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季如火如荼的紅楓,漫山遍野,人群也瘋了般在湧動,美了天際也擾了禪意.索性,選擇10月下旬,這個楓葉始紅的時刻.試圖在這青黃不接中,尋一抹紅.
南禪寺
傍晚時分抵達 京都 站,出站時看到熟悉的 京都 塔、郵局和街道,心頭一熱...那是2015年的6月,我和好友結伴初訪 關西 , 京都 站是每天必經之地,這裡的每條街道熟悉得好像自家門口. 猶記得我們當時坐在居酒屋激動的心情,那種歷盡千辛終達成心願的沸騰仿佛就是昨天.如今故地重遊,是原來你還在這裡,是怎麼沒早些遇見你.
哲學之道 | 那麼多風景,我獨愛你
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 京都 的面貌,然而一百個人的相機中卻都是同一個角度的 京都 :伏見稻荷 大社 那一片朱紅色的千本鳥居;清水寺在山間撐起一座巨大的本堂大殿和「大舞臺」;水面上金燦燦的金閣寺;二年坂三年坂抬頭邂逅清水寺...京都 的人氣景點不勝枚舉,若問喜歡哪裡,我的答案依然是:南禪寺、哲學之道.乘坐東西線在蹴上站下車,微微飄雨,讓這段不是很近的路變得恬靜舒適.我們路過晨練的人、路過鐵軌、路過車流,也路過夏天與秋天的交界.
想起上一次經過這裡,好友興奮的樣子,她是一個鐵路愛好者.這次我依舊順手拍下一段鐵軌發給她,那邊馬上回復「你去哲學之道啦」.
在南禪寺門口的blue bootle買一杯拿鐵,堅持只用48小時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搭配優質奶源.這一杯,香濃淳滑.
南禪寺
京都 的樹木修葺得整齊茂密,每一扇門內都是一副關於秋天的畫卷,踏過去,便是你心之所往的那片新天地.
南禪寺
南禪寺
從南禪寺到哲學之道的這條路,狹窄卻令人放鬆,路過課間吵鬧的學校、遺世獨立的野村美術館、賞楓聖地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永觀堂
這條路與哲學之道的分界始於一個石碑,也是唯一可以代表哲學之道的符號了..
4年前的清晨,哲學之道店門緊閉,人煙寥寥,我喜歡它的清幽;如今,正午陽光下,小道上人來人往,有現場演講的青年,有周末的婦女二手市集,我又愛上它的生活氣.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
如果有更多的時間,也想找一間咖啡館坐下,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個下午.或者只那麼坐著,也是對往日疲憊身心的撫慰.
百年老店YOJIAYA的院子也是頗具新意,籬笆門、小橋流水,上一次來竟然誤以為是高大上的京懷石而沒敢入內.
哲學之道兩側布滿民宅,即便是周末的上午也還是異常安靜.
好像我們的生活,是很私人的事情,只需關起門來,各自歡喜.
哲學之道
銀閣寺 | 秋日勝春朝
哲學之道的另一端,有一條熱鬧的商業街,街的盡頭便是 銀閣寺 了.街道兩側有年邁的手工藝人,有各種店鋪,人群熙熙攘攘.
不能免俗「來都來了」的想法,還是驅使我們隨著人群走近了 銀閣寺 .
穿過「樹垣」走道,一個窄小的園子呈現在眼前. 意料之中, 銀閣寺 就是質樸版的金閣寺,但園子裡的景色卻成了意外之喜.
園子略顯侷促,好在布局精巧的庭院設計,移步異景,別有洞天.
銀閣寺
銀閣寺
水池的旁邊拾級而上,山坡的地面是厚重的苔原,當天多雲天氣,太陽在雲朵裡時隱時現,光線打在苔原上形成行程深淺不一的綠色.
院子裡滿是古老的楓樹,站在高處眺望, 銀閣寺 被一片秋意環繞,若是再晚一個月,想必會是一片壯闊的紅色海洋.
銀閣寺
銀閣寺
銀閣寺
鴨川 | 想和你去吹吹風
去 先鬥町 看華燈初上,趁晚霞還沒墜落天邊,去鴨川走走吧.從 河源 汀的居酒屋出來,酒足飯飽笑意盈盈,去鴨川走走吧.時代祭的遊行隊伍還沒到,陽光和煦微風暖,去鴨川走走吧.
鴨川
對於這條「破河」我總是不吝讚美,她沒有漂亮的河堤、沒有平坦的步道、兩岸是未經修剪的雜草,但人們仍止不住想去親近她,她展現了 京都 人的生活態度:上午是跑步的中年人,下午是成群結隊的學生,晚上是支起樂器表演的年輕人. 不時的,也有疲倦了的過客,放下公文包,開一聽啤酒,坐下來發發呆、吹吹風.
鴨川
我喜歡站在岸邊看水鳥戲水,倚在橋上眺望遠山河流,坐在河邊送別晚霞,混在行人中感受他們的步伐...總之,我愛死了這兒的生活氣,是青春無敵,是歲月靜好.
鴨川
鴨川
鴨川
先鬥町 | 夜·聲·活
先鬥町 是平行於鴨 川西 面的一條花街,街兩邊多是居酒屋和茶室,走到頭是歌舞伎演藝廳. 夏天的時候臨河的位置會支起納涼床,也就是最有名的川床料理了.到了傍晚華燈初上,街兩邊的燈籠亮起,潮溼的石子路面反射著光亮,店鋪飄出烹飪的香味,行走其中,頗具風情.
先鬥町
先鬥町
先鬥町
三千院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重憶舊路對於 京都 來說真的再適合不過,同樣的路你甘願一走再走.對於我們的行程,我也為自己安排了一個新的地方 —— 三千院 . 只為這一個名字而來.因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那份淡泊.10月的 三千院 ,沒有夏日開得絢麗的 紫陽 花,也未到楓紅盡染的壯觀. 不是因為大原這個地方多麼吸引人,更不是因為知道這裡有一群可愛的小地藏.
三千院
三千院
三千院
京都 的交通便利,景點扎堆兒,但大原這樣一個已經超出巴士一日券範圍的郊區,你只能乘坐巴士途徑35站才能到達,像是修行.抵達大原站的時候正值正午,太陽白得刺眼. 上山的徒步道綠樹成蔭,伴著潺潺流水,清爽不少. 沿路是一些老人的漬物鋪子,會特別推薦更受 中國 客人喜好的口味. 他們太熱情,可以不停地推介,讓人不好意思拒絕,一路上特別害怕與他們發生眼神交流.
三千院
三千院
三千院
三千院
三千院
三千院
嚮往 三千院 ,卻未做過任何功課, 以為這裡只有參天古樹、青苔溪水,卻不知進門後是先參觀本堂.脫掉鞋子,踩在厚實的地板上,很涼又很安心.三千院 不算大,但每個角落都灑滿了陽光. 鄉下的空氣甘甜,逃離了城市噪音,躲清靜的好地方.
三千院
三千院
寶泉寺 | 坐看雲起時
從 三千院 出來繼續往前走,是寂光院、 寶泉院 . 都是很小的寺院, 大同 小異,選擇了 寶泉院 ,500円的門票包含一份茶點,可以順便在這裡歇歇腳兒.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庭院小巧精緻,人雖然多,卻都是很安靜地在品茶休息、欣賞園景.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靜坐於此,仿佛置身畫苑,好似欣賞一幅佳作.
寶泉院
寶泉院
伏見稻荷大社 | 和人群說再見
伏見稻荷 大社 ,是一個沒來過的人心馳神往,來過又再也不想來的地方.再有吸引力的地方,都抵不過「千軍萬馬」,人頭湧動最終毀掉了所有情懷,只想倉皇逃走.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
寶泉院
黃昏時分,人流不減反增.這個時候的鳥居的確美,紅色的漆柱在暖光的映照下紅得飽滿又含蓄.
伏見稻荷大社
伏見稻荷大社
時代祭 | 行走的風俗史
去年因為天氣原因取消了一屆的時代祭,幸運的趕上了一個怒晴的天氣,但對於穿著服裝抬著道具的參演者來說或許並不是個好事兒:在烈日下徒步四五公裡,還要全程微笑招手搞笑甚至賣力表演...午餐在木屋町這邊,結束後三條的街道兩側已經擠滿了觀眾. 本以為這種一年一次的遊行當地人已經見怪不怪,沒成想卻依舊熱烈.
時代祭,主要展示延曆到明治這1千餘年的風俗服裝. 從 京都 御所出發,徒步4.5公裡到平安神宮結束. 其中夾雜著樂器、歌舞表演. 遊行的人之中有官員、政企職員、學生...遊行隊伍由維新勤王隊伍帶頭,緊跟著的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坂本龍馬、織田信長、紫式部、清少納言... 其間穿插著不同時代的婦女、武士隊伍,個別組合裡有小朋友或者樂器和表演項目.
人各有命,有騎馬坐車的人,也有扛著巨沉的武器累得面目 鎮寧 的人. 當然,不同的人對待命運的態度也不同,或不苟言笑、或愁雲慘霧、或賣萌耍寶、或親切慈祥...
錦市場 | 食為天
記得前陣子 廣州 炳勝的事情,很多文章批判 中國 人愛吃是心理還停留在「口欲期」. 排除點名道姓的批評,這種對追求美食的貶低真的令人氣憤.「民以食為天」是我們全人類的信仰. 如果你來到 日本 的這些知名市場,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店不停輸出各種好吃的. 拎著公文包下班的白領急匆匆地買一份海鮮便當帶走,家庭主婦在漬物店和豆漿鋪為家人準備晚餐,年輕人擠在只有三兩桌椅的燒烤店鋪吃得津津有味,學生們則有說有笑地排在長隊後面買可樂餅.飲食,是最基本的生活藝術,也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
京都錦市場
京都錦市場
漬黃瓜是所有漬物裡最和我心意的,恰到好處的酸甜,像從小吃到大的酸辣瓜條,選擇了最鮮嫩的乳瓜,醃漬脫水後仍異常爽脆.
京都錦市場
很幸運,趕上了燒肉·弘入住錦市場,外賣窗口圍滿了買可樂餅的食客.趁著《小偷家族》的熱映,可樂餅又承載了一份溫情.
京都錦市場
很普通的農副產品,乾淨整齊地歸納好,遠遠望去,帶來豐收的喜悅.愛媛柿餅、紀州柑橘、高知生薑...作為矯情的人來說,看到這種標明產地的食物,總是多了一份額外的喜歡,好吃的感覺也提升了.
京都錦市場
錦市場走到頭便是錦天滿宮,很小的神社,雖然坐落於商業街,但誰能想到這裡竟是祈求學業的神社.
錦天滿宮
一澤帆布 | 擇一物,共餘生
上午10點,周邊街道還行人寥寥,大部分店鋪都未曾營業,一澤帆布的店裡卻已經熱鬧起來了.「一澤帆布」 是明治38年(1905年)創立的一家百年老店. 如今由四代目一澤信三郎先生接管.
一澤信三郎帆布
一澤信三郎帆布
店裡掛著的布包多達上百種,以至於店主自己也數不過來。但不管是哪一款,這裡的布包都有一種統一感,設計樸實、針腳細密,這是職人們細心設計、研究出來的成果.
一澤信三郎帆布
一澤信三郎曾在採訪中說過,店裡堅持純手工製作,因為縫紉機的針腳更加的柔和,做一隻可以陪伴客人終身的布包.
一澤信三郎帆布
一澤帆布的附近就是知恩寺,因為大殿在修繕,只得在院子裡閒逛.或許是時代祭的緣故,人群都湧去了 京都 御所吧,才讓那以外的地方都空蕩蕩, 只聽得到陽光穿過空氣的聲音.
知恩院
知恩院
琵琶湖 | 漫步細雨中
離開 京都 的這一天,伴隨了幾日的陽光也躲避起來. 拖著行李箱走在街上,更是應景的飄起了細雨. 最是不舍離別時,不如去琵琶湖散散心吧.琵琶湖位於 滋賀縣 ,是 日本 最大的內陸湖,在 京都 站乘坐JR到大津站,出站後經過一條筆直小路,走到頭兒就是琵琶湖. 雖然距離 京都 站只有2站,但大津全然是一副二線城市的摸樣了. 從車站到琵琶湖的路不近,一路上鮮有行人.
大津市
大津市
琵琶湖畔,冷清清,憂傷情緒在發酵:落葉的砂土路期盼著行人,開得正盛的粉色小花孤芳自賞, 望著遠處的比叡山,旁邊的碼頭在等待著要去流浪的人.
大津市
大津市
陰雨天為琵琶湖加上了一層哀傷的濾鏡,但同時你又開始享受這份孤獨帶來的清醒.路過休息室的時候聽到樂器演奏的聲音傳來,伴著不遠處的噴泉,雨下大了.
大津市
民宿 | 花間起舞
夜晚抵達民宿,房東很貼心的事先亮起了門外的燈,雖是初見但竟有了回家的感覺.
傳統町屋,空間不大但利用合理,設計感和功能性兼具, 日本 人對於資源的合理利用真的出神入化.暴走一天之後,在可以觀賞枯山水的露天風呂泡著澡吃著零食,簡直快意~
我們的町屋位於五條站旁邊的鍵屋町. 從 京都 站步行一站地,其間可以路過東本願寺,雖然不在行程之內,但路過的時候還是被純實木結構的宏大氣勢吸引了.
東本願寺
東本願寺
食者 | 一口入魂
◎ 京の燒肉處 弘和牛最好的歸屬,便是碳火直烤.不信你看,那一塊紋理均勻的粉紅色肉片在烤爐上滋滋作響,油脂冒著小泡兒散著迷人香氣.爐火烘得人臉頰紅撲撲的,目不轉睛地盯著粉紅色的肉變成灰粉色,狠狠咽一下口水.烤到七八成的牛肉口感最佳,肉質綿軟、汁水豐腴.
京の焼肉処 弘
◎ モリタ屋吃肉再也不是負擔,它變成一件極具治癒的事兒.特意趕在時代祭這一天預約了木屋町店,被領到二樓的包間. 身著和服的服務員有條不紊地做著餐前準備,氣氛安靜認真,讓我不由得正襟危坐.壽喜燒是典型的 關西 風格,平底鍋幹燒後撒上砂糖和黃油,待融化後放入大片生牛肉乾煎,變色後再倒入燒汁調味,最大限度的鎖住肉汁.壽喜燒搭配的牛肉碎,放在圓滾滾的陶瓷罐裡,有牛肉的香,但不肥膩,偏甜口兒,撒一點在米飯上,簡直就是日版「飯遭殃」.
◎ 居酒屋SIBA像所有的童話故事一樣,推開一道隱蔽的破舊木門,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小世界:來自不同國家的食客們像老友聚會一樣圍坐著閒聊,老爺爺和他的孫女忙著料理和招待客人.老爺爺畢業後就開了這家小酒館,幾十年來他沒有休息過一天...
昏暗的光線、老相機、舊吉他、書和CD堆砌的小角落.中文菜單的翻譯調皮鬼馬,和格子襯衫黑框眼鏡的爺爺一點兒也不搭.陶土烤爐上的雞丁烤得微焦;手中的梅子酒在爐火的映襯下閃著琥珀色的光,聽著慵懶的老爵士,不由得跟著哼唱幾句...時間按下了慢進鍵,我也醉了.
居酒屋 SIBA
時光機
初秋,我同關先生再遊 京都 ,帶他走我走過的路,去我最愛的居酒屋. 好像乘上了時光機,重溫感動、彌補遺憾.我用相機記錄著沿途的美好,他用鏡頭記錄我與那美好共同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