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我們有必要這麼重視孩子教育?

2021-02-26 翠濤軒主

玖鼎人曰:教育,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現在很多家長,一邊拼命的抓孩子教育,一邊吐槽現在的教育給孩子壓力太大。這其實是沒看透教育的本質,今天就聊聊,中國人為麼這麼重視孩子教育。了解了原因,大多數家長,估計情緒就平衡了。大家可以加公眾號:jdr0536  看更多文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先說明一點,如果你很重視孩子教育,說明你是一位根正苗紅的中國人!

 

其實不僅中國人重視孩子教育。日本、韓國、越南等,這些中華文化圈國家,也超級重視孩子教育。

 

很多人說,西方是素質教育,孩子們快快樂樂的過童年,沒有壓力。這其實是一個最大的冷笑話。西方有錢人的家庭,會把孩子送名校,接受最精英教育,並且會給哈佛,麻省等捐大錢,提前給孩子留個位置。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精英教育?我告訴你,我們國家絕大多家庭,給孩子提供的都是精英教育。各種培訓班,各種能力培養,給孩子學習花錢,眼都不眨一下,非常豪橫!這在西方大數人眼裡,是不可理解的。

 

只有那些大多數底層美國人,沒有錢上名校,他們的孩子只能去免費的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待遇差,老師自然沒積極性,當然象放羊一樣教孩子,讓他們快樂的成長為傻寶。初中學生數學能力,還不如中國二年級孩子。

 

要不,現在美國,反智人群那麼多嘛。而很多人,還對美國的免費教育,津津樂道,殊不知,很多在美國的中國人,都會把孩子送回國內讀書。就是受不了他們那種散養式的教育,想上私立學校呢,又沒有錢。

 

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如果中國說第二,世界上沒有國家敢說第一?原因是什麼呢?

 

學而優則仕!這是中國古代對學習的追求。自先秦以來,教育是一種資源,只有士族門閥貴族才可以享受,他們持和壟斷教育。象教育始袓孔子,他也是貴族。那時的社會是完全固化的,平民奴隸永遠得不到教育的機會,這一沿續就是千年之久。

 

當時陳勝、吳廣提出的「王侯將機,寧有種乎?」,我們現代人感覺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在那個時代,可以說是相當超前的,和現在你看到外星人一樣震憾。一直到了唐代,武則天開科舉,這才給平民百姓有了通過教育,改變人生的機會。

 

科舉只是打開了普通人接受教育的一扇門,但教育是一個相當耗費金錢的事情,普遍家庭是沒有能力讓孩子接受教育。那時文盲率巨高,幫人寫信讀信都是一種職業。直到新中國建立,這種情況才了改變。

 

新中國建立後,毛主席組織掃盲,開展全民教育。這也為中國現在的騰飛,打下的人才儲備。

 

說說高考,很多人對高考意見很大。實際上,高考保證了大多數人的公平。只有你有能力,你可以從一個小山溝,通過努力,考入北京名校,如果足夠優秀,甚至可以通過獎學金,免費讀完大學。這在西方,是不可能的。如果你父母不是名校畢業,如果你沒有錢,基本可以判定,你永遠上不了名校。

 

這些年,中國建立了人才教育選拔機制,高等教育,可以每年為國家輸送四五十萬,受過高等教育的畢業生。而現在世界各國比拼靠什麼?人才。我們這龐大的畢業生基數,完善的選拔機會,可以遊刃有餘的選擇優秀人才。

 

不要認為,這很容易做到。全世界真正和中國一樣,可以做到即有人才基數,又有選拔機制的國家,少之又少。

 

中國人特別重視孩子教育,這種觀念,不是一代兩代形成的,是幾百上千代人。就是再難,但凡有條件,誰家都會把孩子送去上學。讓孩子接受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說不定,把全家都帶出坑呢。有錢的家庭呢,恨不得請五個老師,去輔導自己孩子。

 

除非家裡袓上有礦,除非自小有有權錢加持,對於絕大多數平民百姓而言,教育是唯一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渠道。你別不信,也不要不服,這是實實在在的事實。不能把偶然當成必然。那些沒有上學成功的概率,比讓雷劈500次的機率還低。

 

孔子有句話: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意思是說,很多事情大家都在做,但是道理嘛說不出來。中國人重視教育也一樣,骨子裡都想讓孩子出人頭地,但是心裡還總感覺太累,教育讓孩子沒有快樂成長。

 

教育,可以認為是一種認證機制,通過認證的給個學歷。這個學歷,是你走上社會的門票。可能你說,學歷有啥用?對,可能沒用。但是人家錄用你,看你是不是行的時候,是相信這個學歷呢?還是相信那些看不到的素質能力啥的?人家和你非親故的,憑什麼相信你行?

 

正因為,咱們中國人對教育的重視,國家開展的全民義務教育,才保證了我們社會可以源源不斷的有人才輸入,階層不會固化,不斷有創新,不斷有進步。

 

二戰後,世界上只有東亞中日韓三個國家,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而大家要知道,發達國家門票是最難獲得的,你們可以自己數一下,1900年是那八個國家入侵中國的,現在120年過去了,世界上是不是還是那幾個主要發達國家?而大多數國家,都在坑裡爬不出來。

 

我們國家之所以取得現在的成就,一個很重要因素,就是中國人對教育的重視。包括日本,也是有強大的教育基礎,才能在二戰的廢墟上,再次崛起。

 

想那兒說那兒,可能有點亂。

 

總結一句吧:你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付出,就是在改變孩子命運,改變你家庭未來的努力!!

相關焦點

  • 今天我們聊聊英文排比句
    今天和大家聊聊英文寫作,雖然說在這些年教了很多初高中的學生,但是對於中學階段的很多作文其實個人認為並不是作文,首先很多寫的內容並不是發自於內心的表達渴望,並且很對學生為了短時間提高成績,選擇背誦各種各樣的高分模板,當然其中會有一些效果,但是其實喪失了很多語言的美。
  • 今天我們鄭重來聊聊孩子的這些「羞羞事」
    今天我們鄭重來聊聊孩子的這些「羞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孩偷藏媽媽內褲?今天我們鄭重來聊聊孩子的這些「羞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從今天開始,請重視孩子的體育教育
    談起體育運動,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搞體育有什麼用,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孩子比的是成績,體育對學習毫無幫助」「孩子不當運動員,做那麼多運動也沒用」「孩子的功課太多,有時間不如好好休息」如果您是這樣的想法,那您家孩子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了。
  • 今天,我們來聊聊「抓周」
    今天,我們來聊聊「抓周」 很多地方都習慣說虛歲,不少人生生「被大」了兩歲,真是讓人好笑又無奈。考考你們,算周歲,你們多少歲了?反正育姐的年齡是保密的,不過說到「周」,你們小時候都抓過周嗎?你們孩子抓周時都準備了哪些東西呢?可愛的寶寶們都抓到過什麼「周」呢?
  • 教育焦慮全球化的今天,有沒有必要給孩子購買專利用於加分?
    最近在育兒討論了一個新的話題,有人在網上發出了一個疑問,有沒有必要給自己的孩子購買專利用於升學加分?這位家長表示孩子的同班同學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家長就給小孩購買了一件實用新型專利、為了就是給孩子布局專利技術加分。在專利證書上面添加孩子的名字,作為發明人之一。
  • 孩子學英語,真的有必要上外教課嗎?
    隨著寒假的推進,很多家長都來諮詢我們,孩子學英語到了一定階段,有必要去上外教課嗎?現在每家機構都有外教課,外教課對孩子來說真的好嗎?
  •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嬰幼兒學英語熱潮的?這麼早接觸英語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嗎?」下邊ivy先生分享親身經歷,ivy先生從事英語教育十幾年,也是一名寶媽,對英語啟蒙有深入的研究。
  • 為何這麼多的網友反對我們的教育過度的重視英語
    近來,關於將英語踢出高考或者降低英語在高考中的佔比的呼聲越來越大,從網上數據來看,大部分的網友都認為現在我國的教育過度的重視英語,對於學生未來的發展不利。而個人也認為目前我們的教育的確過於重視英語的教育了,而忽略了我們國家的文化精髓,偏離了我們教育的初心。
  • 孩子到底有沒有必要上校外輔導班?
    那麼我今天根據我自身多年從事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和綜合一些友友們的觀點來跟大家談談這個話題,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覺得孩子到底有沒有送校外培訓班的必要。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現在校外培訓機構是非常多,隨便去學校周圍一看都是培訓機構的廣告牌子,但層次也良莠不齊。這個市場為何這麼火爆?有些人認為這是教師行為,教師想賺錢,所以叫孩子都去上輔導班。
  • 中國古人有多麼重視教育?聖人說:人不接受教育,則近乎禽獸!
    說起教育,古今中外,沒有不重視的,但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古代的人們,那古人有多麼重視教育呢?一個育兒故事或許會告訴你答案。試想:交不起學費,就先讓孩子在家裡學習;買不起筆和紙,就用荻草稈當筆、鋪沙當紙;買不起書,就到鄰居讀書人家借書給孩子讀,在當今的社會,有多少父母能做到這樣呢?除了這個故事之外,下面兩位聖人的名言警句,更是表達了對教育的重視,甚至重視的有點過頭了,大家一起看看怎麼回事?
  • 寶寶智力低下的3種表現,家長務必要重視
    面對家裡淘氣得像猴子一樣的寶寶,親貝網小編有時候真羨慕那些孩子乖巧的父母,但孩子真的消停下來,我又擔心他生病了什麼的,又不安心了。父母都喜歡乖巧的孩子,孩子乖巧不哭不鬧能少操不少心,省去不少麻煩,但如果孩子嚴重乖巧,這有可能就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問題了,孩子本來就是喜歡探索,摸爬滾打,如果孩子出現一些異常舉動的話,當父母的請務必要重視起來。
  • 你的孩子是否輸在了起跑線?電影《起跑線》,深思我們的教育理念
    認真的觀眾不能發現這些印度電影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娛樂圈討論現實問題。印度人氣質的又充滿喜感的劇情包裝起來。既幽默又有啟發意義,非常具有觀賞性。這部《起跑線》就是一部具有這樣特質的印度神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這部關於教育的電影。《起跑線》講述的就是一對印度夫婦想要改變女兒的命運,努力送女兒進入名校的故事。
  • 日本「死亡教育」,讓孩子吃掉自己孵化的小雞,這種教育有必要嗎
    微博曾經有一個熱搜"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對於"死"這個觀念一直是避而不談,認為在家裡說"死"這個詞不吉利。但是死亡並不罕見,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換算下來,每1秒鐘就會有1.8個人死亡,開展"死亡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養成教育,因為孩子的人生沒有起跑線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家長,孩子的人生從來就沒有起跑線,也不存在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事實。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卻被我們忽視了,養成教育!你如果不努力建設家庭文化,家庭的命運永遠無法改變,學校教育只是家庭養成的延續。我面對的所有問題生,最終都會找到家庭因素!這就是一個被我們刻意忽略的現實!
  • 實用口語:今天我們來聊聊「紙」的那些事兒~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今天我們來聊聊「紙」的那些事兒~ 2019-12-10 22:51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聊聊家長打孩子那點事
    沒錯,就是今天,4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不打小孩日」。這個「節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在1998年發起,旨在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引起社會的重視。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妨和大家聊聊家長打孩子那點事。
  • 今天,我們應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那是因為我們焦慮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擔心孩子經不起明天激烈的競爭,擔心孩子以後所有的一切。這擔心,讓我們在孩子培養、教育道路上,拼命地追趕,甚至連靜下來、好好想一想的時間都沒有。然而,當我們看到上面,因家長焦慮而帶來的對孩子種種傷害的惡果時,你,還敢焦慮嗎?我們不能焦慮。
  • 研究教育孩子這麼久,沒想到今天被「驢」給教育了
    為什麼吼叫不利於教育孩子儘管我們習慣於用吼叫甚至批評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卻是比較低級的,反而不利於我們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需要聯繫我們大腦的運作機制來解釋。因為一碗4元錢的面搭上一輩子,正常有腦子的人會幹這種事?所以,這種大腦功能是相互抑制的。
  • Ehouse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英語屋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一年多來英語屋的點點滴滴,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方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也感謝正在閱讀的每一個你,願意了解英語屋,走進英語屋。1.外教教學:有教師資質的全英文外教教學,定期舉辦與外籍教師英語交流活動。2.
  • 聊聊「填鴨式教育」
    不過我今天不是來給張桂梅唱讚歌的。作為一個俗人,我可能永遠沒法理解像她這樣心懷善意,把大山裡女孩子的未來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的內心,所以我也不會試圖對她評頭論足,這裡只是說一句,祝她身體健康。我想聊一下所謂的「填鴨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