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剛入園就被退學,只因娃帶這物來上學,園長表示:家長自找的

2020-09-22 祺祺媽育兒

人在一生中,要經歷很多個時間段。同樣的,每個人都會經歷很多個「第一次」。而上幼兒園,就是一個孩子在一生中要經歷的第一個時間節點,同樣也是第一個「挑戰」。作為新入學、第一天要離開家長的孩子,總是會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人而哭鬧不已,家長同樣也會非常擔心,害怕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不舒服。

尤其是近些年,幼兒園老師暴力對待孩子的案例越來越多,經常會有幼兒園虐待孩子的新聞。家長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心理,對幼兒園老師總是半信半疑,害怕自己的孩子也成為新聞中的可憐孩子之一。

小張就是這樣一位十分擔心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勇勇今年正是上幼兒園的年紀。經過多方對比考量,小張為勇勇選擇了一所口碑很好的幼兒園。但是小張還是不放心,她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在孩子衣服裡放一支錄音筆,想要把老師對待孩子的情況錄製下來。

但是,小張下午還沒有去接兒子放學,就接到了幼兒園園長的電話,大概意思是孩子被退學了。小張頓時有些慌,不知道為什麼。園長解釋說,幼兒園老師中午給孩子換衣服時,勇勇口袋中的錄音筆不慎掉出。老師播放錄音後已得知小張偷偷錄音的事情,表示十分生氣。園長也覺得,家長做法太過分,這樣的結果純屬自找的。

對於這件事情,家長們持有不同的看法:

一部分家長十分支持小張的做法,認為媽媽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想要知道幼兒園的真實情況合情合理。畢竟在幼兒園中,老師到底怎麼對待孩子,家長並不知情。再加上總有幼兒園老師虐待的案例出現,小張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她們還認為,幼兒園老師及校長對於錄音的事件反應過大,或許是心虛的表現,害怕自己在幼兒園的所作所為被家長看到。

但還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小張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既然把兒子送到了幼兒園,就不應該對自己的選擇再抱有質疑。況且,這樣隨意在未經過老師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錄音,也是不正確的事情。如果擔心孩子,應該多和老師進行溝通交流,不應該用極端且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

這兩種家長都有自己的理由,聽起來也各自有理。家長對於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孩子自然是擔心無比,生怕會出現虐待事件,即使是已經進行了多方面的考量與對比,也總還會有擔心的情況發生。作為母親,擔心自己的孩子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反過來說,擔心孩子沒錯,但也要講求方法。如果用錯誤的方法做自以為正確的事情,那麼到頭來也是錯誤的。假使在合理的做法下,家長如何才能確保自己的孩子安然無恙呢?

一、多與老師溝通

其實,比起用錄音筆等方式偷偷摸摸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倒不如和老師好好溝通。如果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傷,或和其他人起爭執,家長完全可以主動和老師說明。兩方相互配合工作,孩子在幼兒園裡生活家長也可以更放心一點。

平時,家長可以用微信、電話等方式主動聯繫老師,讓老師看到家長對孩子的用心、上心,也可以起到提醒老師對孩子要有師德的作用。溝通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家長不一定要用錄音筆這樣略顯極端的做法。

二、給予老師尊重

有些家長認為,老師賺的是自己孩子的錢,老師的職責即為為孩子服務,這是錯誤的。老師的確需要對孩子負責,但這只是老師的本職工作,並不能成為家長對老師頤指氣使的原因。

尊重都是相互的,只有家長尊重老師,才能獲得老師對自己和孩子的尊重。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也不應該認為自己對於老師可以「高人一等」,說話毫不客氣。這樣也不能給孩子做出好榜樣,孩子不能明白尊師重道的重要含義。

三、要有「眼力見」

何為「眼力見」?家長又要如何才能使自己有「眼力見」?其實很簡單,首先,在老師休息的時間裡家長不要打擾老師休息。老師也有自己的生活,家長不應該要求老師二十四小時為自己服務。

其次,不要對老師提出一些無理要求。例如要求老師給孩子錄視頻發給家長、讓老師把孩子一天的情況都錄下來等。這樣的做法都佔用了老師的私人時間,或工作時間,也就說明家長沒有給老師該有的理解與支持,沒有認真配合老師的工作。老師一天的時間全在與家長溝通,怎麼能管好孩子呢?

況且,幼兒園裡不止一個孩子,老師要對所有的孩子負責,家長不應該讓自己的一個孩子佔用老師所有時間,這是非常自私的做法,老師也不會認真對待孩子了。

擔心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像小張一樣隨意地對老師的工作時間錄音,也無法怪校長要讓孩子退園了。用正確的態度與方法和老師溝通交流才是對自己孩子最好的照顧與保護。

相關焦點

  • 寶寶入園焦慮?多和家長送娃上學時的三個行為有關,中了的趕緊改
    從此以後,送孩子上學便成了一道難題,每天都要與娃「鬥智鬥勇」。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入園不適應,會做一些「小動作」,從而導致讓孩子容易抓到「逃學竅門」,反而加劇了寶寶的入園焦慮。,希望媽媽不要走或帶他離開,然而看著哭成花臉的娃,許多媽媽心都碎了,於是心軟帶著孩子打道回府。
  • 寶寶入園5大焦慮,託育園長來支招
    每天早晨入園時撕心裂肺地哭鬧,還要不要送?……如何化解寶寶初入園遇到的不適應?跟真愛幼幼快來聽聽資深園長支的招兒吧!園長支招: ● 鼓勵寶寶自己吃。寶寶剛入園,不會自己吃飯很正常,老師會餵寶寶吃飯,保證寶寶吃飽、吃好,寶寶在園區適應以後,老師會鼓勵寶寶自己吃飯。● 園所科學營養配餐。
  • 幼兒園園長:第一天上學「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長們期待已久的「神獸回籠」的日子終於到來了,不少爸媽紛紛表示: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不過對於幼兒園剛入園的孩子們來說,突然面對集體生活卻是有些不適應,家長送園也會遇到很多的難題。,經過一些老師的細心觀察發現和總結,將第1天上學「不哭的娃」,分為這幾種家庭當中的寶寶,一位幼兒園園長朋友道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 資深幼兒園園長坦言:有入園「哭鬧症」的孩子,多半來自三種家庭
    園長給出三招應對法,家長快收藏幼兒園對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陌生又可怕,獨自呆在幼兒園更讓孩子誤以為被家人拋棄,這是入園哭鬧普遍的兩個重要原因。園長給出的三招能夠消除孩子的恐懼,培養對幼兒園的正確認知。1:帶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幼兒園對於不了解的孩子就是陌生環境,為消除恐懼家長必須讓幼兒園不再陌生。先講解小朋友為什麼要上幼兒園,解釋幼兒園並非孤兒院。
  • 幼兒園園長支招:這樣做讓孩子入園更順利
    剛入園的哭鬧,入園後的不適應、生病,對家長是極大的考驗。本期《專家閒聊室》邀請金色搖籃幼兒園資深園長徐美麗,和大家一起聊聊寶寶入園那些事兒。先認識一下徐園長吧!徐園長:幼兒園新生入園遇到的最普遍問題就是哭鬧,這是孩子進入陌生的環境主要表現,同時也是令所有家長既心疼又無奈的問題,一般來說,新入園的孩子都會哭2個星期左右,當然也有適應能力特別好的孩子,只哭1到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有的剛開始不哭,過幾天也開始哭,不過也有個別,哭了整整快2個月,人也瘦了好幾斤!
  • 入園在即,做好這些準備讓孩子開心上學去
    只要爸媽們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五項準備,孩子就能更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啦。1、心理準備孩子入園,爸媽們難免會捨不得,孩子心理也會有落差。這時爸媽們和孩子的心理調整很重要。孩子上學爸媽要做好放手的準備,而且去之前就要和孩子說好「寶寶,你以後是大寶寶啦,要去幼兒園好好學習,交新朋友了,開心嗎?」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
  • 五歲孩子上幼兒園一天,被園長退學,只因沒上過小班
    導讀:五歲孩子上幼兒園一天,被園長退學,只因沒上過小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五歲孩子上幼兒園一天,被園長退學,只因沒上過小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學「不哭不鬧」的寶寶,多半是來自這3種家庭
    每一次到了上學季,都會出現一番景象。有的孩子流著淚水,拽著父母的褲腳,不讓父母離開;有的孩子直接跑進課室,看著父母的離去都沒有一絲的挽留。很多家長都認為,看著孩子上學更心疼的是自己,因為不願意跟孩子分離,聽起來真的是既心酸又無奈,不僅感嘆:&34;。
  • 幼兒園學雜費1400元,家長表示不理解,園長解釋:這是正常繳費
    家長都想讓孩子在起點上不輸給別家孩子,所以小到胎教,大到上學,都會費盡心思讓孩子享受最好的教育。畢竟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也是從家庭走向社會的重要一步。所以現在上幼兒園,家長們會慎重選擇,再三挑選,讓孩子在上學之前做好腦力和智力的啟蒙。
  • 「媽媽,我喜歡上學!」入園後寶寶擁有這項能力,寶寶開心朋友多
    比如,遇到的是爭搶玩具,家長可參與示範如何解決,讓娃學著輪流玩,換著玩,一起玩等(這種遊戲家長可以跟娃在家一起玩時涉及到,並且教娃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你等一下,我玩會,等會你再玩」,「我們一起玩吧」「這是我的玩具,不想分享給你……
  • 幼兒園老師給寶寶換衣服,翻了下衣兜,直接聯繫家長:來辦退園
    文|文兒對家長來說,送寶寶去幼兒園本身就不是多愉快的事。社會大環境不友好,相關的社會新聞頻發,這讓廣大家長心頭都掛著一個警鐘,時不時就要響兩聲,提醒所有不好的可能性。於是,從寶寶上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家長就開始心神不寧,有些家長甚至為了寶寶的安全問題出現了過激舉動,惹惱園方和幼兒園老師。我表妹就遇上了類似的事,她就職於一家公立幼兒園,帶小班,入園的多是三四歲的小齡寶寶,很多家長送進來的時候都千叮嚀萬囑咐,表妹自然也放在心上,努力照顧好所有孩子。然而總有家長不放心,想要監視老師們的一舉一動,結果就被表妹發現了。
  • 幼兒園第一天上學朋友圈說說文案 寶寶入園家長寄語祝福語簡短
    寶寶入園第一天怎麼發朋友圈2020 寶寶上幼兒園發第一天心情說說2020幼兒園開學第一天。我把兒子送到幼兒園。千叮囑萬囑咐,希望他在幼兒園開心快樂幸福健康成長,與同學和睦相處,做一名優秀的人。下面小編帶來:寶寶入園第一天怎麼發朋友圈 寶寶上幼兒園發第一天心情說說。
  • 「我家孩子不吃大米,趕緊改了」面對家長奇葩要求,園長回懟被贊
    小敏大學剛畢業就進入某高級幼兒園進行實習,最近轉來了一名小男孩叫明明,明明的媽媽在送他來幼兒園的時候態度就十分的高傲,除了園長誰也不能與她溝通,園長處於禮貌也接待了這位媽媽。最後在園長的幫助下辦理了入園手續,第一天孩子上學時候,媽媽囑咐幼兒園不要給孩子吃水果,因為孩子在家都是吃的好水果,嫌幼兒園的水果沒有營養。
  • 園長媽媽和你聊聊寶寶入園的那些事
    家有3-6歲的寶寶又迎來了新學期。由於孩子年齡小,新學期剛開學,對他們來說又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對於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是充滿未知和焦慮。為了讓剛入園的寶貝能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的生活,體現5+2>7的育人效果,作為曾經的園長媽媽,我分享一下幾點建議給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我也鄭重其事地與他溝通,進行心理建設:「上幼兒園並不是就要與媽媽分開了,只是暫時分開而已,傍晚就來接你,你上學,媽媽上班,我們下午再見。」也給打過「預防針」,告訴他剛入園可能會有小朋友哭著要找媽媽,怎麼辦呢?誰來安慰呢?小暖男說「齊齊小超人來安慰。」 入園前幾天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 幼兒園園長經驗之談:入園不吵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類家庭
    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聽過&34;,就算沒有聽過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孩子身上有這類症狀的出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家長相處,長時間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著,等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在與父母分別步入校園時,孩子往往會用哭鬧等方式來表達自身內心的焦慮。
  • 幼兒園園長經驗之談:入園不吵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類家庭
    不知道諸位家長有沒有聽過"分離焦慮症",就算沒有聽過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能看到孩子身上有這類症狀的出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與家長相處,長時間在父母的陪伴下生活著,等孩子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在與父母分別步入校園時,孩子往往會用哭鬧等方式來表達自身內心的焦慮。
  • 新生入園,家長們這樣做準備
    當然,有些寶寶因為「反射弧」比較長,會在入園幾天、甚至一周後才開始「梨花帶雨」。然後,同樣的劇情,不同的哭法,常常能延續大半個月。讀個幼兒園,真的非得這麼「悲傷」不可嗎?其實,家長利用這半個月時間做好準備,就能緩解家長自己的分離焦慮,也能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到幼兒園開心快樂的集體生活。
  • 寶寶入園後每天早上都拒絕起床,家長該怎麼做?
    上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寶寶入園二十多天的變化,這也是一般寶寶必經的過程。那麼應廣大網友的要求介紹一下我為此所做的工作,這些工作也縮短了孩子的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在孩子入園幾天以後因為每天起床都要穿衣服去上學,這種重複的動作讓她產生只要一起床就要去上學,那麼我就睡覺吧,他們會覺得睡覺就能逃避上學。所以普遍孩子都會說「我要睡覺」,那這個時候你該怎麼辦呢?一般家長都會說:別睡了,上學都要遲到了,快點起床穿衣服吧。那孩子什麼反應呢?
  • 「媽媽,不要走」孩子入園哭鬧不休,只因父母沒做好這3個規劃
    請老師陪同參觀一下幼兒園,讓孩子在幼兒園玩一會,並告訴孩子,他在開學之後就會到這裡來上學,每天都可以玩那些新玩具。 ● 帶一樣情感連結物 這是一位讀者媽媽的小妙招,可能對大家有用。在孩子上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帶一本小相冊,裡面有寶寶和爸爸媽媽的合影。告訴寶寶如果很想念爸爸媽媽的話,就可以拿出相冊看一看,這樣就感覺像是爸爸媽媽和他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