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授權本號刊發,不代表本號立場。
2013年,Top 3政黨黨產比較
民進黨及其政府通過「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後的這段時間,中國國民黨顯得六神無主,亂了陣腳,缺乏系統應對和論述,即便上周五數位前主席濟濟一堂,也不知道討論出什麼結果。
現提出如下5點建議,供中國國民黨參考。
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中國國民黨在輿論戰、宣傳戰中,總是處於被動因應的局面。如今生死存亡之際,必須學會主動設定議題,搶佔傳播話語權。
中國國民黨中央必須就黨產問題的由來、發展及處理態度,以及黨的應對原則、目的、手段等向全體黨員及社會大眾作系統、公開、客觀說明,統一黨員意志,喚起民眾理解;馬英九建議向國際媒體發聲,雖然效果不大,但可以嘗試;在應對不當黨產的案件時,應時刻利用媒體(特別是新媒體),並主導輿論的發展走向。
在輿論戰中,應把握高度,避免情緒化,用數字、歷史資料、法律條文等說話。
目前,似乎只有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站在檯面上應戰,這種主帥親徵的情況必須改變。
中國國民黨應在黨內建立專門機構,負責應對新形勢下的黨產問題,並就該議題統一對外發言;全臺各地的黨部應行動起來,在各自負責的服務區內,針對性開展「地推」活動,向民眾宣導國民黨對處理黨產的理念,獲取民眾、特別是青年民眾的理解。
組織戰是檢驗中國國民黨背水一戰時,是否真正團結的標誌。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中國國民黨提出對黨產問題個案化的處理方式,是正確的;未來應集中優勢兵力,重點應對、處理幾個影響較大的案件,並爭取贏得法律勝利,這將有利於中國國民黨的士氣集結。比如,在「黨國體制」下,大陸運臺黃金、接收的日產、接受的美援等,是否計算為黨產,社會爭議巨大,國民黨必須打幾場法律仗。
中國國民黨要做好長期應戰的心理準備,更要有把民進黨政府拖入持久戰的心理態勢,在被動應戰中主動求戰,以時間上的持久消耗換取空間上的迴旋餘地,破除「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年底前取得成績」的幻想。
比如,民進黨創黨前的很多黨外人士,都是在「黨國一體」的體制內成長、發展起來的,接受了「黨國」奶水的哺育。對這部分人,中國國民黨必須亮明態度,並在法律上討個說法。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中國國民黨必須變被動為主動,以時間換空間,把對手拖入泥沼中,或許才能為自己能贏得轉機。
必要時訴諸感性手段,號召支持者發動街頭抗爭。中國國民黨再也不必溫良恭儉讓、繡花寫文章,為了生存,必須放手發動群眾。在街頭抗爭中,一要注意時機,二要注意理性,三要注意引導。
上述招數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過,實施這些戰術則需資金支持,而顧立雄宣稱將很快凍結中國國民黨的資金帳戶。為此,中國國民黨應該——
最後再補充一點。中國國民黨應聽取兩岸有關智庫、學者、機構的意見,通過外腦啟迪自己,獲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