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體育運動,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搞體育有什麼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孩子比的是成績,體育對學習毫無幫助」
「孩子不當運動員,做那麼多運動也沒用」
「孩子的功課太多,有時間不如好好休息」
如果您是這樣的想法,那您家孩子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了。
如今,中國的小孩除了每天在學校上課外,還要上各種輔導班。學生成績提高的同時,中國孩子的近視率、肥胖率也在逐年遞增,這已經讓所有的家長都為之擔憂。實際上,孩子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強大的頭腦,還需要強健的體魄。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生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青少年兒童的近視率和肥胖率迅速上升。根據國家衛健委2018年發布的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青少年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過於重視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而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所致。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中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都超過70%,近年來還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肥胖和超重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個別省份學生總體近視率竟高達73.6%,其中,高中和大學學段的近視率都接近90%。
在這樣的環境下,廣州市教育局為貫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發布了中考的《體育與健康考試》改革方向。中考體育改革旨在強化學校體育教育,引導廣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養成自覺鍛鍊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素質,培養體育興趣,鍛鍊意志品質,提高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根據調查,我國中小學生每天要花3個小時寫作業,而全球平均水平,都不足2小時。據某直轄市調查結果顯示,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再不重視孩子的體育教育,學生的視力等身體素質的持續下降,不僅影響他們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黨和政府已經高度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近幾年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特別強調,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
都說升學率是學校安身立命的硬指標。隨著國家的重視,體育考試成績已經列入中考成績中,而且比重會越來越大。大多數學校、教育和培訓機構為了保證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開始在課程設計上做了調整,積極引導孩子對體育的興趣。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孩子身心健康很重要,但是作業多,負擔重,讓很多父母也「有心無力」。但是我們再想想,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兒童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身為父母,應該多鼓勵和提醒孩子,多參與體育鍛鍊,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況,與人相處的能力等。
所以,願家長與我們攜手共進,齊心協力,從今天開始,共同重視孩子的體育教育!
躍燃體能,作為主要服務2-8 歲少兒群體,專注於提供少兒體能培訓的教育研究機構,我們擁有強有力的課程研發團隊,搭建了科學、完善的綜合閉環訓練體系。
讓孩子們在趣味遊戲、團隊合作、鼓勵擔當、尊重個性、突破自我的教育理念下進行體能鍛鍊,進而增進身心健康、塑造身體形態、提高生理機能,使少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鼓勵孩子們參加運動,不在於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專業運動員,重要的是讓他們享受運動中帶來的樂趣,培養運動習慣,發揚體育精神,為未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