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藍海課堂】表徵測試分析之紅外光譜

2021-02-25 中科藍海ZKBO
 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時,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頻率的輻射,分子振動或轉動引起偶極矩的淨變化,使振-轉能級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相應於這些區域的透射光強減弱,透過率T%對波數或波長的曲線,即為紅外光譜。中科藍海為您整理有關紅外光譜分析等內容。

紅外光譜屬於吸收光譜,是由於化合物分子振動時吸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產生的,化學鍵振動所吸收的紅外光的波長取決於化學鍵動力常數和連接在兩端的原子折合質量,也就是取決於的結構特徵,這就是紅外光譜測定化合物結構的理論依據。

紅外光譜作為「分子的指紋」,廣泛的用於分子結構和物質化學組成的研究,根據分子對紅外光吸收後得到譜帶頻率的位置,強度,形狀和吸收譜帶和溫度,聚集狀態等關係便可以確定分子的空間構型,求出化學鍵的力常數、鍵長和鍵角。從光譜分析的角度看主要是利用特徵吸收譜帶的頻率推斷分子中存在某一基團或鍵,由特徵吸收譜帶的變化推測臨近的基團或鍵,進而確定分子的化學結構,當然也可由特徵吸收譜帶強度的改變對混合物及化合物進行定量分析。

到目前為止,紅外光譜儀已發展了三代,第一代是最早使用的稜鏡式色散型紅外光譜儀,用稜鏡作為分光元件,解析度較低,對溫度、溼度敏感,對環境要求苛刻。60年代出現了第二代光柵型分散式紅外光譜儀,由於採用先進的光柵刻制和複製技術,提高了儀器的解析度,拓寬了測量波段,降低了環境要求。

70年代發展起來的幹涉型紅外光譜儀,是紅外光譜儀的第三代的典型代表,具有寬的測量範圍,高測量精度,極高的解析度和極快的測量速度,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是幹涉型紅外光譜儀器的代表,具有優良的特性,完善的功能。

衰減全反射(ATR)技術應用到紅外顯微鏡上,誕生了全反射傅立葉變換紅外(ATR-FTIR)光譜儀,實現了非均勻樣品和不平整樣品表面的微區無損測量,可以獲得官能團和化合物在微區空間分布的紅外光譜圖像,衰減全反射不需要通過透過樣品的信號,而是通過樣品表面的反射信號獲得樣品表層有機成分的結構信息。

因此,衰減全反射具有如下特點:

1、不破壞樣品,不需要像透射紅外光譜那樣要將樣品進行分離和制樣,對樣品的大小,形狀沒有特殊要求,屬於樣品表面無損測量

2、可測量含水和潮溼的樣品

3、檢測靈敏度高,測量區域小,檢測點可為幾微米

4、能得到測量位置處物質分子的結構信息,某化合物或官能團空間分布的紅外光譜圖像及微區的可見顯微圖像

5、能進行紅外光譜資料庫檢索以及化學官能團輔助分析,確定物資和種類及性質

6、操作簡便,自動化,用計算機進行選點,定位,聚焦,測量


1、臨床醫學及藥學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在臨床疾病檢測方面有廣泛應用,如利用紅外光譜法對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的檢測,紅外光譜法測定蛋白質基體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及用FT-Raman在700-1900cm-1處的差異,對胃,牙齒,血管肝等人體組織的研究可用於體內診斷

2、環境分析

用氣相色譜-傅立葉變換紅外聯用技術測定水中的汙染物,結合了毛細管氣相色譜的高分辨能力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快速掃描的特點,對GC-MS不能鑑別的異構體,提供了完整的分子結構信息,有利於化合物官能團的判定。

3、半導體和超導體

分析鈾原子與CO和CO2反應產物的基體紅外光譜,研究了鈾,分析C60填料籠形包含物的紅外和拉曼光譜,用反射傅立葉變換紅外顯微光譜法測定有機富油頁巖中海藻化石。

4、化學化工

應用於表面化學研究、催化化學、石油化學研究。

1、紅外吸收只有振-轉躍遷,能量低;

2、除單原子分子及單核分子外,幾乎所有有機物均有紅外吸收;

3、特徵性強,可定性分析,紅外光譜的波數位置、波峰數目及強度可以確定分子結構;

4、定量分析;

5、固、液、氣態樣均可,用量少,不破壞樣品;

6、分析速度快;

7、與色譜聯用定性功能強大。

1、氣體樣品

可在玻璃氣槽內進行測定,它的兩端粘有紅外透光的NaCl或KBr窗片,先將氣槽抽真空,再將試樣注入。

2、液體和溶液試樣

(1)液體池法  

沸點較低,揮發性較大的試樣,可注入封閉液體池中,液層厚度一般為0.01-1mm。

(2)液膜法 

沸點較高的試樣,直接滴在兩片鹽片之間,形成液膜。對於一些吸收很強的液體,當用調整厚度的方法仍然得不到滿意的譜圖時,可用適當的溶劑配成稀溶液進行測定,一些固體也可以溶液的形式進行測定。常用的紅外光譜溶劑應在所測光譜區內本身沒有強烈的吸收,不侵蝕鹽窗,對試樣沒有強烈的溶劑化效應等。

3、固體試樣

(1)壓片法

將1-2mg 試樣與200mg純KBr研細均勻,置於模具中,用(5-10)*10^3Pa壓力在油壓機上壓成透明薄片,即可用於測定。試樣和KBr都應經乾燥處理,研磨到粒度小於2um,以免散射光影響。

(2)石蠟糊法

將乾燥處理後的試樣研細,與液體石蠟或全氟代烴混合,調成糊狀,夾在鹽片中測定。

(3)薄膜法

主要用於高分子化合物的測定,可將它們直接加熱熔融後塗制或壓製成膜,也可將試樣溶解在低沸點的易揮發溶劑中,塗在鹽片上,待溶劑揮發後成膜測定。

1、CO2在ZnO上的活化

Noei等人通過超高真空傅立葉紅外光譜(UHV-FTIR),研究了在羥基化的ZnO納米顆粒上的CO2活化。他們將乾淨的ZnO粉末樣品暴露於CO2中,在紅外譜圖中觀察到了碳酸鹽相關振動帶的形成,並使用C18O2的同位素置換實驗對此進行了驗證,證明了ZnO納米顆粒在CO2活化方面的高活性。

2、CO吸附在銳鈦礦相的TiO2上

Setvin等人用紅外反射吸收光譜(IRRAS)結合程序升溫脫附(TPD),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和DFT理論計算等研究了一氧化碳在銳鈦礦TiO2(101)晶面的吸附。IRRAS譜圖顯示在2181cm-1處僅有一個CO帶,結合TPD,估計分離的分子的吸附能量為0.37±0.03eV,在較高的覆蓋率下,吸收峰移動到略小的值。又結合STM成像和樣品的受控退火證實了TPD估算的吸附能和輕微的排斥分子間相互作用。CO分子在稍高的溫度下從富電子的外在供體缺陷位點解吸,與金紅石TiO2(110)表面上的CO吸附的比較表明,銳鈦礦型TiO2中電子定域的趨勢比金紅石TiO2中弱得多。

3、CO與ZnO上其他吸附物的相互作用

實際催化過程中,往往並不是單一吸附物種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而是多種吸附物同時存在於催化劑表面。Noei等人在超高真空條件下(UHV-FTIRS),通過FTIR光譜研究了CO與不同改性的多晶ZnO的相互作用。在110K下將乾淨的無吸附質的ZnO納米顆粒暴露於CO後,在2187cm-1處有強烈振動帶,是CO與ZnO上的Zn2+位點結合所致。在210K下將CO2預處理後的ZnO納米顆粒暴露於CO後,在2215cm-1處觀察到新的CO振動帶,是吸附在三齒碳酸鹽結構內的游離Zn位點上的CO所致。不同溫度下記錄的UHV-FTIRS數據表明,在預吸附的CO2時,CO在多晶ZnO上的結合能顯著增加,而且在ZnO粉末顆粒上存在的羥基物質不會導致在UHV條件下CO振動帶的顯著變化。

中科藍海(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和運營天津濱海中關村研發服務平臺,致力於打造生物醫藥專業化創新服務平臺。公司由Umeå universitet(瑞典于默奧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藥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團隊創立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部設立在天津,北京、成都、濟南設有辦事處。
中科藍海公司擁有一支項目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團隊,聚焦生物醫藥、生物技術服務、新材料檢測等領域,提供儀器共享、檢驗檢測、實驗外包等一站式的服務,為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的研發創新提供卓越的服務及系統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亞甲基振動模式(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圖片來源於網絡)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材料的基團結構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①特徵吸收頻率(基團)-定性分析;可用作已知物的鑑定和確定未知物結構;固化率是表徵膠體樣品在經過物理固化或化學固化前後的固化程度的表徵。使用FTIR對固化率測試內容包括:可以觀察樣品在固化過程中官能團的斷裂和重組;固化反應的機理;判斷固化反應的程度;測試樣品的固化率等。
  • #測試專欄#紅外光譜 分不清嗎?看這篇文章
    上一節向大家簡要介紹了紅外光譜的基本理論。在日常讀文獻時,我們會看到文獻中在做相同吸附探針分子的紅外光譜時,有的文獻用「FTIR」,又有些文獻用「DRIFTS」。都是紅外光譜,他們有何區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解不同紅外光譜儀器的原理與區別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可以讓我們批判性地閱讀文獻數據,也方便我們在有不同的測試需求時使用對應的光譜儀器。
  • 紅外光譜分析,你了解多少?
    外光譜分析可用於研究分子的結構和化學鍵,也可以作為表徵和鑑別化學物種的方法。紅外光譜具有高度特徵性,可以採用與標準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對比的方法來做分析鑑定。已有幾種匯集成冊的標準紅外光譜集出版,可將這些圖譜貯存在計算機中,用以對比和檢索,進行分析鑑定。利用化學鍵的特徵波數來鑑別化合物的類型,並可用於定量測定。
  • 淺談納米材料的表徵與測試方法
    表徵與測試技術是科學鑑別納米材料、認識其多樣化結構、評價其特殊性能及優異物理化學性質、評估其毒性與安全性的根本途徑,也是納米材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1 納米材料的表徵納米材料的表徵是對納米材料的性質和特徵進行的客觀表達,主要包括尺寸、形貌、結構和成分等方面的表徵。
  • 使用GROMACS計算紅外光譜
    上一篇博文 【整理】使用分子動力學模擬紅外光譜[1] 中整理了根據分子動力學模擬計算紅外光譜的理論基礎知識, 既然已經知道了計算方法, 剩下的就是如何實現了.如果你編程嫻熟, 完全可以自己寫代碼進行分析. 但大多數人不具備這個能力, 所以我還是建議儘量利用GROMACS自帶的分析工具達到目的. 這符合我一貫的主張: 儘量組合已有的工具實現需求, 同時注意減少工具鏈的長度.
  • 【材料課堂】24種材料表徵儀器匯總 值得收藏!
    當前,材料分析測試技術和儀器設備眾多,並且各有優點,隨其應用範圍愈廣,現有的測試表徵手段越來越不能滿足要求,發展新的表徵方法、測試技術勢在必行。就目前的現狀,小編匯總了材料表徵和性能測試過程中用到的所有儀器設備供大家參考。
  • 【必看秘籍】史上最全紅外光譜知識,吐血整理!
    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定性分析分子中的官能團,也可以用於定量分析(較少使用,特別是多組分時定量分析存在困難)。紅外光譜對樣品的適用性相當廣泛,固態、液態或氣態樣品都能應用,無機、有機、高分子化合物都可檢測。
  • 高分子材料老化表徵方法匯總
    微觀表徵主要有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拉曼光譜、螢光光譜等光譜表徵,核磁共振、電子順磁共振等波譜表徵,凝膠色譜、氣相色譜等色譜表徵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等微觀形貌分析等表徵方法。 1 紅外光譜分析紅外光譜對於高分子材料結構的表徵具有重要作用,是分析高分子微觀結構變化的有力手段。
  • 【儀器】紅外光譜分析,你了解多少?
    (1)紅外光譜圖(表示方法一)縱坐標為吸收強度,橫坐標為波長λ(mm)和波數1/λ,單位:cm-1 。可以用峰數,峰位,峰形,峰強來描述。其中麥可遜幹涉掃描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它又被稱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被應用在了染織工業、環境科學、生物學、材料科學、高分子化學、催化、煤結構研究、石油工業、生物醫學、生物化學、藥學、無機和配位化學基礎研究、半導體材料、日用化工等研究領域。紅外光譜儀是利用物質對不同波長的紅外輻射的吸收特性,進行分子結構和化學組成分析的儀器。
  • 生物系統的場分辨紅外光譜分析
    生物系統的場分辨紅外光譜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 15:19:30 德國慕尼黑大學Ferenc Krausz、Ioachim Pupeza等研究人員成功實現對生物系統的場分辨紅外光譜分析。
  • 紅外與化學法聯用表徵環氧樹脂環氧值研究
    傅立葉變換紅外分析方法是利用環氧基在近紅外區的特徵吸收峰進行定量分析環氧樹脂環氧值的一種分析方法。它不但可以簡便地分析環氧樹脂基體環氧基的含量,而且可以分析固化過程中環氧樹脂的官能團結構特徵和變化規律。     本文將化學法與紅外光譜法聯用,選擇溴化銨鹽直接滴定法測定環氧樹脂的環氧值,通過紅外光譜法分析其環氧基含量。
  • 【前沿技術】用中紅外吸收光譜分析高爆炸藥爆炸過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採用寬帶可調諧掃頻紅外外腔量子級聯雷射器,測量高爆炸性炸藥的吸收光譜,分析爆炸傳播過程。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即將進入或正在進入近紅外光譜儀器領域的企業,以及國內外知名的近紅外光譜儀器生產企業等。  上海稜光:步履艱難的國產近紅外廠商  上海稜光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是由上海分析儀器總廠研究所的一部分改制而成,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研製光譜及其他分析儀器的歷史。目前,公司共有員工60多人,年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其中出口量達18%。
  • 通用測試儀器大全之光譜分析儀(特性,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應用範圍)
    由於OMA不再使用感光乳膠,避免和省去了暗室處理以及之後的一系列繁瑣處理,測量工作,使傳統的光譜技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大大改善了工作條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OMA分析光譜,測盆準確迅速,方便,且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快,光譜解析度高,測量結果可立即從顯示屏上讀出或由印表機,繪圖儀輸出。
  • 高光譜圖像的數據特性之探討
    高光譜遙感的全稱為「高光譜解析度遙感」,較為直觀地體現了高光譜遙感具備光譜維度細節信息精確表徵的能力。高光譜遙感對大量地表物質的光譜測量也充分表明,不同物質能夠表現出不同的光譜反射與輻射特徵,其物理內涵是物質內部不同的分子、原子和離子對應著不同特徵分布的能級,在特定頻率的波譜下產生躍遷,由此引起不同波長的光譜發射和吸收,從而產生不同的光譜特徵。
  • 常見材料分析測試介紹
    UHV-STM System原子級別高分辨表面形貌分析表面電子結構表徵 電鏡制樣聚焦離子束(雙束)Auriga FIB形貌觀察元素定性定量分析晶體取向分析原子序數襯度像離子束加工與沉積納米手操控(Omniprobe 200)3D成像
  • 一文教您看懂石墨烯表徵結果
    圖1 不同水合肼用量製備石墨烯紅外光譜圖圖1 為某實驗室使用氧化還原法製備石墨烯過程中採用不同用量水合肼製備出的石墨烯紅外光譜圖。當水合肼用量為0. 05 ml 時,產物表面官能團變化較小。可見,該方法可對石墨烯片層結構和晶格結構完整性進行表徵,對石墨烯樣品的質量和結構缺陷分析具有一定的幫助。拉曼光譜儀(Raman)Raman 方法是基於光通過樣品時發生拉曼散射效應進行分析,能夠通過分析樣品拉曼光譜的頻率,強度,峰位和半峰寬等對石墨烯材料的層數、缺陷、晶體結構、聲子能帶等進行表徵。
  • 迅傑光遠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產品鑑定會,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邀請有關領導、專家在無錫召開了迅傑光遠《近紅外光譜分析儀器》產品鑑定會。會議經鑑定委員會集體一致同意通過鑑定,由無錫迅傑光遠自主研發製造的IAS-3120可攜式近紅外光譜分析儀、IAS-Online-S100在線式近紅外光譜分析儀、IAS-F100水果品質近紅外快速無損分析系統等三款產品,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燕澤程研究員作為學會代表組織本次會議。
  • 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 第6部分 在Origin軟體中GS...
    在《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第4部分 儀器分析軟體中熱重部分的數據處理與作圖》和《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第5部分 儀器分析軟體中紅外光譜部分的數據處理與作圖》中以實驗室在用的美國PerkinElmer公司的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為例簡要介紹了在儀器的數據分析軟體中與熱重部分和紅外光譜部分相關的數據處理與作圖相關的內容
  • 近紅外光譜分析中的多元校正方法(二)
    主成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化學計量學方法,在近紅外光譜分析中得到了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