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要開始獨立的生活和學習,很多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也會經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吃不好,睡不好,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看到新聞案件中一幕幕孩子被同學欺負,被老師虐待的情景,很多父母都非常擔心,在孩子回到家之後,也經常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講述在幼兒園一天發生的事情。
案例
琳琳(化名)是一位全職寶媽,在有了孩子之後,就辭掉了原來的工作,在家專心帶娃,因為是自己一個人照顧孩子,所以媽媽很多時候都沒有安全感,擔心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導致照顧不周,或者會讓孩子受到傷害,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媽媽在家裡也整天坐立不安,經常擔心孩子的飲食、睡眠和日常生活。
這天在寶媽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下午就接到了園長的信息,讓寶媽到幼兒園商量一下「退園」的事情,收到信息的寶媽也手足無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到幼兒園才知道,原來老師在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發現了衣服裡面的「錄音筆」,媽媽知道事情之後,也顯得非常尷尬。
在孩子午睡的時候,老師要給孩子換衣服,但是孩子怎麼都不肯,後來,老師親自上手將孩子的衣服脫下來,卻在無意中發現了掉在地上的小東西,拿過來一看,原來是一隻錄音筆,老師對父母這樣的行為感到也很生氣,偷偷地給孩子放錄音筆,這是不尊重老師還是不信任老師呢?老師將錄音筆拿給園長之後,雙方商量,最後決定讓孩子退園。
分析
寶媽擔心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偷偷摸摸的放錄音筆,這樣的做法也會傷害老師和家長之間的信任和感情,父母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孩子放學之後的詢問中就能得知一二,在監控錄像中也能清楚的看到,如果孩子的狀態很好,那說明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很開心,如果孩子變得膽小,自卑,那麼父母也要更加注意,想要讓幼兒園的老師更加照顧和關注自己的孩子,還不如和老師好好的溝通:
首先,家長要和老師坦言,孩子的缺點和需要照顧的地方
畢竟幼兒園的孩子們很多,老師要一一的去詳細了解孩子也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家長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也要和老師交流好孩子的缺點和希望孩子改進的地方,這樣老師也會著重的去培養和引導孩子,針對性的去教育和培養,不僅會讓孩子更好地改善自身的毛病,會讓家長更加放心。
尊重和信任老師
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家長也要注意在平時要尊重和信任老師,溝通的時候也要注意語氣,要有起碼的尊重,在交流中「麻煩」、「請」、「謝謝」,這些詞並不難,有好的態度,也會讓老師更加認可和,用心。
多配合老師的工作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也要配合老師的工作,積極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這樣也能讓老師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也會感謝家長對老師工作的配合,信任和尊重都是相互的,家長在平時多信任和尊重老師,雙方多有好的溝通,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關於上面的內容,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