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肚子一陣波濤洶湧的活動,你感覺有什麼東西要從身體某一處噴湧而出,於是你匆匆奔向洗手間,脫下褲子迅速釋放了自己,隨手按下衝水鍵的同時,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水流聲帶走了泛著惡臭的汙穢,而你一身輕鬆,哼著歌兒離開了洗手間!
殊不知,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其實,「以屎為鏡」,也可以了解一些身體健康狀況,甚至是能揪出癌變。特別是在腸道內出現惡性腫瘤後,糞便也會有一系列異常症狀。
因為大腸就是糞便儲存、等待排出的場所。當以下幾個症狀到來時,警惕就是腸癌發出的信號:
1、便便「減肥」了!
人的腸腔是一個空心圓柱體,而在食物殘渣不斷堆積的過程中,受腸腔形狀的局限影響,糞便也自然會成一個圓柱狀。
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出現了大便形狀改變,比如稀水樣糞便、糞便溏稀等,大部分情況下都與飲食習慣紊亂、急性腸道感染、寒冷刺激等因素有關;
但是,若近期大便突然發生了異常的形狀變化,從原本「粗壯」的圓柱體變成了小細條、小扁條,甚至是粗細如同鉛筆一般。
又或者是大便依舊粗壯,但在大便的另一側卻出現了一條凹痕、血痕,這就可能是腸道發生了異常佔位,特別需要警惕直腸癌!
因為在癌腫形成之後,腫瘤會不斷增長,而糞便通過的過程中,癌腫就會對糞便造成擠壓,如同擠牙膏一般,改變了大便形狀。
當大便過於乾結時,又會與癌腫發生摩擦,造成癌腫表面潰破、出血,進而出現血痕、凹陷痕跡。
2、便便「紅了」
正常人排出的大便,顏色應該是黃褐色,在進食含色素的食物後,大便顏色可能會隨之發生改變。除此外,吃下動物血液後,大便也會受鐵、血紅蛋白等影響,呈現出黑色柏油樣!
但是,如果近期排便的過程中,發現大便中夾雜著暗紅、深紅色血液,又或者是與黏液混合在一起,這就可能是癌變的信號。
在腸癌發展過程中,腸道表面本身就容易潰破出血,且癌細胞又會侵犯黏膜肌層、血管,繼而造成出血。隨著患者病情不斷發展、出現感染後,甚至可以直接排出膿液樣混合型血便。
3、便意越來越隨意
通常情況下,成年人多會養成自己的排便習慣,這種習慣甚至能精確到某一時間段,比如晨起大便、飯後大便等。
但是,如果近期大便習慣突然出現了改變,比如一天內反覆大便,總是有裡急後重感、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等,都可能與癌腫刺激腸道黏膜、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這裡需要重點提及裡急後重感,也就是明明自己有較為急切的便意,但是排便過程卻相當不順利,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又或者是在大便過後總有排不淨的感覺。這多與直腸癌壓迫排便感受器、刺激神經、括約肌等因素有關。
當然,排便只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並不是腸癌的絕對表現,畢竟其他腸道疾病也可能會影響到排便,比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等。只有通過精確的檢查後,才能知道身體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而目前臨床上常用到篩查腸癌的手段,主要就是肛門指檢、腸鏡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