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珍珠鳥》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的最後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圍繞「生活的啟示」這一主題展開。本文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生動細膩、富有情趣的語言寫出了珍珠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通過帶勁的開頭,「真好!」開篇即點明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接著通過對珍珠鳥的活動時的動作和作者的做法穿插進行敘述,生動細膩,富有情趣;結尾收的有味,味中有深深地哲理。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鳥的真誠、細膩的愛,認識珍珠鳥在「我」的呵護下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體會作者抓住珍珠鳥的活動和作者的做法穿插敘述的表達方法。教學的難點是發現《貓》和本課描寫方法的不同,並學習將動物的活動和人的做法穿插敘述的表達方法。
本節課首先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動,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後帶領學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現實中,聯繫生活實際,感受待人真誠、誠實做人的重要師生共同努力,一起為生活這本書增添新的美好的篇章。最後,還得再回到文本:對於課文中給人深刻啟示的重點語句,能夠熟讀成誦,牢記於心,自覺用這些富有哲理的話來指導和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誠實善良、樂觀向上、有益於社會的人。
教學目標:
1.藉助預習,讀通課文,會認「蘢、雛」等生字,認會本課的新詞,概覽文本大意。
2.憑藉快速默讀課文,劃找描寫「人」和「鳥」舉動的句子,感受「呵護」與「信賴」,實踐快速獲取信息和提煉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善讀」生活之書。
3.關注作者的表達,學習作者將鳥的活動和人的做法穿插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憑藉快速默讀課文,劃找描寫「人」和「鳥」舉動的句子,感受「呵護」與「信賴」,實踐快速獲取信息和提煉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善讀」生活之書。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將鳥的活動和人的做法穿插進行描寫,表達感受的方法,並遷移運用,實踐練習。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入生活
1.課件出示:有這樣一本書——書中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書上沒有作者的姓名,但每個人都是書的作者。(你知道這本書的名字嗎?)
2.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五回的一副對聯中寫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同學們,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明白世事,掌握其規律,這些都是學問;恰當地處理事情,懂得道理,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文章。)正因為曹雪芹明世事,善總結,做生活的善讀之人,所以寫下了不朽的著作《紅樓夢》。
3.今天我們將走進著名作家馮驥才,走近他和珍珠鳥為伴的生活,看他是如何讀懂生活這本書的。
4.板題,讀題。
【由生活導入,緊扣單元主題,名句指導課堂的理念,為本課的教學定好基調。】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讀完以後自學課後「我會認」的生字,並思考:珍珠鳥有哪些變化?作者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2.檢查交流
(1)首先我們來交流文章的內容,課文寫了作者和珍珠鳥之間一段怎樣的生活?(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從害怕到親近、到信賴的變化過程,同時,作者從中感受到: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
(2)我會讀
畫框 流瀉
垂蔓 生意蔥蘢 (紅色標記的字你有什麼發現?)
嗒嗒 嚓嚓 咂咂嘴(有什麼特點?)
細膩的絨毛
塗了蠟似的小紅嘴
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都是寫誰的?)
雛兒(形聲字,右形左聲)
【設計意圖:《珍珠鳥》是略讀課文,學習略讀課文首先應當憑藉初步瀏覽,了解文章寫了什麼,從而對文章有一個大致、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這是後續學習的基石。初讀之後「能夠用幾句話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這也是衡量孩子「能否善讀」的需要教師實實在在落實的標準之一。然後通過歸類識字,落實本課認字目標,同時由「雛兒」引入,過渡自然,快速進入核心內容的學習】
三.感受信賴,關注表達
1.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描寫雛兒的段落,用「 」畫出描寫雛兒活動的句子?用「﹏」畫出作者是怎麼做的?試著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交流檢查,相機板書
3.觀察發現:你從珍珠鳥的活動軌跡中你發現了什麼?你又從我的做法中體會到了什麼?(板書:信賴 呵護)
4.作者寫珍珠鳥的活動和我的做法的目的是什麼?
板書:(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
5.誰信賴誰?都創造了哪些美好的境界?(結合板書指導學生讀出,重點指導讀好最美好的境界)
6..是的,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美好的境界(出示圖片狗和小孩)你和動物之間有這麼美好境界嗎?如果沒有,那你看過這樣美好的畫面嗎?
7.請同學們仔細默讀下面兩段話,看看誰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看他們在表達有什麼不同?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頭。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貓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摘自老舍《貓》)
(都寫了動物的活動,但是《珍珠鳥》加入了人的做法,將動物活動和人的做法穿插敘述)
8.試著改一改,老舍先生的《貓》,如果你學習本課的寫法,在裡面加入老舍的做法,你想加哪兒?加什麼?試著寫一寫。
9. 同學們真了不起,不僅發現了文章寫法上的奧秘,還學會了運用。課後大家可以學習本課的寫法——將動物活動和人的做法穿插敘述。
【設計意圖:學習一篇文章,只關注內容,絕對不是本色的語文課。教師在備課階段文本細讀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發現文本在語言層面的「個性之處」、「精妙之處」。只有教師關注了這些語言點,才有可能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採用種種策略和手段,輔助孩子自己去發現、去運用、去鞏固和內化。在《珍珠鳥》一文中,馮驥才重點抓住珍珠鳥的動作進行了細膩且稍帶輕鬆幽默的刻畫,將珍珠鳥的活動和作者的做法穿插敘述,傾注了對鳥的喜愛、呵護之情。這實際上也是驅使孩子學會「善讀」的內核和本質。】
四.總結全課,推薦閱讀。
1.學到這兒,說說看,這節課你學「明」了什麼?
2.布置作業:
(1) 試著用本課學習的方法,寫一寫你和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美好境界,或是寫你看到的人和動物友好相處的畫面。
(2)推薦閱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
【設計意圖:將課內拓展和課外推薦閱讀有機結合,確實做好「課內引導實踐——推薦書目——課外實踐內化——再分享,再閱讀」,引導學生做一個「善讀」之人,為孩子終身發展鋪好墊腳石】
板書設計:
16 珍珠鳥
信賴
雛兒 馮驥才
呵護
睡在我肩頭 停筆
陪著我 回家睡覺
啄筆尖 啄手指 撫一撫
喝茶 瞧我 不動聲色
飛來飛去 不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