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

2020-12-20 小胖品西遊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其實它不僅不知鴻鵠之志,更不知鴻鵠之苦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從這句話中,你究竟讀出了什麼?

是豪情萬丈,還是不屑一顧,亦或是強大的自信…………

其實更多的應該是一種無奈和苦楚。

因為燕雀不僅不知鴻鵠之志,同時更不知鴻鵠之苦。

由一句話而產生的感想

這句話本來出自於《史記陳涉世家》: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關於這個故事,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就已有所耳聞,不過當時也只是將之當做了一則普通的寓言故事來聽,很少有人仔細體會過其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心緒?

但是正所謂初聞不識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隨著自己經歷的越來越多,有許多之前未曾有過的感受,都會在心中慢慢浮現,包括這句話也是一樣。

在《莊子逍遙遊》中有一個故事,說北海有一隻龐大的生物,名曰鯤鵬,有一天它要乘著六月的海風飛向高空,一直沒入雲層,去往遙遠的南方。但是生活在樹林間的單和麻雀,卻對鯤鵬的行為感到非常不解,甚至還出言譏諷,認為這麼做毫無意義。

為在它們看來,這一片小樹林就已經是一片足夠廣闊的天地,可以滿足所有的生活需求,何必費這麼大的勁兒衝上雲層,再去遙不可及的南方。與其如此,倒不如在林間安然度日,也同樣可以過的逍遙快活。

其實在現實的人生中,也難免會有這樣的觀念衝突,即使是一開始都在同一個層次上的人,他們的思想也不見得完全就在一個高度,因此,觀念上的分歧也就在所難免。就像秦朝末年的陳勝一樣,在發動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之前,他和身邊那些人無疑都處在燕雀的層次,沒有人知道他將來會成為一隻鴻鵠,甚至是鯤鵬。

包括他自己也不知道將來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因為如果不出意外,他的人生很難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但是在他的內心裡,卻並沒有完全將自己定型為一隻燕雀,而是存在著高遠的鴻鵠之志,這就是他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

俗話說,命運往往會眷顧那些有準備的人,那麼怎樣才算是有準備呢?最重要的不是金錢、人脈以及硬性條件,而是一片廣闊的內心世界,不安於現狀,不向現實屈服,志存高遠,有心飛向藍天,這才是最好的準備。

對於這種鴻鵠之志,以普通的燕雀心態當然無法理解,因為燕雀的心中只有當下,只有自己生活的這一片小樹林,最高的眼界也不過是樹梢之上,遙遠的藍天是一片永遠都無法觸及的空間。但是鴻鵠卻知道,即便自己身處林間,但是也不該磨滅對於藍天的嚮往,因為有一種東西叫做夢想,象徵著人生的希望。

也正是從這種想法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而這條路上究竟會看到怎樣的風景經,歷怎樣的人和事,也只有親自走過才能體會。

鴻鵠之志,亦是鴻鵠之苦

「我欲乘風歸去,只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但事實上並非真正到了高處之後,才能體會刺骨的寒意,在一個人走往高處的途中,就已經能夠感受到來自於四面八方的寒冷。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事有得必然有舍,要想追求一些東西,就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些代價可能是明顯的,也可能是隱性的,可能是現實中的某些東西,也可能是精神上的某種感受,總之人這一生肯定要有所承受。而且追求的高度越高,所承受的也就越多,無論何時都是這樣。

尤其是當一隻鴻鵠還未曾飛上高空的時候,此時伴隨在其身邊的,不是呼嘯的風聲和高遠的雲層,而是來自於那些燕雀的嘲笑和質疑。因為大家一開始都是在同一個圈子裡面,處在相同的層次,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被命運分到了一起,就應該是一類人。

但是如果在這個時候,你表現出了和身邊人不一樣的人生定位和追求,那麼就很容易被其他人視作異類,使你覺得自己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這也是為什麼《逍遙遊》中的蟬和麻雀,要質疑和嘲笑鯤鵬的原因。就像陳勝在一開始,也曾被身邊的同伴質問,咱們同為給別人耕地的傭人,你居然還幻想什麼富貴?

此時陳勝雖然嘴上說著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可誰又能保證他的內心裡沒有絲毫波瀾,沒有被這些話給打擊到。不要說一個人的內心可以強大到無懼任何人的議論和非議,那只是他在經過內心掙扎之後所做出的表現而已,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尤其是在沒能有所成就之前,沒有人能夠完全對別人的評價無動於衷。

只是他們內心中的堅持勝過了質疑,沒有被那些如潮水般的聲音淹沒,但是這不代表著沒有受到過影響。其實有時候很多走在創業路上的人心中都會出現兩種聲音,一種是對夢想的嚮往,另一種是來自於現實的質疑和打擊。

在他們的內心中也會發生劇烈的掙扎和撕扯,這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煎熬,非常考驗一個人的意志和毅力。這便是古人常說的萬事開頭難,起步階段往往是成功之路上最難走的一段路,甚至已經有太多人都敗在了這段路上。

不過只要熬過這一段艱難的時期,那些能夠讓你產生猶豫的質疑和非議,就將會變得越來越少。因為你的高度已經逐漸遠離了最初的層次,燕雀高飛不過樹梢之上,鴻鵠展翅可達九霄雲外,一片灌木叢中的蟲鳴鳥叫,又怎麼可能對身在雲層之上的鴻鵠造成什麼影響?

這就像是一個人,如果身在一樓聽到的往往是各種混亂的嘈雜之聲,但若站在十層樓上,這些聲音就會變得稀薄許多。而若是站在摩天大樓的樓頂,那麼擺在面前的就將會是一片一望無際的雲海天空,世俗中混亂的嘈雜之聲,再也無法進入耳中。因為這個時候你的眼界與格局,早已不再受困於當下,而是著眼於更加遙遠的未來和遠方。

但是在這裡有一個前提,一個人不是因為站在了摩天大樓的樓頂,才有了更加遠大的格局,而是因為有著原本就存在於內心的鴻鵠之志,所以才能夠站在這樣的高度。

那些在樹枝間來回跳躍的燕雀,永遠不知道鴻鵠有著怎樣的追求,也無法理解對方內心中的世界,更不會懂的鴻鵠在飛向藍天的途中,會看到怎樣的風景,需要承受什麼樣的痛苦和壓力?

然而作為一隻想要展翅高飛的鴻鵠,就必然要做好迎接一切困難的準備,如果連最初的冷眼和質疑都無法承受,那麼又如何飛向更加高遠的藍天,如何承受高空雲海中翻騰的氣浪,如何面對更為狂暴的風雨雷電。所以要想實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就必須拿出一種無畏的精神,就像著名文學家高爾基在《海燕》一文中所寫的那樣:「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一些吧!」

作者寄語——謹獻給那些無懼世態炎涼,仍舊勇敢追夢的人們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活在過去,有些人活在當下,但是我更希望我們能夠活在未來!

成功的路上總是少不了冷眼和質疑,甚至是平白無故的針對,然而這些阻力又何嘗不是一種磨礪,磨出了我們的鋒芒和銳氣!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雖然今天的我們再也不用去考科舉,但在人生的這場考試當中,我依然願意付出十年寒窗的努力,只為心中的夢想!

燕雀不知鴻鵠之志,亦不知鴻鵠之苦。不過對於鴻鵠來說,自己的苦,又何必讓別人知道呢!

相關焦點

  • 【讀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比如,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句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就怎麼也想不起出自何處。 幸好有「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百度,讓我們知道了它出自《史記》,中學語文課本裡曾經學過。 《史記· 卷三十六· 陳涉世家》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 成語典故之鴻鵠之志:悲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為人擁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擁者笑而應曰「若為擁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鴻鵠之志比如人有遠大志向。
  • 說一不是二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關於「井底之蛙」與「東海之鱉」及「燕雀」與「鴻鵠」這幾個詞應該是我們都知道的,最早的出處應該是《莊子•秋水》和《逍遙遊》。「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應該是莊子文章的衍生品。在我們的文化歷史中,「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經常和「東海之鱉」相對,「燕雀」經常和「鴻鵠」相對,貶前者而褒後者,是我們的流傳幾千年的勵志名言,其效力至今不減。「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在我的印象裡,最早的出處應該是《史記》的「陳涉世家」。引用莊子的原文和司馬遷的《史記》,會佔很多篇幅,因為大家都熟悉,不粘貼了。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志於道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隨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裡會知道有志人物的志向。該語出自《史.記·卷三十六》。
  • 張紀中老婆回應惡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網友熱議:陳勝知道這句話被...
    虎撲9月24日訊 近日,張紀中妻子杜星霖回應惡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但鴻鵠是不必停下來跟燕雀解釋的。」原文連結:張紀中老婆回應惡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編輯:姚凡)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不想讓孩子在23歲就擁有看得見的未來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我不想讓孩子在23歲就擁有看得見的未來(一) 當爹媽的,通常有兩種自由,一種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給孩子起一個父母喜歡的名字;另一種是,可以在家庭教育中,通過孩子的成長成才,彌補父母成長中的缺憾,讓孩子實現父母未竟的人生夢想。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志大才疏的陳勝終究不能成功
    陳勝微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在發現機會之時,他毫不猶豫,和吳廣進行了一番開天闢地的事業。他有一些才能,利用鬼神之術拉起來隊伍,又借用秦始皇的大公子扶蘇和項燕收買眾望。……只有燕雀之能,卻有鴻鵠之志,也許對於自己沒什麼,對於看「錯」自己的人卻是滅頂之災。陳勝的失敗是個必然。
  • 語文教材刪除《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等名句去哪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黃豔 舒越)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這篇已陪伴國人近60年的課文,有很多令大家倒背如流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青島候鳥傳|你不是燕雀 安知鴻鵠之志?
    半島記者 李百明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初中語文課本原有《陳涉世家》,去年剛從教材「出局」,一度曾引發熱議。陳勝,字涉,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燕雀,由作者司馬遷從《莊子·逍遙遊》轉引而來,原文是「鷃」,這種鳥即非燕子、麻雀,也不是現在的燕雀,而是另有其鳥。莊子原意並非褒鴻鵠,貶燕雀,而是講超脫,天下萬物各有各的逍遙。但是無論如何,這個鍋是讓燕雀背上了。
  • 張紀中小30歲嬌妻首次回應惡評,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夏蟲不可語冰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司馬遷《陳涉世家》 著名導演張紀中與妻子杜星霖相差31歲,如此跨度的年齡差讓很多本該被祝福的事情悄悄地變了味。
  • 【多角度讀書】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陳勝感慨地說了另一句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燕雀,是小鳥;鴻鵠,是大鵬。小小的燕雀怎麼會知道大鵬的志向呢?自陳勝後,大鵬的故事很多。那一年,12歲的周恩來,生活在中華不振的年代,當老師在課堂上問他:諸公為何讀書?
  • 參考快評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美國政客徒增笑耳
    參考消息網7月18日報導(文/凡凡)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把這句話送給那些美國政客頗為合適。最近,隨著美國大選日益迫近,周期性上演的反華仇華大戲愈加囂張。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普遍遭受疫情衝擊的當下,中國經濟率先復甦用事實證明,在保證科學防控的同時,推動經濟回升是完全可行的,無疑給其他國家帶來很多參考,也提振了他們衝破經濟陰霾的信心。
  • 鴻鵠之志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鴻鵠之志,鴻鵠:天鵝。天鵝所有的志向。比喻遠大志向。出自:西漢 司馬遷《史記 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近義詞有:雄心壯志、胸懷大志,反義詞有:碌碌無為、無所事事,鴻鵠之志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 鴻鵠之志|麻雀怎麼會知道天鵝的理想?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燕雀怎麼能明白鴻雁高遠的志向呢!這裡也表明了陳勝無人理解的苦悶。 鴻鵠之志這個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衍生出來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勵志青年。  【成語解釋】鴻:大雁;鵠:天鵝;志:志向。鴻鵠之志比喻志向遠大的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也比喻目光短淺毫無大志的人,無法了解有遠大抱負的人。
  • 《陳涉世家》課文被刪,你的孩子還知道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嗎?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從1960年算起,這篇課文已陪伴國人近60年,很多人對文中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以說是倒背如流。
  • 《陳涉世家》課文被刪,你的孩子還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嗎?
    近日,有網友發現,最新版初中語文教科書刪除了幾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文言文《陳涉世家》,從1960年算起,這篇課文已陪伴國人近60年,很多人對文中的名句——「苟富貴,無相忘」、「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以說是倒背如流。
  • 資料:鴻鵠安知燕雀之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可是對於富有平民精神的麻雀而言,這句名言應該反著說。這種小小的鳥兒,不僅陪伴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入詩入畫,在歷史中擁有令人難忘的位置。這個故事,像一條巨大的魚,在中國的文化之水裡遊蕩了兩千多年,跟在它後面追波逐浪的魚群就多了。  最有名的,是秦末的「起義家」陳勝,《史記·陳涉世家》這樣說:「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不過,陳勝登高望遠的能力並不好。
  • 傭耕者中的諸侯王,諸侯王中的傭耕者,他的鴻鵠之志卻沒被理解
    習題:鴻鵠之志最早出現在哪裡答案:《史記》作為中國歷史上帶領農民起義的第一人,陳涉的英雄壯舉足以讓他和歷代的諸侯王共同載入《史記》。那句最有名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也是出自陳涉之口。縱觀整部著作,筆者發現,人們僅僅停留在對陳涉外在性格特點的基本認知,對於這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理解更是只看到了陳涉想要展現自己雄心壯志的抱負和理想,對於字面下陳涉複雜的內心世界,卻沒有更加深入的探討和分析,更不要談正確理解了。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不為人知的陳涉以及他沒被正確理解的「鴻鵠之志」。
  • 成語故事丨鴻鵠之志
    【成語】鴻鵠之志【 hóng hú zhī zhì 】【釋義】:鴻鵠:天鵝,鴻鵠之志,意天鵝之志向,因天鵝飛得高而遠,故喻意志向高而遠大!【出處】:《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近義詞】:雄心壯志、胸懷大志【反義詞】:碌碌無為、無所事事、胸無大志【例句】他雖然年少,卻有著將來報效國家的鴻鵠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