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有息肉,大便可能會出現4種異象,提醒:不要拖到癌變才發現

2020-12-16 醫聯媒體

保持消化系統功能正常,食物攝入之後可以正常消化,身體需要的營養也可以第一時間提供。很多人卻因為腸道疾病的影響導致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如果局部已經有息肉產生,潛伏在體內,要通過及時的治療進行控制。

另外,可以通過排便的特殊改變來判斷是否存在腸道息肉,如果相關的症狀和疾病符合,要通過及時治療進行控制,否則息肉持續發展還可能會有癌變的情況出現。

1、拉肚子

如果在排便的過程中總是有拉肚子這種情況,或許就是腸道息肉在發展的信號。因為局部息肉體積增大,病情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腸道功能紊亂之後消化能力的降低,會導致食物消化過程受影響,食物無法對人體正常消化,多有腹瀉這種情況出現。

因此,排便的時候糞便不成形,無法呈現長條狀需要高度重視,有可能就是腸息肉正處於發展過程中,要通過積極的治療進行控制。

2、便秘

腸息肉形成,很多人在排便過程中會出現便秘的表現,由於腸道息肉發展到一定程度體積增大會導致腸腔變得狹窄,甚至已經發展成了腸道梗阻,在影響之後明顯的特點就是排便時壓力增大,會發現糞便好像排不出來,總是需要用力排便,有時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信號。

如果排便時總是有這種特點,最好馬上進行腸鏡檢查,判斷是否局部有病灶,才能針對性治療,防止便秘表現持續。

3、出現黑色糞便或血便

排便時糞便顏色改變多和疾病有關,正常人不受到飲食,藥物的影響糞便多為黃褐色,如果在排洩糞便的過程中卻發現有黑色糞便產生,有可能是腸道息肉發展,息肉表面的黏膜也比較脆弱,用力排便的過程中受到糞便的擠壓表面黏膜受損出血,血液流失之後跟糞便混合,糞便含有的鐵元素多,顏色會出現改變,經常排出黑色的糞便,或者血液混合大便排出,造成血便。

如果持續存在沒有好轉,有可能就是該疾病發出的警告,要通過詳細的檢查才能明確息肉的位置,大小,通過合理治療進行控制。

4、有腹痛感

排便過程中總是腹痛,或許是腸息肉信號。因為腸息肉發展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也會對腸道周圍的組織神經造成壓迫,在糞便排洩過程中又受到糞便的擠壓,通常會有疼痛感。長時間存在這種表現,最好馬上進行檢查,因為出現了腸道腺瘤樣息肉還可能存在癌變的風險,反覆發出警告,不重視的情況下疾病持續發展,會因為癌細胞形成增加治療難度,進而威脅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保養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對於腸息肉是什麼?得了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可能也沒有注意過,平時了解關注的也少。這裡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趕緊看看吧。腸息肉大多愛發生在中年人身上。
  • 體內有腸息肉,開始癌變時,大便或會出現這3個表現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大便出現異常也是非常危險的,有一部分人群在出現腸息肉時,可能身體不會出現症狀,腸息肉能和腸道和平共處,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在身體裡有一種腸息肉也被稱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的風險很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腸息肉一旦出現癌變,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感。
  • 醫生提醒:有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建議手術切除,降低風險
    那麼哪些腸息肉會出現高概率的癌變尼?發現這些腸息肉我們該怎麼辦?腸息肉出現身體會有什麼變化?對於腸息肉有預防方式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醫生提醒:身體檢查出這三種腸息肉,癌變風險高,要引起重視第一、腫瘤性息肉。腸息肉也有兩種,一種是腫瘤性息肉,另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如果檢查出腫瘤性息肉,一定要及時處理,因為臨床近九成的腸癌是由腫瘤性息肉發展而成的,這種息肉對人體危害是很大的。
  • 女子每天腹瀉七八次竟是長腸道息肉 部分已癌變 醫生提醒注意排便...
    每天腹瀉七八次,42歲的張女士以為是吃壞了肚子,結果到醫院一檢查發現結腸裡竟然長了200多顆息肉,部分已發生癌變。消化內科專家提醒, 排便時出現以下3種異常,警惕是腸道腫瘤信號。家住楊汊湖的張女士今年42歲,體型偏胖。
  • 腸息肉「拖」出來的腸癌,很致命!便便的4種變化,警惕腸息肉
    很多粉絲在問「體檢查出腸道息肉怎麼辦?會癌變嗎?」其實出現腸道息肉還是挺嚴重的,當腸道裡的良性息肉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就會在腸道裡越長越大,同時可能使整個息肉發生癌變,致使癌細胞擴散到腸壁,繼而將演變為腸癌。因此,為了降低腸癌發生的機率,提早對腸道裡的息肉進行幹預非常關鍵。
  • 42歲男子,腸道長滿腫瘤,提醒:排便出現4種情況,儘早檢查
    腺瘤性息肉,是不可逆的,一般不會自行消失,並且,會因為某些刺激有惡變傾向,腺瘤性息肉,才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 所以,這類人需要高度警惕腸癌,定期檢查,切莫忽視。
  • 男子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會癌變嗎?腸息肉要不要切除?
    腸道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腸道疾病,在腸道黏膜部位會出現隆起的肉疙瘩或者贅生物,對腸道及整個身體的健康都有很大的不利影響。有位男子因為腹部隱隱作痛,出現便血,覺都睡不好,於是去做了檢查。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一跳,竟然發現他的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為什麼腸子裡會長那麼多的息肉呢?會不會發展成癌?查出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該怎麼辦?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腸息肉有遺傳史,跟基因突變有關,所以腸道裡長息肉,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 大便時若有4種異樣,或暗示腸息肉已「潛伏」體內,別癌變才發現
    因此留意到排便時身體有某些特殊現象需要高度重視,並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否則出現的是腺瘤樣息肉,發生癌變的概率高,這樣就無法維持健康。那麼,排便時有哪些變化說明腸息肉已經出現呢?1、排便腹痛腸息肉的發生會讓身體健康受影響,很多人在排便過程中會感覺到腹部疼痛感明顯,這是腸息肉的一種信號。因為在腸息肉發展過程中息肉體積逐漸增大,如果出現的是腺瘤樣息肉,癌變的概率高。
  • 上廁所有這幾個現象,一定要注意了,可能是大腸息肉癌變了
    很多人體檢的時候,會發現自己有大腸息肉,就有人會想會不會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而消化科的醫生告訴我們,如果不注意的話,大腸息肉是肯定會引發大腸癌的,如果你在上廁所排洩的時候發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就已經是大腸息肉開始癌變了。
  • 腸息肉到腸癌,只需要4步!鄭重提醒:這些大便「異常」別忽視
    若是發現腸子裡有息肉,請割掉它,腸癌基本就是從那一小塊可愛的息肉開始發展的。醫生說,腸癌一般發展下來要5年、10年,原來,我的媽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一點一點離開我。 年輕的你我,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就忽視自己的健康狀況。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胃炎到胃癌的距離其實只有四步,若一直硬扛著,可能就會變為萎縮性胃炎,再到腸上皮化生,最後就會發展成胃癌了。
  • 大便出現異常,要當心!可能是腸道息肉正在癌變,抓緊做腸鏡檢查
    只不過很多人都沒在意,或者將這種症狀,誤以為是別的小病,因此一拖再拖,等發現時,已經到了腸癌中晚期。 腸道是我們的消化器官,所以症狀往往和我們的排洩物有關,也就是大便! 一、大便帶血 便血是腸癌最典型,也是最容易發現的症狀。主要表現就是血跡和大便混合,且顏色呈現暗紅色。
  • 腸息肉切掉後,還會癌變嗎?怎麼做可以切斷癌變後路?
    腸道中長出息肉,算是常見問題了,息肉屬於良性問題,只要及時處理,就不太容易發生惡變。通常發現腸道有息肉,都會建議切除,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也就是說息肉可能長在任何地方,性質也會不確定,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導致復發的因素也有很多,與腸道本身環境有關。還可能是切除息肉不徹底,有些深層次的息肉沒有被及時切除,在不斷發展中,性質就會發生變化,也就有可能發生癌變。
  • 腸子裡面長息肉,很容易癌變!排便時的感覺,最好不要忽視
    腸道是人重要的消化代謝器官,同時也是重要的身體免疫器官,腸道內有固定的菌群,腸道黏膜也比較脆弱,日常不管是便秘還是腹瀉等的問題,都可能會對腸道造成損傷。也有些人會有腸道長出息肉的現象,腸道息肉屬於惡性增生,很容易出現癌變的問題。
  • 腸癌拉出來大便的圖片 大便有4種異常表現,可能是腸癌的預兆
    大腸癌在世界範圍內屬於第三大惡性腫瘤,在我國一些大城市,如滬、廣、深、京已經是第二位,有超越肺癌成為新癌王的趨勢;70%的腸癌發生在直腸,近年來直腸癌比例逐漸減少,右半結腸癌比例逐漸增加。與其它腫瘤相比,腸癌預後好,是很容易早期發現和治癒的腫瘤,患者治療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它最初就是一枚很不起眼的腺瘤性腸息肉,經過5~15年的時間演化而來。如能在癌變前發現並切除,就能避免悲劇發生。
  • 直腸癌多是「拖」出來的,身體出現4種表現,腸道已「病」得不輕
    所謂直腸癌,顧名思義就是出現在直腸內的癌變,臨床上大部分直腸癌患者,在確診病情時,基本上都進入了中晚期階段,而到了這階段後的患者,預後往往較差,五年內生存率較低! 在發展期患者可出現一天多次大便、多天一次大便等異常反應,有部分患者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腸易激症狀,總之就是和以前的大便習慣有明顯差異,且持續兩周以上都沒有緩解。之所以會有類似症狀,是因為癌症腫塊和分泌物對腸道造成了刺激,因而改變了排便規律。
  • 腸癌多數是「拖」出來的!「大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腸癌,是發生在腸道的惡性腫瘤,根據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腸癌,多數是「拖」出來的,因其發病隱匿,導致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很多人,會忽視腸癌前期信號,如便血、腹瀉等,拖到症狀嚴重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 腸息肉會癌變嗎 腸息肉竟是這樣形成的
    腸息肉,好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顧名思義,腸息肉就是腸道上長了一些肉疙瘩。那麼好好的腸道為什麼就長了肉疙瘩呢?腸息肉會癌變麼?長了腸道息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腸道息肉腸道息肉通俗上說,就是腸道黏膜所隆起性的病變,簡單的說就是腸道上長了肉疙瘩。這其中包括腫瘤性的和非腫瘤性的病變。
  • 從腺瘤息肉到腸癌需要多久?息肉多大會癌變?一次性為您詳細回答
    從腺瘤息肉到腸癌需要多久?息肉多大會癌變?一次性為您詳細回答 結腸息肉為消化道常見病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西式化,其發病率逐年提高。結腸息肉按組織學特徵可分為炎性、腺瘤性、錯構瘤性和增生性息肉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