健康:排便長期出現4個現象,腸癌或許潛伏你體內
    殊不知,大便素有腸道健康晴雨表之稱,無論是急性腸道疾病、慢性病,都可影響到大便的形態。甚至是在腸道發生癌變之後,都可以通過大便來進行初步判斷!如果近期大便突然出現以下四個異常,就應當心是腸癌發出的信號:第一,大便形狀怎麼變了?上文中已經提到了,食物殘渣會不斷在大腸內堆積,而腸道黏膜又會再次吸收黏膜中的水分,最終讓大便成形。
  • 腸癌在身體「作怪」,大便可能出現4個異常
    比如以下幾個大便異常,就可能是腸癌發出的信號:1、便便瞞著你「減肥」了要知道,人的腸道就是一個空曠的圓柱狀,當食物殘渣隨著小腸流入大腸內後,它們會在此處不斷堆積,被腸道黏膜吸收最後一點水分和營養物質,最終進入直腸內準備排出。
  • 大便不成形2個月,一檢查發現早期癌症,腸癌的症狀還有哪些?
    王大爺今年67歲,2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然而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元旦回老家,拖到現在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做腸鏡時,醫生在距王大爺肛門12公分處,發現了一塊1.5cm大小的息肉樣隆起,而且中央凹陷,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是早期腺癌。
  • 提醒:若有3種異常,或是腸道有癌細胞
    各位不要小看大便,有的時候它是健康的警示燈,體內有癌時,它會發出異常的信號,若你能及時接收,或能將腸癌控制在穩定範圍內。大便有3種異常,或是腸癌「來訪」,別漠不關心1. 排便結束之後,發現大便的顏色發生了變化。
  • 醫生:腸癌是個「傻子癌」,最笨、最好預防,可惜很多人都不了解
    首先,腸癌是可以通過篩查提早發現的,比如做直腸指檢和腸鏡,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發現直腸癌。其次,有超八成的大腸癌都是由腸息肉演變而來的,而且目標也比較明確,腺瘤性息肉變成癌的概率更大。如果查出腺瘤性息肉沒當回事,拖久了,大概率就會變成腸癌,而若能在查出之後就積極治療,早日切除,或就能避免發展成腸癌了。最後,腸癌的信號也比較明顯,容易被發現,不會與很多疾病的症狀混淆,更便於我們判斷與做相應的篩查。
  • 大便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腸癌的到來!
    腸癌屬於腸道的惡性腫瘤,會影響健康,但是早期腸癌往往沒有特殊症狀,很多人說腸癌不易發現,一旦發現,就已經晚了,但其實大家顯然忽略了一個攜帶腸癌信號的使者——大便。自古以來人們就相信糞便能夠給人傳達出很多的身體健康信號,這其中也包含了腸癌的信號,古人甚至通過品嘗大便來了解健康情況,現代人有了更先進的手段來檢查大便,但是很多人在體檢時往往忽略大便常規和潛血的檢查。平時的排便習慣改變也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