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多數是「拖」出來的!「大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2020-12-16 雪姐姐健康說

據統計,腸癌肆虐全球,發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

腸癌,是發生在腸道的惡性腫瘤,根據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腸癌,多數是「拖」出來的,因其發病隱匿,導致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很多人,會忽視腸癌前期信號,如便血、腹瀉等,拖到症狀嚴重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此外,生活中,對於腸道的檢查,人們也容易忽視,腸鏡、直腸指檢等,經常不在體檢範圍內。在延誤治療的直腸癌患者中,約80%以上,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因此,很多人的腸癌,都是一點一點,慢慢拖到了中後期。

腸道的「保質期」:55年

腸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會隨著年齡的正常,慢慢衰老。腸道內,有益菌和有害菌之間,相互平衡,則腸道健康。而腸道內,有益菌數量,在人體55歲後,開始大幅減少。因此,可以說,腸道的「保質期」是55年,此後,腸道消化功能衰退,腸道疾病風險增大。55歲後,需格外養護腸道健康。

提醒:三大誘因會「加速」腸道癌變

1、久坐

久坐,成為了現代人的「通病」,嚴重危害健康,其中,也會在增加腸道癌變機率。長時間靜坐,會導致腸蠕動減弱,腸道代謝產物,易在腸內滯留,久而久之,刺激結腸黏膜和腸壁,損害腸道健康。此外,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力降低,內臟調節神經功能降低,對胃腸道的調節失常,使腸壁蠕動減慢,危害腸道健康。

2、吃加工肉類

火腿、醃肉、肉乾、罐頭肉或肉類醬汁等,加工肉製品,吃的多,會增加腸道癌變機率。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因此,生活中,加工肉製品,要少吃為好。

3、好菸酒

抽菸喝酒,十分常見,然而,會加速腸道癌變。研究表明: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死於結腸癌的風險性要高34%,吸菸的年頭越長,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越高;而在女性中,風險性大約要高43%。國外研究發現,每天飲酒男性的乙狀結腸癌死亡率,為不飲酒者的5倍。戒菸酒酒,可減少腸道癌變機率。

若「大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1、形狀改變

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壓迫糞便所致。

2、便中帶血

生活中,大便帶血,有兩種情況,多數是痔瘡所致,此時,便血鮮紅,附於糞塊表面。一旦,持續性、慢性帶黏液便血,血色暗紅,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或排便習慣有改變,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此時,要讀警惕是腸癌。

3、習慣改變

主要表現在,排便的時間、次數,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瀉等,發生改變,要警惕。排便次數增多,便秘、腹瀉反覆交替出現等,都可能是腸道癌變信號。

保護腸道,預防癌變,做好「3個字」:

第一字:吃

豆芽,含有的葉綠素,可防治腸癌,尤其是直腸癌。中醫認為,豆芽味甘,有清熱解毒、利溼通下等作用。因此,日常多吃點豆芽,對於腸道健康,十分有益。

菌菇類

包括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科學家發現,食物中,許多菌菇類,都含有抗癌物質,能起防癌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體,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含的多糖體,也是一種抗癌的有效物質。菌菇類食物中,富含的粗纖維和鈣等,都有防癌作用,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因此,保護腸道健康,多吃點菌菇類,十分有益。

蘆筍,含有硒和植物纖維等,可用來防治多種癌症。蘆筍中,含有組織蛋白等營養物質,可使細胞生長正常化。而維生素C和纖維素,可增強細胞間質,成為阻止癌細胞生長的第一道障礙、此外,還可促進腸蠕動,減少腸壁對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促進致癌物質排出體外。

第二字:喝

溫開水,可潤腸通便,促排毒,減少腸道負擔。腸道,喜歡溫熱,因此,溫開水,是最佳選擇。35-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是胃腸最舒服的溫度。

苦菊苣根茶

植物茶飲,可排腸毒,緩解便秘,保護腸道健康。用苦菊苣根莖,洗淨後,切段,烘炒成茶,排水喝,保護腸道,十分有益。苦菊苣根莖,藥用價值高,對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有很好的幫助。相關研究表明,苦菊苣根富含菊粉,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有不錯的幫助。還有研究顯示,其提取物可促進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改善腸道內微環境。同時,還能清腸排毒,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腸道蠕動,減少糞便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利於糞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預防和改善便秘。

蒲公英大麥青汁

用蒲公英葉子,大麥苗,烘乾磨成粉,一起衝水喝即可。蒲公英,清熱解毒、去火消炎,對排腸毒、消腸炎都有幫助。同時,還可以改善上火引起的便秘。大麥苗,富含膳食纖維,潤腸通便,加快腸道蠕動,加速有毒物質排出體外。二者一起泡水喝,對緩解便秘、改善腸道淤堵,十分有益。

第三字:動

有研究表明:經常鍛鍊的人,罹患腸道息肉的機率降低16%,發生較大息肉或癌變息肉的危險降低30%。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多運動。

轉腰腹

早起後,做做簡單的轉腰運動,可有效的改善便秘。腰腹,對上下消化道都影響非常大。適當的進行腰胯的轉動,可促進胃腸的蠕動來治療便秘。

卷腹

卷腹,可增強腹部運動,從外在來給腹部壓力,讓便便能夠更好的排出去。卷腹和仰臥起坐不同。上半身和腿部,向腰腹部位置靠攏,形成一種卷腹的效果。每天早晚堅持,先堅持50個,再慢慢的加量。

敲走

一邊敲打腰部兩邊,也就是帶脈的位置,再一邊走路。經常敲擊帶脈,能提高排毒能力,改善便秘。手握空拳,輕捶自己的腰部兩側,每天堅持敲打300次。

相關焦點

  • 為何,腸癌的人越來越多?「排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腸癌發病隱匿,很多人是拖到了後期,才就醫檢查,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提醒:一旦「排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1、便便形狀改變
  • 腸癌不痛不癢?中晚期身體或出現4個標誌,最好去查下腸鏡
    31歲的小柔是個典型的職場白領,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用餐不規律,加班回家還要吃個夜宵。幾個月前,小柔突然劇烈腹痛,家人馬上送往當地醫院,結果被確診為腸癌晚期,只能接受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腸癌之所以越來越多,離不開幾大原因,看你佔了幾個?1、多肉少素調查中發現,每天吃100g的紅肉就要增加17%的患腸癌機率,吃30g的加工肉類就要增加10%的患腸癌機率。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大便出現3種異常,不論男女,快去查腸鏡
    56歲的張女士突然就被查出了腸癌。 張女士幾年前發現大便變細,一直以為是痔瘡發作,就自行去藥店買了點痔瘡藥應付過去了。最近,張女士發現排便費力,並且經常便秘,還有便血情況出現,排完便後並沒有輕鬆感反而有腹脹、腹痛的感覺。這才匆匆去了醫院,經過仔細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癌,失去了手術治療機會,張女士痛苦萬分。
  • 大便出現這些症狀,需警惕腸癌的到來!
    腸癌屬於腸道的惡性腫瘤,會影響健康,但是早期腸癌往往沒有特殊症狀,很多人說腸癌不易發現,一旦發現,就已經晚了,但其實大家顯然忽略了一個攜帶腸癌信號的使者——大便。1、反覆腹瀉或便秘正常人每天都會有1-2次的排便,當發生腸癌這種疾病的時候,它的排便習慣也會因此出現一些特殊改變,比如:突然間出現便秘,腹瀉,或者腹瀉和便秘交替進行。
  • 大便不成形是腸癌?早期真正與腸癌有關的症狀,常見3個
    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於「網絡查病」,身體稍微有點不適,就會打開網頁進行查詢;然而某些小的症狀在查詢之後,卻會得出一個可能會致命的結論:癌症,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恐癌」,甚至還沒有經過檢查、確診,自己腦海裡就將遺書寫好了!
  • 出現無痛性腹瀉提防腸癌 腸癌的早期症狀
    病人說他最近經常拉肚子,有時一天拉十多次,總感覺拉不乾淨,肚子雖然不痛,但有時拉出來的大便黏著黏液。  孫彩珍一聽,心裡「咯噔」一下,又搭了搭病人的脈,勸病人趕緊先去醫院肛腸科做個檢查。後來,忐忑不安的孫彩珍,還是接到了這個病人家屬的電話,說確診是腸癌。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出現4種症狀,十有八九腸道「病」得不輕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出現4種症狀,十有八九腸道「病」得不輕 1、便秘腹瀉交替 早期腸癌容易出現便血,與痔瘡的鮮紅色便血不同,腸癌的便血多呈暗紅色,可能與大便混在一起。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不痛不癢,出現這4個症狀,是腸癌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腸癌患者通常會有明顯貧血特徵,查癌的患者通常還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的情況,大腸癌的患者平時很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也會伴有腹部不適的症狀,腸癌雖然不痛不癢,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腸癌通常會有哪些信號?
  • 體內有癌大便先知,大便出現3個異常,是腸癌在「公開身份」
    而如果腸道感染了細菌,誘發急性腸胃炎,患者在短時間內又會多次排出稀水樣糞便,並伴隨腹痛、噁心等症狀;但是,如果在沒有任何普通腸道疾病的表現下,近期卻突然排出了扁條、細條樣糞便,每次大便過後總有排不淨的感覺,甚至是反覆多次去洗手間。這就可能與癌變有關,癌症壓迫了糞便、侵佔腸道內的空間,進而改變了大便形態!
  • 57歲女子,確診腸癌,已到中期,出現4個異常,早檢查,不能拖
    李嬸知道,這或許不是什麼好兆頭,但還是沒有到醫院去檢查。 直到上周,李嬸才到醫院檢查,說自己平時體檢,並無異常,這次想求個心裡安慰。
  • 出現便血,是痔瘡還是腸癌?4點教你分辨
    39歲的白領小李,去年偶然發現自己大便帶血。網上一查,符合痔瘡的症狀,於是買藥吃了半年多,病情反而更嚴重了。 小李這才感覺大事不妙,到醫院檢查就診。結果被診斷為中晚期腸癌。如今他悔恨交加:不該憑自我診斷,硬是把腸癌拖成了晚期!
  • 大便不成形2個月,一檢查發現早期癌症,腸癌的症狀還有哪些?
    王大爺今年67歲,2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不成形的情況,然而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元旦回老家,拖到現在才去醫院檢查,結果做腸鏡時,醫生在距王大爺肛門12公分處,發現了一塊1.5cm大小的息肉樣隆起,而且中央凹陷,醫生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是早期腺癌。
  • 大便出血,是腸癌嗎?提醒:這五種症狀若出現,警惕腸癌找上門
    這其中最為高發的癌症種類就包括了肺癌、胃癌以及腸癌等。且近些年癌症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在青中年就被確診為了腸癌。也正因如此,大家對腸癌的症狀越來越關注,在出現「便血」後,都會懷疑是腸癌來敲門了!
  • 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
    排便有這3種特徵,十有八九是腸癌,四類人最好去查一下特徵1:便便形狀改變排便後,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現出圓柱形條狀。一旦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需警惕腸道癌變。多是腸道內有腫瘤物質,壓迫糞便所致。
  •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大便出現四個特徵,可能是腸癌「找上門」
    60歲的老鄭出現便血已經整整三個月了,但他卻始終認為自己得了痔瘡,到藥店裡購買了很多痔瘡藥,一直塞肛用,遺憾的是,老鄭的症狀並沒有緩解,在家人的勸阻下,老鄭同意到醫院檢查,通過檢查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若排便時出現這5個異常,及時檢查
    而且80%的腸癌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的,如果發現時引起重視,不拖拖拉拉的,做好治療和複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若排便時出現這5個異常,或是腸癌信號,及時檢查1.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出現間斷性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性出現,還伴有褐色便,黑便,或黏液便時,要提高警惕,尤其對於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一下。3.
  • 大便的4個「異變」,可能是腸癌的前兆,醫生提醒您要注意篩查
    腸癌是癌症的一種,很多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腸癌的發生。所謂病從口入,腸癌跟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高蛋白、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攝入過多,也是發生腸癌的一種原因。它不像那些遺傳性的疾病,從在著可控的因素,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有效的預防腸癌的發生。當然,它發起病來也是非常可拍的,不能及時的救治,會危及人的生命。那發生腸癌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 大腸癌會有五個標誌,有四種高危因素的,最好檢查一下腸鏡
    那麼,早期大腸癌會引起哪些信號呢?第一,沒有特殊的症狀,只是大便檢查的時候發現隱血陽性,這可能是大腸癌最早期的表現,所以體檢的時候,可不要再嫌大便化驗太麻煩了。第二,血便,無痛性血便也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之一,不過它容易被誤認為是痔瘡出血。
  • 腸癌早期不痛不癢,發現就是晚期?大便出現這些異常,就該去醫院了
    一般來說這種黑色的糞便,出血情況一般來源於上消化道,因為經過整一個消化道到肛門排出來的時候,有些物質被吸收或因血液中鐵離子被氧化,所以大便就呈現出黑色。 這種大便顏色偏向暗紅色,出血情況就主要來自大腸。 3、大便鮮紅 如果大便顏色非常鮮紅,那麼出血部位,相對來說靠得更下了,比如說肛門周圍或者直腸下段,痔瘡、肛裂或直腸下端存在腫塊等,都可能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