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長媽媽和你聊聊寶寶入園的那些事

2020-09-24 雲朵媽媽育兒園

9月,開學季。家有3-6歲的寶寶又迎來了新學期。由於孩子年齡小,新學期剛開學,對他們來說又是一個挑戰。特別是對於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是充滿未知和焦慮。為了讓剛入園的寶貝能更快、更好的適應新的生活,體現5+2>7的育人效果,作為曾經的園長媽媽,我分享一下幾點建議給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一、在每天來園的路上或休閒時刻,與孩子一起回憶幼兒園的生活,回憶老師、小朋友在一起的愉快體驗,激發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嚮往,給孩子創設一個美好、舒緩的心理環境。

二、常有目的地引導孩子與居住在周圍的小朋友遊戲、交往,使孩子進一步積累與人交往的經驗。

三、要進一步加強幼兒生活的自理能力的適應,如讓孩子獨立吃飯、喝水、上廁所,儘量按照幼兒園的制度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培養遵守集體生活的習慣,便於孩子更好地適應新學期生活。

四、入園時家長向老師反饋孩子在家的情況,如孩子的生活習慣、喜好等。這樣有利於孩子與老師的心靈溝通!



五、入園的前幾天家長可以稍早些來接孩子,接孩子時可以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園一天的情況,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

六、每天早上入園前請檢查孩子是否攜帶細小、危險的物品,如有,請與孩子講清楚其危險性,並制止攜帶細小、危險的物品入園。

七、請不要攜帶玩具、零食來幼兒園,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八、家長要首先克服自身的焦慮、不安情緒,歡歡喜喜地送孩子,用樂觀的情緒感染和鼓舞孩子。

九、必須堅持天天上幼兒園,進園後,把孩子放到班上,要相信老師會有辦法安慰孩子,等時間久了,對環境和老師熟悉了,對幼兒園生活和作息習慣了,孩子就自然適應了!如果家長送送停停,孩子就會延長適應期。


相關焦點

  • 寶寶入園5大焦慮,託育園長來支招
    寶寶初入園,不適應的佔多數。和在家相比,環境和要求都不同了。在託育園能吃飽飯嗎?中午能睡好嗎?玩具被小朋友搶了怎麼辦?每天早晨入園時撕心裂肺地哭鬧,還要不要送?……如何化解寶寶初入園遇到的不適應?跟真愛幼幼快來聽聽資深園長支的招兒吧!
  • 孩子9月份入園,幼兒園園長和老師必須告訴家長的事……
    暑假過後,又要有一大批小朋友入園了,他們帶著對爸爸媽媽的眷戀,帶著對新環境的好奇,即將走進一個新的大集體。為了減少這部分孩子的入園焦慮,幼兒園園長和老師這時候就應該積極行動起來了,我們必須告訴家長如何做才能減少孩子入園的不適應。那具體都包括什麼呢?
  • 幼兒園園長支招:這樣做讓孩子入園更順利
    寶寶入園哭鬧、生病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尤其是聽著孩子的哭聲離開幼兒園更是有幾多的不放心。入園第一天,讓資深幼兒園園長給您支支招。剛入園的哭鬧,入園後的不適應、生病,對家長是極大的考驗。本期《專家閒聊室》邀請金色搖籃幼兒園資深園長徐美麗,和大家一起聊聊寶寶入園那些事兒。先認識一下徐園長吧!
  • 克服分離焦慮 寶寶入園so easy
    對於入園寶寶的分離焦慮症您都做了什麼呢?如何能讓寶寶少遭罪、媽媽少煩惱呢?一起來聊聊吧~ 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名普通寶媽,小兒齊齊也不是超人寶貝,現身說法講述普通母子的入園經歷,如何從新奇到焦慮最終快速順利過關,感興趣的親們圍觀啦。
  • 幼兒園園長直言:入園後哭鬧少適應快的娃,家長都做對了這5件事
    每年的幼兒園入學季,門口總是能看到一群孩子拽著媽媽的手哭得撕心裂肺。悲傷的情緒渲染開來,有不少家長也跟著落淚,家長和孩子都是難捨難分。更讓家長們頭疼的是,好不容易把哭著的孩子哄好了篇,旁邊的孩子一哭,自己家的孩子又跟著哭了。
  • 寶寶入園前,父母要做好哪些準備呢?聽聽幼兒園園長怎麼說
    再過兩周就是九月了,一年一度的幼兒園開學季即將到來,又有一批寶寶們將走向人生的新階段,開始幼兒園的生活。這是寶寶們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面對陌生的環境、幼兒園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寶寶一定會感到很焦慮,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孩子做好入園準備。
  • 「教育」聊聊閨女的幼兒園5-入園報名流程
    奧茲報名流程第一步是入園參觀。提前電話告知孩子的年齡等信息確認是否還有入園名額,然後預約參觀時間,由園長帶領大家參觀並講解園裡的特色。這個特色講解有點「醜話說到前面」的意思,比如園長會告知參觀家長:小朋友手工操作區有剪刀、錐子之類的工具,孩子不可能完全避免受傷害;院子裡有一般幼兒園都沒有的鞦韆,之前還有個小朋友摔到過;小朋友的午飯如果剩了放冰箱裡,下頓飯繼續吃(我們入園以後不這樣了);畫畫的時候不允許老師在前面示範讓孩子照著畫;大孩子做水果值日的時候會用到水果刀;孩子們還要負責擦地之類的工作……諸如此類,當然園長是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很負責任地提前告知這些
  • 寶寶入園「適應期」如何度過?心理引導三步走,很管用
    我的一位園長朋友,為爸爸媽媽們提出了「三步走」的建議。Tim回國後,為了讓他適應新的幼兒園環境,在入園前的暑假,我們每周都會去幼兒園參加開放日活動。這樣開學時,雖然面對全新的環境和同學,他也幾乎沒有任何情緒波動。因此,如果有條件,還是建議在入學前多參加幼兒園的活動,讓寶寶熟悉環境,熟悉老師。
  • 寶寶入園焦慮怎麼辦?媽媽注意這六點,寶寶輕鬆入園
    寶寶離開熟悉的家人,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剛開始難免不適應,就會出現分離焦慮。一般兩歲左右的寶寶就有不同程度的分離焦慮。那時候媽媽陪在身邊,表現沒有那麼明顯。最多看不到媽媽哭一哭,媽媽一會兒回來又不哭了。等寶寶找到規律,知道媽媽短時間會回來,他還能自己獨自玩會兒。可是上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幼兒園的老師和孩子都是陌生,而且媽媽只送到門口,把自己交給老師,誰知道她什麼時候來接呢?
  • 寶寶什麼時候適合入園?原來,入園不僅要看寶寶的年齡
    為了讓膩膩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我有時會帶她來幼兒園熟悉環境,和小朋友們相處。沒想到,在連續來了幾天幼兒園之後的一段時間裡,膩膩總是要讓爸爸帶她來幼兒園。我想著膩膩各方面的能力(會表達、會如廁、能和小朋友玩等)都挺好的,在和孩爸商量過,又徵得園長的同意後,膩膩便正式入園了。這時候的膩膩,才2歲8個月。
  •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入園焦慮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開學季,幼兒園裡傳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門口媽媽一邊抹淚一邊帶著擔心離開或不放心,趴在教室的窗戶上…… 這種情景我們在開學季的幼兒園裡時常見到。那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應對入園分離焦慮呢?入園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 寶寶入園,媽媽須知
    第一天午睡,她知道不能和媽媽一起午睡,確實掉了幾滴眼淚,但很快她知道這是自己要習慣的,在老師的懷抱中很快入睡了,接著那一周晚上睡覺,我感覺有點不如平時踏實。但是要接受,這是正常的入園焦慮反應。一周後很快她就適應了,好像每天都在過自己的小人生,而我們只是在幫助她而已。
  • 開學季入園哭鬧?媽媽必知的寶寶入園指南,從容解決分離焦慮
    媽媽們是不是都已經送寶寶入園了呢?入園,是每位寶寶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不少寶寶在入園前都會哭鬧不止,尤其是第一次入園的寶寶,更容易缺乏安全感,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那媽媽們應該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過度,更好得適應幼兒園生活呢?
  • 幼兒園入園時間有講究 春天更助於寶寶適應
    剛一開春,擇園入園又開始成為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關注的焦點。這不,編者就接到了好幾位朋友的電話,都是圍繞哪所幼兒園好,就近選擇還是挑品牌等方面諮詢。那麼,跟秋季入園相比,春季入園有哪些不同,應該做些什麼準備呢?孩子幾歲入園好?近日,針對這些問題,濟南幾所知名幼兒園的園長接受了採訪。
  • 來看看寶寶入園第一天媽媽感言 &寶寶的心情說說
    為2019年將要入園的寶寶加油,為媽媽們解解壓。我是來攪事情的。 寶寶入園第一天感言媽媽     原標題:來看看寶寶入園第一天媽媽感言 &寶寶的心情說說     又到開學季,還記得去年寶寶開學後,入園的第一天很多媽媽都會時刻牽掛著寶寶,來重溫去年寶寶入園第一天媽媽們的感言吧?
  • 資深幼兒園園長坦言:有入園「哭鬧症」的孩子,多半來自三種家庭
    看著哭鬧的孩子,父母哭笑不得,老師手足無措,園長暗中觀察後坦言:「每年都會上演「生死離別」大戲,通過多年的觀察我發現,入園哭鬧並非偶然事件,和家庭有關係」園長給出三招應對法,家長快收藏幼兒園對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陌生又可怕,獨自呆在幼兒園更讓孩子誤以為被家人拋棄,這是入園哭鬧普遍的兩個重要原因。園長給出的三招能夠消除孩子的恐懼,培養對幼兒園的正確認知。
  • 上幼兒園前做好這6件事,爸媽減少育兒焦慮,寶寶順利入園少哭鬧
    ,同時寶寶也會順利入園。>這要家長提前了解好學校的活動時間,如果離家比較近的話儘量帶寶寶去玩,順便跟娃聊聊幼兒園的事情,路邊的風景和沿路的一些事物。讓娃多看看一些集體活動,也可以進到幼兒園的教室看看,也可以提前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入園的,放學後爸爸媽媽又怎麼來接他們放學的。這樣慢慢地寶寶會知道幼兒園是什麼地方,也不會有很多牴觸情緒。
  • 寶寶入園第一天,聰明媽媽這樣做,孩子愛上幼兒園
    聰明媽媽和寶寶對話,都是有些小心機的,句句都能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是不是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孩子不會打架吧?寶寶入園,是對孩子和家長的一種考驗。家長和孩子一起走出考驗家長焦慮,會讓寶寶處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時間長了,勢必影響他對幼兒園的一種牴觸心理。所以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第一步,就是家長及時走出焦慮期。
  • 新生入園,家長們這樣做準備
    1心態調整 家長要相信老師並學會放手從沒離開過身邊的寶寶,才3歲大,連屁股都不會自己擦就要到幼兒園的大集體裡「獨闖小社會」,許多家長想想都覺得焦慮。但切記,孩子天生敏感,大人的這種焦慮會在無形中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也對集體生活產生恐懼。廈門一位深耕幼教37年的資深園長餘園長說,從此刻起,家長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幼兒園,相信老師。
  • 寶寶入園準備,這三點心理建設很重要是,你做好了麼?
    大家一定也都和朋友一樣,不知道在剩下的這段時間裡,如何給孩子做入園前心理建設,讓寶寶入園的過程更加順利,傷害更小呢?今天就來詳細說說。 但其實入園焦慮還有別的體現,比如在幼兒園中嚴重依戀某位老師、情緒比較敏感、突然的戀物,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生理上的症狀,比如嘔吐、食慾減退等等。 如何理解孩子的入園焦慮呢?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把你裝上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和其他並不認識的地球人一起開啟生活,你的心理狀態是怎麼樣的。對於大多數,尤其是敏感的孩子而言,入園焦慮在某種程度上算得上是應激創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