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以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抓手 助推「雙一流」建設

2020-12-12 浙江在線

  重慶大學以創新體制機制、搭建交流平臺、營造濃厚氛圍為抓手,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

  5月13日,來自全國30餘家網絡主流媒體齊聚重慶大學,深入採訪了重慶大學完善國際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全面助推「雙一流」發展戰略的具體思路與措施。

  首次進入ARWU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Top500;學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共計3187人次;世界200強高校已增至66所;來華留學生人數共計1707人,分別來自103個國家……這是重慶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2018年的部分答卷。

  UC授位儀式

  搭建平臺擴空間 

  拓寬教育的廣度深度

  去年4月底,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首屆56名本科畢業生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迎來了畢業典禮。

  其中,10名同學獲得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極優等榮譽學位,9名同學獲得優等榮譽學位。在所有畢業生中,有29名同學被卡耐基梅隆大學、普渡大學等海外名校錄取,21名同學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名校深造,總體深造率超過80%,部分學生成功籤約國家電網、電力設計院等知名企事業單位。聯合學院辦學效果得到了海內外高校及社會的廣泛認可,獲得了良好的辦學聲譽。

  據了解,聯合學院成立於2013年,是重慶大學本科教學和國際化辦學示範單位,在國內首次引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先進的校企協同培養(Co-op)模式。學院採用全英文授課,引進美方先進實驗設備,實施美式教育,學制為五年,第二學年至第四學年採取課堂學習與企業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第五學年學生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學習並完成畢業設計。

  辛辛那提學院五位學生代表參加活動

  Co-op模式是聯合學院的特色之一,據了解,校企聯合培養旨在通過全日制的帶薪頂崗實習,讓學生走進職場,在實踐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鍛鍊自我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在各領域、各行業中發現自己的興趣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從而達到個性化培養的目的。

  袁羽嬋是聯合學院首屆畢業生之一,她收到了美國西北大學等多所名校的offer,但她仍然選擇留在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學院的培養讓我得到迅速成長。通過實習,我能對自己的選擇進行試錯,而海外學習經歷也讓我開闊了視野,了解了前沿領域的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的未來。」袁羽嬋說。

  客座教員Steve Ettorre是一位在美國通用公司工作了30年的工程師,他對自己的中國學生十分讚賞:「他們很聰明,能很快地接受知識。全英文教學模式下的表現也令人驚喜。雖然這很難,但他們完成得很不錯。」

  創新機制強根基 

  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學生與外教Steve Ettorre 課堂互動

  學校創新機制強根基。加強頂層規劃和設計,學校先後成立國際化辦學領導小組和推送學生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校院兩級工作聯動與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分層推進學校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構建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將「學生出國境交流學習人數」作為學院《學科建設關鍵指標任務書》的關鍵指標之一。創新建立相對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從學籍管理、學分認定和學分轉換等方面積極支持學生海外交流學習。對於到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學生實行學籍彈性管理,可最長保留兩年學籍,並將任職經歷納入學生申請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綜合測評指標體系。

  搭建平臺擴空間。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工程教育國際聯盟,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工程科技人才溝通,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加大力度拓展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渠道,與47所世界排名前200高校籤署校級合作協議,與31個國家和地區近200所高校或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而良好的合作關係,涵蓋90%的發達國家。

  積極推進與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籌建「重慶大學安東諾夫航空學院」;規劃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新建合作辦學機構。積極開展出國(境)交換學習、短期研修、實習實踐或參加學術會議、學術競賽與交流活動,啟動「圓夢計劃」海外訪學交流項目,全額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赴日本、新加坡兩國頂級名校短期學習,鼓勵各學院自發組織實施各類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項目,積極推動「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建設,搭建全方位多層次學生海外交流學習平臺。

  此外,學校營造氛圍輸營養。實施英才匯聚計劃,加強國際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管理隊伍國際化水平。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知名教授來校做講座,充分挖掘教師、校友資源,通過第二課堂特色活動,培養學生國際化意識。舉辦國際文化節、出國(境)學習交流項目宣講會、聯合國模擬大賽、國際法庭等活動,支持國際交流類學生社團的發展建設,培養學生群體組織與梯隊人才。開展學生外語能力提升項目,提升學生多語言應用、跨文化溝通及國際合作等方面能力,推動設置國際公共政策、國際關係等專業碩士生培養方向。制定具備全球勝任力人才培訓方案,設立特色研習項目,開展相關證書培訓,不斷營造校園國際化氛圍,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具有國際視野的時代新人。

相關焦點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摘 要:「雙一流」建設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要支撐。「雙一流」建設對外語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著眼世界、立足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北京外國語大學著眼「雙一流」建設,積極探索複合型、復語型、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包括改革人才選拔機制,培養國家戰略急需的非通用語種人才,搭建多語種、跨學科、跨文化人才培養平臺,搭建面向國內外一流大學、學科、導師的聯合培養體系,探索國家急需的國際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 瀋陽工業大學:提質量、強動力,有效助推「雙一流」建設!
    全校上下要牢固樹立科研強校的意識,有效激發和培養科研工作熱情,營造人人想做科研,能做科研,做好科研的良好工作氛圍;在鞏固傳統特色優勢、構築高端創新平臺、推進成果轉移轉化、改革科研體制機制等方面強勢發力,以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的一流大學建設。
  • 上海交大實施校企"雙導師"制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教育部網站今日發布《上海交通大學探索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新模式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實施以企業項目研究為主導的產學研聯合培養精英工程人才的「雙導師」制和項目資助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探索精英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 重慶大學召開雙一流評議會,專家組沒有明確表態通過
    二、本輪雙一流自評情況2020年9月11日「雙一流」建設周期諮詢評議會在重慶大學A區主樓召開。(一)專家意見和建議各位專家充分肯定了重慶大學在「雙一流」2016-2020建設周期中,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師資隊伍質量提升、學科建設體制機制健全、學科特色凸顯、國際化辦學水平、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貢獻、科研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和突出實效。
  • 中外高校強強聯合,助推高端人才培養
    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函復山東省教育廳,確定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曲阜師範大學為「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 2020年首批中方建設高校。我省作為「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首批試點省份「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將助推我省高校對標世界一流,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建立互動交流的長效機制,提升國際交流層次水平和專業建設水平,對高校「雙一流」建設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搶抓國家「雙一流」建設契機 早日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甘霖)4月3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第二屆理事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市長陳如桂擔任理事長並主持會議。會議強調,南科大要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的「四個走在全國前列」重要要求,搶抓國家「雙一流」建設契機,進一步突出辦學特色、深化改革創新,集聚一流的國際化師資、打造一流的特色學科、培育一流的創新人才、產出一流的原創成果,早日建成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 重慶一所高校有望晉升「雙一流」,佔地3800畝,堪稱人才培養之地
    2006年才正式命名為「重慶郵電大學」,如今該校的發展也是比較迅速,已經成為我國「4所郵電高校」當中的一員,在教學領域當中也是有著比較高的地位,是我國首批信息技術的「人才培養之地」,每年高考,都會有眾多學子報考該校。
  • 深化「網際網路+雙一流」建設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全面建設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一流的開放大學、一流的高職院校」!今(18)日上午,記者從重慶廣播電視大學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獲悉,該校人才培養工作大會將於21日上午在合川校區啟幕。深化「網際網路+雙一流」建設:「一流的開放大學、一流的高職院校」在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互聯、雲計算為代表的產業趨勢和技術革命時代背景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並有力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是學校發展的題中之意,是學校教育適應社會發展,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外延式發展走向內涵式發展的內在要求。
  • 港中大(深圳):建設高水平大學 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 「十二五」以來,深圳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機遇,高等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頂尖知名院校入駐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便是其中之一。 梧桐樹下聽鳳鳴,神仙湖畔論古今。
  • 【邁向「雙一流」】交大機械學院:創建世界一流機械學科
    一直以來,學院以創建世界一流機械學科為目標,致力於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機械工程領域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面向機械工程領域開展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促進我國機械工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對中國大學來說,雙一流建設的提出是推動大學建設的重大舉措。對西安交大來說,我們正需要這個奮鬥目標有所作為。」
  • 重慶交通大學楊林:發揮交通特色優勢,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全媒體視角重慶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楊林長表示,在智能資訊時代,傳統產業加快轉型,新興產業快速崛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新挑戰、高要求,「00」後新一代大學生對大學學習和個人發展也有著新期望
  • 貴州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自評會!
    第二,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此次建設周期專家自評會,既是對貴州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全方位的檢驗,也是對貴州高等教育發展的一次把脈問診。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全力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貴州「雙一流」建設再上一個臺階。第三,懇請大力支持。建設「雙一流」大學,是貴州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優化貴州高等教育事業的必然選擇。
  • 貴州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自評會
    第二,全力推進「雙一流」建設。此次建設周期專家自評會,既是對貴州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成果全方位的檢驗,也是對貴州高等教育發展的一次把脈問診。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全力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推動貴州「雙一流」建設再上一個臺階。第三,懇請大力支持。建設「雙一流」大學,是貴州全省人民的熱切期盼,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優化貴州高等教育事業的必然選擇。
  • 一流的黨建引領,助推「雙一流」建設——興中學校黨支部積極構建...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朱淳玕報導:在今年的全區教師座談會上,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柯尊玉提出,經開區要打造教育條件和教育質量「雙一流」教育。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離不開一流的黨建引領,離不開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 2020「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公布:西南大學位居全國第35名!
    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以人才培養指數、科學研究指數、社會服務指數和綜合聲譽指數四個一級指標構建綜合指數,對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進行評價,其中,西南大學以69.33的綜合指數位列全國第35名。
  • 雲南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推進會
    向「雙一流」建設指導組成員頒發聘書。李哲 攝  為推進學校「雙一流」建設,學校聘請雲南大學原黨委書記劉紹懷、原副校長洪品傑和楊先明教授、王文光教授組成「雙一流」建設指導組。要從考核和監督兩個環節入手,強化幹部抓落實的意願;要從幹部的選拔任用和學習培訓兩個方面著眼,做好各級幹部抓落實的能力建設。  楊林強調,一流大學建設是我們這一代雲大人最崇高的使命和責任,我們一定要以今天會議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幹,用實際行動為一流大學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文勳以《認清形勢 堅定信心 團結奮鬥 全力以赴加快「雙一流」建設》為題發表講話。
  • 重慶有望升級為雙一流的大學,號稱是中國信息通信人才的搖籃
    眾所周知,在中國首輪雙一流高校評選中,重慶只有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兩所高校榮譽上榜,被同在西部區域的成都、西安給比了下去,著實有點有失顏面。也只能在下一輪的雙一流評選中一雪前恥了,話說重慶準備好了嗎?下一輪重慶將會有哪些高校有可能加入雙一流大學的大家庭中呢?
  • 一流大學建設,成績喜人!
    「雙一流」高校建設 引領高質量發展》報導了我省「十三五」期間「雙一流」高校建設情況鄭州大學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億萬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一流建設為主線加快轉型發展與內涵建設步伐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定位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
  • 清華大學在上海建國際創新中心 多所「雙一流」大學有大動作
    清華大學在上海建國際創新中心 多所「雙一流」大學有大動作時間:2019/8/6 8:28:55 來源:文匯網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據公開報導和各校官網消息,多所「雙一流」大學近期都有大動作!
  • 建雙一流,西南大學搞了大動作!
    西南大學位於重慶市,是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是公費師範生教育的直屬六所高校之一,重慶市大學聯盟創始學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