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作為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高校之一,不論是在廣大師生心目中還是在社會上都有著較強的影響力。於是每年都有很有優秀學子前往北京大學求學,尤其是文科學霸們。今年也不例外,比如湖南省文科第4名鍾芳蓉就報考了北京大學,然而對於她所選擇的專業,網絡上議論紛紛。
鍾芳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公開表示自己報考的是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然而當大家知道其報考的專業後,很多網友都表示惋惜,想著這麼高的分數,不選擇一個有」錢途「的專業,這不是浪費分數嗎?確實,按照鍾芳蓉的成績,原本可以選擇北大其他具有競爭力容易就業且大概率畢業即拿高薪的專業,但是最終她還是沒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她目標很明確,就是喜歡北大的考古專業。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歷史,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先生的影響,她也想成為像樊錦詩先生一樣的人,為國內的文物保護及研究做出一定的貢獻。
對於鍾芳蓉的選擇,其父親也明確表示她並非是一個追名逐利之人,相較於名利她更注重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此外,她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女孩子,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雖然考古專業的就業面相對於經濟、管理、金融、法律等專業要窄很多,而且薪資待遇也可能會低一些,但是鍾芳蓉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愛好,也沒有成為「金錢的奴隸「。
我們常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雖然這句話這樣說出來可能有些不合適,但是的確想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們都知道考古專業就業面或者薪資待遇可能不比其他專業強,但是為什麼這個專業依然存在,那麼肯定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通過考古專業人士,我們才能更好地發掘文物、保護文物、研究文物,才能從文物身上了解我們過去的文明,為文化傳承和延續做出應有的貢獻。這個世界上註定有一些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生,每份工作都有自己的深遠意義,而考古專業便是如此。
另外,如果說是普通高校的考古專業,大家質疑一下也沒什麼,但是北京大學的考古專業就真的不像大家所想的那麼不堪。先拋開北京大學的學校名氣不談,北大考古在國內是公認最強的。雖然就業面較窄,但是因為報考人數較少,所以就業競爭壓力反而沒那麼大。另外,北大的考古專業就業率可不低。所以不能以偏概全。
而且,鍾芳蓉也明確表示自己今後會繼續深入學習,讀研已經是規劃內的事情。那麼今後很可能會進入研究所、博物館等從事相關研究工作,薪資待遇可觀,工作環境並不差,妥妥的一份好工作。
其實最讓我羨慕的就是能將自己的愛好當作事業,這是很多人都羨慕卻做不到的事。很多人都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從事著自己不感興趣的工作。而對於這類人而言,她們更容易做出成績來,因為她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就願意花更多的心思去鑽研,去突破。而我們要做到這樣真的很難。
所以,現在你還認為她的選擇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