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厚仁教育機構上月底發布的《2015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仍在國內輿論中發酵。外界質疑其「2014學年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開除」的數據有誇大之嫌。俄亥俄州立大學還發信質疑數據涉及該校部分不實。16日,厚仁首席發展官陳航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做出闡釋。
陳航說,俄亥俄州立大學常務副校長斯坦梅茨質疑的數據,是從白皮書的發布會上出來的。「我們在現場用可視化數據工具做演示,得出一個結果,即去年被開除的中國在美留學生13.7%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公開信中稱,2014-2015學年,僅1.1%就讀於該校本科或研究生項目的中國學生因學術或非學術表現被開除,較本土學生約1.7%的開除率來說,並不算高。
對此,厚仁以公開信形式回應稱,對「被開除學生」的定義是「面臨開除等學術危機的學生群體」。陳航1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也說,面臨學術危機的中國在美留學生,最終的正式裁決包括警告、留校察看等,最嚴重的是從學校開除。「但即便留校察看,也可能造成修讀學分不足而被迫離境。」
俄亥俄州立大學新聞與對外關係辦公室16日向《環球時報》確認收到厚仁回復,但依然重複1.1%的開除率。
飽受質疑的「8000中國學生被開除」的數據並沒有出現在白皮書中。陳航說,這是他在回答媒體相關提問時,根據美國教育部2014年數據等以及厚仁教育掌握的案例做出的「專業估計」。他承認,這並不是基於每一個美國高校開除中國留學生的實際情況匯總得出的準確數據,因為「根據美國家庭教育權利和隱私法案,這個數據是不公開的」。
從這個邏輯上,厚仁給出的數據很難被有針對性地推翻。然而有不少網友認為,從厚仁的公開活動及表態來看,難辭商業宣傳之嫌。《環球時報》記者查閱白皮書,其英文版本中寫明數據針對「面臨開除的學生」,但在中文版本中,這一描述成了「被開除學生」。這種在關鍵事實上表述的差異,讓人疑慮。
此外,陳航稱,厚仁從未拿「8000人被開除」作宣傳噱頭,但在這一數據廣泛傳播且未遭到質疑之前,厚仁並沒有主動澄清。《環球時報》記者在在線教育網站「滬江CCTalk」上看到,厚仁在國內開展的多場線下留學宣介會,就是以「8000中國留學生被美國大學開除」為宣傳資料的。
對記者的疑問,陳航回應說,「我們認為基於我們掌握的案例和數據,發布這樣一個介紹中國學生學術危機的報告,是有價值的」。他同時也承認,厚仁是一家在美註冊的私人企業,「通過發布白皮書,外界能夠了解我們在這個領域有專長有能力,這也是一方面需求」。(劉暢)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http://news.sohu.com/20150617/n415197584.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人民網 http://usa.people.com.cn/n/2015/0617/c241376-27170153.html report 1258 美國厚仁教育機構上月底發布的《2015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仍在國內輿論中發酵。外界質疑其「2014學年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開除」的數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