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莞職業、競技和群眾體育全面發展,通過辦大賽促進產業發展向「體育+」轉型
全民運動重中之重 東莞體育昂首向前
2016年3月27日,東莞松山湖國際馬拉鬆開跑,場面盛大,選手熱情高漲 東莞日報資料圖 程永強 攝
東莞時間網訊 2017年,對於東莞而言,是個體育大年:第九屆東莞市運動會,點燃整座城市全民健身的熱情;在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東莞健兒亮劍,收穫7金6銀4銅,40餘人次進入前八名的突破性成績,群體競體多點開花,全面發展;將於11月26日舉行的2017亞洲馬拉松錦標賽暨東莞國際馬拉松比賽戰火未燃,但已牽動海內外的跑者的心,吸引了數萬人報名參賽……
回顧東莞體育近年來的精彩履歷,與東莞長期以來在職業體育、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範疇的紮實工作密切相關、互相助力不無關係。在天津全運會落幕之際,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呂業升對此給予高度肯定,稱讚「東莞體育健兒為廣東代表團添了彩,為家鄉人民爭了光」,同時專門作出批示,希望全市體育戰線的同志們以此為契機,推進東莞體育事業在更高起點上再創新局。
職業體育支撐,籃羽先鋒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東莞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職業體育發展走在全國前列,至今仍少有地級城市能夠與之相媲美。東莞孕育出四支頂尖的職業隊伍:CBA廣東宏遠和東莞新世紀(現深圳男籃),WCBA球隊廣東女籃,羽超東莞世紀城羽毛球俱樂部。其中,宏遠是聯賽八冠王,世紀城羽毛球隊奪得羽超冠、亞、季軍,廣東女籃斬獲全運會冠軍和聯賽亞軍。
東莞職業體育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體育以足球為代表,率先進入職業化階段,在改革開放方興未艾的時代浪潮中,東莞主打「宏遠」品牌,與廣東省足協共建組隊,藉以在轉會市場上的大手筆操作,一舉成為國內焦點。隨後,宏遠籃球順勢而生。
1995/1996賽季、CBA元年亮相中國籃壇,並在此後二十年中八次拿下聯賽總冠軍,兩次全運會冠軍。本次天津全運會,宏遠繼續輸送、組隊代表廣東參賽,最終獲得青年組冠軍、成年組季軍,繼續夯實廣東籃球的根基。在宏遠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民間經濟資本向籃球項目注入,東莞新世紀籃球俱樂部在大朗「誕生」,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衝甲,穩固根基,儘管如今已遷往深圳,但是由其託管的廣東女籃主場仍在大朗,其身上仍有著不可磨滅的東莞印記。
東莞世紀城羽毛球俱樂部,是國內羽超聯賽的「傳奇」,衝上羽超便完成「凱澤勞斯滕奇蹟」,以升班馬的身份奪得聯賽冠軍。以李永波羽毛球學校為依託的世紀城羽毛球隊,除了在職業賽場成績顯赫之外,每年更是吸引了國家隊等各級羽毛球國字號隊伍,以及其他省市的羽毛球俱樂部抵莞集訓。
作為全國著名的「籃球城市」,東莞因籃球而聞名遐邇,羽毛球則是其亮麗的新名片。不僅如此,在更多的職業賽場上,也有東莞的身影。斯諾克世界冠軍,中國神童丁俊暉的搖籃,便是東莞;目前中國籃球的扛鼎人物易建聯,也是在東莞最先開始站上CBA賽場,直至遠赴NBA、走向國際舞臺。
競技體育多點開花,潛力無限
在剛剛結束的全運會上,東莞健兒斬獲7金6銀4銅,40餘人次進入前八名,這個成績在全國地級市中,當屬翹楚。在一張張閃亮的成績單背後,是東莞體育多年來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職業體育厚積薄發的結果。
在各項成績中,廣東籃球的成績可謂全國耀眼, 2金1銀1銅的成績,東莞當記頭功——4支隊伍均為不折不扣的「東莞製造」。全運會男、女籃4個項目,宏遠俱樂部青年隊球員代表粵軍勇奪青年組冠軍,以華南虎為班底的廣東男籃獲得季軍;組隊61年來首次問鼎全國冠軍的廣東女籃成年隊,WCBA賽季期間主場正是在東莞大朗,多年來訓練、比賽、生活也在東莞;最終拿下亞軍的廣東女籃青年隊,主打核心是東莞市體校培養、輸送的新一代國手新星李月汝。
首次進入全運會的三人籃球項目,更是由麻湧、松山湖平日徵戰市聯賽的「草根選手」組隊,擊敗其他省市職業選手,分別奪得男子組冠軍、女子組殿軍。
「運動之城」不僅僅只有籃球,賽艇、現代五項、羽毛球、田徑、遊泳、跳水、射擊、馬術等項目,均人才輩出,東莞專業體育從未缺席全省第一、國內頂尖,是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的希望……
群眾體育蓬勃發展,驚喜不斷
去年12月份,東莞市印發了《東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同時《2017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中,要把發展群眾文化、群眾體育作為基本方向,建設城市「十分鐘健身圈」。
「群眾體育向來是東莞體育的中心工作。我市體育發展一直注重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從體育便民服務的軟硬體來說,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位居前列。目前,東莞的『十分鐘文化體育圈』正在不斷完善,但已經實現村村有體育健身路徑、籃球場的目標。」市體育局局長黃慧紅說。
群眾體育具有厚植體育基礎的重要作用,只有群眾體育項目發展得好,競技體育才能取得穩定恆久的發展。以東莞籃球為例,東莞擁有廣為人知的「過萬個籃球場地」,連續三年獲得廣東省男籃聯賽冠軍,城市呈現出「天天有比賽,處處有球打」的景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本屆全運會的群眾體育三人籃球項目上,東莞健兒力克專業選手奪得一項冠軍和殿軍。
當下,東莞市體育局正在推進全民健身運動工作,堅持以體育惠民為導向,繼續優化升級基層公共體育設施供給。尤其是基層體育設施建設,今年市體育局將繼續投入1768萬元改善基層公共體育設施,新增全民健身路徑200套和建設100個公共健身室,並推動33個公共體育場館向市民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政策扶持與硬體體育設施配套逐漸完善,也在全市掀起全民健身高潮。根據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統計數據,東莞全市體育場地總數為13246個,預計到2020年,全市將超過9成以上的公共體育場館以免費或低收費的形式向市民開放。「每天鍛鍊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美好願景,已然成為東莞活力綻放的真實寫照。
相繼舉辦大賽,促進產業向「體育+」升級
蘇迪曼杯、亞歐桌球男子明星對抗賽、首屆莞馬、成功申請2019年男籃世界盃舉辦城市……近幾年,東莞市民的幸福感滿滿,各項國際大賽相繼「落戶」東莞,讓市民直呼過癮。
「東莞目前正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密集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賽事。因為承辦大型賽事,是對一個城市市民的文明程度、城市環境的治理狀況、城市經濟建設的規划水平等城市綜合能力的大檢閱,同時對城市各方面發展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黃慧紅表示。
東莞是著名的體育之城,享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舉重之鄉、遊泳之鄉、龍舟之鄉等眾多美譽。處於升級轉型階段的東莞,也緊抓機遇,通過辦國際體育大賽、辦有影響力的大賽,充分展示東莞城市文明風採,提升東莞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
在成功地舉辦了一系列國際頂尖賽事之後,東莞的城市形象和氣質也有了提升。首屆莞馬,被中國田徑協會授予「銀牌賽事」稱號,今年賽事成功「升級」,成功申辦2017年亞洲馬拉松田徑錦標賽,這意味著參與第二屆莞馬的馬拉松愛好者將有機會與專業運動員共同賽跑。
除了舉辦各項國際大賽之餘,東莞市體育局也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例如首屆體育健身休閒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塘廈鎮的高爾夫用品博覽會與本土企業產品展銷會相融合等體育賽事活動,以體育賽事活動為平臺,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我們將重點引導體育發展從『體育一家』向『體育+』升級,全面促進體育的發展。」黃慧紅如是說。
目前東莞正全力推進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經濟轉型,「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是新常態下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追求,在努力與汗水的不懈追求中,東莞體育將書寫出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