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傳承千年,色香味的內涵始終不變。而餃子作為民間很重要的一種吃食,有著「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深受中國家庭的喜愛。
每逢過年過節,為了體現節日的隆重和對它的重視,家家戶戶通常會包一頓餃子。尤其是冬至日,一般一家人就會坐在一起,和面、調餡、擀皮、包餃子。平時老有老的忙,少有少的忙。
很多家庭只有過年,才能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怎能不包一頓餃子呢?
我最喜歡的是芹菜豬肉餡水餃,其次是韭菜雞蛋水餃和胡蘿蔔豬肉餡水餃。
芹菜豬肉餡水餃不僅鮮嫩好吃,寓意也好。芹諧音為勤,即勤奮、勤勞,源源不斷,謂之勤財,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即勤財餃。
食材:
中筋小麥粉250克、溫水130克、豬肉500克、芹菜400克、大蔥一段、生薑2片、生抽30克、料酒10克、花椒粉少許、食用油60克、蠔油10克、鹽1克、雞精1克
做法:
第一步:將溫水倒入麵粉中,揉成麵團,然後放到盆裡蓋上蓋,讓它醒一下。
第二步:豬肉可以用絞肉機絞一下放入容器中,省時省力不擾民。(要知道現在住樓房,趕上樓板薄的,你用刀剁餡,上下左右四鄰都聽得到,家裡要是有孩子或者晚上上夜班的,肯定會心煩。)
第三步:把蔥和姜切成末,放入肉餡中,然後將準備好的調料(生抽、料酒、花椒粉、鹽、雞精、蠔油、油)在碗裡調成醬汁,倒入肉餡中,攪拌均勻。
第四步:將洗淨的芹菜控去水分,切成碎末也倒入肉餡中,再攪拌均勻。
第五步:將麵團將麵團揉勻切割成面劑子,用手掌根按扁,然後用擀麵杖擀成一個個餃子皮。(我和我媽包餃子的時候,一般是我擀皮;要是我爸加入進來,我頂多被派去看看鍋)
第六步:取一個餃子皮放上適量餡料,將餃子皮中間部分捏嚴,再分別從兩邊捏出褶狀,捏好下鍋煮就可以了。(包餃子的活從來都是我媽媽來做,包的小小的,一口一個,實在是好吃)
在第五步和第六步的擀皮和包水餃時,我們都要費很大的功夫,主要是怕擀不好以至包不好,使得水餃煮出來,我們就只能吃沒餡的餃子了。
手笨黨的我們,或可以試試網絡上爆火的包餃子神器,這是很好的一招,簡潔麻利快。有了它,麵皮只需輕輕一壓,餃子只需輕輕一按就好了,分分鐘包出幾十個不是事。
比如:擀皮
只需輕輕向前一推就可以,就切出一個完整餃子皮了。
比如:包餃子
第一步:將切好的餃子皮放入餃子器中。
第二步:放入適當的餃子餡。
第三步:合攏按壓,就包好一個餃子了。
包餃子也可以很簡單,這適用於時間比較緊的父母,或者手笨黨。如果我們喜歡傳統,那當然還是正常包就是,家人難得坐在一起嘮嘮家常,一起做頓飯吃起來才有家的味道。
和它有眼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它的神奇,趣味性十足,讓孩子也加入廚房大軍,領券再減十五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