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名幼兒園老師中午幫孩子換衣服時,身上掉下了錄音筆,幼師將此事反映給老師,引發軒然大波。園長勒令該學生退學,家長反怒:憑什麼?
網上有兩方聲音,一方支持園長做法:既然家長放了錄音筆帶進幼兒園,就代表寶媽不相信幼師會正常對待孩子,既然家長不相信幼兒園,那沒有必要再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幼兒園。
另一方則支持家長的做法: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園方不心虛,為什麼不讓家長從其他途徑獲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呢?網絡上不斷出現幼兒園師德敗壞的行為,家長擔心孩子才會出了此招。
無論從哪一方的角度說,都有道理。但該案例的重點並不在於放錄音筆這件事,而在於家長對孩子的焦慮度。
一、家長之所以放了錄音筆在孩子身上,說到底是為了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動態,看似擔心孩子,其實是在控制孩子。一旦家長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掌握孩子的一舉一動,之後就會發展成孩子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家長想盡辦法繼續控制孩子。
曾看過一部電影,媽媽因為孩子一次偶然走丟,為保險起見,利用高科技在孩子的腦中安裝了晶片,通過這晶片,媽媽可以感知孩子的所見、所聞,媽媽幫孩子避開所有的負面內容,比如電影中的親吻鏡頭、暴力、血腥片段等。孩子在媽媽的過度保護下成長,但卻因為生存環境過於乾淨,孩子開始通過割傷自己,了解血是什麼樣的……
當媽媽發現這種教育方式不對時,決定把晶片拿出。可成年的孩子無法一下子接受那麼多的世界「黑暗面」,於是開始酗酒、逃學……
家長希望孩子在一個乾淨、純粹的環境下生長,可現實社會不是大觀園,必須讓孩子從小適應這個有黑有白有灰的社會。作為父母,不應過度幹涉。
二、家長不放心孩子,也不放心幼兒園。家長潛意識裡覺得幼兒園老師會「欺負」自己的孩子。也許家長通過孩子口述,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所以想要通過錄音筆錄下老師的「犯罪證據」,可以告到老師。
這是把孩子當臥底嗎?幼兒園是學校,是糾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社交禮儀的場所,如果老師對你的孩子不聞不問,不理不睬,那才是對你的孩子不負責任。
家長應該分清老師「罵」孩子和「批評」孩子的區別。如果孩子行為上有不足之處,老師指正過來,那應該稱之為「批評」,而不是「謾罵」「體罰」。
如果家長感覺到孩子不對勁,應該採用客觀、陽光的方式解決,比如向幼兒園老師詢問相關情況,向其他家長了解是否有類似的情況。
即便孩子不懂得告訴家長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班裡總有孩子會回家告訴父母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多方面正面側面了解,都比偷偷放錄音筆的方式來得積極。
三、園方選擇勒令該學生退學的做法,看似無理,實則在保護孩子,尊重幼師。家長的做法已經把不信任的心態表現得一覽無遺,現在各大媒體過度放大幼兒園老師的負面形象,園長必須保護自己的老師,給老師足夠的底氣,繼續教育好孩子。
其次,如果這位孩子依舊在該幼兒園,只要孩子有一點磕傷磕碰,家長都會大張旗鼓地鬧起來,這對園方而言也是「超級大麻煩」。而且老師也沒法再像過去那樣正常對待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對孩子「冷暴力」,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