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智育輕體育問題仍較普遍 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

2020-12-27 央視網

重智育輕體育問題仍較普遍 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

原標題: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多嗎?」放學回家之後,許多家長會首先這樣問孩子。此種對話場景反映我們比較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日前,上海有民辦小學在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的學歷和職業,其中一個重要意圖據說是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

  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但是,重智育、輕體育的問題,在社會上仍較為普遍。某地一位教育局負責人到學校教室檢查工作,發現戴眼鏡的學生偏多,就問「班裡有多少戴眼鏡的」,陪同的學校教師回答「您最好問有多少學生沒戴眼鏡」。這絕非個案。權威統計表明,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都超過70%,近年來還呈逐年增加趨勢。江蘇省2016年學生總體近視率為73.6%,高中及大學學段的近視率接近90%;學生肥胖率和超重率與上一年比略有增高,其中初中階段肥胖率增幅1.2%。

  黨的教育方針規定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關部門也要求「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有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幹預,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到時候,在航空航天、精密製造、軍事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都可能面臨較大缺口。滿足不了國家的相關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學生角度來看,視力等身體素質對個體生活也有一定影響。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孩子們的身體素質確需各方重視起來。

  理性看,學習過程當然不是輕鬆的,有的家長也知道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但作業那麼多、課業那麼重,他們可憐孩子卻「有心無力」。其實,作為家長,可以多提醒孩子鍛鍊身體,同時,在智育方面保持平常心,不要抱過高期望,比如,別常常與孩子談論考上「985」「211」大學,多麼多麼重要。其實,身心健康對於孩子來講才是最重要的,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孩子未來生活得更幸福嗎?家長們可否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與人相處能力、良好的態度及習慣甚至真正的興趣呢?

  無法保障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學校也有苦衷,有的校長說,說得再好,升學率都是學校安身立命的硬指標,大家都在拼成績,哪個學校也不甘願落後。這就需要政府來綜合協調。可喜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將小學生上學時間推遲半小時,上午8點半開始第一節課,贏得了眾多家長的點讚;而且,體育成績已被政府納入中考成績之中,當然,此舉仍需要完善。既要正視中考、高考的客觀存在及合理性,又要保障學生的身體素質,出路在於各級政府綜合施策。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關心青少年身體素質,近年來相繼出臺多項政策,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特別強調,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願地方政府、學校和家長攜手,同心合力,愛孩子,從體育開始。

相關焦點

  • 學生近視、超重偏多,重智育輕體育仍較為普遍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多嗎?」放學回家之後,許多家長會首先這樣問孩子。此種對話場景反映我們比較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日前,上海有民辦小學在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的學歷和職業,其中一個重要意圖據說是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  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糾正。
  • 重智育輕體育 87.7%受訪者期待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是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最好抓手,經過近幾年的持續努力,青少年體育鍛鍊問題有了明顯改觀,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學校體育教學仍存在很多問題。  77.2%受訪者表示學校體育教育對身體素質影響大  正在讀初三的佟馨雨(化名)是一名非常愛運動的女孩兒。「小學階段我幾乎每天都會做戶外運動,長跑、遊泳、跳遠、排球,都是我的強項。」她認為自己受益於小學階段的體育教育,「我們在玩的過程中鍛鍊了身體,促進了成長發育。」  「我的體育興趣是在學校課堂上培養的。」
  • 愛孩子,請從體育教育開始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王瓊 沈青 江娜)開齊開足開好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在武昌區的中小學得到了落實。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為強化體育鍛鍊,中山路小學專門編制了體育校本課程指南,康樂幼兒園積極探索自主研發足球課程。
  • 從今天開始,請重視孩子的體育教育
    談起體育運動,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搞體育有什麼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孩子比的是成績,體育對學習毫無幫助」「孩子不當運動員,做那麼多運動也沒用」「孩子的功課太多,有時間不如好好休息」如果您是這樣的想法,那您家孩子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了。
  • 今後大學畢業要過體育關,「成績為王」時代即將落幕
    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此舉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點讚,大家普遍認為加強中小學乃至大學的身體素質教育考核已經刻不容緩。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擺脫過去以成績為主的應試教育,從而忽視了學生的基礎素質教育。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給中小學生減負 把體育列入必考科目
    「減負減了20多年,中小學生的書包卻越減越重,睡眠時間越減越少。中小學生體能日益下降,近視、肥胖發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鏡』、『小胖墩』越來越多。」吳志明委員介紹,他和崔玉英、邢善萍等委員長期關注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多年來,雖然國家和各地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推進教育減負,但實際上孩子們的負擔還是「越減越重」。
  • 百餘委員聯名提案:建議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為中小學生減負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吳志明等委員提出,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 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 教育廳「最新」通知,體育考試總分提高到100分,家長拍手叫好
    血壓調節機能不良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且在健康狀況中,近視的問題比較嚴重,近視的發生率正在持續性的增加。在表面上,大多數家長都表示孩子的體育鍛鍊和學習成績一樣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們更傾向於犧牲孩子的部分體育鍛鍊時間去換取成績。那如何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呢?一個可行的方式就是提高體育課考試的分數,讓學校和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體育鍛鍊。
  • 兩會|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是實現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基礎
    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吳志明領銜提交為中小學生減負的提案,建議重新疏理制定國家教育評價體系,把體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並給予語文、數學等主科一樣的考分權重,激發學校、家長、學生的內生動力,真正實現為中小學生鬆綁減負。吳志明等委員提出,加強社會宣傳和對家長的引導,將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 尊重教育的規律和孩子成長的自由。
  • 新聞分析:大學體育成績與畢業證捆綁釋放哪些信號?
    信號一:引導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轉。運動意識差、體質下降明顯、鍛鍊時間不足等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依然廣泛存在,「健康第一」的意識在學生和社會中都有待覺醒。
  • 愛奇藝+新英體育=愛奇藝體育?體育視頻平臺迎來BAT時代
    生態圈獲悉,新英體育將與愛奇藝、喻凌霄和新英匯智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新愛體育,運營愛奇藝體育,並為第一大股東。而在此前,IDG即為新英體育大股東,並曾謀劃新英體育借殼上市,失敗後將新英體育出售予當代明誠。↓和諧安朗的官方郵箱,為IDG資本郵箱結尾事實上,從當代明誠收購新英體育,再到新英體育更名為愛奇藝體育,事情從一開始就沒有那麼簡單。
  • 別讓孩子好了成績壞了身體 邯鄲市「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近視、肥胖困擾青少年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身高、體重增加的同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卻日益凸顯,近視、肥胖成了青少年健康問題中兩個突出的標籤,「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的現象令人擔憂。一位小學體育老師告訴記者,全校學生仰臥起坐達標率連1%都不到,學校的田徑、籃球運動隊也因報名者寥寥無幾而停招。青少年體質決定國民整體素質,許多家長認為運動影響學習、耽誤時間,卻沒有意識到青少年時期不僅是學習的黃金期,更是體質養成的關鍵期。  「我家孩子三年級時就近視了,一開始覺得有點早,但是發現他的同學好多都帶上眼鏡了。
  • 大學期間因為體育掛科,我差點畢不了業
    回想大學生活,你是否因為體育不達標被掛科,甚至差點畢不了業的。職鶴君調查了不少身邊的童鞋們,因為體育掛科差點畢業不了的大有人在哦。尤其是從去年開始,各個高校的政策都越來越嚴格,體育成績直接跟畢業證書掛等號,你可不能大意,下面的內容請認真看!!日前,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
  • 邯鄲市「體育家庭作業」制度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近視、肥胖困擾青少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身高、體重增加的同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卻日益凸顯,近視、肥胖成了青少年健康問題中兩個突出的標籤,「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的現象令人擔憂。一位小學體育老師告訴記者,全校學生仰臥起坐達標率連1%都不到,學校的田徑、籃球運動隊也因報名者寥寥無幾而停招。青少年體質決定國民整體素質,許多家長認為運動影響學習、耽誤時間,卻沒有意識到青少年時期不僅是學習的黃金期,更是體質養成的關鍵期。「我家孩子三年級時就近視了,一開始覺得有點早,但是發現他的同學好多都帶上眼鏡了。
  • 河北邯鄲「體育家庭作業」由受質疑到齊贊成
    近視、肥胖困擾青少年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身高、體重增加的同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下滑問題卻日益凸顯,近視、肥胖成了青少年健康問題中兩個突出的標籤,「好日子養不出壯孩子」的現象令人擔憂。去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發布了《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
  • 中考體育考試穿氣墊鞋跑的快?體育老師:作用不大
    原題:中考體育考試 穿氣墊鞋跑得快 體育老師稱作用不大2015年西安中考體育考試正在進行,為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中悄然興起一股「買鞋風」。網傳「穿氣墊鞋跑得快」並稱其是「中考體育加分神器」,對此,體育老師表示,氣墊鞋作用微乎其微,考試穿舒適的橡膠底運動鞋最合適。
  • 學校體育不應忽視體育文化塑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所長吳鍵在論壇上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南方某地的一所小學,足球成績特別好,學校足球隊年年在當地拿金牌,以至於有一天,這所小學的校長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還能在校園足球的開展上有什麼追求、還能繼續幹什麼了。他向吳鍵求助,請吳鍵出謀劃策。吳鍵反問了這位校長一個問題,讓後者立即茅塞頓開,吳鍵問,「你教孩子足球,就是為了拿金牌嗎?」
  • 體育玩具學生愛--教育--人民網
    9月8日,幾名小學生來到體育器材室,對畢首金老師製作的「大陀螺」很是喜愛。   畢首金是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大板橋街道白漢場中心小學的一名體育教師,1984年他來到這所學校任教時,該校只有兩三塊破爛的桌球臺、幾隻帶窟窿的羽毛球拍,還有一個打不進氣的皮球,每次看到孩子們在課餘時間玩泥巴,他非常揪心。「我們這兒距離市中心幾十公裡,屬於山區學校,那時經費有限,辦學條件比較艱苦,體育器材嚴重匱乏,但我想讓農村孩子藉助教具上好體育課。」
  • 在生命與體育加試這兩個選擇上,生命的分量遠遠重於中考體育加試
    不僅僅是身為教師,看到這樣的一則消息讓人痛心,更加為孩子的父母痛心。可以想像作為家長面對突然離世的孩子,內心是多麼的悲痛。然而這樣的一種痛是永遠沒有辦法去撫慰的,永遠沒有去修復的悲傷。2】事情發生後各地推出了取消中考體育加試或者延遲體育加試的措施。
  • 年輕女體育老師申請當班主任?媒體:沒啥問題
    蘇老師主動申請當班主任 理論上來講,體育老師當班主任沒有任何問題。這位引起熱議的體育老師,積極性很強,開學前的暑假就到所有班級學生家裡做了家訪,而且就像她自己說的,本身教學任務沒有主科老師重,有更多時間管理班級以及和孩子們溝通,還足夠年輕和孩子們談得來。從班主任本職工作的角度來講,她不僅沒有家長擔心的「不靠譜」,反而更像是「別人家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