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米
前段時間,洋洋媽媽在網上看了一則幼兒園虐童案例:
某幼兒園發生了一件幼兒中毒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老師和園長因為個人利益衝突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於是這個老師為了報復園長,就給班裡面所有的小朋友碗裡都下了毒。孩子們吃了有毒的飯菜個個上吐下瀉。
發現這種情況,園方聯繫家長趕緊把孩子們送入了當地最近的醫院進行治療。其中有一位3歲的小朋友中毒最深,經當地醫生搶救無效,無奈轉院去市裡更好的醫院做治療。很遺憾,最終這個幼小的生命還是未能被搶救過來......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是大半年前的事了,可是自從看完這則新聞之後,洋洋媽媽心中時常感覺七上八下的。
她越是關注類似這樣的事件,手機網頁就越是給她推送相似的內容。面對網上接二連三的幼兒園虐童事件的衝擊,洋洋媽媽始終還是無法放心孩子一個人去幼兒園上學。
於是,她在網上偷偷買了一支錄音筆,悄悄的放在了兒子的衣服口袋裡......
可是不料卻被老師發現了。老師知道之後十分氣憤,於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園長。
園長把洋洋媽媽叫到學校,告訴她:「洋洋媽媽,既然你這麼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那麼你們退園吧!像這樣的孩子是不適合上幼兒園的,還是待在家裡比較好。」
園長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反而讓洋洋媽媽覺得不知如何是好?不轉園吧,和學校老師鬧僵了;轉園吧,孩子剛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突然之間再挪個地方,對孩子也不太好。這可怎麼辦呢?
先不說洋洋媽媽的這種做法合不合理,單說她愛子心切的這種心情是能被大部分家長所理解的。
然而,新聞畢竟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老師對孩子們還是很認真負責的。
就洋洋媽媽給兒子口袋放錄音筆這件事來說,皮皮媽媽對洋洋媽的做法表示很贊同。她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恨不能捧在手心裡,現在人心如此難捉摸,家長擔心孩子,又不能天天跟在身後,不這麼做又能怎麼做?誰知道哪個老師是人哪個又是鬼,如果心不虛,有必要讓孩子退學嗎?
可是婉兒媽媽貌似並不支持皮皮媽媽的說法,她表示:這樣做很容易產生矛盾。家長每天回家都聽當天的錄音,有時候有些孩子做錯事情,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卻不起任何作用。
家長們沒有看見事情的真相,光憑錄音很容易誤會,認為老師怎麼怎麼孩子了,老師說話大聲了……一個班兩教一保,面對著三十個孩子,有些孩子坐得離老師比較遠,老師把語調提高是很正常的。
但是從錄音筆中體現出來的可能就會是另一種情況。家長會認為老師兇孩子,老師不喜歡這個孩子,老師沒有耐心……
其實,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各有各的想法和立場,非要掙個對錯還真有些不好說。
那麼,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往孩子衣服裡面裝錄音筆,對於孩子來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1.影響孩子日後的行為
既然是「偷偷」的放錄音筆,也就是說並沒有經過老師的同意,這種做法本身就不是光明正大的。
身為父母,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榜樣。
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孩子不僅只會看在眼裡,而且也會記在心上。至於以後會不會也幹起「偷偷摸摸」的事,那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希望他以後是什麼樣子,就用自己的言行為筆,儘管往紙上畫。
2. 不尊重老師也就是不尊重孩子
從學生家長的角度來說,因為孩子要上學,才會產生老師的這個概念。如果家長對老師不信任,進而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對老師產生不尊敬的行為,勢必會引起老師的反感。
就像洋洋的媽媽,即使日後她家洋洋不退園,繼續在原來的幼兒園上學的話,哪怕老師表示不會計較,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恐怕老師日後也不會對洋洋那麼上心了吧?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其實,尊重老師就是尊重孩子。為了孩子,明智的家長會選擇尊重老師。
3. 影響孩子形象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聰明,可別小瞧幼兒園的小朋友,個個都跟小大人似的。「那誰誰,洋洋的媽媽給洋洋口袋裡裝了一支筆掉出來了,老師看到特別生氣......
」有的小朋友的嘴,就像是複讀機一樣,回到家會把幼兒園發生的所有事都給家長複述一遍。
小大人們也有自己的小小朋友圈,他們聚在一起也會聊天,說誰誰的媽媽怎麼怎麼......
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他們甚至比大人還要敏感。面對老師冷淡的態度,同學們的指指點點,孩子自身也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形象已經遭到大家的質疑......
不管怎麼說,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在學校老師就是天,哪怕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洋洋媽也不應該輕易的未經允許就往兒子口袋放錄音筆。這種搞「特務」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總之,無論有什麼事,建議家長首先要理智分析,然後做到和老師及時溝通,儘量不要發生什麼誤會,最後影響到孩子健康成長就不好了。你說呢?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