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析師CFA是全英文的考試,金融分析師CFA全三級都是全英文考試,即使是在國內也沒有中文考試。
不過金融分析師CFA考試對於英語水平的要求並不高,主要的是一些金融專業術語的英語需要熟悉。在考試中,道德部分往往有較高的閱讀要求,能不能快速準確地讀"懂"題,必然是能不能快速準確的做"對"題的基礎。教材和notes用詞規範,語法簡單,短句多,有六級水準完全應付綽綽有餘
一共分為十個知識板塊,涵蓋概率統計、計量、西經、財務、國際金融、衍生品、估值、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知識,面比較廣,但是一級深度不深,都是較為基礎的知識。一二級全為客觀題,上下午分別考三小時,三級為主觀題。依次通過三級後取得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書。
CFA介紹及職業前景
CFA作為「全球金融第一考」國際認可度和含金量是不可質疑的,RCA和CFA比較起來難度都是差不了多少,但是在就業和薪資方面CFA卻更勝一籌。
全球目前有近8萬人擁有此資格證書,中國內地共有近1700人獲得CFA頭銜,2009年新增230多人。全球特許金融分析師平均年薪17.8萬美元,比哈佛的MBA高出近5成。未來幾年,中國僅上海市場需求約3000名。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都是一些受過良好教育和專業訓練,具有優秀金融理論素養的金融人才,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對持有這一認證的人士求賢若渴,這一類金融人才在金融領域十分搶手。
CFA是由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AIMR於1963年開始設立的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證書考試。這一考試每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考試之一。金融分析師資格考試被稱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據了解,特許金融分析師是當今世界證券投資與管理界普遍認可的一種職業稱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獲得CFA資格幾乎是進入投資領域從業的必要條件。
由於素質要求極高,40多年以來,全球至今只有不到8萬人通過考試成為金融分析師。要成為一名CFA,必須經過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命題、組織的全球統一考試。分初、中、高三個等級。每年每人只能報考一個等級。考試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論文和應用。對中國考生來說,涵蓋了十多個學科領域的考試範圍讓人卻步;此外,建立在實際工作經驗之上的論文和應用類考試題目,將會把相當一部分具有中國特色的死記硬背類考生拒之門外。而只有通過全部三個級別的考試,且有3年金融從業經歷者才能最終獲得資格證書。
一位在銀行工作的考生告訴記者,參加CFA考試的投入很大,註冊加三個級別的報名費就要約2000-3000美元不等,加上原版的教材資料費、培訓費,平均考一次就得花掉兩三萬元。但回報也極高,獲得CFA資格者在收入方面明顯優於同行。目前,全球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平均年薪是17.8萬美元。而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的年收入則是19萬美元,比哈佛的MBA還要高出近5成。在我國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達到13.6萬美元。
目前中國的高級金融人才奇缺,金融分析師CFA持證人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以上海為例,未來兩年,上海對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擁有的CFA只有30人。2001年,整個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資格證書。而一旦成為CFA,便會變得炙手可熱,受到多家金融機構爭搶,年薪也很高。正是在這種高薪的刺激下,國內的特許金融分析師CFA報考熱不斷升溫,報考人數逐年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