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問題。那麼我今天根據我自身多年從事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和綜合一些友友們的觀點來跟大家談談這個話題,我們一起來分析分析覺得孩子到底有沒有送校外培訓班的必要。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因人而異因家庭而異,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現在校外培訓機構是非常多,隨便去學校周圍一看都是培訓機構的廣告牌子,但層次也良莠不齊。這個市場為何這麼火爆?有些人認為這是教師行為,教師想賺錢,所以叫孩子都去上輔導班。但我很誠懇地告訴大家這個教培行業市場的大小不是由校內教師來決定的 ,他們是沒有這個決定權,也不可能去校外培訓機構任課。查到一個一定會被處理一個,他們好好的編制根本沒有必要為這個去冒險。所以這個教培行業市場的大小而是由家長來決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分析下我們現在孩子的父母的教育背景和家庭情況,現在的家長普遍都是80後,90後,他們相比60後70後的父母來說,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普遍都高,大部分家長都受過專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他們都深刻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經濟條件普遍比較好,所以他們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更好,捨得在孩子身上進行投資,他們更懂得孩子的教育錯過一時就會錯過一輩子。這部分家長都是很願意把孩子送培訓機構上輔導班的。當然也有部分家長也不認可這個觀點,他們認為這個完全就是老師想賺外塊,所以把課堂知識不講放校外去講,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在這不做討論,不送有不送的理由,我認為討論這個沒有任何意義。
大家都知道學校的老師即便是特級教師,整個學校的皇牌教師,哪怕他們再負責任,教得再好,也不可能顧及到全班所有的學生,同樣的教學內容,同樣的教學方式總有一些孩子成績好有些孩子成績不好,這就跟孩子個人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的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送輔導班就會有明顯進步的,那麼哪些孩子會進步明顯?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那就是那些接受能力強,有良好學習習慣,有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能力,家長又非常重要教育的孩子上輔導班進步是非常明顯的。重視孩子教育的家長,他們會通過孩子平時的 作業完成情況和測試情況,了解到孩子的知識薄 弱點在哪裡。家長們不可能放任孩子把不會的知識越積越多,那樣孩子的成績一定只會越來越差。孩子又不能在校內進行補習,校內老師也不可能花更多的時間來輔導這些孩子。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會去校外選擇培訓機構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補課,因為校外培訓機構是小班制教學,相比學校大班制教學來說效果會好很多。這樣使得校外培訓就成了校內學習不足的一種很好的彌補,可以讓孩子通過校外培訓課,把在學校沒有學會和弄懂的知識點學會和弄懂從而提升孩子的成績。
那麼哪些孩子送進培訓班沒有進步 或者進步不明顯甚至更差的呢?也是多年實踐經驗總結告訴我們:那些調皮搗蛋,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接受能力又差,又沒有自主學習能力,又不想學又不認真聽課的,上課時老師在講臺上講,他在講臺下講或者搞其他小動作,課後作業也不認真做,多次提醒家長,要求監督孩子完成作業,但家長也不管,也不檢查孩子的作業到底有沒有完成,每次上課問孩子為何不完成作業,孩子們都會很自豪地回答「忘記了,沒有時間」。家長們也總覺得只要把孩子送進輔導班就可以了,孩子沒有進步就覺得是老師教得不好。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這些孩子送哪個再好的培訓機構,再好的輔導班都不會有進步,哪怕你請再好的名師教估計也一樣。所以這樣的孩子建議不要送輔導班,不要浪費這個錢。如果真不在乎錢的家庭我還是建議給孩子報一對一的輔導班,這樣由專職老師陪讀,時刻盯著估計效果會好一點。
因此我們在看待任何一個問題時,不要帶有偏見去看,應該要 用辯證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存在即合理。給孩子補課也不要盲目地去補,首先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孩子的特點,覺得有必要了才去考慮,再去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的培訓機構進行補課,這樣有針對性的補課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彌補學習上的不足,達到提高孩子成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