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揭秘:曾經有海洋有火山 2億年前稻城「水深火熱」

2020-12-22 央視網

專家揭秘:曾經有海洋有火山 2億年前稻城「水深火熱」

原標題:

冰川刨蝕作用形成的冰鬥湖。(亞丁管理局供圖)

  近日,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公示,省內10個旅遊名縣以其獨特的風光更顯神採。其中,風景絕美的甘孜州稻城縣,因種類繁多的地質景觀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省地礦局物探隊對稻城的一次科考,可以詮釋稻城為何獲此殊榮,關於稻城的地質故事又有多少呢?

  在地學旅遊專家眼裡,地質遺蹟是地球演化的記錄,每處遺蹟都是獨一無二天然雕琢而成,只等人類去探索和發現其無窮的魅力。稻城縣是全國首批縣級地質遺蹟調查項目試點之一,地質遺蹟調查能摸清其分布狀況,有利於核心地質景觀的打造,對遺蹟的成因和演化趨勢進行深入研究。

  當地學旅遊專家李忠東和同事再次走進稻城時,他們除了發現更多絕美的秘境,也向我們講述了它的地質歷史故事。

  2億年前

  曾經有海洋有火山

  從稻城的巖石,可以了解稻城在2億年前,曾處於海洋環境。稻城從5億多年前的震旦系巖石,到2億年前的三疊系巖石都有分布。而分布最廣的是2億年前的三疊系砂巖和板巖,最古老的巖石是分布在稻城南部恰期一帶的變質火山巖,距今5億年左右。

  通過這些巖石可以獲悉,稻城很長一段時間曾處於海洋環境,這個海就是古特提斯海。後來,曾經是海洋的地區逐漸上升為高峻的山系,局部殘留了一些內海,如今天的黑海、地中海就是古特提斯海的殘留。

  而稻城亞丁景區洛絨牛場一帶火山巖的發現,則證明這裡曾多次火山噴發。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火山碎屑巖仍保留在亞丁景區,成為這些火山噴發事件的最好證明。而稻城中部和北部,則發現了大量花崗巖,這種巖石是由地殼深處的巖漿,侵入地表而形成,稻城縣許多漂亮的居民建築就是用這種巖石修砌。

  大約在2億多年前,稻城結束了海洋的歷史,隆升為陸地。並且伴隨碰撞造山的開始,由於受到擠壓,這裡巖層普遍發生彎曲與變形。亞丁景區大量褶皺、斷層記錄了這個過程。

  冰川時代

  隨青藏高原「長高」

  大約從200萬年前開始,稻城伴隨青藏高原進入快速隆升,海拔極速升高,南部包括亞丁三座雪山在內的極高山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這一時期,地球進入冰川時代,變得異常寒冷,地球表面大多數地區被冰川覆蓋。稻城地區也發生冰川活動,在北部海子山一帶形成了青藏高原規模最大的冰帽冰川——稻城冰帽。而在南部,冰川則圍繞山體,象八爪魚一樣,從山頂的向四周漫延,形成許多樹枝狀的山谷冰川。

  大約在2萬年前左右,隨著冰期的結束,地球溫度慢慢升高,冰川逐漸後退,最終龜縮到山體頂部極小範圍,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亞丁現代冰川。

  稻城的現代冰川集中分布於南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以仙乃日、央邁勇、夏諾多吉為中心,總面積22.75平方千米。冰川類型主要為懸谷冰川,小巧玲瓏,敏感而脆弱。

  歲月留痕

  見證地球氣候變化

  雖然冰期結束,但冰川運動對地貌的改造和冰川作用留下的痕跡卻永不磨滅地留在這裡,形成稻城最為壯觀的古冰川遺蹟。它們是古冰川的過去式,通過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冰川的活動以及地球氣候的變化等信息。

  稻城古冰帽分布於稻城縣與理塘縣交界的海子山。古冰帽面積約1241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300米至4700米。主要遺蹟類型有冰蝕巖窩、巖盆、冰蝕窪地、角峰、古冰鬥、冰川槽谷、冰磧壟崗,終磧堤、側磧堤、羊背石、冰川漂礫等,這些都是古冰帽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蝕與冰磧地貌。其中,數以億計的花崗巖漂礫(石海)和1145多個冰蝕巖盆(湖泊),鋪滿整個山原區,形成嘆為觀止的「千湖石山」的奇異景觀,恍如天外星球。

  而在亞丁景區,則分布大量的冰川湖泊,如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海等;冰川運動形成的U形寬谷,則沿山脈呈放射狀分布,分布於3500米至5000米以上的區域,谷底發育冰川侵蝕、堆積地貌,谷內河曲蜿蜒,碧草如毯,森林濃鬱,成為稻城自然美景的匯萃地,令人沉醉不已。

相關焦點

  • 肉眼看不見的化石告訴你 2億年前 四川盆地發生了什麼?
    受訪者供圖約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連的歐洲-北美-南美-非洲聯合古陸解體,中間出現大西洋開裂。滔滔海水之中,冒出綿延上百公裡的火山群,它們夜以繼日地噴發,濃煙和火山灰遮天蔽日,地質歷史上三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此拉開序幕……2億年前的四川宣漢,大量蕨類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被風吹散,飄落河流中,被水流聚在一起,再被沙土「封禁」。
  • 2.5億年前的重慶可以看海? 地質專家:罕見!
    華龍網-新城區客戶端10月14日17時訊(記者 王瑋 馮茴花)「重慶發現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海洋波痕遺蹟。」西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伍定金在一次戶外運動中偶然發現這一片波痕,經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教授級工程師、古生物學博士張鋒和同事們的現場考證,初步認定為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海洋波痕遺蹟。今(14)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驅車50公裡,和遺蹟發現者伍定金一道,來到北碚水土街道屋基村。
  • 2.52億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讓96%海洋物種滅絕了
    被譽為地球38億年生命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大滅絕——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是發生在約2.52億年前。如今,人們通過科學家們一番努力,通過那個遙遠古代所遺留的貝殼化石證據。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已讓我們一點點地逼近大滅絕事件的真相,科學家們一點點地利用技術手段去還原當年的地球災難觸發的過程。
  • 稻城附近有哪些景點?稻城周邊值得去的景點推薦
    很多小夥伴千裡迢迢去了稻城亞丁,只去了一個稻城亞丁風景區,去了直奔景區內部,出來後又徑直回家,那就虧大發了。稻城縣附近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景點。時間充裕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能錯過哦。2、尊勝塔林尊勝塔林又稱作稻城白塔,它是甘孜州最大的白塔了。中間的白塔被周圍的119個小白塔圍繞著,所以稱作白塔林。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氣勢磅礴,讓人不由得心生崇敬。圍繞著白塔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格桑花。
  • 湛江地貌演變:6億年前是一片淺海,海南島曾是雷州半島的延伸
    湛江海岸線長達1556公裡,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5和全國的1/10,為全省之最;擁有148.7萬畝海洋灘涂,佔全省的48%,也是全省之最。以上就是湛江目前的地貌,看上去似乎平常,但形成的過程卻經歷了大約6億年,經歷了「淺海——陸地——山嶺——凹陷——沉積——海峽——火山」等多個典型階段。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 揭秘!恐龍與內蒙古2億年的故事藏在這
    2億多年前,曾有一類驚人的爬行動物,在內蒙古漫步,那就是恐龍。它們統治了內蒙古1.6億年左右,直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恐龍突然滅絕了。直到今天,無論大人還是兒童,都對恐龍情有獨鍾,仿佛恐龍始終在我們身邊。恐龍化石,依然在講述著那個久遠時代的故事。
  • 稻城幾月去最好?稻城亞丁最佳旅遊攝影季節
    穿過野花怒放的小樹林,眼前肥美的草原令視野變得開闊,犛牛和野馬在草原上悠閒地吃草,旁邊是一些自然形成的小型湖泊,不遠處的天空呈現出一道美麗的彩虹……7-8月是雨季,夏季,草原開始逐漸孕育出黃色,還有一些鮮花依然開發,天氣較為晴朗,但相對下雨的時候也多,不過通常都有規律,一般晚上下了雨,第二天便是陽光普照,不過這個季節進稻城的路時常有泥石流
  • 4億年前海洋微生物怎麼生娃?南京古生物學家高科技手段「還原」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在 4 億年前的海洋中,曾經生活著一類形似 " 漂流瓶 " 的微生物——幾丁蟲。它大小不過 50 微米— 2700 微米,卻是科學家破解地球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等重要生物、環境事件的關鍵角色。已經滅絕的幾丁蟲,當年是怎麼生寶寶的?
  • 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距今38億年前,最早的生命在海洋中孕育,當時大氣中只有非常微量的氧氣(0.02%),因此早期生物都是一些厭氧生物。顯微鏡下的藍藻最早的產氧生物出現在距今約34億年前,是至今仍生活在海洋中的藍藻。大氧化之前形成的鐵礦石藍藻產生的氧消耗掉早期地球上的還原性物質共用了近10億年,到距今24.5億年前,海洋裡所有的亞鐵離子都已經被氧化,游離的氧終於釋放出來,並在海洋和大氣中積累。
  • 地球上曾經下過一場一百萬年的雨,這是真的嗎?
    於是專家推測在距今約2.34億年前的遠古時代,地球上曾上演過一場綿延一百萬年的降雨。該事件造成了當時一半的地球物種滅絕,但也將恐龍推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這就是「卡泥期洪積事件」。那麼問題來了,當時的地球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當時會產生如此驚人的降水?恐龍又是在那個時候如何崛起的?
  • 超級火山?地球兩處海洋下隱藏「熔巖氣泡」,是珠峰的100倍高
    火山之所以會噴發,是因為地球內部積聚了大量的熔巖,當壓力過大時,就會爆發。在地球上, 有些火山位於地表,而有些火山則位於海底。科學家日前公布了一項預測:位於非洲和太平洋海底的巨型熔巖團「氣泡」可能含有足夠的物質,可以把整個地球覆蓋在100公裡深的熔巖中。
  • 雲南曲靖發現4.2億年前古魚 頜骨與人臉骨骼相似 盤點滅絕海洋古生物
    原標題:雲南曲靖發現4.2億年前古魚 頜骨與人臉骨骼相似 盤點滅絕海洋古生物   一條距今已有約4.2億年的古魚化石在曲靖市郊出土,而這條魚化石因長著一張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臉而震驚了古生物學界——這是人類臉部骨骼結構的首次完整出現。這條在雲南省古老的志留紀地層中發現的古魚,被命名為「初始全頜魚」。
  • 日火山爆發性噴發 日本專家:2019年前很有可能發生大地震
    日火山爆發性噴發 日本專家:2019年前很有可能發生大地震時間:2018-03-06 22:22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火山爆發性噴發 日本專家:2019年前很有可能發生大地震 中新社東京3月6日電 (記者 呂少威)日本氣象廳6日公布,日本新燃嶽火山當日下午2時左右發生爆炸性噴發
  • 專家稱2020年我國將有2億大學學歷人群
    2億大學生時代與就業之變2020年中國可能將成為唯一一個大專以上人口接近2億的國家文/《財經國家周刊》特約撰稿 何鶴十年之後,中國可能將擁有2億大學學歷人群,超過目前世界第五人口大國巴西的總人口數「目前我們有大學學歷的(人口)是9830萬,翻一番就是2億人,大家想一想,2億人口具有大學學歷,在全球將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在公開場合如此感慨。
  • 38億年前的地球長啥樣?用「人間煉獄」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
    然而,在數十億年前,地球的環境和現在相比卻恰恰相反,只能用「人間地獄」這個詞來形容它。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的太陽星雲物質,在經過微星的集聚、碰撞和擠壓後,地球的內部急速升溫。再加上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僅僅在1億到5億年的時間裡,地球就形成了一顆緻密熾熱的內核,而在內核逐漸冷卻之後,這顆星球有了實體的表面以及堅硬的地殼。
  • 印尼喀拉喀託火山噴發,這座火山可不得了,曾經造成過全球性災難
    據印尼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月10日22:35,印尼喀拉喀託之子火山再次噴發,噴出數百米高熔巖和巖石,火山灰直竄天空,期間還夾雜著火山閃電,為照顧附近居民安全,印尼政府已經將火山周邊2公裡範圍內設為禁區。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發現,劉慈欣:要警惕
    根據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地球在2億年前,曾經出現過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這場暴雨直接導致了地球第三次物種大滅絕,如今我們稱它為「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洪積事件」到底有多可怕?而2億年前的這場暴雨,持續了百萬年,這使得當時幾乎所有的陸地都被淹沒,當時只要是無法適應水生活的生物,全部滅絕了。最終,恐龍這種源自水生的生物,抓住了這一時機迅速崛起,成為地球上新一任的「霸主」。那麼這場暴雨為何會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呢?
  • ...塔爾火山可能爆炸性噴發!火山噴發能緩解全球變暖嗎?聽專家怎麼說
    菲律賓呂宋島上的塔爾火山是世界上最矮的活火山,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南約60公裡,相對高度僅200米,別看這座火山小,但是它被火山專家認為是全球最為危險的火山之一,因為它的周圍居住了大量的人口
  • 海洋消失了怎麼辦? 《Flewn》上架為你揭秘洋消失了之後發生的故事
    海洋消失了怎麼辦? 《Flewn》上架為你揭秘洋消失了之後發生的故事時間:2015-12-11 19:2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洋消失了怎麼辦?《Flewn》上架為你揭秘洋消失了之後發生的故事 如果有一天海洋消失了怎麼辦,Gabriel Smetzer曾經在2012年開啟的眾籌結果就是近日上架的這款極具藝術感的遊戲《Flewn》,在遊戲裡,告訴你如果海洋消失了之後發生的故事。 《Flewn》是一款環   原標題:海洋消失了怎麼辦?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把地球的46億年的時間壓縮成一天,那麼:一天的前6個小時,地球上一片死寂;在凌晨6點的時候,最低級的藻類才開始在海洋中出現,他們持續了相當漫長的時間;直到20時,軟體動物才開始在海洋中、湖泊沼澤中開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