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捉野生動物也是犯罪 台州兩男子抓54隻麻雀被拘
但是捕捉麻雀等一般野生動物也是犯罪,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近日,台州路橋金清派出所偵辦了一起非法狩獵案,四名嫌疑人利用釣竿、老鼠粘,非法捕殺了54隻麻雀,其中兩名男子目前已被刑拘。2000年8月1日,國家林業局發布《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麻雀、壁虎、蟾蜍等均在列。
-
一隻麻雀死亡的感觸
雖然我痛恨麻雀,但是我那時也只是嚇唬它們,沒傷它們一根毫毛。後來,當我從史料中看到「四害」的一幕幕悲劇時,便驚呆了:20世紀50年代後半期,中國的麻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其命運之多災多難,曠世罕見。1955年,麻雀被定性為與老鼠、蒼蠅、蚊子同儕的四害……於是,一場全民打麻雀的運動轟轟烈烈地興起了……據不完全統計,從1958年3月到11月上旬,8個月的時間內全國捕殺麻雀達到19億隻。不過,人類侵犯了自然後,自然也開始報復人類。
-
麻雀為什麼是保護動物?
簡單的說非法獵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一隻就夠刑事,而三有動物,比如麻雀,20隻以上才構成刑事。那麼,麻雀為什麼在「三有名錄」中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麻雀是有益的鳥類?首先在每年的3-8月份是麻雀的繁殖期,通常麻雀一年最少可以產兩窩卵,最多4窩,在此期間,由於麻雀要有足夠的營養,而且還要育雛,而小麻雀孵化後只吃昆蟲,而這些昆蟲大都以禾本科(大多數的穀類農作物)植物上的昆蟲(鱗翅目下的飛蛾、蝴蝶幼蟲和成蟲為主),所以,它們的存在能夠減少農業的病蟲害。
-
安徽懷寧:用麻雀當誘餌 捉貓團夥被捕
懷寧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副教導員胡德江:經調查發現,這6位犯罪嫌疑人主要是來自於河南、江蘇還有安徽的淮南,這6個無業游民,流動四處作案,他們主要就是通過捕殺鳥類,把這種鳥類當作誘餌,捕殺流浪貓,最終流向餐飲市場。
-
韓發現幾隻顏色不一樣的麻雀,一身純白色羽毛,概率僅百萬分之一
在鳥類中,麻雀是一種很常見的鳥,它們分布廣泛,全世界已知的大約有27種麻雀,但它們的大小、體色都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所有稱為麻雀。而近日在韓國春川市中,有人發現幾隻顏色不一樣的麻雀,一身純白色的羽毛——白麻雀,非常罕見。
-
滿滿一麻袋260隻麻雀,都是他播放「鳥語」誘惑來的
在蒼南的叢林裡安裝大功率擴音器,播放各種模擬的鳥叫聲,再張網誘捕野生鳥類,貴州籍男子吳某利用這個辦法一口氣抓了260隻「麻雀」。就在他為捕鳥絕技洋洋得意時,卻不知早已觸犯法律,將自己送入班房。事情要從半個月前說起,11月初,蒼南縣公安局金鄉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有人在轄區內某沙場附近丟棄了一個麻袋,裡面有滿滿一袋子的麻雀。值班民警聞訊後立即趕赴現場,發現了一麻袋麻雀和一輛被遺棄的七座麵包車。民警拉開車門,發現車內裝有捕鳥網、播放器、簡易音響等工具,但車上的人卻不知去向。
-
麻雀飛進家裡預示什麼?屋簷下麻雀搭窩好不好
那麼,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呢?家裡突然飛來麻雀有什麼預示?麻雀在屋簷下搭窩好不好?麻雀的命運可謂是一波三折,在歷史上,麻雀曾經一度被列入「四害」而遭到捕殺,但是現在已經得到「平反」:在2000年8月1日,國家林業局已經將麻雀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之中,所以麻雀是保護動物
-
金毛撿到小麻雀,主人用狗毛給麻雀做鳥窩,狗狗接下來舉動暖心了
網友阿凡家裡養了一隻金毛,一次帶女兒出去遛狗的途中,遇到了一隻不會飛的小麻雀,金毛嗅覺和聽覺都十分敏銳,第一個發現了麻雀,並且掙著繩子把女兒拉到了麻雀的跟前。麻雀在半個世紀前曾為四害之一,當時被捕殺了不少,如今麻雀數量銳減,已然成為二級保護動物,不知是吃農藥糧食體內積累了太多的殘留還是麻雀的膽子變大了,麻雀的反應速度也變得遲鈍了。
-
曾被列為四害之一的麻雀,為什麼會是國家保護動物?看完後明白了
科學家根據化石的研究,動物最早出現於海洋,隨著不斷的進化並繁衍至今,並有了如今的多樣性,所以大自然中的動物各種各樣,而小編非常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動物,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曾被列為四害之一的麻雀,為什麼會是國家保護動物?看完後明白了」。
-
我們應該學習麻雀的這種精神
麻雀: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分布相當廣泛。
-
男童被狗舔舐傷口兩月後狂犬病發死亡,疾控建議全村捕殺犬只
2月12日,在被確診為狂犬病三天後,小耀在一間獨立的病房內死亡。衛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小耀所在村莊發出建議:對村內所有犬只進行防疫或者捕殺。九歲男童被確診為狂犬病,自述曾被狗舔舐傷口2月7日,農曆正月初三。小耀出現了怕風、怕水、怕光、怕聲等症狀。此時,小耀所表現出的狂犬病初期症狀並沒有引起家長的警覺。
-
麻雀能活多少年怎麼沒見過麻雀屍體真相讓人不敢相信!
麻雀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鳥類啦,熟悉到我們往往會將它忽略。麻雀的學名為樹麻雀,在分類上屬於今鳥亞綱——雀形目——燕雀亞目——雀科——麻雀屬——樹麻雀種。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樹麻雀死亡之後,屍體很容易被其他動物吃掉,比如其他鳥類、嚙齒類、野貓等等;第二,樹麻雀的死亡地點往往遠離人口密集活動的區域,比如森林、樹從、池塘等。
-
別拿麻雀不當保護動物!男子布網獵殺200餘只野生鳥被抓
東北網11月29日訊(記者 唐繼厚)以為常見的鳥類不是保護動物,男子使用粘網、夾子、翻籠等捕獵工具,獵捕了200餘只野生小鳥食用,結果被民警抓個正著。男子布網獵殺200餘只野生鳥。隨後,民警通過摸底排查與蹲點守候,將正在摘除粘網上捕到的野生鳥類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當場抓獲,並當場查獲粘網1張、架杆兩根,野生鳥類活體10隻,野生鳥類屍體5隻,以及野生鳥類頭部殘骸6個。通過詢問,李某供述其家中藏有冷凍的100多隻非法捕獵的野生鳥類屍體。經依法搜查,辦案人員在李某家中搜查出野生鳥類屍體192隻,活體鳥類9隻,以及大量捕鳥用的夾子、粘網和翻籠等捕獵工具。
-
農村麻雀又漸多,老話「住在麻雀屋,輩輩棟梁出」如何解釋,在理
麻雀在農村是最為常見的鳥類,然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由於部分人好食,有人肆意捕殺,數量是急劇下降了。好在,近幾年,國家禁食野生動物並制定實施了相關法律、條令,才使得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麻雀沒有消失,如今,在農村數量又漸漸多了起來。
-
老人馴服數百隻麻雀當寵物 馴服第一隻用時三年
當得知記者的來意後,他很爽快地接受了記者的獨家採訪。 據楊大爺介紹,他是蘇州本地人,今年56歲,「文革」時期他初中一畢業,就參加了工作。1995年,他從蘇州某單位下崗後,就開了家小雜貨店,並以此謀生。 談起「馴麻雀」的經歷,楊大爺表示,純屬個人愛好的自然發展。原來,他從小就喜歡養鳥。「四五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玩鳥,沒上小學之前,我就已經開始琢磨著怎麼養鳥了。
-
模里西斯大規模捕殺果蝠,數量超過5萬隻
自2015年以來,為了保護果園裡的水果,模里西斯當局針對果蝠展開了三次大規模的捕殺行動,有超過5萬隻果蝠在捕殺中消失。第一次捕殺發生在2015年,造成3萬隻果蝠死亡。第二次捕殺是在第二年,再有7380隻果蝠死亡。
-
身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麻雀,在農民眼裡為何沒有燕子受歡迎?
而在農村最常見的兩種鳥類,就是麻雀跟燕子,別看這兩種都是鳥類,可是在農民的眼裡卻截然不同,相比較煩人的麻雀,農民們似乎更喜歡燕子。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麻雀主要以穀物為食,自古麻雀就被人們冠名四害之一。
-
「麻雀學校」是關是留不能只算經濟帳
說來哥哥是我們王窯鄉中心小學的老師,也屬山村小學性質,他舉例:本鄉王窯村的小學2個老師,一個即將退休,一個代課老師,只有5個學生;而本鄉小灣河村的小學只有1個老師1個學生,學校總共2人……我們一個山區鄉就有多所「微小學」。
-
196隻野生珍禽殘遭捕殺!事發鹽城灘涂
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卻肆意捕殺這些遷徙候鳥,從中牟取利益。11 月 6 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從鹽城公安邊防支隊雙洋邊防派出所了解到,他們通過空中巡查、陸上布控等措施,成功抓獲收購、捕殺野生珍禽的犯罪嫌疑人 4 名,查扣非法捕獲的野鴨等珍禽 196 只。
-
香港麻雀知多少?約32萬隻
(原標題:香港麻雀知多少?約32萬隻)