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有腸胃方面的疾病,腸子長息肉就是其中之一。若是飲食不當是會加重息肉的情況的,因此,飲食方面要多留意。那麼,腸子長息肉最怕吃什麼呢?長息肉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治療?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腸子長息肉最怕吃什麼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很多疾病都是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對於腸息肉來說也是如此。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可能會讓之前的治療功虧一簣,導致病情惡化。
像那些白酒、辣椒及醋等具有刺激性食物,患者最好不要碰。
油膩的食物
想一些煎炸燻烤類食物和油膩的食物都會在我們的腸道中停留很長一段時間,容易引發消化問題,增加患者的腸道負擔。
酸性的食物
平時吃的肉類、魚類、蛋黃、柿子以及奶油等食物都是酸性食物,患者不能吃這些,防止影響病情的恢復。菸酒是非常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菸喝酒會讓體質變成酸性體質。
被汙染的食物
被汙染的水,農作物或者家禽魚蛋,以及發黴的食物等都要忌口,防止病從口入。
腸子長息肉的原因
飲食因素
長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素者發生率較高。而吃蔬菜及維生素C多者較低。北美、西歐多見,南亞地區少見,可能與這樣的飲食習慣有關。
膳食中脂肪類成分超過40%是形成大腸息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攝入不超過膳食的15%,發病率就會顯著降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腸道中的膽酸,膽酸與細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礎。
長期大量飲酒、吸菸,損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變,發生率提高。
機械刺激
大便當中的粗渣、異物等都可能損傷腸黏膜,或者恨死刺激腸黏膜上皮,破壞腸黏膜的平衡狀態,導致腸息肉產生。
長期便秘患者,產生的腸內毒素,或使用刺激性瀉藥刺激腸壁也會發生息肉。
炎性刺激
直腸黏膜的長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腸黏膜上的息肉狀肉芽腫。如慢性結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等。
因為直腸長期炎症,潰瘍面的中央還存有水腫充血的黏膜區,周圍潰瘍癒合後形成瘢痕,逐漸收縮,使殘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狀;或潰瘍而肉芽組織增生凸起,而後鄰近黏膜生長,將其覆蓋形成息肉,這種病理變化多見於炎性息肉。
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者、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術、癌症放療患者及肥胖人群的發生率較高。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者報告,2型糖尿病女性與非糖尿病女性比較,其發生結直腸腺瘤的風險增加80%。與非肥胖、非糖尿病女性相比,糖尿病加肥胖可使結直腸腺瘤和更晚期階段發現的腺瘤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
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
一般認為,息肉形成與基因突變和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從目前研究情況表明,突變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給後代子女,在遺傳機會上男女是均等的,沒有性別的差異。
腸子長息肉怎麼治療
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治療腸息肉,往往選擇全部切除的方式,但由於其技術的局限性,往往手術切口大、患者痛苦大,有的甚至會引發腸道大出血的發生;此外,如果發現腸息肉癌變,傳統手術往往要切除肛門甚至部分直腸,從而破壞了肛門的正常功能,給患者帶來巨大的身心痛苦;傳統手術切口大,創口癒合慢,住院時間長。
藥物治療
一般的藥物治療僅僅對腸息肉表面症狀有所緩解,一旦停藥就會反覆發作,長期的藥物治療不僅不能根治,而且時間越久,費用就會越多。
雷射治療
雷射治療直結腸息肉,主要是採用雷射器進行切割或凝固治療,臨床用於消化道息肉治療常有Ar+雷射器、YAG雷射器、CO2雷射器等。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腸子長息肉最怕吃什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腸子長息肉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這些僅供大家參考。若是有這樣的情況要及時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