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自己省吃儉用,基本把自己這點收入的一大半砸在孩子的學習上了,只要一聽說哪有名師輔導班二話不說,趕緊報名,但是雖然錢不少花,最後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都打了水漂了,那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呢?
首先咱們來匯總一下計劃要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大致有幾種情況:
1、 在學校的成績比較差,希望通過參加課外輔導班來提高的成績;
2、 課內老師講授的知識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存在課內「吃不飽」的情況,想拔高的尖子生;
3、 在學校的成績中等,希望通過參加課外輔導班來提高成績;
4、 孩子自己沒有主動參加培訓的願意,但出於家長和周圍孩子都報班的影響而隨大溜報名輔導班。
我們一一來分析以上四種情況,看看差別以及該如何報班:
第一種學生,咱們試想一下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學校上了整整五天課,五天都在聽老師講課,帶著他做習題,他都沒有學好,想通過課外輔導班短短兩個小時,把這五天都沒做好的事情,用同樣的方式給他做好,這是不現實的。而且到了輔導班,老師講的更濃縮,更精華,進度更快,他只能更糊塗,所以到了中學以後,那種重複周內課堂上老師講過的知識點的輔導班這類學生儘量少報。
第二種學生,這類學生如果平時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已經非常紮實了,但他缺乏總結歸納能力所以成績很難再提高,那適合報一些有經驗老師的提高班或者一對一有針對性的輔導班,輔導班的老師幫助孩子把他自己總結不出來的題型給他總結出來,把他不會的解題技巧幫他總結出來,指導孩子把自己總結不到的精華部分給他總結到位,幫助孩子節省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種學生,這類學生說明平時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為什麼不夠紮實?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授課老師不夠有經驗,講得不夠明白,使他沒聽不懂;另一方面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相對較弱。這種情況建議上名師網課,網課的優點是可以反覆聽,既然是名師那教學經驗應該非常豐富。
第四種學生,孩子沒有主動參加輔導班的意願,如果孩子在校學習成績不好,請參考第一種學生,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而且不願意參加課外輔導班,大概率上了輔導班也是應付差事,並沒有學到知識,還浪費錢。
如果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很好,但並不想參加輔導班,說明他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時候家長要給孩子獨立支配的時間,比如說通過輔導書、自學課程之類去消化課堂學的知識,不要再上輔導班聽老師講課這種形式,因為聽老師講課,這個形式效率比較低下,老師需要考慮全班孩子的平均水平,如果老師講一堂課有一些知識點,那些比較聰明的孩子其實根本不用45分鐘,他10分鐘全聽懂了,但是剩下半個小時也得老老實實在那裡坐著,這無形中就等於大幅浪費孩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