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營銷實戰來看,為什麼說Costco可能會涼?

2020-12-14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創業家」(ID:chuangyejia),作者 許曉輝,每日優鮮前CMO;36氪經授權發布。

每日優鮮前CMO許曉輝

營銷環境發生劇變

《追求卓越》作者Tom Peters 說,「緬懷過去毫無意義,我們長期以來認為的理所當然的穩定,已經一去不復返。」

近兩年消費環境發生了巨變,「恆定的東西」已經難尋。用戶被網際網路工具賦權後,成為了「萬能的用戶」,坐在沙發上就能夠跟蹤世界大事。在消費上,供給空前富足使得消費者對於品牌缺乏忠誠。用戶在消費決策時也不再過度依賴以往經驗,轉而追求產品的「絕對價值」(用戶使用某件產品或者享受某項服務的切實感受)。

在傳播模型上,原來傳播者需要經歷從早期的採納者-早期用戶-羊群效應-落後者的線性傳播過程。譬如iPad的早期接納者是不會打字的老人和孩子,創意書店鼻祖日本蔦屋書店最初是面向退休後老人們所開設,後來才成為大眾的打卡勝地……然而,今天這一傳播模型在大部分場景中都會失效。

目前傳播環境處於「共時」狀態,任何一個群體都能同時獲得信息,營銷已經無須跨越「鴻溝」。現在即使一個對小米很陌生的用戶,他也可以迅速通過百度、小紅書、微博了解小米產品的特點和口碑。

在如此不穩定的環境下,企業如何體系的去做營銷變得尤為重要。

建立營銷「共識」

在企業內部,首先需要建立對於營銷價值的共識。只有思想上有共識,行動上才會有共振。

在新的營銷環境下,我結合自己十五年營銷實戰經驗,提煉出一套「POEM」模型:

(1)Environment即外部環境,其中包括競爭環境和用戶洞察;

(2)Prior即個人感知,可以拆分為四P:打鐵還需自身硬,用戶如何看待產品,最重要的取決於產品(Product)本身的質量,其次是通過產品的價格(Price)、獲得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來感知產品。

(3)Others即他人評價,主要包括口碑和增長。

(4)Marketers即企業營銷,其中包括Social(社交媒體)、 PR(企業公關)、BD(商務拓展)等方式。

具體分析來看:

1、在外部環境中,我們需要明晰競爭環境與洞察用戶的邏輯。

從案例分析出發,目前大火的Costco真的能在中國存活嗎?

從競爭環境來看,目前中國的創業者以足夠的耐力和資源殺入了一個30分鐘履約配送的市場。Costco需要面對來自盒馬、每日優鮮等企業的競爭。

從用戶角度出發,企業需要找到用戶的怕和愛。當用戶在線購買產品半個小時後就能送達,並且充滿0元無門檻起送以及各類滿減活動的情況下,讓用戶去Costco將大宗消費品都囤在家裡不太現實。

因此,我認為Costco在中國可能會涼。

2、在用戶個人感知上,企業做營銷核心是要有「強度」

我眼中理想的營銷強度,是將目前想到的創意乘以十之後的答案。營銷只有強度足夠高才有口碑。我們從一些優質營銷案例來分析:

「高顏值」的船歌魚水餃,成為了門店的爆款;

面向單身群體的「單身狗糧」薯片,一年銷售額達數億元;

瀘州老窖香水、嘉士伯洗髮水、鍾薛高聯合瀘州老窖推出了「會上頭的冰棍」等跨界營銷引起了大眾的廣泛討論;

新晉網紅飲品「燃茶」由一支遊戲團隊基因出品。他們通過新媒體大數據之後找到「燃」這一熱詞後,將產品向線下商超渠道推廣,通過前期測試哪個產品比較好賣就去賣哪個;

喜茶進入北京市場之後,因地制宜的推出了「冰糖葫蘆奶茶」、「驢打滾麵包」,在長沙則推出了臭豆腐甜品;

海底撈持續探索極致服務,如抱孩子、猜拳遊戲、和顧客尬舞等;

主打「一人食」的一蘭拉麵受到熱捧,店面從日本開到了美國;

……

無論是企業的產品還是服務,都要從設計、理念、服務和科技等方面,努力探尋營銷的傳播點。

3、有名利才有增長

企業一定要知道用戶在說什麼。企業建設口碑的邏輯是:首先需要找到口碑傳播的「Talkers」,即傳播者,同時確定「話題」和「工具」,譬如是藉助小紅書或微博,了解用戶在「講」什麼。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每天都會通過瀏覽大眾點評中的用戶評論,看看用戶到底表達了什麼。這是企業洞察用戶需求和喜好的出發點,也是營銷的出發點。

企業建設口碑的核心是「成就用戶」,讓用戶覺得自己很棒。譬如消費者在社交網絡上分享喝喜茶照片的時候,實際上秀的是自己的自拍。企業一定要讓用戶把自己當成一個道具,而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

當企業通過營銷獲得口碑名利之後,要想獲得高增長,就要想辦法幫公司或項目進行低成本的引流和c拉新,社交裂變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社交裂變的核心需要圍繞著「福利」來推動,只有福利才會讓用戶產生分享的動力。但企業在發放福利的時候,既要考慮用戶的人設又要考慮用戶的利益,只有讓用戶「名利雙收」才能引爆社交裂變。值得注意的是,給用戶發放福利不能太直接。現在很多營銷方式都通過遊戲化的玩法來實現,讓用戶認為「福利」是自己通過努力得來的獎勵。

目前裂變的玩法包括接力紅包、抽獎、拼團、養成遊戲和分紅池等。這些玩法其實是在讓用戶名利雙收的底層基礎之上一層一層「加馬甲」,做遊戲化的包裝。

企業拉新的核心成本不是此刻花了多少錢和掙了多少錢,而是在用戶生命周期的全部貢獻大於第一次拉新的成本。在做社交裂變的時候,企業內部需要達成共識。關於這一點,我的建議是企業可以嘗試公示每日增長儀錶盤,有助於員工系統的了解商業大邏輯,而不是只看局部,讓每一個人看到自己在整個利益鏈條上承擔的價值和作用,這有利於整體決策的最優化。

當下,私域流量是每個企業都要做的基本功。在供給空前富足的當下,企業如果不在用戶面前刷存在感,用戶就會很容易流失。通過私域流量,企業就能夠低成本或無成本去觸達用戶。用戶運營如果不掌握在自己手裡永遠求助於第三方,就會很不划算。目前企業可以通過個人號運營、公眾號運營、群管理、小程序運營和流量池運營管理等方式來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

4、在企業營銷上,有內容才有傳播。

企業在營銷手段上,可以通過「飽和打擊」,如通過分眾傳媒的宣傳來迅速獲得知名度。但是在內容上,企業靠接近「絕對價值」來營銷,而不是概念。

以瓜子二手車為例,起初既不管用戶需求,也不管模式是2B還是2C,就去營銷一個差異化的定位——去中間商。但是當做了B2B生意後,發現「去中間商」這件事根本不靠譜。近期瓜子二手車新增代言人雷佳音,營銷的落腳點也從「去中間商」更新為「哪裡價格低,幫你哪裡買」。

在內容營銷上,杜蕾斯是一把好手。他們的營銷創意的生產機制是和環時互動合作,成立一個11個人的小組,每天4個人PK創意,最終抉擇出一個最優創意對外傳播。

企業在做營銷時,要站在用戶視角,用好內容來「種草」。譬如西貝莜麵村通過美女服務員,不斷地直播。小米之家要求所有店長必須帶著團隊一起玩抖音,建立和用戶一起玩的文化。

每日優鮮曾經做過一波基於地標的傳播,譬如北京的大山子很堵,每日優鮮便推出了「大山子的節奏很慢,我的身材很胖,但還好,我們都是自己喜歡的模樣」以及「點了幾串小腰,多喝了幾杯酒,在不明朝向的望京街道上,怎麼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等文案宣傳。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在營銷時要有一些「瑕疵」,要善於抓住槽點營銷,不能太一本正經。譬如某英語單詞App寫的一則成功的推廣文案——「你為什麼又沒來背單詞?我是費你手機的電了還是費你手機的流量了,你為什麼不來?」

對於品牌方來說,要利用解構主義,「小作怡情」,不能太端著。如果企業的營銷什麼都對,用戶沒法挑戰,就缺乏互動的動力。

此外,企業需要認識到,要做群體品牌而非品類品牌。用戶熱愛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個品類。目前星巴克的周邊銷售也佔到總銷售額的10%,喜茶也專門成立了文化創意公司來做品牌周邊。

因此,企業在營銷的時候,輸出多元化的內容非常必要,要通過更多場景和更長生命周期來觸達目標用戶。

「不怕狠就怕穩」

曾國藩在打仗中強調一個「穩」字,擅長「結硬寨,打呆仗」,強調「賊吶喊我不吶喊,賊開槍我不開槍。賊來衝撲時,撲一次,我也站立不動;撲兩次,我也站立不動;穩到兩個時辰,自然是大勝仗。」

馮唐在《成事》一書中評論道,曾國藩的人生裡只有兩個字「成事」。只要一件事能夠做成,什麼手段我不管,因此落得了「曾剃頭」的綽號。

混社會不怕狠,就怕穩。在營銷中,企業系統化,穩定性產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剛開業一個星期,Costco就要涼了?
    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已經呈現泡沫景象,讓不少人擔心 Costco來勢洶洶,去也匆匆。
  • Costco究竟還能火爆多長時間
    在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層層逼近下,沃爾瑪、家樂福這類零售巨頭都在慢慢撤店,為什麼costco還選擇開設新店,並且這麼火爆呢?與此同時,我觀察到,包括貝索斯、巴菲特、黃崢等在內的商業人物也都非常追捧Costco的這種商業模式,這顯示出costco的確跟傳統的零售巨頭大不一樣。據了解,普通超市的毛利率一般為15%-25%,而Costco的毛利率只有11%左右。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今天有朋友問起Costco為什麼這麼火?那我們今天來講一講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Costco概況。Costco是一家超高效率的收費會員制連鎖倉儲超市。它從來不在媒體上做廣告,也沒有專門的媒體公關團隊,卻成為了世界第二大零售商,第一是沃爾瑪。而且你要知道,Costco比沃爾瑪晚出生20年。
  • 第5屆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
    但是又有多少營銷經理人,多少公司真的做到這一點呢?歲末年初拉開帷幕的「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旨在總結本年度市場一線的實踐經驗,表彰營銷領域傑出貢獻者;展望來年營銷走勢,演示最前沿的營銷理論和實踐,為廣大營銷人提供一個年度交流、分享經驗的盛大平臺。「中國實戰營銷高峰論壇」與5000萬中國營銷精英共同成長,已成功舉辦四屆。
  • 微博運營:企業微博營銷實戰流程
    引言研究微博營銷已達半年之久,在實戰中不斷的摸索總結,零零散散的也寫了不少關於微博方面的文章,每次都在派代上首發,得到了派友們的支持或者拍磚,最後被其他網站轉載。好了,廢話不多說,【三壽】已經做好接受拍磚準備。微博營銷它不是網絡營銷的終點,是社會化營銷的開始,是口碑營銷的升華。。。。。《企業微博運營實戰流程》共分為8部分,具體如下,在文章中偏理論部分將會被我一帶而過,重點講解2、3、4、5、6這幾部分。
  • Costco再掀茅臺熱:5噸茅臺酒引5000人搶購 退掉會員卡的顧客腸子悔...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值此中秋佳節,股王茅臺再度相中Costco營銷能力,2天賣光5噸茅臺酒,上海消費者有福了!從上海costco消費者反饋,售價1499元的茅臺酒多達200人在排隊。茅臺有關負責人稱,第一天銷售的時候,大概5000人在購買,這還是沒有宣傳的情況。按現在的節奏,估計今天就能把5頓酒賣完。而且,茅臺方表示,他們看重了costco成熟的會員模式,為了減少黃牛幹擾,從而使更多消費者有可靠渠道買到茅臺酒。
  • 上海costco被擠爆!照片實錄坎培拉costco兩地大不同
    上海costco開業半天被擠爆,不得不暫時停業。據說僅8月27日當天,上海costco就賣出了16萬張會員卡(即使就按每張會員卡199元來計算,當天會員費收入就是3200萬元)。這在costco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的,不知道它的老闆是要嚇暈還是要笑暈。警察緊急調動警力疏導,交通廣播電臺發布緊急路況信息!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所不同的是,天貓雙十一5折狂歡可能是針對過季的商品尾貨,或者說有些商家是先調高了價格再打折,其性價比要打折扣,而Costco它不僅商品便宜,而且產品的品質也非常好,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吸引力是很大的。Costco是一家非常美式文化的零售商,而且在選品與服務上相對有格調。
  • 營銷4P原理(實戰):如何運用4P原理到品牌營銷活動中
    這一篇我們接著講4P,4P之外再無營銷,4P就是營銷的全部和全部的營銷。再用一個實戰案例,幫你更加深刻的理解4P理論。你可能覺得,這話是不是太絕對了吧?必須絕對,理論就是絕對正確,如果不能絕對正確那就不叫理論。
  • 為什麼說品牌營銷,就是控制人們的潛意識?
    我經常會說一句話,萬事無偶然、一切皆必然。為什麼這樣說?可能有人會說,王老師,這潛意識和品牌營銷有什麼關係?並結合我自己在過去的15年中為「十億、百億、千億、萬億」等不量級和不同階段的企業品牌營銷實戰的經驗,總結出一套系統的品牌營銷方法「王宏偉超級信號方法」,讓你既可以提綱挈領眾覽品牌營銷的全貌,又可以擼起袖子直接應用到實戰中。簡言之,本書中既有曾榮獲諾貝爾獎等劃時代的經典理論可依,又有來自眾多品牌營銷一線的實戰方法。力圖做到,讓你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 Costco的烤雞為什麼永遠只賣4.99?原來竟暗藏「陷阱」!
    如今房價翻倍、物價猛漲可只有costco的這隻雞依舊良心的只賣4.99Costco真的不虧嗎?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商業策略?為什麼costco的烤雞永遠只賣4.99?原來Costco財務長表示,在美國每年烤雞都要損失3000-4000萬美元。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Costco2018財年二季度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2月17日的前12周,costco取得銷售額346.3億美元,同比增長7.3%。淨利潤8.89億美元,同比增長26.8%。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7.4%,全球同店額增長5.4%。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就有7.68億美元,同比增長7.3%,貢獻了大部分利潤。
  • 茅臺酒帶火上海costco,茅臺就這麼搶手嗎?
    costco又火了,起因還是茅臺。眾所周知,飛天茅臺的市場零售價在2500元以上,普通消費者很難以1499元的價格買到,由於costco打出了如此低廉價格,所以最近兩天Costco又出現了排隊的情況。10000多瓶茅臺很快被搶空。
  • 我們替大家逛了最近刷屏的美國超市Costco,大熱還是必死就看下周
    有人說「這家店沒有新意,沒什麼可買的」,甚至有人凌晨四點過來排隊說要「體驗生活」,最後空著手出來。不出意外,過了這波促銷操作,一周之後,真實的Costco才會呈現在大家面前。為了進入中國,costco沒少費心機與功夫。早在2014年10月,costco就在天貓國際開設了海外旗艦店,先行試水。當時的Costco全球執行副總裁吉姆·墨菲表示,面對中國消費者日益旺盛的海淘需求,Costco看到並看好中國消費市場當下以及未來的巨大增長空間。從電商渠道測試民意,是國外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通行做法。
  • 開業就火爆到關門,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所不同的是,天貓雙十一5折狂歡可能是針對過季的商品尾貨,或者說有些商家是先調高了價格再打折,其性價比要打折扣,而Costco它不僅商品便宜,而且產品的品質也非常好,這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吸引力是很大的。Costco是一家非常美式文化的零售商,而且在選品與服務上相對有格調。
  • 產學協同,創意實戰——以深圳大學數字營銷教學改革為例
    再次,目前高校的傳媒人才培養要麼強調素質導向(以研究型重點大學為代表),要麼強調應用導向(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學為代表),雖然這兩種培養導向都有其成功案例和可取之處,但放在整個廣告人才培養的大環境中來看,仍需要整合完善,才能從整體上提升高校廣告創意人才培養的質量。
  • 益企創 |《新媒體營銷實戰》開始啦
    為加強在校大學生對新媒體的實戰技能,益企創首屆《新媒體營銷實戰》大賽正式拉開帷幕啦。在這裡,我們誠邀各位有意向的同學積極前往了解報名。本次活動相關參賽事項如下:一、競賽宗旨為提升大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電商競賽認識以及新媒體模式創新意識。
  • 軟體基於社交網絡海外營銷技巧及工具實戰(組圖)
    2012年11月24日,由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Digital River攜手全球最大中文IT社區CSDN共同打造的軟體營銷盛宴——共享軟體海外營銷策略與實戰分析(重慶站)的主題活動成功舉辦。
  • 社交媒體營銷實戰三字經
    企業\個人都紛紛投入微博客營銷或社群粉絲團營銷。如何才能有效運用這項工具呢?胃口小 吃得好誰都想要有一大批的追隨者、粉絲、會員、連結對象,但別試圖一舉出現於所有社群媒體,尤其是在你剛開始使用這項工具時。那只會稀釋你在每一個社群媒體的能見度,使你在每一個平臺上無法聚集動能。
  • 中國第一家Costco會員折扣超市,為什麼始終不缺強勁的購買力呢?
    外界不是說中國人沒錢了麼,怎麼在美國人開的專賣進口貨為主的超市還能在進出口的要道還要靠保安、警察進行限流來維持秩序。在中國如果有人提到會員制倉儲式超市的話,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山姆會員商店和麥德龍超市。因為進入這些超市首先得有會員卡,當然這些折扣超市一般會員卡每年都要續費才能享受折扣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